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班開車聽廣播,主持人談到一個話題,大家都是畢業後第幾年買了人生第一套房子?資金是從哪裡來的?
我聽著聽著就陷入深思當中,回想起自己購買第一套房子的辛酸史,想到80後和90後誰買房壓力更大。
我是來自農村的80後,經過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一所三流大學,2006年畢業,工作兩年手裡積攢了5萬元的資金,當時每月的基本保障工資才800元,主要靠提成掙錢,為了省錢都是租地下室住,每月才100元租金,因為沒有女朋友,所有總體開支也少,一個男人很好對付的。
第一套房子購買經歷:
2008年的一天閒來無事街上溜達,有個房產銷售跟我聊了幾句後,我就稀裡糊塗的乘坐他們的大巴車到了北京旁邊的燕郊看房子。售樓處人很多,也有很多人購買,當時記得還有黑人在買房,其實我根本都不知道燕郊是什麼鬼地方,就跟風買了。
當時才4000元/平米,看中一套90平米的房子,總價36萬,首付比例是20%共計7.2萬元,可是自己手裡就5萬元,也不好意思跟老家的爸媽開口,因為他們是反對我買房的,希望攢錢在老家蓋房子。
我就把僅有的5萬元刷卡了,然後當場跟單位的同事打電話借錢,總共向8個同事借了2.5萬元,記得其中一個同事沒錢,把僅有的800元借給我了;現在想想在那個年代人與人相處都是很信任的,還有很多人都是傾囊相助,現代的人際大家自己品品吧。
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把房子買了,努力工作還月供,剩餘的錢還帳,接著住地下室;收房後就一次沒去看過。
第二套房子如何來的:
直到2012年,有中介打電話問我房子賣不賣,價格在10000元左右/平米,後來答應按照總價90萬出售了。這樣我又沒沒房子了,不過手裡有60多萬現金,當時猶豫過用這個錢創業,最後還是決定買房吧,沒房子連個女朋友都談不到。
於是我用這些錢又在燕郊貸款買了兩套房,都是90多平米的高層,準備自己住一套,出租一套。從此我就進入雙房貸時代,不過發現工作掙的錢也越來越多了,完全能承擔得起。用了4年時間,成功將一套房變成兩套房。
80後和90後誰買房更難:
看到我購房的經歷,大家基本上知道80後畢業後2到3年基本上就可以買房了,那現在的90後畢業後需要多少年才能買上房子呢?我也調查了一下,在沒有父母幫助的情況下,很多都是畢業5到6年才攢夠首付。
以前貸款買房月供800到2000元多點,現在月供都是6000元打底,多則10000元還要多。不過目前大家的收入也很高,應該也能負擔得起吧。
從我們畢業後多少年才能攢夠首付款可以看出,現在的年輕人生活壓力得多大呀!高房價嚴重拖累了幸福指數。
大家都說一下自己畢業後第幾年買的房子吧,說一說自己的購房辛酸史!一起交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