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NA的聚合酶鏈反應(RNA-PCR)

2020-12-22 王香讀歷史

用RT-PCR檢測單純皰疹病毒

RNA的聚合酶鏈反應(RNA-PCR),可能通過檢測HSV不同期的RNA,這不僅可診斷HSV感染,而且有利於HSV的潛伏期感染機制的深入研究。

RT-PCR是以RNA為模板經逆轉錄反應(RT)產生cDNA,再以cDNA為模板進行PCR擴增以達到檢測目的。因此,RNA-PCR也可稱為RT-PCR。

1、標本處理:

組織塊細胞總RNA提取,取100mg組織標本,加1ml硫氰酸胍變性液,於勻漿器中,室溫研磨均勻後,移入2.5mlEppendorf 管中。依次加入0.1ml3mol/L(pH4.0)NaAc,1ml水飽和酚和0.2ml氯仿一異戊醇混勻,用力振搖10s, 置冰浴15min。10000g4℃,離心20min,取上清水相(上層DNA、下層DNA和變性蛋白質)加入等體積異丙醇置-20℃1h,沉澱RNA。離心 15000r/min×10min,棄上清, RNA重新用0.3ml硫氰酸胍變性液溶解,再加0.3ml異丙醇沉澱,-20℃1h, 沉澱RNA. 離心15000r/min×10min,去上清, 沉澱RNA用75%冷乙醇洗一次, 真空乾燥。.加10μl TE緩衝液(pH7.4)溶解,低溫保存備用.臨用前冰浴溶解。

2、PCR擴增:

(1) 引物設計: 選擇HSV-1ICPO基因(極早期)為檢測靶基因.設計2個引物,

P1  5′GGATCCTCACGTGGTTACCCGCGGTCT 3′

P2  5′AAGCTTCCGGGGCCGTCCCCGCGGGCG 3′可以擴增ICPO 中266bp序列。

1個探針:5′CCGGCTGGAGCCGCCGCACCCTGCT3′。

(2)PCR實驗體系:總反應體積為50μl,模板10μl (0.25-1.0μg)P1 1μl (20pmol/L);P2 1μl (20pmol/L);4×dNTP 4μl(200μmol/L); 10×緩衝液5μl; AMV(逆轉錄酶)2μl(50U); DW 26μl; 循環參數, 94℃變性2min後 94℃50s,60℃60,72℃60s,循環40次後72℃延伸5min。

3、擴增產物的鑑定:

(1)瓊脂糖凝膠電泳染色法:取10μl PCR擴增產物加4μl 樣品緩衝液,混勻後加樣2%瓊脂糖凝膠板,70V電泳15-20min,EB染色5min。紫外燈下觀察擴增條帶。

(2)Southern印跡雜交法:用32P標記的特異性探針檢測PCR產物,方法同上。

總之,在HSV感染性疾病的臨床診斷中,PCR能對前病毒或潛伏期低複製的HSV特異性靶DNA片段進行擴增檢測,遠較DNA探針敏感,並能在血清中抗體出現前就可以檢出。因此,PCR無論是作為基礎研究手段,還是作為臨床檢驗診斷方法,均具有廣闊的前景。

五、病理組織學診斷

細胞內水腫,基底層形成大水皰,病灶周圍有多核巨細胞浸潤,特別是多核白細胞與淋巴細胞充斥於病灶中間。

相關焦點

  • 如何快準狠設計PCR引物
    常用的為18-27bp,但不應大於38bp,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於74℃,不適於Taq DNA聚合酶進行反應;2、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 45-55%為宜,GC含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引發反應。上下遊引物GC含量和Tm值要保持接近;3、引物所對應的模板序列的Tm值最好在72℃左右。至少要在55-80℃之間。4、引物3』端的鹼基一般不用A。
  • 如何設計PCR引物?
    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為18-27bp,但不應大於38bp,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於74℃,不適於Taq DNA聚合酶進行反應;2  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以45-55%為宜,GC含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引發反應。
  • 手把手教你設計PCR引物
    引物長度一般為15-30bp,常用的為18-27bp,但不應大於38bp,因為過長會導致其延伸溫度大於74℃,不適於Taq DNA聚合酶進行反應;2、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引物GC含量一般為40%-60%,以45-55%為宜,GC含量過高或過低都不利於引發反應。
  • RNA分子如何「主宰」自己的命運?
    科學家們對轉錄是如何開始的有了很好的了解:RNA聚合酶被招募到DNA分子的特定區域,並開始沿DNA鏈移動,邊走邊合成mRNA分子。但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還不太清楚:細胞如何知道何時停止轉錄?
  • PCR實驗室建設要求及防控建議
    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簡稱PCR,是一種分子生物學技術,用於擴增特定的DNA片段,這種方法可在生物體外 進行,不必依賴大腸桿菌或酵母菌等生物體。擴增區是pcr擴增反應體系的配製和模板的加入,核酸擴增。加樣應在生物安全櫃(超淨工作檯)內進行,超淨工作檯的氣流方向宜選擇垂直式。核酸擴增設備為冰箱、生物安全櫃、離心機加樣器、廢棄物容器、紫外燈。擴增產物分析區是擴增產物的測定。若實驗僅採用全自動擴增檢測儀,可將 區與擴增產物分析區合併為一個區。
  • 我的命運我主宰,而細胞中的RNA分子也是如此
    科學家們對轉錄是如何開始的有了很好的了解:稱為RNA聚合酶的蛋白被招募到DNA分子的特定區域,並開始沿DNA鏈移動,邊走邊合成mRNA分子。但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還不太清楚:細胞如何知道何時停止轉錄?如今,在一項新的研究中,美國懷特海德生物醫學研究所成員、麻省理工學院生物學教授Richard Young及其團隊和麻省理工學院化學工程教授Arup K.
  • Cell丨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完整的轉錄周期模型
    流感病毒的基因組由8個單負鏈RNA片段(病毒RNA,vRNA)組成,共編碼了11個蛋白,其中,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由前3個片段所編碼的。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是由酸性蛋白(PA)、鹼性蛋白1(PB1)和鹼性蛋白2(PB2)三個亞基組成的異源三聚體複合物,PB1亞基主要參與病毒基因組的複製過程,而PB2亞基主要負責與宿主pre-mRNA帽狀結構結合,協助完成內切酶的剪切過程。
  • 研究鑑定一種RNA聚合酶II磷酸酶INTAC
    研究鑑定一種RNA聚合酶II磷酸酶INTAC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9 22:02:56 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徐彥輝和陳飛課題合作取得最新進展。
  • Science:發現Rho讓RNA聚合酶失活終止轉錄新機制
    Science:發現Rho讓RNA聚合酶失活終止轉錄新機制2020年11月26日,來自德國柏林自由大學Markus C.揭示通過終止子ATPase ρ進行不依賴於轉運的RNA聚合酶失活的步驟。該項研究成果發表在出版的。
  • 中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聚合酶介導RNA複製的結構基礎
    中國科學家揭示新冠病毒聚合酶介導RNA複製的結構基礎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3 21:32:50 上海科技大學饒子和、Quan Wang、中科院武漢病毒所Peng Gong等研究人員合作揭示新冠病毒(SARS-CoV
  • 【經典實驗】PCR系列(五)——巢式PCR
    巢式PCR是一種變異的聚合酶鏈反應(PCR),使用兩對(而非一對)PCR引物擴增完整的片段。
  • PCR具有敏感性高、特異性強、快速、簡便等優點
    典型的試驗可有25個不同的檢測探針和10個不同的吸附探針,第一個標記檢測探針上附著很多酶(鹼性磷酸酶或過氧化物酶),可實現未標記檢測探針的擴增,使用化學發光酶的底物比用顯色反應酶的底物敏感。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chain reaction簡稱PCR)又稱無細胞分子克隆系統或特異性DNA序列體外引物定向酶促擴增法,是基因擴增技術的一次重大革新。可將極微量的靶DNA特異地擴增上百萬倍,從而大大提高對DNA分子的分析和檢測能力,能檢測單分子DNA或對每10萬個細胞中僅含1個靶DNA分子的樣品。
  • 顯色反應篩選方法比較簡單,但是β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需要誘導
    顯色反應篩選方法比較簡單,但是β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需要誘導。實驗中起誘導作用的是安慰誘導物- - IPTG(異丙基硫代-β -D-半乳糖苷),作用底物是X-gal(5-溴-4-氯-3-吲哚-β -D-半乳糖苷)。通常是將X-gal和IPTG混合後,塗布在固體平板的表面。
  • 氨綸聚合預聚反應分子量理論分析及計算
    氨綸聚合物相對分子質量的大小直接決定了氨綸產品物理性能的好壞,在聚合配方設計中,相對分子質量的計算非常重要,而預聚反應又是氨綸合成過程的基礎,所以,預聚反應的反應程度及預聚物的平均分子量的大小,對後續的擴鏈反應及最終製品的性能都有重要的影響,可以通過縮聚反應及逐步聚合的基本理論來嘗試計算預聚物的分子量。
  • 如何防止引物出軌--巢式PCR
    巢式PCR是一種變異的聚合酶鏈反應(PCR),它使用兩對(而非一對)PCR引物擴增完整的片段。從這就開始牛了,兩對引物決定一條目的片段,特異性一下子就上來了,那是怎麼實現的呢?首先,第一對PCR引物擴增片段和普通PCR相似(圖中為藍色引物),稱為第一輪擴增,產物可稱為初級擴增產物;然後以初級擴增產物當模板,使用內部的第二套引物來擴增(紅引物),得到的即為目的片段。
  • 1001 聚合酶鏈式反應法-2020版藥典
    1001 聚合酶鏈式反應法  聚合酶鏈式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 小分子誘導的聚合反應可引發BCL6降解
    小分子誘導的聚合反應可引發BCL6降解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2 23:44:14 美國丹娜-法伯癌症研究所Benjamin L. Ebert、Eric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