樣,載體同宿主通過互補,具有完整的β -半乳糖苷酶的活性。如果在載體的lacZ基因中插入外源DNA,造成lacZ基因失活,不能合成a -肽,失去同宿主的互補,不能形成有功能的β -半乳糖苷酶,失去分解X-gal的能力。在X-gal平板上,含陽性重組體的細菌為物色菌落(質粒載體)或無色噬菌斑(M13噬菌體載體):非重組體轉化的細菌為藍色菌落或藍色噬菌班。
顯色反應篩選方法比較簡單,但是β -半乳糖苷酶的合成需要誘導。實驗中起誘導作用的是安慰誘導物- - IPTG(異丙基硫代-β -D-半乳糖苷),作用底物是X-gal(5-溴-4-氯-3-吲哚-β -D-半乳糖苷)。通常是將X-gal和IPTG混合後,塗布在固體平板的表面。C) PCR法
聚合酶鏈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是一種體外擴增特定DNA序列的新技術,這種DNA的體外擴增是通過同DNA雙鏈互補的兩個引物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進行引物延伸來完成的。在反應系統中,需要有:①
模板(含有特定序列的DNA 分子)。②兩個寡聚核苷酸引物,這兩個引物可同雙鏈DNA分子的互補鏈雜交,並且位
於靶DNA欲擴增區的兩側。③耐熱DNA聚合酶。④4種脫氧核糖單核苷酸。然後經過不同溫度的循環進行DNA擴增(圖3-23)。這一技術是Kary Mullis 在1985年發明的,並於1993年獲得諾貝爾化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