一河分兩岸,綠洲和陵墓,屬於盧克索人民的樂土與帝王的歸宿

2020-12-17 馬貢文化超級棒

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印度的印度河,古巴比倫的天空之城還有華夏國的萬裡長城,無一不令小陳著迷。而前段時間小陳終於去到了夢想中的埃及,完成了人生目標的其中之一。

每當說起埃及,人們總是想到那宏偉的胡夫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作為世界第七大奇蹟留存在世上的金字塔可以說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在古埃及文明中非常有代表性。但埃及歷史源遠流長,數千年歷史之下怎麼可以只有金字塔做代表呢?所以小陳也到亞歷山大參觀了著名的亞歷山大燈塔,到新開發的紅海沿岸城市度假。但是令小陳印象最深的並不是金字塔或者亞歷山大燈塔,而是在尼羅河畔那座名叫盧克索的城市。

小陳第一日下飛機剛到開羅的時候,第一感覺就是興奮,因為不久的將來就能看見夢寐以求的金字塔,然而在旅遊大巴上,小陳除了看到這座宏偉的金字搭外,還有亞歷山大城的地中海海灘風景,當然,還看到髒亂差的街道。然而,這些都市都變得越來越繁華,充滿著現代化氣息慢慢失去了古埃及的風韻。但當小陳隨著旅遊大巴去到盧克索的時候,小陳便為這個城市著迷了。

盧克索不愧為尼羅河上的綠洲,路上原本一片黃沙的景象逐漸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一片片生機勃勃的農田,甘蔗、芭蕉,還有很多小陳叫不上名字的作物等,不少卡車在在忙碌地裝載著剛收穫的農作物,這番景象真的熱鬧非凡。閒來無事也可以乘坐尼羅河上的小船到對岸品嘗當地種植的香蕉。坐在船上,船夫播放著充滿阿拉伯風情的音樂,在歡快的樂聲中暢遊尼羅河,感覺著帶有溼氣的風,溫暖又舒適,在這樣的環境下,哪怕小陳更害羞,也忍不住跟著節拍把身體擺動起來。

盧克索被尼羅河一分為二,古埃及人認為人也像太陽一樣,自東而生,自西隕落,所以在尼羅河東岸的盧克索就是生機勃勃的居民區,而西岸則是帝王沉睡千年的地方。世上聞名的帝王谷就是位於盧克索的西岸。帝王谷之所以稱為帝王谷,是因為裡面真正埋葬了古埃及法老。這裡的法老見到以前的法老建的金字塔實在太大太搶眼,極容易遭到破壞,於是就在盧克索建墓,於是這裡慢慢就形成了一個墓葬群。然而這些長眠的法老們想不到的是,儘管把墓穴埋在地底仍然會被人破壞。而唯一一個沒有遭到破壞的墓,就是屬於圖坦卡門法老。這位聰明的法老把自己的墓穴建在其它法老的墓穴下,使自己的陵墓免受破壞。隨著考古學的發展,圖坦卡門法老的墓室也被科學家們找出來了,墓室中有非常精美的壁畫,雖然數千年過去,顏色依然非常豔麗。而圖坦卡門法老的木乃伊和其它陪葬品現在就陳列在開羅博物館中。

盧克索除了是法老們的歸宿之地,還是法老們祭祀神的地方。他們在這裡建立了兩座著名的神廟——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兩座神廟相隔不到一公裡。小陳坐上當地人的馬車繞著盧克索神廟繞了一圈,雖然這座神廟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戰火的摧毀已變得殘破不堪,但小陳仍能感受到當年法老在盧克索神廟中祭祀阿蒙神的盛大場面。

往著名的卡納克神廟走去,首先會見到一條名這公羊路的神廟入口。進入神廟之後,就會看見神聖的神廟柱廳,這些石柱非常高大,而且每一根直徑都有兩三米粗,在古埃及時期,這個石柱廳就是埃及人民祈禱的地方。而卡納克神廟內還有很多法老王的雕像,這位法老王就是統治了埃及67年的拉美西斯二世。拉美西斯二世擴建了卡納克神廟,而且還在神廟內做了很多自已模樣的雕像。導遊告訴小陳,這些雕像代表不同時期的法老王。其中邁開腳步形象的法老,是在他生前就開始製作的,而雙腳併攏,雙手抱胸的形象就是在法老去世後,按照他的木乃伊所做的。而神廟裡還有一個堪稱奇蹟的就是兩座方尖碑。其中一座方尖碑高達30米,而這座方尖碑卻是由一整塊花崗巖所雕刻製成之後再豎立起來的,其中的工藝和技術到現在還是未解之迷。

小陳覺得盧克索是一個非常特別的城市,它與繁華的開羅、小資的亞歷山大城完全不一樣,讓人感覺非常寧靜。在這裡,可以乘坐熱氣球飽覽一河兩岸綠地與黃沙的日出風光,也可以看看蔚藍的尼羅河平靜的日落。數千年過去,埃及人民依然在這片綠洲上辛勤耕作,那些帝王仍然靜靜地守護著這片土地。今天為大家介紹的盧克索就到這裡了,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是否有興趣到盧克索旅遊呢?歡迎點讚、留言給小陳哦!歡迎轉發!我們下一期再見啦!

相關焦點

  • 尼羅河遊記——盧克索
    盧克索是埃及中南部的一個擁有45萬人口的城市,原屬基納省,後改為省級特別市。盧克索的前身底比斯是古埃及史上歷時最長的都城。在1千多年歷史長河中,法老和貴族們修建了無數的神廟、宮殿、陵墓。如今尼羅河兩岸留下了眾多的文化遺產,河東主要是神廟,河西主要是古墓。
  • 盧克索,全球最大的露天博物館,講述著古埃及的輝煌和神秘
    提起埃及,腦海裡浮現的不僅有宏偉的金字塔,奇特的獅身人面像,還有各種充滿神秘色彩的故事,想要來一場探秘之旅,除了去看金字塔、獅身人面像,埃及古城盧克索也是一座值得的城市。盧克索是埃及古城底比斯遺址的所在地,儘管眾多的文物、建築在兵荒馬亂中被破壞了,但從現存的那些遺址上,依舊能想像到當初這裡的盛景。
  • 沒到過盧克索,等於沒到過埃及
    去埃及旅行,都會聽到這句話:沒到過盧克索,等於沒有到過埃及。我在這裡要對大家說,這句話是真的。盧克索值得一看的精彩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你有時間,在這裡住上一周,慢慢地欣賞,那最理想不過。盧克索在埃及的中部,它的古名是底比斯,曾經是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時代(公元前2040年至前1085年)的都城。城裡城外,古埃及人修建了多少神廟、宮殿和陵墓,真是無法數清。當這個世界的人們尚在蠻荒歲月篳路藍縷、披荊斬棘時,古埃及人卻已在這裡享受繁華。四千年過去了,當年盛景早已不在,但殘留給我們的廢墟依然是那樣的壯麗輝煌。
  • 探秘金字塔的故鄉(二)、生者的天堂-盧克索東岸的神廟群
    盧克索(古名底比斯)城的鼎盛時期,整個城市跨尼羅河中遊兩岸,據說當時底比斯人煙稠密、商賈雲集、廣廈萬千,神廟林立,光城門就有一百座,《荷馬史詩》中把這裡稱為"百門之都",是世界上最大城市。盧克索神廟大約建於公元前十四世紀,經過幾代埃及法老和羅馬的亞歷山大大帝不斷擴建改造形成了今天我們所見的盧克索神廟的規模。拉美西斯二世建造了第一院、帶有雕像的大門和方尖塔。
  • 埃及的盧克索才是法老恐怖詛咒的故鄉?薩沙埃及之旅第2天
    作為王后,哈特謝普蘇特發揮了自己的雄才偉略,以男人自居,將國家建設的非常強大富裕,人民將她視為神靈。這一排都是哈特謝普蘇特女王的像,她很喜歡女扮男裝,被塑造成為神靈。可惜,結婚後沒有幾年,體弱的圖特摩斯二世病死。
  • 埃及古城——盧克索
    盧克索,埃及古城。位於南部尼羅河東岸,開羅以南675公裡(屬於上埃及),南距亞斯文約200公裡。是埃及的古都、歷史名城。氣候乾熱,年平均氣溫25.1℃,年降水量僅5毫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
  • 麻起膽子遊埃及--讓我覺得羞恥的盧克索神廟
    盧克索是埃及中南部城市,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裡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位於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盧克索古蹟眾多,埃及人常說:「沒有到過盧克索,就不算到過埃及「。確實埃及遠不止有金字塔,盧克索是一個重要的古埃及文明地標城市,周圍分布著眾多神廟和陵墓,最引人注目的是尼羅河東岸的卡納克神廟和盧克索神廟以及相當相當牛逼的帝王谷,谷裡面埋葬了幾十位牛逼的法老,他們知道金字塔太惹眼,死後會被盜掘一空,就躲到這離金字塔七百公裡的山谷裡為自己修建陵墓。
  • 遊記:盧克索愉快之旅
    埃及神廟主要分布在尼羅河兩岸,埃及大大小小神廟有很多,有名的就是卡納克神廟,阿布辛貝爾神廟,盧克索神廟等。神廟多數以石塊堆砌,在上面有很多圖形優美的浮雕。我們包車從亞斯文出發,到盧克索。盧克索神廟在埃及城市盧克索,盧卡索神廟供奉的是底比斯三神,太陽神阿蒙一拉和他妻子和兒子。盧卡索神秘按是公元前14世紀修建的,後來經過拉美西斯二世擴建。
  • 落日的呼喚——埃及作家巴哈•塔希爾及《日落綠洲》
    他是8個兄弟姐妹中最小的一個,隨父母回到家鄉上埃及盧克索,在附近的一個村莊裡度過了自己的童年。父親是當地阿拉伯語教師,母親是家庭主婦。17歲時,父親去世。在盧克索鄉下,不識字的母親給他講述了許多有關神殿、法老、古埃及諸神的神秘傳說以及當地族裔間愛恨情仇的故事,母親的這些「失樂園」卻成為日後作者充滿歷史性思考的文學創作的靈感源泉。
  • 盧克索神廟埃及盧克索神廟的門口,為什麼只有一個方尖碑
    盧克索神廟坐落在開羅以南670多公裡處的上埃及尼羅河畔,位於古埃及中王國和新王國的都城底比斯南半部遺址上。它是古埃及第十八王朝的第九位法老阿蒙霍特普三世,為祭奉太陽神阿蒙神以及阿蒙神的妻子穆特、兒子月亮神而修建的。
  • 宮殿之城盧克索,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距今已有4000年歷史
    每一期分享一個好去處,本期分享的是「宮殿之城」盧克索。盧克索為埃及古城,位於南部尼羅河東岸,南距亞斯文約200公裡。海拔78米。因埃及古都底比斯遺址在此而著稱,是古底比斯文物集中地,被譽為地球上「最大的露天博物館」。說到埃及,人們就想起金字塔。
  • 遼代帝王陵墓和其他朝代有什麼區別?
    遼代喪葬制度具體有濃鬱的民族特點和地域特徵,兼具多樣化與民族化的雙重特點,是中國古代傳統禮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陵寢,或稱陵墓,是墓葬的一種,在中國古代專指帝王的墓葬。人類將死者的屍體或屍體的殘餘按一定的方式放置在特定的場所,稱為「葬」。用以放置屍體或其殘餘的固定設施,稱為「墓」。在中國考古學上,兩者合稱為「墓葬」。
  • 散文:樂土
    ——題記樂土,還記得隱秘於雪山延綿的絕世容顏,那一處充滿了淳樸與靜謐,神靈與傳說,險境與美麗,渴望與熱情的精神樂土;那一個以坦然靜穆的姿態,接納萬千虔誠朝聖者前行跋涉而又匍匐頂禮的香格裡拉!樂土,還記得孕藏在青春年少的萌芽胚胎,這一方夾裹著憧憬與希望,汗淚與哭笑,徘徊與掙扎,彷徨與執著的藝術樂土;這一個曾晝夜滲入身心腦髓,欲罷不能而又須臾不敢懈怠耕耘的理想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