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新聞中心
█ 醫美視界——因醫美人而生,與醫美人同行!
近年來,網上流傳一種新的飲食理論:要想皮膚好,抗糖少不了。甚至一些以「凍齡」著稱的娛樂明星,也紛紛曬出「抗糖」餐單。一時間,在愛美人士眼中,糖是衰老的「頭號敵人」,吃糖會讓人容易長斑、長痘,使皮膚鬆弛、下垂、長皺紋。有的人為了阻止糖分攝入,開始進行「抗糖飲食」,甚至連主食、麵包、水果都不吃。
本是讓人吃了之後心情愉悅的糖,現在開始變得聞之色變,真的有必要嗎?
吃糖太多會帶來疾病和衰老
很多人想要抗糖,甚至去海淘保健品「抗糖丸」,目的就是為了預防皮膚衰老,對抗糖化反應。那麼,糖化反應到底是什麼?
所謂糖化反應,是指人體內的糖分,如葡萄糖、乳糖、蔗糖等,與蛋白質發生化合反應,產生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過程。
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主任潘丹峰表示,目前已經有研究證明,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確實會給人體帶來一些負面影響。隨著年齡增長,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聚集堆積,會給皮膚帶來不可逆的影響,導致皮膚鬆弛、黯淡發黃、長痘粗糙、出現皺紋等。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還會誘發糖尿病、阿爾茨海默症、動脈粥樣硬化等疾病。
從健康的角度來說,確實不建議攝入過多糖分。《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日攝入糖量在25~50g。現在年輕人中流行的可樂、奶茶等各種含糖飲料,大部分一瓶(杯)的糖含量就會超標,建議大家不要喝得太多。限制每日糖攝入,不僅能延緩皮膚衰老,更重要的是對我們的健康有益。
抗糖≠戒糖,而是應該科學控糖
那麼,很多人從海外花大價錢買回來的保健品「抗糖丸」真的有用嗎?潘丹峰指出,從營養學的角度來看,只有「抗氧化」,而並沒有「抗糖化」一說,因此這些保健品的作用只能成疑。
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來源有兩個,一個是外源性的,指我們平日所吃的食物;另一個是內源性的,即身體內部產生的。有的人認為,吃糖是造成糖化反應的罪魁禍首,其實不完全正確,因為糖化反應還與體內代謝及炎症水平等有關。所以要想避免體內堆積過多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不但要注意日常飲食,還應加強身體鍛鍊,保持健康。
如果認為「抗糖」就是完全不吃糖,甚至不吃主食、不吃蔬菜水果、不吃米麵,這是非常錯誤的。因為主食和新鮮蔬果中提供的碳水化合物,是人體必需的能量來源。正確的「抗糖」方式並不是什麼都不吃,而是用正確的方法來吃。
首先要選擇正確的烹飪方式。煎炸燒烤、高溫烘焙等烹調過程中最容易發生糖化反應,因此我們要減少吃烤腸、煎牛排,以及烘焙點心等,減少對食材的高溫烹飪,就能減少攝入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
其次要多吃升糖指數低的食物。升糖指數低,意味著食物吃了之後對血糖影響相對較小。如果長期吃大量升糖指數高的食物,當糖分消化吸收速度越快,餐後血糖升幅就越大。
最後要減少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特別是像可樂、奶茶、蛋糕等高糖高熱量食物,每日糖攝入量控制在25~50g為宜。要注意的是,這屬於「控糖」,而非絕對「戒糖」。
此外還要注意戒菸。因為吸菸也可能增加晚期糖基化終末產物的生成,所以遠離香菸也是靠譜的抗糖方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