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港3年,上海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吞吐量超900萬標準箱

2020-12-13 新華網上海頻道

    全球規模最大的自動化碼頭——上海洋山深水港四期自動化碼頭開港3周年之際,今日從洋山港海事局獲悉,3年來,洋山港海事局累計保障4600餘艘國際航行貨櫃船、12500餘艘次內支線貨櫃船安全靠離自動化碼頭,自動化碼頭吞吐量累計達900餘萬標準箱。

    據洋山港海事局公布的數據,今年前11個月,洋山四期安全進出國際航線貨櫃船舶1838艘次,同比增長28.9%,內支線貨櫃船舶4834艘次,同比增長7.8%,貨櫃吞吐量達376.8萬標準箱,同比增長約21.39%,全年預計突破400萬標箱。

    記者了解到,事實上,年初受疫情影響,洋山四期2月份船舶流量大幅下滑,國際航線貨櫃船舶進出120艘次,環比下降約21%,內支線貨櫃船舶進出336艘次,環比下降16%。

    對此,洋山港海事局在做好港口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海事監管」等模式,推出「三暢通三保障」(確保航道通暢、確保政務辦理暢通、確保信息渠道暢通,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保障人員救助及時、保障「水工」建設順利)舉措,助力港口企業順利復工復產。

    統計數據顯示,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3月份船舶流量回漲幅度明顯,國際航線貨櫃船舶進出160艘次,環比增長約33%,內支線貨櫃船舶進出520艘次,環比增長約55%,下半年國際航線貨櫃船舶每月均超過170艘次,超過歷史同期水平。

    隨著船舶流量的不斷攀升,自動化碼頭裝卸能力急需擴容,今年6-8月份,四期碼頭累計增加5臺橋吊、20臺軌道吊。同時,洋山港海事局從進港計劃、保障方案、交通管制和現場護航四個環節著手,開闢綠色通道,保障碼頭裝備設施快速進港,及早安裝投產。

    在新橋吊投入使用後,產能提高三成,洋山四期晝夜平均操作量突破1000箱,達到預期40箱/小時的作業效率。這意味著,每新增一臺橋吊,一天可以為碼頭增加約1000標準箱的吞吐量,一年增加吞吐量約36萬標準箱。

    今年8月,洋山港海事局在四期碼頭前沿水域推出「大型貨櫃船全模式套泊作業」舉措,以進一步提高自動化碼頭泊位利用率,破解進港航道長、迴旋水域窄的難題。 據碼頭測算,每實施一次套泊作業,可為進港船舶節省約6小時的船期,為碼頭提升320標準箱的裝卸潛能,提升泊位利用率約2%,每年累計為港航企業釋放產能近億元,截至目前,四期碼頭已開展套泊作業共96次,吞吐量增加約3萬標準箱。

    下一步,洋山港海事局將協同各方在洋山港啟動大型貨櫃船舶在大風浪條件下引航、助航試點和滬浙跨港區跨關區國際航行船舶供油試點,為洋山港的發展提供水上安全保障。(韓帥、劉劍平、薛寧薇)

相關焦點

  • 上海洋山港開港15周年 累計查驗入出境超12萬餘艘次
    記者從上海洋山邊檢獲悉,2020年12月10日洋山港開港15周年,凌晨5:30,馬爾他籍「阿拉伯內夫德」輪成為當天靠泊洋山港的第一條外輪。據洋山邊檢站統計,開港以來該站累計查驗入出境(港)船舶12.07萬餘艘次,入出境(港)人員2863.6萬餘人次,累計1.97億多個貨櫃在這裡吞吐中轉,當年的小漁村已成長為世紀大港,躋身世界強港之列。2002年4月8日,從上海洋山港配套工程東海大橋陸上引橋打下第一根樁開始,開山築路,跨海鋪橋。
  • 上海港單月貨櫃吞吐量首破400萬標準箱
    中新網上海11月3日電 (記者 徐明睿 李姝徵)記者3日從上港集團(600018,股吧)獲悉,上海港10月份貨櫃吞吐量首次實現單月突破400萬標準箱,以420萬標準箱刷新月度歷史紀錄。據上港集團方面表示,10月份貨櫃吞吐量比7月份創下的月度吞吐量紀錄多29.7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5.7%。
  • 連續4年破4000萬標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創新高
    (原標題:連續四年突破4000萬標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創新高)
  • 上海港陷「擁堵烏龍」背後:世界第一大貨櫃港高泊位利用率之問
    徐劍華透露,上海港的設計通過能力是2800萬標箱,2016年完成的貨櫃吞吐量是3713萬標箱(勞氏日報數據),這意味著,其全港平均碼頭通過能力利用率高達133%。據了解,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曾對各國港口貨櫃碼頭泊位利用率的設計制定了一個規範。其中,75%最合理的泊位利用率,75%-85%則是較為合理區間,這也是交通部的推薦值。
  • 外貿貨櫃吞吐量同比增長加快 上海港、深圳港增速均超10%
    第一財經記者今天(17日)從中國港口協會了解到,12月上旬,該協會監測的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長1.7%,上海港、深圳港口貨櫃吞吐量增速均超過10%;長江港口生產繼續保持較好態勢,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增長12.3%。
  • 港股異動 | 勝獅貨櫃(00716)漲超14%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新月度...
    智通財經APP獲悉,據媒體報導,來自洋山邊檢站的數據顯示,1~11月,上海洋山港貨櫃吞吐量達1840多萬標箱,同比增長約0.48%,預計全年將逆勢上揚,首次超過2000萬標箱。此外,今年10月,上海港貨櫃吞吐量以420萬標準箱刷新月度歷史紀錄,同比增長15.7%。
  • 1月至11月,洋山港貨櫃吞吐量達1840多萬標箱,預計全年將逆勢上揚
    新民晚報訊 (記者 江躍中 通訊員 周曉東 葉真於)7日早上7時30分,在上海建造的第三艘2.3萬標箱級新一代超大型雙燃料貨櫃船「達飛巴黎皇宮」號,在洋山邊檢等口岸查驗單位的保障下,高效完成了下水運營後在洋山港的首次裝卸作業任務,緩緩駛離港口。
  • 十五年風雨徵程 洋山港出入境船舶12.07 萬餘艘次
    從2005年11月30日第一艘新加坡籍「彩虹石」號輪到今日入境的「阿拉伯內夫德」號輪,累計1.97億多個貨櫃在這裡吞吐中轉。據洋山邊檢站統計,開港以來該站累計查驗入出境(港)船舶12.07 萬餘艘次,入出境(港)人員2863.6萬餘人次。十五年彈指一揮間,當年的小漁村已成長為世紀大港,躋身世界強港之列。
  • (經濟)寧波舟山港年貨櫃吞吐量首超2800萬標準箱
    新華社杭州12月22日電(記者魏一駿)記者從寧波舟山港方面獲悉,截至12月21日,寧波舟山港年貨櫃吞吐量首次超過2800萬標準箱。近年來,得益於浙江海洋港口一體化發展推進,寧波舟山港持續內挖潛力、外拓市場,貨櫃運輸生產穩步提升,今年首超2800萬標準箱。目前,全球僅有3個港口年貨櫃吞吐量超2800萬標準箱,分別是上海港、新加坡港和寧波舟山港。海關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浙江省進出口總值3.06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3%。
  • 江西省投資規模最大貨櫃碼頭開港運營
    劉力鑫 攝中新網九江10月28日電 (記者 劉佔昆 劉力鑫)28日,隨著九江紅光國際港第3號泊位第一艘貨運輪渡——印有「江西省港口集團」貨櫃鳴笛出港,通過九江長江運往江蘇南通港,標誌著江西省投資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吞吐能力最強的貨櫃專用碼頭—九江紅光國際港正式開港運營。
  • 緩解東海大橋潮汐式擁堵 「上港臨港場站集並項目」試點
    央廣網上海6月23日消息(記者傅聞捷)6月23日下午,上港集團聯合THE聯盟四家成員單位舉辦「上港臨港場站集並試點項目」籤約儀式及項目發布會。為改善上海營商環境和降低整體物流成本,現場籤約啟動了「上港臨港場站集並試點項目」。
  • 【新聞觀察】中國外貿強勁復甦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月度紀錄
    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入冬後的上海外高橋寒風凜冽,碼頭上卻是熱火朝天。十多條貨輪在岸線一字排開,裝卸集卡要排起長隊進場卸貨,這成為近期貿易強勁復甦的寫照。
  • 2020年洋浦完成貨櫃吞吐量101.93萬標準箱
    記者1月5日從洋浦交通運輸和海洋局獲悉,2020年洋浦經濟開發區全區港口貨櫃吞吐量取得100萬標準箱的歷史性突破,完成101.9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44.02%,在100萬標準箱以上的海港中,增速全國第一。1月5日上午,洋浦國際貨櫃碼頭一片繁忙,運輸車輛來回穿梭。
  • 上海港將碼頭「搬」到蘇州,出於何種考量?
    從字面意義上來講,「ICT」是內陸貨櫃碼頭「Inland container terminal」的英文縮寫;從戰略意義上來說,將港口前置到蘇州,上港集團有自己的謀算。上港集團的痛點是什麼?2019年,上海港洋山深水港區完成貨櫃裝卸吞吐量1980.3萬TEU。一方面證明了洋山港區貨物吞吐量的攀升,但是另一方面,東海大橋的高峰擁堵問題不可迴避。
  • 新華社:天津港前11個月貨櫃吞吐量突破1700萬標準箱
    中央媒體上的天津【新華社:天津港前11個月貨櫃吞吐量突破1700萬標準箱】天津港是京津冀地區的海上門戶,也是北方地區重要的冷連結卸樞紐港口。為應對疫情影響,在11月份,天津港提升貨櫃航線生產效率,天津港太平洋國際貨櫃碼頭有限公司以270.3箱/小時的歷史最高在泊船時效率,獲得2M聯盟北歐一線作業效率全球第一名的成績。
  • 「箱等人」變「人等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創...
    「箱等人」變「人等箱」,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創月度歷史紀錄!(央視財經《天下財經》)隨著中國外貿的強勁復甦,中國多個港口出現航運火爆的情況。 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 貿易回暖「一箱難求」 上海港貨櫃吞吐量刷新月度紀錄
    上海港是全球第一大貨櫃港,受貿易復甦刺激,今年7月和10月,接連刷新貨櫃吞吐量的月度歷史紀錄。貿易回暖之下,貨櫃卻面臨供不應求的緊缺局面,「一箱難求」的現象十分突出。 入冬後的上海外高橋寒風凜冽,碼頭上卻是熱火朝天。十多條貨輪在岸線一字排開,裝卸集卡要排起長隊進場卸貨,這成為近期貿易強勁復甦的寫照。
  • 建無人駕駛碼頭、全自動化操作,太倉港5年內建成千萬標箱「大港口」
    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蘇州港太倉港區正在打造全省首座無人駕駛、全自動化的貨櫃碼頭,預計三五年內,借力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機遇,太倉港將實現千萬標箱 " 大港口 " 轉變。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娜 / 文 蘇蕊 / 攝)夜色漸深,蘇州港太倉港區三期碼頭上依舊燈火璀璨,機械轟鳴。10 月 16 日," 潮湧長三角 共建進行時 " 主題網絡傳播活動採訪團走進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