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專家屢次被「斬首」成功,保密工作有多差?網友想到中國

2020-12-08 手機鳳凰網

事實證明,為了國家安全,就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秘密。

之前中國人在看關於「兩彈一星」主旋律電影的時候,很多人應該都產生過疑問,為什麼我國的科學家要那麼嚴格地隱姓埋名?是不是過於不近人情了?

《我和我的祖國》其中一幕。

現在,一出現實世界中發生的慘劇,給出了答案。

2020年11月27日,伊朗的國寶級核武器專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的公路上遭到了「明火執杖」式的暗殺……

世界是殘酷的,鬥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

從目前的媒體報導中,說出了好幾種刺殺方式,有媒體說是四名騎著摩託車的襲擊者拿槍掃射核專家的汽車,有媒體說用遙控自動機槍掃射核專家的汽車。

總之,這支襲擊伊朗核武器專家的特工小隊十分的專業,快速射殺了全部的車內人員。

這個彈著點的分布可以說非常的密集了。

從「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座車車身上的彈著點來看,槍手的槍法十分的精湛,每一槍幾乎都穿過玻璃,直奔目標的要害而去。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軍武次拉麵」(ID:junwu233),原文首發於2020年11月30日,原標題為《伊朗核專家屢次被人「斬首」成功,保密工作有多差?學學中國當年做保密的!》,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1

他死了有什麼後果?

慘案發生之後,伊朗政府和網友們第一反應就是「以色列和美國」幹的。然而在現階段,這件事情具體是誰做得已經不是很重要。

因為暗殺策劃者所要達到的兩個目的,都達到了。

首先,核專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已經身亡,伊朗的核計劃遭遇重創,一時半會之內,伊朗是搞不出核武器了。

其次,這次行動,讓伊朗國內的輿論再一次被點燃,伊朗政府又一次「被架到了火上烤」。

憤怒的伊朗民眾在街頭集會、遊行抗議,有些人甚至直接喊出了「向美國宣戰」的口號。

從這次暗殺行動中的一些細節,也可以看出襲擊一方故意搞「大新聞」的意味,因為這次行動實在是太高調了,與其說是「暗殺」,倒不如說是一次明擺著的震懾斬首行動。

一般的暗殺,基本上都是「悄悄地進村,打槍的不要」。可這次「暗殺」呢?行動地點直接選在了伊朗首都,而且是在車流密集的道路上;行動時間則選擇在了光天化日之下;行動方式就更不用說了,用爆炸和槍擊。

這樣的暗殺過程,擺明了就是想把這件事情做大。

果然,在暗殺行動結束之後,路過的伊朗民眾第一時間就把消息和一些現場的照片、視頻通過網絡擴散了出去……這使得伊朗政府即使想隱瞞,降熱度,也變得十分困難了……

如果伊朗最頂級的核武專家在自己國家的首都都能被輕易的幹掉,那麼伊朗其他核武工作者的心理會產生何種想法呢?

不是所有人都不怕死的,這次事件肯定會嚴重打擊伊朗科研團隊的士氣。

現在的伊朗政府,已經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地步。不採取報復行動,會顯得自己十分軟弱無能,對國內的輿論難以交待;採取強硬的報復行動,又怎麼採取呢?

無論是以能力論,還是以意願論,現在嫌疑最大的「兇手」無疑是以色列和美國兩國,但從伊朗的綜合國力來說,這兩個國家他誰也打不過。

蘇萊曼尼將軍被殺,也是因為行蹤被洩露。

上次蘇萊曼尼將軍在伊拉克被美國精確斬殺,伊朗在報復之前,還得提前告訴伊拉克,讓伊拉克給美國通氣。

這次伊朗政府的報復行動萬一「玩過火」了,很可能遭到美以兩國先進武器的「降維打擊」……為了控制總體事態,伊朗的外長罕見的用包括中文在內的四種語言緊急發表了聲明。

伊朗外長的聲明。

2

伊朗安全保密做得太爛

不管你怎麼強烈譴責襲擊者,倒不如認真反思一下自己國家安全部門的工作失誤,是不是做的實在太爛。

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有一個「烈士博物館」,那裡陳列著幾個特殊的展品——近些年來被「定點清除」的伊朗科學家遇襲時乘坐的轎車。

幾名科學家被襲擊時乘坐的汽車, 怎一個「慘」字了得。

這樣的展品,雖然控訴了暗殺者的兇殘,但它們更是一根「恥辱柱」,一根伊朗國家安全部門的恥辱柱!

在短短幾年之內伊朗已經有至少4位頂級科學家被人暗殺了,而且每次被暗殺的方式幾乎都一樣……

被同一塊石頭連續絆倒好幾次,每次都折損國家的棟梁之材,這樣的「國家安全部門」被集體送上軍事法庭都不冤枉!

這次能在首都附近被人幹掉首席核武專家, 至少能證明伊朗國家安全部門的兩個漏洞:

一是保密能力低下,襲擊者居然連頂級核專家的出行時間、行駛路線、汽車牌號都一清二楚,這絕對是內部有叛徒洩露的。

據部分媒體報導,裝有遙控機槍的皮卡車車主,早在10月份就已經離開伊朗,說明本次襲擊已經謀劃一個月以上。伊朗安全部門居然一無所知。

二是保衛力量低下,從流出的照片當中不難發現,伊朗的這位首席核武專家坐的居然是普通的日產轎車,而不是防彈車。

同行的警衛人員安全意識極差。據媒體透露,襲擊者在第一次開槍擊中汽車時,警衛以為是汽車發生故障,於是與核專家一同下車查看,然後遭到機槍掃射,幾人同時中彈身亡,其餘警衛組成肉盾保護,皆被打死。(由於伊朗報導混亂的緣故,這也只是其中的一個版本)

自己家的「羊圈」沒蓋好,實在是不能怪「狼群」太狡猾。

3

你願意一輩子隱姓埋名嗎?

「用一切手段阻止對自己有敵意的國家獲得核武器」本就是一個負責任的國家領導人的常規操作。把伊朗和以色列的實力、處境調換一下,伊朗也一樣會派出襲擊者的。

核武器、戰略飛彈、核潛艇……這些裝備都是能切實改變實力對比與遊戲規則的「殺手鐧」級武器,一個國家,尤其是落後國家想要將這些裝備研發出來,不做好保密工作顯然是不可以的。

伊朗自家媒體,在之前就曾公開報導過領導 核武研發的「穆赫辛·法克裡扎德」。

在核武器還未研製成功的時候,伊朗媒體就公開報導過領導核武器研發的「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2018年,以色列總理更是在電視節目當中公開展示了該核武專家的詳細資料……

2018年以色列總理介紹伊朗核武相關情況, 尤其點名了這次被殺的科學家。

這在我們中國人看來,是完全不敢想像的事情。

在保密方面,我國顯然是個正面典型,在「兩彈一星」等關鍵武器的研發時期,很多關鍵項目的科研人員直接「人間消失」。沒有人知道他們去了哪裡,也不知道他們去幹什麼,家人、同事全都不知道任何消息,只能通過信件知道他還活著。

當時我國有關部門給所有的核心參與者,都編制了一套假身份並制定了嚴格的保密措施,例如我國的著名科學家王淦昌在從事核工作期間,就化名「王京」。

我國第一代核潛艇之父黃旭華,同樣多年隱姓埋名,默默無聞,他的父親臨終時都不知道他是幹什麼工作的。後來他母親是在一張報紙上看到兒子的名字,才知道黃旭華是在研究什麼。

不止是專家,即使是我軍一般的操作戰士也一樣要守保守機密,他們甚至在核武器項目解密之後也習慣性不說。

截圖來自《「兩彈」老兵 那些終於可以說的秘密》。

上個世紀,我國位於西北的核武器研究院「九院」就對外稱「221廠」,其所在的地點「金銀灘」在1958-1987年間被完全從地圖上抹去。

「221廠」所有的工作人員對外書信聯絡一律使用「xx第xxx號信箱」的虛擬地址。「上不告父母,下不告妻兒」、「一問三不知」對新中國的核武從業者來說,是「入門級基本操作」了。

事實證明,要搞出尖端武器就不得不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保持低調,遠離繁華之地。伊朗核專家就是攜帶妻兒在前往郊區別墅度假的路上被襲擊的。

除了生產研製過程中的保密工作以外,在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我國在對外宣傳上也始終繃緊了「保密」這根弦。

舉例來說,在原子彈爆炸成功之後,為了宣傳的需要,我國的有關人員準備刊發四張原子彈爆炸的現場圖片,這些圖片在發表之前,要經過周恩來總理的親自批准。

圖片來自《保密是永恆的戰鬥力——「兩彈」背後的保密故事》。

周總理在看過之後,親自決定,將一張圖片中的地面部分裁掉,為什麼要裁掉呢?因為不能讓人根據這張圖片的完整信息,推算出我國原子彈蘑菇雲的升空高度,進而分析出我國原子武器的技術細節。

在尖端武器的保密方面,不僅僅是中國,就連一貫崇尚自由精神的美國,那到了該保密的時候也一樣絕不手軟。

在二戰期間,美國為了「曼哈頓工程」,前後動員的科學家與工作人員就超過了60萬人,這些人全部要遵守嚴苛的保密紀律。

即使是後來升任的杜魯門總統,也是在老總統羅斯福死了之後,才知道美國居然在研製核彈!在正式就任總統之前,儘管他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副總統了,但是一樣不得知悉機密。

美國「橡樹嶺」工廠(核工業基地)的保密宣傳標語: 「你在此的所見、所作、所聞,當你離開時,請留在這裡。 」

美國的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也和我國的核試驗基地一樣坐落在荒涼的戈壁黃沙之中;丹麥的核物理學家尼爾斯·玻爾與奧格·玻爾(父子關係)在來到美國之後,美國官方為了他們的安全,給他們迅速的安排了一套假身份以矇騙軸心國的特工,「尼爾斯·玻爾」化名「尼古拉斯·貝克」,「奧格·玻爾」則化名「詹姆斯·貝克」。

尼爾斯·玻爾(左)同愛因斯坦討論問題。

從中、美的保密例子當中不難看出,對核武器等國家尖端科技或核心工作人員最有效的保衛工作,就是讓敵人壓根不知道我們有這種計劃,讓敵人壓根不知道我們有這類人才在從事相關工作。

即使敵人通過各種方式,知道了一點外圍情報,也要讓他搞不清「誰是誰,誰在哪,在幹什麼」。

沒有了具體目標,即使是再厲害的殺手也沒有了用武之地。

4

有一種偉大叫「隱秘」

歷史用事實再一次向我們證明,較量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國與國之間的鬥爭,就是不擇手段的。

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如果想在尖端領域搞出名堂,想在世界上一鳴驚人,那就先要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秘密。等到量變積累到質變的時侯,才能厚積薄發,一展雄姿,讓世人刮目相看。

沒有當年的「謹小慎微」,哪來今日的「東風勁舞」。

此時此刻,在祖國的各個角落裡,我們新時代的軍工科研人員正在像昔日的前輩一樣,默默地從事著偉大的工作,他們的名字,我們雖然現在還無從知曉,但他們的功績,必將永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史冊之上!

他們身上的這種偉大就叫做「隱秘」!

相關焦點

  • 伊朗核專家屢次被人「斬首」成功,保密工作有多差?學學當年中國
    2020年11月27日,伊朗的國寶級核武器專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附近的公路上遭到了「明火執杖」式的暗殺……▲世界是殘酷的,鬥爭無時無刻不在進行從目前的媒體報導中,說出了好幾種刺殺方式,有媒體說是四名騎著摩託車的襲擊者拿槍掃射核專家的汽車
  • 保密工作有多重要?看看伊朗核專家屢次被「斬首」便知道了
    這一疑問,在2020年11月27日,伊朗的國寶級核武器專家"穆赫辛·法克裡扎德"被暗殺案中,給了人們一個答案。對於被暗殺的具體細節多家媒體給了多種解釋,但是總而言之,這支專門襲擊伊朗核武器專家的暗殺小隊以很短的時間射殺了車內的全部人員,表現出十分的專業性。
  • 伊朗核專家屢次被人暗殺成功,究竟輸在哪裡?學學當年中國吧
    事實上,這不是伊朗核科學家第一次遭暗殺了,近十年以來,伊朗前前後後已有多名核科學家遭暗殺,此次被暗殺的法赫裡扎德幾年前也曾遭遇「暗殺嘗試」,不過當時倖存了下來。除此外,2020年1月3日,伊朗重要將領蘇萊曼尼,因為行蹤被透露,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郊區被美國無人機襲擊身亡。
  • 伊核專家被謀害的背後:美國目光從臺海轉移到中東
    候任總統拜登承諾在就職後,就核項目問題再次與伊朗政府協商,但任何類似於法赫裡扎德的死亡只會使這一困難的任務更加複雜。但為什麼在美國新舊總統要交接的時候,中東還發生了一起黑天鵝事件呢?以色列認為,拜登接管美國政權後,很可能會徹底反轉美國伊核政策,而對以色列而言,伊朗是其最大的威脅,所以,此刻抓住川普還在臺上的時間窗口,在最近頻頻發起一起冒險的攻擊。不過,也不不排除創造既成事實的最終目標是給拜登挖坑,當伊朗和美國以及以色列開始爆發衝突時,拜登不太可能回到核協議了。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呼籲推動伊核協議儘快重回正軌
    新華社聯合國12月22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22日在安理會伊朗核問題視頻公開會上發言,呼籲推動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儘快重回正軌,並敦促美方早日無條件重返協議並恢復履約。他說,伊核協議是多邊外交重要成果,維護伊核協議就是維護多邊主義,維護中東地區和平穩定,維護國際核不擴散體系,維護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他說,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持續對伊朗極限施壓,破壞各方維護伊核協議努力,是造成伊核問題當前困境的根本原因。
  • 海外網評:面對伊核困局,美國讓歐洲很尷尬
    聲明稱,伊朗近期計劃再安裝3組離心機的行為與伊核協議「背道而馳」,這一舉動「令人深感擔憂」。此外,英法德三國認為,伊朗議會近日批准《反制裁戰略法案》擴大伊朗核計劃的舉動,「與伊核協議和伊朗的廣泛核承諾相左」。三國表示,如果伊朗還想「保留外交空間」,就不應該通過上述法案,否則將危及維持伊核協議所做的共同努力,並可能損害與即將上任的美國新政府恢復外交關係的重要機會。
  • 伊朗總統對美新政府重返伊核協議有信心
    【新華社微特稿】伊朗總統哈桑·魯哈尼17日說,他確信由美國當選總統約瑟夫·拜登領導的新政府將重返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並解除對伊制裁。魯哈尼說:「毫無疑問,伊朗民眾3年的抵抗將說服美國新政府重新履行(伊核協議)承諾、解除制裁。」
  • 伊朗頂級核專家被斬首,最大間諜竟是自己人!「記住這個名字」
    長期以來,伊朗一直尋求核能武器化,那麼,包括核專家在內的所有科學人員以及場所方案等等都是絕對的機密,對外不得有絲毫洩露。正如暗殺伊朗核工程負責人,首先要知道誰是這位頂級的核專家。那麼,誰洩露了穆赫森·法赫裡扎德是頂級核專家的消息,誰就是最大的間諜。因為只要知道了目標對象,暗殺起來就變得更容易了!
  • 燕南66 | 伊核協議:歐洲的無奈與糾結
    12月6日,伊朗核協議聯合委員會會議在維也納舉行,中國、俄羅斯、英國、法國、德國、歐盟和伊朗均參與此次會議。會議強調了各方全面有效執行伊核協議的重要性,呼籲伊朗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以充分執行其核承諾,並避免在核問題上採取升級措施,同時與會代表也強調了保持伊朗從伊核協議中獲得經濟利益的重要性。
  • 古人是怎麼做好保密工作的?以宋朝為例,一起來看看吧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軍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大將因出徵途中被美軍「斬首」,可謂是經典之作。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車臣武裝首領杜達耶夫因「煲電話粥」忘記時間而導致通信信號被追蹤至末身首異處也屬典型案例。以上所舉的例子,不僅在某種程度上或多或少地影響了歷史的走向,更突出了做好保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在科技落後的古代,古代人是怎麼做好保密工作的呢?
  • 「人造太陽」成功放電!中國核聚變獲重大突破,專家:前景光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此前報導,中國最大規模、最高參數的「人造太陽」,於12月4日在中國成都正式宣告建成,且同時完成了「放電」的目標,這意味著中國再度加快了在未來能源探索方面的步伐。中國正是為了實現該目標,著力於在能源困境問題上的突破,所以才啟動了「人造太陽」的一攬子計劃。據悉,所謂的「人造太陽」其實就是我國最新研發的「可控核聚變裝置」,代號為HL-2M。而之所以將其稱為「人造太陽」,主要是由於該設備的原理是通過核聚變的方式,完成質量向能量的轉換,這與太陽的發光發熱原理相同。
  • 伊朗放棄伊核協議關鍵限制,這一招意義何在?
    多國努力下達成的2015年伊核協議成了美伊衝突升級後的第一個犧牲品。蘇萊曼尼將軍死後,德黑蘭民情沸騰,圖據《紐約時報》據新華社報導,1月5日,伊朗政府宣布進入中止履行伊核協議的第五階段,放棄伊核協議中的最後一項關鍵限制,即「對離心機數量的限制」。自此,伊朗核計劃將根據自身的技術要求推進。伊朗真的放棄核協議了嗎?
  • 沒想到,關於頭髮,歷史上竟有這麼多保密故事……
    這段誕生於某網絡綜藝節目的歌詞由於選手蹩腳的唱功和接地氣的語言受到網友關注,火速登上微博熱搜。很快,「腦洞大開」的網友們除了「玩梗」,還開始層出不窮的二次發揮:分析「早春時節穿什麼淡黃長裙好看」,討論「如何養護一頭蓬鬆秀髮」等,創作熱情持續升溫。說起頭髮,古今中外,它還曾在秘密信息傳遞工作中大顯過身手呢!
  • 外交部:王毅就伊核問題提出四點主張,推動美國早日重返協議
    對於此次中方參會情況及取得的成果,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2日應詢介紹說,本次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外長視頻會議是在伊核問題局勢處於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與會外長們就伊核當前形勢及下一步走向進行了充分溝通。王毅國務委員在此次外長視頻會上就推動伊核全面協議重回正軌提出了四點主張。一是堅定不移地維護全面協議。
  • 伊朗核科學家遭暗殺,伊朗已做出反應,伊核協議將陷入「昏迷」?
    儘管幾乎可以確定以色列下達了暗殺命令,但人們普遍認為,襲擊的實際準備工作是由「伊朗人民聖戰者組織」(Mojahedin e Khalq,簡稱MEK)實施的。該組織是一個馬克思主義教派,在伊朗反對國王的革命期間聲名鵲起。它曾被普遍認為是一個恐怖組織,曾經激烈地反美,殺害了多名美國官員。
  • 伊核全面協議外長級視頻會議舉行,外交部介紹成果
    有記者提問,伊核全面協議外長級視頻會議於12月21日舉行,你能否介紹一下中方參會情況?會議取得了哪些重要成果?汪文斌表示,12月21日,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各方舉行外長視頻會議。王毅國務委員兼外長出席會議。本次會議是在伊核問題局勢處於關鍵階段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外長們就伊核當前形勢及下步走向進行了充分溝通。
  • 伊核協議開啟伊朗「經濟寶盒」
    目前,阿薩迪約有一萬名讀者,數量雖然過得去,但「沒多少人掏錢下載」。阿薩迪分析,自己的生意做不大除了因為伊朗人不願在「看不見摸不著」的商品上花錢,還在於吸引不了投資。「伊朗的投資者不願意冒險,除非我先把市場開拓出來。」    現在,隨著伊核問題全面協議的達成,阿薩迪的難題有望得到解決。英國廣播公司報導稱,全球的投資者正在摩拳擦掌,欲在第一時間爭奪投資伊朗的機會。
  • 德媒:美航母開往波斯灣,但美方稱這與伊核專家遭暗殺無關;①據德國...
    德媒:美航母開往波斯灣,但美方稱這與伊核專家遭暗殺無關;①據德國媒體報導,對伊朗核物理學家的致命暗殺在柏林引起越來越多的關注:聯邦外交部擔心美國、以色列與伊朗之間的爭端升級。華盛頓正將一艘航母調往海灣地區,作為對伊朗的威懾;②報導稱,在與伊朗的局勢再次緊張之際,美國「尼米茲」號(CVN-68)航母戰鬥群正在返回海灣地區。
  • 六天,逆轉中國核聚變命運,美國也無能封鎖!
    於是,人類的核聚變研究基本跨入了「託卡馬克時代「。然而,可控核聚變還沒成功,蘇聯自己倒先「劇變」了。90年代,俄羅斯掙扎在「休克療法」中,經費斷裂、人員流失、工作混亂,各科研單位自顧不暇,可控核聚變研究陷入停滯。
  • 歐三外長發表伊核問題聯合聲明,外交部:願共同維護多邊主義
    有記者提問,6月19日,法國、德國、英國外長就伊核問題發表聯合聲明,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表示,中方注意到歐三外長就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發表的聯合聲明。中方始終認為,維護和執行好全面協議是解決伊核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