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報:5G技術挺進鄱陽湖盲區智慧護鳥禁漁

2020-12-26 瀟湘晨報

南昌市將在區域內湖區岸線建設10餘個無人機巡航站

江西日報記者童夢寧12月23日(9版)報導:冬季的鄱陽湖,萬鳥翔集,鶴舞雁鳴。與此同時,南昌、九江、上饒3個設區市及沿湖14個縣(市、區)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溼地保護專項整治行動。該行動涉及公安、林業、農業、水利、環保及交通等眾多職能部門。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行動將5G技術運用拓展延伸至候鳥棲息的「無人區」,構建「全域布控,全鏈打擊」新模式,以智慧化手段,打造我省境內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智慧管控綜合服務平臺「南昌樣板」。南昌市公安局已組織警力深入轄區鄱陽湖岸線,全面規劃建設無人機巡航站等智能化防控工程。

鄱陽湖岸線總長1200餘公裡,其中南昌市轄區岸線260餘公裡。為提高執法效率,南昌市公安局會同漁政部門開發建設智慧禁捕平臺,拓展延伸5G技術運用,通過無人機搭載相關智能系統,實現單機直徑10餘公裡的盲區巡航覆蓋,讓盲區不盲。此舉也意味著5G技術挺進鄱陽湖網絡盲區,讓鄱陽湖南昌水域插上5G翅膀,推動全省湖區陸續運用5G技術,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地方互動協作,形成執法合力,智慧護鳥禁漁,進一步落實「鄱陽湖10年禁捕」工作,助推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綠色發展。

12月21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南昌市已著手開展全域建設,近期將在湖區岸線陸續安裝400餘個天網探頭及相關船載設備,並在人煙稀少的岸線地段布設10餘個無人機巡航站。屆時,南昌市境內的鄱陽湖區將形成「水上搜、岸上封、橋下防、空中巡、陸上查、道上控」的立體化防控,實現對捕獵、運輸、銷售等違法行為全鏈條的打擊功能,全面提升護鳥、禁捕及治砂等湖區重點防控工作效率。

據了解,目前南昌重點水域智慧管控綜合服務平臺設有水域數據、動態監測、動態預警、綜合執法、信息檔案等五大模塊功能。其中,動態預警功能可利用天網探頭收集人員、車輛、漁具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比對,自動識別犯罪跡象。隨著下一步「全鏈打擊」功能完善,執法人員可根據精確的情報信息,及時發現非法捕撈捕獵行為,快速予以制止、打擊。

【來源:省林業局信息宣傳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鄱陽湖畔護鳥人 今生心甘做鳥痴 打斷肋骨也不悔
    近年來,江西持續加大對湖區候鳥的保護力度,肆意盜獵候鳥的行為已得到遏制。是守護神,也是一顆釘在鄱陽湖北岸,氣勢恢宏的老爺廟靜靜矗立,見證著都昌的歷史變遷。改革開放後,老爺廟被當地政府重新修葺,如今已成為一處著名景點。古老的廟宇,寄託著人們美好的願望。而鄱陽湖的候鳥自有它們的「守護神」。
  • 鄱陽湖越冬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多 萬鳥齊飛的場景隨處可見
    隨著鄱陽湖水位的逐步消退,飛抵湖區越冬的候鳥逐漸增多,萬鳥齊飛的壯觀場景隨處可見。近日,記者隨縣候鳥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前往鄱陽湖朱袍山、三山等水域開展巡護活動。因今年鄱陽湖水位回落較慢,致使越冬候鳥來馬影湖越冬推遲一個多月。
  • 首屆鄱陽湖及流域瀕危動物保護學術研討會在南昌召開
    宋德雄表示,做好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的研究與保護工作,既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發展理念的重要舉措,也是我省在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過程中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通過與會的專家學者和相關主管部門負責人的集思廣益,高質量的真知灼見,為鄱陽湖流域瀕危動物保護髮出強有力的聲音,為新時代我省綠色創新發展、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點燃智慧火花,凝聚強大力量。
  • @九江人 看鳥去囉!永修縣吳城候鳥小鎮進入最佳觀鳥季
    日前,記者走進九江市永修縣吳城觀鳥小鎮,在大湖池觀鳥點遠眺冬季候鳥,傾聽「護鳥人」的故事。採訪中,記者了解到,每年冬季,吳城候鳥小鎮都會吸引數以萬計的候鳥來此越冬,候鳥小鎮變成「候鳥天堂」,吸引了遊客和候鳥愛好者紛至沓來,打造了江西觀鳥新名片。
  • 「江湖」不再見:鄱陽湖世代「水上漂」的上岸新生活
    李韻涵 攝中新網江西鄱陽11月14日電 題:「江湖」不再見:鄱陽湖世代「水上漂」的上岸新生活作者 李韻涵 姜濤「我祖輩都是漁民,我現在上岸了,還是在和魚打交道。」江西省鄱陽縣的退捕漁民範細才如今告別了「水上漂」生活,與他人合資開起了海產養殖廠。江西省鄱陽縣位於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東岸,在全縣160萬人口中,有1.4萬餘名漁民。
  • 勞歌只向鳥兒吟——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20)
    勞歌只向鳥兒吟——中國鳥人首次出境護鳥記事(20)湖南日報記者 徐亞平古往今來,詩人不可勝數,詩歌更是瀚如煙海。在「跟著大雁去遷徙」發起人周自然看來,寫得最好的「鳥詩」,是唐代詩人賈島的《題戴勝》: 星點花冠道士衣,紫陽宮女化身飛。能傳世上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歸。
  • 候鳥醫生、江豚保鏢、寵物殯葬師——江西動物保護衍生新職業
    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專門醫治鄱陽湖候鳥的醫生、守護長江江豚的「保鏢」、為逝去寵物舉辦「告別儀式」的殯葬師……近年,隨著人與動物關係的日益密切,江西動物保護衍生許多新職業。  鄱陽湖候鳥大部隊近日完成北遷,李春如終於鬆了一口氣,「這意味著這一階段的冬候鳥保護工作基本結束。」
  • 前世今生鄱陽湖:鄱陽南湖的形成
    現將唐末和五代時期兩首以「鄱陽湖」為題的詩列舉如下:(唐)釋貫休:春過鄱陽湖百慮片帆下,風波極目看。吳山兼鳥沒,楚色入衣寒。過此愁人處,始知行路難。夕陽沙島上,回首一長嘆。春過鄱陽湖釋貫休生於唐大和六年(832),卒於梁乾化二年(912),是晚唐、五代初著名的詩僧、畫家和書法家。 唐大中十一年(857),他從浙江的處州西行,初次進入江西境內,在洪州的開元寺修行了三年,而後多次往返於浙江故鄉和江西的西山、廬山、鄱陽等地。
  • 楊鈺瑩:一邊為江西直播帶貨賣靈芝,一邊扎高位丸子頭冬遊鄱陽湖
    楊鈺瑩助力老家江西直播帶貨,冬遊鄱陽湖啦!這九宮圖照片有2張是自己在鄱陽湖邊的留影,其他的7張照片都是九江鄱陽湖的風景照,下面就讓我們一起走近冬日的楊鈺瑩……楊鈺瑩直播帶貨之餘冬遊鄱陽湖關注點之1——腳踏江西大好河山,景美人更美初冬的九江鄱陽湖湖畔,候鳥紛至,白鶴、天鵝等候鳥在鄱陽湖畔的溼地中或棲息覓食、或在上空飛翔,或休養生息,一片安靜祥和的氣氛。
  • 江西:尋鶴又遇老朋友,白鶴419和伴侶4197再聚鄱陽湖
    來源丨都市現場原創發布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若刪除來源必究「愛愛」是2018年在江西救助、江西首隻自行環志的白鶴,右腳上的紅色腳環編號為「S26」,後來,由於追蹤器失效,「愛愛」下落不明,成了許多江西愛鳥人士的牽掛。
  • 江西,物華天寶
    井岡山是她的氣質 鄱陽湖是她的顏值 杜鵑紅、青花藍 香樟綠、馬蹄金 是她多樣的色彩
  • 7年後重返鄱陽湖:中國第一大淡水湖發生了什麼「驚天之變」
    攝影/章軻監測數據顯示,鄱陽湖在洪水位21.69米時,湖泊面積達2933平方公裡;在多年平均最低水位10.20米時,湖泊面積僅為146平方公裡。江西鄱陽湖南磯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胡斌華對記者表示,湖泊水位大幅度的季節變化為鄱陽湖洲灘溼地生態系統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形成了我國最典型的湖泊與洲灘溼地,也使鄱陽湖擁有豐富的魚類、鳥類等特種資源。
  • ...性成就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江西:鄱陽湖畔聽鳥鳴
    漫步在江西吳城鄱陽湖片區的候鳥小鎮,成群候鳥翩翩起舞,迎風飛翔,一幅「湖靜、鳥美、鎮悠、人和」的畫卷在人們眼前徐徐展開。「崩崗長青樹,沙洲變良田」,如今的江西,處處呈現新面貌。近日,中國經濟導報記者走進江西,解密這份亮眼的成績單,找尋其內外兼修的密碼。
  • 傅修延 | 羽衣仙女傳說因何起源於江西?
    [4] 傅修延:《羽衣仙女與贛文化》,《江西師範大學學報》2000年第3期;傅修延:《白鶴何時成省鳥?》,載傅修延:《贛文化論稿》,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5] 南昌市西湖區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以本人為主要傳承人申報的「浴仙池傳說」(即羽衣仙女傳說),已於2013年列入第四批江西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鄱陽湖畔新一代護鳥人:把候鳥當家人 每月巡護1000公裡
    近年來,江西牢固樹立生態文明、綠色發展「國家大考」意識,走出一條彰顯江西特色的發展之路,繪就一幅新時代江西物華天寶、人傑地靈新畫卷。作為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七個重要溼地之一的鄱陽湖,被人們譽為「珍禽王國、候鳥天堂」「白色長城」,每逢候鳥遷徙季,鄱陽湖畔的鳥群或展翅起舞,或嬉戲追逐,姿態萬千,成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最美風景線。
  • 「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專訪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
    新華社上海1月6日電 題:「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專訪長江「十年禁漁」政策首倡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文宣  新華社記者王辰陽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
  • 內外兼修打造美麗中國的「江西樣板」
    ——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五周年特別報導   享有「世界溼地、候鳥王國」美譽的鄱陽湖,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候鳥越冬棲息地。為給候鳥創造一個安全和諧的棲息環境,江西吳城候鳥小鎮在建設過程中始終秉持嚴守生態紅線,不破壞一寸溼地、不毀壞一塊林地的生態理念,以候鳥為媒介,以千年古鎮民俗風情為文化背景,將鳥類資源優勢轉為旅遊產業優勢,完美實現了人、鳥、湖的和諧共處。
  • 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現在有多大?
    沒想到,今年江西北部的水,竟然這麼大。 朋友說,好多年都沒看到過這麼大的水了,作為長江流域江西境內最為重要的湖泊,鄱陽湖,也比以前大了很多!
  • 鄱陽湖白鶴萬裡遷徙路線首次揭曉(圖)
    白鶴回鄱陽湖的遷徙路線圖。    為了研究白鶴遷徙路線,2015年初科學家給一隻在鄱陽湖南磯溼地發現的白鶴裝上衛星跟蹤器。如今,這隻白鶴又從遙遠的西伯利亞飛回鄱陽湖,完整的衛星跟蹤記錄填補了我國白鶴生態研究的多項空白。    「這隻白鶴是我們去年2月1日在保護區內冬季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工作中意外捕捉的。」南磯溼地保護區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捕捉到的幼鶴與現在的成年白鶴完全不一樣,渾身羽毛是咖啡色的,當時都不認識這隻「怪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