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市將在區域內湖區岸線建設10餘個無人機巡航站
江西日報記者童夢寧12月23日(9版)報導:冬季的鄱陽湖,萬鳥翔集,鶴舞雁鳴。與此同時,南昌、九江、上饒3個設區市及沿湖14個縣(市、區)開啟了一年一度的鄱陽湖區越冬候鳥和溼地保護專項整治行動。該行動涉及公安、林業、農業、水利、環保及交通等眾多職能部門。與往年不同的是,此次行動將5G技術運用拓展延伸至候鳥棲息的「無人區」,構建「全域布控,全鏈打擊」新模式,以智慧化手段,打造我省境內長江流域重點水域智慧管控綜合服務平臺「南昌樣板」。南昌市公安局已組織警力深入轄區鄱陽湖岸線,全面規劃建設無人機巡航站等智能化防控工程。
鄱陽湖岸線總長1200餘公裡,其中南昌市轄區岸線260餘公裡。為提高執法效率,南昌市公安局會同漁政部門開發建設智慧禁捕平臺,拓展延伸5G技術運用,通過無人機搭載相關智能系統,實現單機直徑10餘公裡的盲區巡航覆蓋,讓盲區不盲。此舉也意味著5G技術挺進鄱陽湖網絡盲區,讓鄱陽湖南昌水域插上5G翅膀,推動全省湖區陸續運用5G技術,加強部門協同聯動、地方互動協作,形成執法合力,智慧護鳥禁漁,進一步落實「鄱陽湖10年禁捕」工作,助推長江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綠色發展。
12月21日,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目前南昌市已著手開展全域建設,近期將在湖區岸線陸續安裝400餘個天網探頭及相關船載設備,並在人煙稀少的岸線地段布設10餘個無人機巡航站。屆時,南昌市境內的鄱陽湖區將形成「水上搜、岸上封、橋下防、空中巡、陸上查、道上控」的立體化防控,實現對捕獵、運輸、銷售等違法行為全鏈條的打擊功能,全面提升護鳥、禁捕及治砂等湖區重點防控工作效率。
據了解,目前南昌重點水域智慧管控綜合服務平臺設有水域數據、動態監測、動態預警、綜合執法、信息檔案等五大模塊功能。其中,動態預警功能可利用天網探頭收集人員、車輛、漁具等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和比對,自動識別犯罪跡象。隨著下一步「全鏈打擊」功能完善,執法人員可根據精確的情報信息,及時發現非法捕撈捕獵行為,快速予以制止、打擊。
【來源:省林業局信息宣傳中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