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市江海區永康社區住著3968戶約15000位居民。疫情發生後,社區7名網格員每日穿梭於樓宇之間,排查流動人口、開展衛生消殺、監控居家隔離人員、向每家每戶派發《健康告知書》。
在7名網格員中,有6位是女性。這些每日衝鋒在疫情防控一線的巾幗玫瑰,舍小家顧大家,為社區安全貢獻著「她」力量。在這個屬於她們的節日裡,三位女網格員向記者說出了自己的願望:願疫情早日結束,回家多陪家人。
最希望疫情快點結束
上門排查返江人員、為隔離戶測量體溫、送菜上門、接聽報備電話……從大年初三開始,網格員周韋玲和劉芳每天都在江海碧桂園片區中穿梭,忙活著疫情防控工作。起早貪黑,顧不上吃飯和休息,是她們的工作常態。
有沒有去過湖北?從哪裡回來?什麼時候回來?隨著復工復產逐步展開,永康社區裡的返江人員不斷增加,網格員的防疫工作變得更加忙碌。為做到不漏報一人,周韋玲和劉芳每天都會對外地返江報備人員逐一排查,叮囑他們監測體溫,做好防護措施。「同樣的話一天要重複十多次,遇到不理解、不配合的群眾,還要花耐心溝通解釋。」周韋玲說。
負責監測隔離戶的李惠明同樣不輕鬆。每天8點半回到崗位後,她要查看社區微信群的工作布置、收集隔離戶當天的體溫數據並向醫護反饋、根據隔離護的需求預約上門送菜……她不時要忙到晚上9時才下班。
「有些隔離戶急著返工,在電話裡一直問我什麼時候解除隔離,檢測結果為什麼還沒出,我只能一遍遍向他們解釋,安撫他們的心情。」李惠明感嘆,在防疫工作初期,每位網格員幾乎都是「5+2」「白加黑」輪軸轉,一聽到電話聲就會讓她神經繃緊。「以前周末雙休沒有好好珍惜,如今能每周輪休一天都很開心了。」被問及現在最大的心願時,她毫不猶豫:最希望疫情快點結束!
計劃生個寶寶
周韋玲的大女兒今年讀高三,不久將參加高考,小女兒還在上幼兒園的年紀,正式依賴父母的時候。想起這些奔波在網格,無暇照顧女兒的日子,周韋玲覺得很是內疚。「家人都很支持我的工作,真希望能多陪陪孩子。」
劉芳家裡也有兩個孩子。「兒子今天遠赴外地求學,加油兒子,媽媽相信你。」「寶貝第一次在幼兒園學會跳舞,真是棒棒噠!」……劉芳這位「寶媽」網格員偶爾會在微信朋友圈中曬娃。正在讀大學的大兒子,三歲不到的小女兒,都是她的心頭肉。然而,防疫期間早出晚歸,劉芳和家人相處的時間變得很少。
「我只求家人平平安安。」每天參與排查工作的她不可避免地接觸到不少人,她害怕自己把病毒帶回家,傳染給孩子。
新婚不到半年的李惠明在年前就準備好了拜年用的「利是(紅包)」。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她的春節計劃。大年初三,李惠明就放棄了休假返回崗位。她說,疫情的到來打亂了她的育兒計劃,她現在的願望是有越來越多的人解除隔離。「等疫情結束,我計劃生個寶寶。」
【撰文】葉芷晴 李靄瑩
【圖片】受訪者提供
【作者】 葉芷晴;李靄瑩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