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娃吃魚補DHA怎麼選對魚、鱈魚、三文魚哪些是低汞魚?

2020-12-14 什麼值得買

說到輔食,從娃6個月起,老母親們就開始使盡渾身解數地給娃準備了。但凡聽說吃哪些東西能讓娃更聰明、更壯實,更是恨不得摘星拿月地弄來送進寶寶的小嘴巴裡。只求娃可以贏在起跑線上。

這其中繞不過去的一大類,自然就是富含DHA的魚類。幾乎所有人都能隨口說出吃魚的好處:魚肉中富含DHA,俗稱腦黃金。

DHA咱不用多說了,與寶寶大腦神經、視力發育有著密切的關係。

胎兒是通過臍帶血來獲取DHA,嬰兒是通過母乳來獲取。但媽媽們自身DHA的合成能力並不是很好,這就需要靠食物來補充,從而為寶寶提供足夠的DHA。

而DHA主要的食物來源之一便是魚,尤其是深海魚。大多數魚類都是優質蛋白質的絕佳來源,也是許多B族維生素的天然來源。

油性魚類還能提供維生素A和D。大多數魚的脂肪含量都比較低,而且大部分的脂肪都是健康的多不飽和脂肪。對怕胖的童鞋們簡直不能再友好了。

很多媽媽覺得,魚既然這麼好,豐富的DHA還能讓娃越吃越聰明,那就可勁吃吧!有的家庭甚至是頓頓有魚。

但魚真的是吃得越多越好、越貴越好嗎?

還真不是!吃錯了品種,吃過了量,真不如不吃。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吃魚這件事。

為什麼不是什麼魚都能吃,也不是吃得越多越好?

因為幾乎所有的魚,都含有不同程度的汞。汞是一種在環境中自然產生的元素,存在於海洋、湖泊、溪流中,它會損害大腦和神經系統發育。

吃魚吃得越多,也就可能意味著,汞攝入的量越多,反而會危害健康。不同魚類的汞含量跟它們所吃的食物呈正相關,越大的魚含汞的可能性越大。食物鏈頂端的魚比食物鏈底端的魚汞含量更高;同一種魚,往往大型的比小型的、年齡大的比年齡小的魚,汞含量更高。

那魚到底還能不能吃了?

美國心臟協會(AHA)認為吃魚整體來說是有益的,通過吃魚而攝入的汞量,並不足以危害普通人的健康。

但是對於未出生的胎兒或嬰幼兒來說,汞攝入量超標,則可能影響其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育。

所以想要給娃(或者孕婦)補充DHA、補充優質蛋白,前提是要科學安全地吃:選對汞含量低的魚,而且控制好攝入量!

今天C媽便給大家搬來了美國食藥監局FDA和環境保護署EPA專門針對已懷孕、備孕婦女以及嬰幼兒的吃魚建議,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FDA將美國生活中常見的魚類按照汞含量高低分為三大類(最佳選擇、較優選擇、避免選擇),並對育齡婦女、孕婦、哺乳期婦女或幼兒提出建議。

1、最佳選擇:含有最低量的汞

這個表乍一看是不是有點懵,沒事~ C媽為大家篩選出了一部分方便買到的:三文魚、鱒魚、鱈魚、龍利魚、鱸魚、羅非魚、沙丁魚、鯰魚、魷魚、螃蟹、蝦等,這些都是生活中常見、容易買到並且含汞量低的品種。

在裡面儘量挑些刺少的即可,對於小寶寶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哦。

2、較優選擇:含有較低量的汞

「較優列表」裡的魚,比「最佳選擇列表」中的魚,汞含量稍多,但孕婦和幼兒依然可以吃,只是需要適當減量。

3、避免選擇:汞含量最高,不建議孕婦和嬰幼兒食用

這類魚不建議給娃和孕婦吃,普通人也需要注意不宜頻繁食用。說完了選擇什麼樣的魚,那麼,接下來的問題就是,應該吃多少呢?

如果食用「最佳選擇列表」中的魚,建議成人每周吃2-3份,建議寶寶每周吃1-2份;

如果食用較優選擇列表中的魚,建議成人和寶寶每周1份。

另外,不要總吃同一種魚,每次儘量吃不同種類的魚。

一份是多少的量呢?

成人:4盎司(113.40 g)

4-7歲的兒童:2盎司(56.70 g)

2-3歲兒童:1盎司(28.35g)

以成人的手掌大小和厚度為參照物,建議食用的量大致如下圖所示。

(左成人4盎司;右4-7歲兒童2盎司)

另外,儘管魚肉的營養價值很高,但是也不能完全代替禽類和畜類的肉哦。魚肉和禽畜肉都是孩子飲食中非常重要的食物種類。大多的禽畜肉內都含有豐富的鐵,是嬰幼兒非常重要的食材之一。

而且考慮到所有的魚都含有不同量的重金屬汞,所以,娃的肉製品攝入還是應以禽畜肉為主,魚肉為輔,從6個月左右添加輔食開始,每周保持1-2份就可以啦。

看完美國FDA的建議,大家是不是對吃魚這件事更明白一些了呢?

下面咱們再來嘮嘮關於吃魚的那些「坊間傳說」。

1、野生魚比養殖魚更營養?

雖然說野生的魚口感更佳,但從營養價值上來說,其實和養殖的魚真沒太大的區別。

而且,野生魚受環境的影響可能更嚴重,加之野生魚生長周期長,很容易聚集一些汙染物質。若再吃了一些有毒的海藻、小魚小蝦,毒素也會在體內堆積,魚肉內汞含量自然也會比養殖魚的更高。

如果準備吃自行捕獲的野生魚,最好每周最多只吃一份。而養殖魚類主要的擔憂是藥物殘留。但如果選擇正規市場、商場的魚還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02.大個的魚比小個的魚要好?

這個結論是怎麼得出的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每次CC姥姥去買魚,都是撿著大個兒的挑,這次我得好好滴給她科普一下啦。

其實,對於同一個品種的魚,太大太小都不算好。如果魚的個頭大,說明這條魚的年齡大,不僅汞含量更高,而且肉質也比較粗糙;如果魚個頭太小,說明這條魚還未成熟,肉質也就不夠鮮美。

所以啊,買魚建議挑選個頭適中的。

03.吃魚頭會更聰明,吃魚眼對眼睛好?

魚頭裡的確是整個魚身中DHA含量最高的地方,但魚身上的汞有一大部分也會集中在頭上,不同的魚頭聚集的汞含量不一樣,有的甚至會超出魚肉的10倍。

所以為了娃的健康,還是讓娃少吃魚頭多吃魚肉吧。

04.吃魚膽能清肝明目?

很多人覺得魚膽有清熱解毒、清肝明目、止痛的功效。但C媽一定要嚴肅地告訴大家,魚膽絕對不!能!吃!

因為魚膽中含有膽酸、氫氰酸等有毒化合物,對於成年人來說,一般只要幾克膽汁就能導致中毒(相當於一條四五斤大魚的膽),更不用說各方面都還未發育成熟的孩子。

魚膽中毒的死亡率高達20%,威脅度僅次於河豚。一旦魚膽中毒並且沒能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會造成腎、肝器官損傷,甚至是衰竭,嚴重可導致死亡。

05.孕婦和幼兒能吃生魚片嗎?

孕婦和幼兒的免疫系統往往較弱,FDA的膳食指南建議孕婦和幼兒應該只吃熱加工過的魚,肉,家禽或雞蛋,以殺滅食物中可能存在的微生物。

所以一定不能吃生魚、生肉、生雞蛋,半生也不行哦!

CC爸媽,「CC爸媽」(ID:cc-bama):「中國父母學習計劃」推行者,C爸-中國醫科大學碩士,C媽-報社育兒編輯;養娃需要雞湯也需要指南,公益普及嬰幼兒餵養、睡眠、疾病、心理知識。~

相關焦點

  • 寶寶補DHA吃哪種魚?家長千萬別選錯!
    吃!魚!魚富含優質蛋白質,低脂肪,是大家平時做大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佔據餐桌C位。不過我們想說,魚肉雖好,但也有好壞之分,一旦挑選錯誤,孩子吃了不僅沒營養,還影響健康發育。但,幾乎所有魚類、貝類都含有微量汞。汞在人體內有一定的畜積性,據相關研究顯示,汞對嬰幼兒的神經系統發育有著極大的影響。美國FDA和環保署明確表示,對於孕期、哺乳期和嬰幼兒,應該避免攝入汞含量高的魚。
  • 給寶寶選魚要注意了,這幾種魚不能隨便吃,而這幾種魚多吃更聰明
    ,寶寶吃後導致發育遲緩,影響寶寶的身體發育,那哪些魚可以給寶寶吃?哪些魚不能給寶寶吃?下面我為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給寶寶選魚有三大原則:刺少、汞少、DHA含量高教大家如何選汞含量少的魚:1.儘量避免吃食物鏈頂端的魚,肉食性魚這一類魚天敵少壽命長,身體積累的重金屬元素多,例如鯊魚、鯨魚、金槍魚、銀鱈魚,這些魚都是含重金屬元素比較多的,不能讓寶寶多吃
  • 給寶寶做輔食,營養師:魚身上這幾個部位不能吃,建議收藏
    寶寶的食量本來就小,吃下去的食物,當然要營養高易消化,因此建議大家選擇鱸魚、桂魚、帶魚、大西洋鱈魚和黃骨魚等。 Tips:大西洋鱈魚和銀鱈魚不一樣,銀鱈魚的汞含量比較高,買的時候要注意。
  • 都說吃魚聰明,但魚身上這個部位會越吃越笨!這7種魚千萬不能給寶寶吃
    說起吃魚,無非就是吃對魚、選對魚、做對魚,那咱們一步步來說。 吃對魚 魚還能吃出啥錯嗎? 是滴!魚,真不能隨便吃。 很多媽媽覺得,魚既然這麼好,豐富的DHA還能讓娃越吃越聰明,那就可勁吃吧!
  • 南極深海銀鱈魚、挪威進口三文魚 & 純純的魚肉鬆,讓寶寶DHA翻倍,聰明大腦吃出來
    寫在前面的話——Big Tummy的紐西蘭銀鱈魚、三文魚、鵝肝,咱們去年曾經給大家推薦過。自從孩子升入小學,我就重拾廚藝,準備應對「孩子在家吃飯」的日子,最近幾個月更是升級為「宅家吃+學+玩」一條龍,如果不是冰箱裡一直囤著Big Tummy的生鮮,那光「吃」這一項就夠我頭疼的。
  • 給娃吃魚補DHA,三類魚肉最好別碰,不僅不補腦,還耽誤智力發育
    三類魚最好不要碰刺多的魚,大人吃倒是沒啥問題,但是寶寶的「嘴皮子」還不夠利索,吐刺的能力較弱,刺多的魚可能會卡住喉嚨,讓寶寶白遭罪。魚肉雖然營養豐富,但是三類魚反而有隱藏的危害,寶媽們可要擦亮眼,儘量避免給寶寶吃這些魚。
  • 最合適小孩吃的魚有哪些 小孩吃什麼魚好
    1、三文魚 三文魚是一種海洋魚類,是最合適孩子吃的一種魚,這類魚肉質地鮮嫩,並且肉厚沒刺,魚鱗片也較為小,魚骨頭也較為少,並且魚類細嫩鮮牛奶並且腥臭味較為大,是小寶寶最喜歡吃的一種魚種,孩子吃巴沙魚時能夠煮熟之後再吃還可以把它切成小丁熬成魚肉粥再吃。
  • 上了黑名單的幾種魚,有一種汞含量突出,孩子每周食用別超這個數
    可見不少所有魚都是能夠拿來給娃補身體的,尤其是這幾樣,已經上了兒科醫生的「黑名單」,家長卻還在給娃吃。1、生魚片最近生魚片再度成為話題中心,雖然有專家稱生魚片沒有肺,不會攜帶病毒,但人們還是重新考量了對生魚片的喜愛度。
  • 這種魚別給娃吃了!真的會「拉肚子」,很多媽媽都中招了
    上次,咱捋完銀鱈魚要不要給娃吃,後臺一大片在問:XX鱈魚能不能吃呀?怎麼挑啊?我們甚至還收到這樣一條有畫面、有味道的留言,看完真的坐不住了。也不能怪家長粗心,畢竟國內市場的鱈魚的商品名可謂是混亂至極,比如真鱈、挪威鱈、銀鱈魚、黑鱈、阿拉斯加鱈魚、俄羅斯鱈魚、南極鱈魚等,有精緻包裝的,也有簡單到保鮮膜隨便包裹著的,價格也從 20 元到 300 多元每斤不等,真的凌亂了。為了解決媽媽們的困惑,今天這篇就讓大家徹底搞明白關於鱈魚的真相,真的鱈魚要怎麼挑、哪些假鱈魚坑要避開。
  • 吃魚吃進ICU!3種魚+1個部位,不能給娃吃,一口都不行!
    然而,魚再好,各位也不能全盤接受!有些魚生來就不適合做「盤中餐」,一旦誤吃反而會坑娃。所以關於娃吃魚的這些講究,今天科大大(ID:kexueyuer2012)就來好好盤一盤!高汞魚研究顯示,汞對幼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影響極大,而魚類就是人們攝取汞的主要食物。因此,汞含量高的魚一次也不建議給娃吃,下圖中這些「毒魚」的名字請牢牢記住,通通拒絕:
  • 這種魚重金屬含量很高,3歲前別給娃吃,快看你家餐桌有沒有
    有一款網紅魚,相信很多寶媽都不陌生,那就是銀鱈魚。很多人以為銀鱈魚是鱈魚的一種。實際上,它跟鱈魚半點關係都沒有,它的真名叫裸蓋魚、犬牙魚。銀鱈魚的DHA 含量很高、口感鮮嫩。當然,價格也不便宜,一小片就要一百多塊錢。銀鱈魚賣得很火,但也有人說不適合寶寶吃。
  • 最適合孩子吃的魚,肉嫩刺少營養好,有一種堪比牛肉!
    第一步:選對魚是關鍵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聯合環境保護署EPA根據汞含量,列出了魚類「最佳推薦食用(每周可吃2-3份)」和「推薦食用(每周吃1份)」,以及「避免食用(1次都不要吃)」。
  • 孕婦吃魚好處多多,但這4類魚再饞也別吃,免得害了娃
    在眾多的食物種類中,魚類應該深受準媽媽的喜愛,畢竟魚類營養豐富,脂肪含量又低,準媽媽吃魚不僅不容易發胖,還可以給胎寶寶補充營養,可謂是一舉兩得。但並不是所有的魚類都適合孕婦吃,比如說以下4種魚孕婦再饞也別吃,免得坑了自己又坑了娃!
  • 這7種魚,寶貝越吃越健康!
    吃魚有哪些好處?
  • 吃魚可以豐胸嗎?吃什麼魚?
    核心提示: 魚肉的營養價值豐富,並且熱量還很低,最重要的是含有十分豐富的蛋白質,對於豐胸來說是非常有幫助的。魚不僅味道鮮美,而且營養極其豐富,含有多種對乳房發育極有好處的營養。   吃魚可以豐胸嗎
  • 孕婦補充DHA吃魚還是「魚油」?孕期補對DHA,有益胎兒腦部發育
    一旦懷孕,到了一定時期就有人讓要麼吃魚肉,要麼吃魚油補DHA。「多補DHA能讓寶寶更聰明」這樣的話相信孕媽媽們沒少見到。補還是不補,吃啥補?這是今天要討論的問題。DHA俗稱「腦黃金」,全稱二十二碳六烯酸,是ω-3必需脂肪酸。
  • 適合寶寶吃的3個魚食譜,簡單易學
    魚肉中富含優質蛋白、多種維生素、礦物質等,適當吃魚有利於寶寶的生長發育。對於大多數的寶寶來講,只要沒有過敏發生,就可以在6個月後開始添加於魚肉類的輔食。下面將為大家具體介紹寶寶吃魚的一些注意事項和食譜。
  • 吃魚助大腦發育,怎樣幫孩子多吃魚?有4種魚,寶寶儘量不吃!
    為避免意外,家長可幫孩子選擇黃花魚、三文魚、帶魚、鱈魚、鯧魚、鱸魚、龍利魚等無肌間刺的魚。其中,三文魚、帶魚、鱈魚等海魚,除了具有一般魚類的營養價值,其脂肪中的DHA和EPA含量高於淡水魚,有利於大腦健康。深海魚汙染少。
  • 孕期補魚油不如多吃魚
    大量補魚油安全性存疑值得注意的是,美國醫學研究院建議成年人每天補充DHA和EPA的總量為160毫克,歐盟成員國等國家甚至要求每天攝入500毫克,中國建議孕婦及乳母DHA和EPA的適宜攝入值是200毫克,而這兩個研究裡的孕婦在孕期服用魚油的劑量為2.4克,已經遠超過了孕婦的適宜攝入值。因此,還需進一步研究來證明孕婦補充大劑量魚油的安全性。
  • 糖尿病可以吃魚嗎 吃魚對身體有這些好處
    魚是我們平時比較常見的一種食物,它的營養價值是很高的,那糖尿病可以吃魚嗎?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吃哪些魚對健康有益呢,糖尿病患者吃魚的話會有哪些好處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糖尿病可以吃魚嗎專家指出,糖尿病人選用肉類時最好先選擇「沒有腿」的魚類,其次是「兩條腿」的禽類,最後才是「四條腿」的畜肉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