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黑名單的幾種魚,有一種汞含量突出,孩子每周食用別超這個數

2020-12-15 母嬰參考

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其智商要比其他人高出約25%。

執筆:毛婷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吃魚聰明」、「吃魚眼睛亮」,這些都是經常能夠聽到家長對孩子餐桌上的勸導,魚作為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美食,可以說是營養與美味兼具,但並非所有的魚都是如此。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4種魚早就上了「黑名單」,家長千萬別亂買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布隆閣公共健康學院的研究人員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食用某些魚類過量可能會增加人體的心臟負擔。

可見不少所有魚都是能夠拿來給娃補身體的,尤其是這幾樣,已經上了兒科醫生的「黑名單」,家長卻還在給娃吃。

1、生魚片

最近生魚片再度成為話題中心,雖然有專家稱生魚片沒有肺,不會攜帶病毒,但人們還是重新考量了對生魚片的喜愛度。這是最早是從日本傳來的吃法,能夠極大程度地保持魚肉的鮮美嫩滑,口感佳營養足,但真的適合孩子吃嗎?

我們都知道高溫烹煮是能夠殺死大部分寄生蟲和病毒的方法,但是生魚片這種食物中含有的大量寄生蟲就無法被消滅,而孩子腸胃尚弱,消化系統不完善,食用過多很可能會導致腹瀉、腹痛和內臟問題。

而其中最可怕的就是有些攜帶了異尖線蟲的三文魚,如果誤食它們會在腸壁上鑽洞,可能會卡在腸壁中導致舉局部出血或者堵塞,孩子出現消化道不適,腹瀉、嘔吐等情況。

2、醃魚

家家戶戶應該都有醃魚的習慣,不僅保質期長,味道也更加別致,但是醃製的食物本身亞硝酸鹽的含量就會增加,兒童食用過多會增加其肝臟負擔,會影響體內的代謝,甚至增加癌症的風險。

3、冷凍魚

現在很多的海魚或者大魚在市面上都是冰凍出售的,尤其是一些外地或者進口的魚,長時間的運輸都採用的冷鏈模式,而在這個過程中,本身就容易攜帶很多細菌,再者大部分病毒都是耐低溫性質,越低溫越活躍,容易產生變質,不適合給孩子吃。

再者冷凍魚在解凍之後,肉質也比較鬆散,沒有新鮮緊實的口感,孩子也不愛吃。

4、金槍魚

最常見的就是金槍魚罐頭,方便又好吃,家長們做菜必備,但不適合給娃吃。

在生物學上,食物鏈頂端都是大魚吃小魚,金槍魚相對處於次頂端,因此體內含有的汞含量會比較突出,目前符合世衛標準的只有波斯灣的金槍魚,因此為了娃的健康,儘量割捨這樣美味吧。

美國食品管理局建議:金槍魚罐頭最好一周使用1-2次為上限。

孩子吃魚的好處

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發現: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其智商要比其他人高出約25%。

美國FDA也建議2-3歲的孩子每次可以食用30g左右的魚、4-7歲每次可以食用57g,8-10歲則在90g左右,每個星期最好食用2次左右的魚。

主要是因為魚肉中的優質蛋白質和人體蛋白質成分特別接近,是最適合孩子補充的,其中還富含維生素、無機鹽和鈣質等大量營養物質。

最誘人的則是魚類含有的豐富DHA,屬於高度不飽和脂肪酸,可以直接促進兒童大腦細胞和神經的發育,養成聰明寶寶。

多給娃吃這類「腦黃金」魚,娃長大會感謝你

通常情況下,深海魚的DHA含量都要更高一些,但營養與危機也是並存的,很多含有高DHA的魚同時也含有打咯昂的汞,無法在烹煮過程中消滅,食用過量之後可能會導致孩子腦部神經發育受損,出現智力發育問題。

因此在選擇魚類的時候,寶媽們可以多看看這些高DHA又低汞的魚:白鮭、黑海鱸、龍利魚、鱈魚、草魚、青魚等。

這些被稱為「腦黃金」的魚可以提高腦細胞的活性,促進孩子智力,提高記憶力和思考能力,讓娃智力贏在起跑線上,娃將來指不定怎麼感謝你呢!

相關焦點

  • 給娃吃魚補DHA怎麼選對魚、鱈魚、三文魚哪些是低汞魚?
    不同魚類的汞含量跟它們所吃的食物呈正相關,越大的魚含汞的可能性越大。食物鏈頂端的魚比食物鏈底端的魚汞含量更高;同一種魚,往往大型的比小型的、年齡大的比年齡小的魚,汞含量更高。那魚到底還能不能吃了?美國心臟協會(AHA)認為吃魚整體來說是有益的,通過吃魚而攝入的汞量,並不足以危害普通人的健康。
  • 最適合孩子吃的魚,肉嫩刺少營養好,有一種堪比牛肉!
    但是超市那麼多種魚,到底哪種魚才最適合生長發育階段的孩子呢?今天不吹不黑,好好和大家嘮一嘮 吃魚3步曲! 第一步:選對魚是關鍵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聯合環境保護署EPA根據汞含量,列出了魚類「最佳推薦食用(每周可吃2-3份)」和「推薦食用(每周吃1份)」,以及「避免食用(1次都不要吃)」。
  • 適合寶寶吃的一類魚,「腦黃金」含量豐富,讓娃智力贏在起跑線上
    3、DHA魚能從眾多食物中脫穎而出,最大的優勢在於其含有大量的DHA。這是一種高度的不飽和脂肪酸,對大腦細胞、神經的生長發育,都極為重要,將直接影響兒童大腦發育。各項研究表明,魚確實有活化大腦、提高記憶力、提升學習效率的功效。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大家都知道吃魚好,尤其是,對於寶寶來說,好處簡直太多啦。 從小就聽說,吃魚可以變聰明,這個「聽說」也確實沒毛病,的確是有科學道理的: 魚肉中富含DHA,俗稱腦黃金。
  • 這種魚重金屬含量很高,3歲前別給娃吃,快看你家餐桌有沒有
    有一款網紅魚,相信很多寶媽都不陌生,那就是銀鱈魚。很多人以為銀鱈魚是鱈魚的一種。實際上,它跟鱈魚半點關係都沒有,它的真名叫裸蓋魚、犬牙魚。銀鱈魚的DHA 含量很高、口感鮮嫩。當然,價格也不便宜,一小片就要一百多塊錢。銀鱈魚賣得很火,但也有人說不適合寶寶吃。
  • 寶寶吃魚有講究,這幾種魚吃多了危害大,對寶寶身體健康有影響
    這可不是隨便說說的,背後還真有一定科學依據。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在《Scientific Reports》雜誌上發表研究結果:每周至少吃一次魚的孩子,比很少吃魚甚至不吃魚的兒童,睡眠更好,且智商分數高出四分之一。
  • 孕婦多吃魚胎兒更聰明,但多吃這幾種魚,反而會「害了」腹中胎兒
    「多吃魚,孩子出生更聰明」,因此家裡人往往都愛對孕婦說這樣一句話,這也讓很多孕媽媽將魚類列進「餐桌必備」食譜中。多吃魚固然好處多多,但有幾種魚肉不建議孕媽媽們吃,多吃反而會害了寶寶。有專門的規定中提出,孕婦每周吃金槍魚的量不能超過200克,這是因為在金槍魚罐頭常常檢出汞的殘留。而孕婦體內大量汞這種重金屬蓄積,不僅影響孩子智力,在孕早期還會有致癌的風險。
  • 給娃吃「腦黃金」有禁忌!美國兒科學會:這4種魚別再給孩子吃了
    一、「天天吃魚,孩子沒膩大人都膩了」趁著這幾天休息,帶著孩子回農村老家待了兩天,發現農村孩子挑食情況比城裡孩子更嚴重,而造成這一問題的最關鍵原因,就是家長的一個錯誤行為。其實,孩子吃魚確實對身體有好處,特別是這幾點極為重要。1、魚肉富含蛋白質:魚肉中蛋白質的含量比較高,例如帶魚、鮐魚的含量最為豐富,並且極容易被寶寶消化吸收。
  • 給寶寶選魚要注意了,這幾種魚不能隨便吃,而這幾種魚多吃更聰明
    我們給寶寶選魚有三大原則:刺少、汞少、DHA含量高教大家如何選汞含量少的魚:1.儘量避免吃食物鏈頂端的魚,肉食性魚這一類魚天敵少壽命長,身體積累的重金屬元素多,例如鯊魚、鯨魚、金槍魚、銀鱈魚,這些魚都是含重金屬元素比較多的,不能讓寶寶多吃
  • 過年買魚,這2種白送都不能要,又髒又難吃,還含劇毒!懂行人只挑「一種」魚……
    過年醃臘魚是我們家每年都少不了的習俗,除了臘魚,過年家裡還會做紅燒魚,
  • 孕期吃魚有四大好處,但下列幾種魚孕媽要少吃,可能影響胎兒發育
    可她們不知道的是,魚有其他食物沒有的營養元素,孕期吃魚對孕婦而言有4種好處。1、營養結構平衡魚肉的營養結構非常的平衡,不僅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而且能量和脂肪的含量較低,可以在幫助孕婦補充蛋白質的同時防止她們長胖。
  • 魚肉營養高,但這4種魚最好別給孩子吃,會損害孩子健康,別忽視
    說起肉類的話,對於好多人都是抵擋不了它們的誘惑的,其中有一種肉類裡面含有的脂肪是很少的,很多女性都會選擇此類肉類,小孩子吃這個對於身體也是很有幫助的,它就是魚肉。好多人都說小孩子多吃一些魚的話,就會變得比較聰明,這個也是有一定依據的,因為魚肉裡面含有大量的DHA,這種物質對於孩子的眼睛以及大腦都是有促進發育的功能。
  • 吃魚助大腦發育,怎樣幫孩子多吃魚?有4種魚,寶寶儘量不吃!
    從受環境汙染程度角度看,深海魚比淡水魚好,淡水魚又比人工養殖的魚好,尤其是在人工養殖地環境汙染較嚴重的情況下,更應避免給孩子食用這些魚。所以,無論從安全還是營養角度,給孩子吃深海魚都是不錯的選擇。中等以下個頭的魚重金屬富集少。從生物鏈重金屬富集角度來看,最好選擇中等以下個頭的魚。因為,魚的個頭越大,生長期越長,體內積累的重金屬越多。
  • 吃魚的禁忌有哪些?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
    魚是一種好食材。它是蛋白質的優質來源,脂肪含量不高,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國人比較缺的維生素 D、硒等營養素,在魚肉中也比較豐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周吃魚280~525克。這是有研究數據支撐的,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超市和農貿市場上最常見的鯽魚進行了研究:測定結果顯示,200克以下的鯽魚,魚肉、魚子、魚皮、魚腦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數值差異也不明顯,都低於0.02毫克/千克,遠遠低於國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 吃魚對胎兒好?但這幾種會影響胎兒智力的魚,孕婦儘量要少吃!
    在美國的自然雜誌上刊登過這樣一篇論文,大概內容為:近百分之二十五的嬰兒的血液和頭髮當中含有超標的水銀。而母親也未能倖免。那麼這些水銀是從哪裡來的呢?經過大量的研究發現,這些水銀出自食用魚類。也就是說,有些魚的體內富含大量的水銀,如果被孕婦食用,就是危機到胎兒,這對一個孩子的智力發育危害極大。
  • 寶寶補DHA吃哪種魚?家長千萬別選錯!
    關於孩子飲食問題上,於眾多肉製品之中,大家形成了一個共識:要想孩子腦袋瓜更聰明,就要多!吃!魚!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低脂肪,是大家平時做大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佔據餐桌C位。不過我們想說,魚肉雖好,但也有好壞之分,一旦挑選錯誤,孩子吃了不僅沒營養,還影響健康發育。
  • 魚身上這個部位萬萬不能吃!比砒霜還毒!
    >魚是一種好食材。但是您知道嗎?這是有研究數據支撐的,南京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對超市和農貿市場上最常見的鯽魚進行了研究:測定結果顯示,200克以下的鯽魚,魚肉、魚子、魚皮、魚腦的汞含量都非常低,數值差異也不明顯,都低於0.02毫克/千克,遠遠低於國家限量(Hg≤0.5毫克/千克),所以完全可以放心食用。
  • 這幾類媽媽更容易生出聰明孩子!
    多數媽媽更願意選擇的順產,對寶寶和孕媽來說都是有好處的。而老人們常說的,順產會讓孩子更聰明也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耶魯大學醫學院進行的一項研究表明,比起剖腹產,自然分娩的胎兒大腦海馬體內會產生一種做「Ucp2」的蛋白質,而這種蛋白質對胎兒的大腦發育有促進作用。
  • 魚的這個部位有毒,別再吃了!
    人們在處理活魚或魚雜時應該小心,以免劃破魚膽造成魚肉的汙染,如果確實不小心劃破魚膽,需用大量清水衝洗,或者用小蘇打水衝洗後方可食用。你可能要問了,那除了魚膽,魚身上還有魚頭、魚籽、魚肚……這些地方都安全吧?喜歡剁椒魚頭的小夥伴,總因一直有魚頭有毒的說法而心懷忐忑,據說是因為其中的重金屬汞超標。
  • 魚的這個部位千萬不能吃!嚴重可致命…
    本文專家:王思露,國家高級食品檢驗師,中華人民共和國HACCP食品體系內部審核員本文審稿:劉少偉,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食品科學博士,美國堪薩斯州立大學博士後三五好友聚在一起幾杯冰爽的啤酒再配上一桌子的的美食可謂是絕佳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