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條紅線」帶來的影響,買房不要迷信大牌房企原

2021-01-08 鳳凰網房產

來源: 聊宅

「三條紅線」的靴子終於落地,監管部門要求試點房企在2023年6月30日前完成降負債目標。

融資「三條紅線」今年9月起已在參與此前央行、住建部座談會的12家房企試點實施,房企每月15日前需提交監管部門下發的監測表,共涉8項財務指標,其中涵蓋了「三條紅線」指標。

文件表達的意思就是,除了綠檔的房企,其餘的房企需要在2023年之前,完成降負債的目標,負債表全部翻綠。雖然有了兩年的緩衝時間,但是對於大部分房企來說,想完全變綠,難度還是很大的。

01

何為三條紅線

1、房企「剔除預收款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

2、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

3、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

相對應的限制:

1、綠色檔:1條未踩,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也不得超過15%;

2、黃色檔:踩中1條,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10%;

3、橙色檔:踩中2條,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

4、紅色檔:3條線全踩,接下來不得增加有息負債。

當然除了以上限制,拿地銷售比不能過高、經營性現金流不能過低,也被列為監管考察的重要指標。

對於房企來說,監管層面的「三條紅線」如泰山般壓頂。

02

哪些企業上榜了

先上個圖吧,TOP100上市房企的「三條紅線」圖。

如上圖所示:真正滿足監管紅線要求,也就是三條紅線一條都沒踩的只有少數幾個,如保利、華潤、龍湖、金地、招商蛇口等房企。

03

聊聊四大天王

招保萬金所代表的的不僅是招商、保利、萬科、金地四家房企,更代表了30年來跌宕起伏的地產史。很多自媒體甚至叫囂著地產「四大天王」過時了,所謂疾風知勁草,退潮以後你才知道誰在裸泳。

>>>>招商蛇口

招商蛇口成立於1979年,其母公司招商局集團更有百年招商的美譽。和很多房企比槓桿遊戲,要說起來,招商蛇口2020上半年的銷售是不錯的,只是結果卻是增收不增利。和平安分手後,也許需要面對現金流的壓力,但是基於央企的先天優勢,守得雲開見月明是沒問題的。

>>>>保利

保利在綜合實力非常強勁,無論是規模、利潤還是對負債的控制都是頂級的,也是頭部房企中表現最為穩健之一,TOP5房企中,保利發展是唯一三項指標均達標的房企,不僅是今年,回顧過去10年,保利營收和淨利潤兩項指標的年複合增長率均在20%以上。

>>>>萬科

咋說你呢,如果王石還在的話,一條紅線都不會踩,2013年萬科就在王石的帶領下開始了「輕資產重運營」的戰略,在央企混改和資本投資的運作下,卸掉了重資產包袱。可惜的是王石離開後,萬科拋棄了「輕資產重運營」的思路,喜歡攀比營收,自2017年後,萬科的利潤率一直下降。萬科近一兩年來的房屋質量雖有所滑坡,不過只要同行襯託的好,萬科依還是很OK的。

>>>>金地

金地的現金流還是很充足的,融資成本持續處於行業低位,優秀的財務結構和槓桿水平,嚴格的財務管控,展現了金地應有的強勁實力。

04

說說恆碧萬融

先有「招保萬金」,後來也延續出「恆碧萬融」,不過在我看來,無論你承認與否,底蘊是沒有可比性的。

>>>>恆大

恆大同時觸犯了三條紅線,綜合排名為第一名。雖說前幾天那事被闢謠,但是網際網路還是有記憶的,算了,不過多說了。

>>>>碧桂園

碧桂園這次只踩了1條線,不過楊老闆應該真謝謝網友們的討伐。

2018年的碧桂園被列為高周轉的代表性房企,遭到輿論的一直批判,被罵的狗血噴頭。

全國網民摁住了拿地速度,卸掉了槓桿,拉住了周轉速度,我相信那一刻,碧桂園肯定失落至極。

時至今日回頭看看,碧桂園成功吃了高槓桿的紅利後,完美避開高槓桿的風險,最終碧桂園的財務得以安全落地。現金流還是比較充裕的,中報顯示的現金餘額約2228.4億元,也能覆蓋到期利息。

>>>>融創

融創的發展速度曾被媒體比喻為飆車,所以這次3條紅線全踩並不意外。如今高負債、高周轉的融創不僅讓人想起當年的順馳,高周轉玩法早在順馳時代就被孫宏斌玩的的淋漓盡致。當年順馳的前車之鑑,是否會再次上演,我們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融創上了紅名單的原因,並不是因為虧錢太厲害,而是當年的槓桿出問題了。中報顯示,融創的帳面現金達1209億,但是一年內的到期有息債務是1406億,明顯不足以覆蓋。

05

其他一些企業

>>>>

泰禾

如果沒有其他公司相救,就非常危險了。如果關注泰禾2018年之前的現金流表,就可以大概推測出離暴雷不遠了,對於房地產企業來說,營收和淨利潤代表了過去的業績,只有現金流才代表了當前業績,現金流量表可以分析房企真正的經營情況,泰禾2018年和2019年出現了斷崖式差異,這個比例是非常不正常的,泰禾的歸宿可能是找一個靠譜的房企接盤吧。

>>>>華夏幸福

受環京調控影響,華夏幸福的成交量也跌得沒法看,隨著平安入股,成功解決了公司的資金問題。

>>>>富力

也算老牌企業了,富力資產負債率一直為外界所詬病,手上的現金和短期債務還有一些差距。

>>>>萬達

這次房企榜單已經沒有萬達了,因為萬達的住宅的體量已經掉了1個梯隊,王老闆前幾年流年不順,不過也是因禍得福,雖然現在萬達規模雖然沒那麼大,負債率和現金流還是可以看的,絕對比其他的活得久。

>>>>中海

中海也是綠色的,畢竟擁有業內最好的財務結構、最低的融資成本,最高的國際信用評級。上半年是唯一一個淨利潤突破200億的公司,盈利能力是一騎絕塵。

06

總結

在三條紅線下,房企融資都會受到限制,下半場或面臨更為艱難處境,降薪裁員或成為業內常態,不排除未來會出現房企倒閉現象。

對於一般購房者來說,選擇買房的企業品牌選擇應該是央企≥國企>民企,而且這幾家央企主業也不是地產,如果這幾家央企出事,其他房企都灰飛煙滅N遍了。

無論什麼時候,你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

相關焦點

  • 原報告|三條紅線與信用評級吻合性研究
    來源:觀點指數摘要:三條紅線標準稍顯嚴苛,目前房企達標情況堪憂。而穆迪信用評級與市場判斷更加趨同,三條紅線則更多凸顯監管意圖。觀點指數房地產行業各個方面的從嚴從緊監管成了近年來的常態。「嚴苛」的三條紅線目前由於並無透露三項指標的權重,觀點指數通過計算房企指標與達標線間的歐式距離,以進一步具體反映各個房企與達標線間的差距,此稱達標距離。為避免重疊,部分房企名稱未在圖中顯示(下同)。
  • 三道紅線下的樓市,不要黑馬、要綠碼!
    8月20日,住建部、央行召開座談會約談了12家房企,拋出房企融資的三條紅線(又稱「融資新規」): 1.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 2.淨負債率大於100%; 3.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
  • 為什麼要給開發商劃三條紅線?樓市玩法或生變,下半年買房窗口打開?
    沒錯,還是在2017年上半年樓市最火爆的時候 而高溢價的背後,隱藏著的其實是開發商的高負債,通過不斷買地的方式,將自己規模做大,同時將風險均攤,這樣的模式概括為三個字,就是「高周轉」 但是,近期相關部門出臺一條規定,是關於限制開發商融資的「三條紅線」,將於2021
  • 11城賣地超千億:「三條紅線」影響逐漸顯現
    其中,有11個城市的土地出讓金突破千億元,上海、杭州、廣州三地的土地出讓金則突破2000億元。土地交易旺盛,通常反映出房企的投資熱情較高。在今年一季度因疫情影響而出現低谷後,土地交易從二季度開始就迅速恢復。近兩個月,雖有「三條紅線」等政策的影響,企業的拿地熱情仍然不減。
  • 12家房企試點融資「三道紅線」 將如何影響房地產融資劃出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21深度丨12家房企試點融資「三道紅線」,將如何影響房地產融資劃出房地產企業融資限制繼續收緊,幅度有所超過市場預期。本報報導稱,監管部門出臺新規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的增長,設置「三道紅線」。房地產企業的「三道紅線」為: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大於70%、淨負債率大於100%、現金短債比小於1倍。按「三道紅線」,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紅、橙、黃、綠」四擋。
  • 潘永堂:對房企「三道紅線」的20個看法
    按照三道紅線,地產頭部4強就有恆大、融創2家不達標,50%不達標。按照百強房企來說,有預計大半房企都踩到了三條紅線,比如富力、佳兆業、陽光城、綠地等明星房企……如果按照「法不責眾」的原則,今天的三道紅線可謂「來勢兇猛」。4,  具體我們也看看3條紅線的刻度高低如何?
  • 「三道紅線」信號已出,對買房人有何影響?
    三道紅線嚴控房企融資 樓市去槓桿化正式開始8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住建部召開房企座談會,約談了12家房企,明確了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規則,即傳聞已久的「三道紅線」。此次規管房企融資的「三道紅線」,標準具體為:房企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不得大於70%,房企的淨負債率不得大於100%,房企的「現金短債比」小於1。根據房企的「踩線」情況,分為「紅、橙、黃、綠」四檔,然後實施差異化債務規模管理。
  • 「三道紅線」之後,房企都在幹啥?
    中房網訊「三道紅線」政策,已確切成為房地產市場的「分水嶺」。隨著「三道紅線」的融資監管新政出臺,大小房企一門心思衝規模的勢頭也戛然而止。整體看,為適應監管新規,房地產企業投資力度持續下降,營銷創新手段卻層出不窮。同時,為了加大回籠資金力度,多家房企傳出股權轉讓的消息,而不同類的房地產企業之間,表現也有所分化。
  • 「三道紅線」下高槓桿停擺,房企將迎以價換量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三條紅線下超三成房企「斷臂求生」 百家房企四季度已售資產超...
    2020年8月以來,房地產融資持續收緊,「三條紅線」落地、債券監管趨嚴、非標融資收緊、房貸集中度管理辦法出臺……在此背景下,資產出售成為房企盤活資產、緩解融資壓力、改善財務狀況的重要途徑,2020Q4以來房企資產出售事件日益增多。
  • 超兩成房企入圍「紅色檔」 「三道紅線」下的中小房企生存啟示錄
    日前,標普信用評級(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標普信評」)發布研究報告認為,如果控制房地產企業有息債務增長的監管規則擴大適用範圍,長期來看有利於房地產行整體信用風險的下降,但中短期內高槓桿房企在資本市場的融資空間將被壓縮,存貨變現將成其緩和流動性壓力的關鍵。標普信評跟蹤的87家樣本房企中,同時觸碰三條紅線的房企佔了24.1%,完全沒有碰線的企業僅佔12.6%。
  • 鴻坤財富:房地產融資新規「三條紅線」是否會成為房地產企業的死亡...
    作者:鴻坤財富投資諮詢部總監段彬近期,房地產融資新規的「三條紅線「這一話題被市場熱議,筆者認為有必要就此探討一二。首先,需了解「三條紅線」是怎麼來的。央行、住建部日前召開重點房企座談會,會上出臺了重點房企資金監測和融資管理的「三條紅線」規則。實際上,「三條紅線」並不是一個紅頭文件,而是座談會上各方共同探討的一個話題,當然也並非空穴來風,肯定是監管層未來要重點管控的方向之一。其次,了解「三條紅線「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 「三道紅線」高壓:房企高槓桿停擺 賺錢能力變差
    房企這個月密集交出上半年的成績單,營運數據和財務指標普遍隱現下行趨勢,行業正式步入「穩增長」時期。與此同時,房企融資新規的坐實,也是房地產行業的另一樁重頭戲。監管層對房企融資設置了「三道紅線」,過去房企提佔市場份額賴以所用的「高槓桿」利器,在「紅線」的高壓下即將宣布失效。行業突變,冷暖自知。
  • 「三條紅線」下加速資金回籠
    對於前11月各房企表現,廣東中原地產項目總經理黃韜表示,因疫情等原因,年初市場普遍對今年的房地產預期較為審慎。但從已公布的銷售數據來看,房企銷售情況普遍優於預期,這與融資「三條紅線」試點後,房企為回籠資金,加大推盤力度有關。
  • 三條紅線下對房企融資能力和債務管控提出更高要求
    正榮地產的相關人士表示,三道紅線的監管政策對行業發展邏輯有所改變,財務槓桿受到限制,房企更多需要提升經營槓桿。同時對房企融資能力、債務管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預計,短期內跑量搶回的動力增強,通過回款補充經營資金來拿地。
  • 三道紅線後,樓市更穩!
    大概意思是這樣的:基於三道紅線的指標,監管層將試點房地產企業分為四擋。觸及全部三道紅線的房企列為「紅色檔」,有息負債規模以2019年6月底為上限,不得增加。觸碰到其中任何二道紅線的房企列為「橙色檔」,有息負債規模年增速不得超過5%。
  • 「三道紅線」壓頂,房企高槓桿擴張時代一去不復返|年度經濟觀察
    「紅線」壓頂,洗牌加速「這個行業已經不給你容錯的機會。」「三道紅線」的影響發酵3個月後,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發出這樣的警告。時至年底,房地產企業普遍面臨降負債和衝業績的雙重壓力。更為嚴峻的是,行業洗牌加速,馬太效應越發明顯。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0年10月底,全國宣告破產的房企已超過450家。
  • 房地產行業紅利消退格局生變,「三道紅線」下房企求新求變
    隨著房地產資管新規「三條紅線」的推出,融資環境進一步收緊,行業的幾大紅利在慢慢消失,房企不得不調整策略,改變自己的運營邏輯,以求適應新的環境。「三道紅線」下的企業轉型邏輯在大會中,中交房地產集團副總經理周濟表示,房地產市場經過了快速發展的20年之後,我國從源頭上要給房企「斷糧、斷奶、斷水、斷電」了,這種情況下可能會帶來行業洗牌,中小房企在會加速分化,實力不足的企業會慢慢被淘汰。
  • 2020年樓市或創「雙17」新紀錄 「三道紅線」下房企悄然謀變
    2010年至今這10年,行業盈利主要靠金融紅利,通過舉債擴大規模,帶來的結果是高槓桿高周轉。」藍綠雙城創始人曹舟南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三道紅線」的來臨,對房地產行業最大的影響是,將徹底使其脫離金融紅利期,進入「管理紅利」時代。
  • 最近幾年如何買房?遵循「三不要」原則,就能買到好房子
    首先是年初的「大疫」,各地樓市陷入了長達百日的「凍結期」,商品房銷售慘澹、施工進度停滯、房企紛紛破產倒閉。就在很多人認為樓市已經「不行」的時候,多地又紛紛傳來「新房銷售預警,房源緊缺,某房企75折開盤」的消息,雖然後面證明是部分房企為了增加銷量的「噱頭」,但著實讓不少購房者捏了一把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