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叫你講一個故事,你覺得怎樣才把故事講得精彩?
故事,其實就是變化的過程。也就是說,寫小說也要在情節上變化,表現在結構上就是起承轉合,給讀者的感覺就是有著強烈的節奏感。
劇情節奏是掐住讀者脈搏的關鍵點。以前談過語言節奏,這次我們就來談談劇情節奏的問題吧。
寫一本小說,你肯定有一個規劃。這個規劃就是如何卡準劇情點——從哪裡寫起、在哪裡鋪墊、哪裡會爆發或轉折,如何結尾——嗯,不錯,你就是在卡節奏點。
哪什麼樣的節奏才是讀者最有感覺的呢?簡單一點的方法就是踩準讀者注意力時間,或運用「慢極生快、快極生慢」的節奏原則。什麼意思?
就是在你描寫進微觀世界,細緻到不能再細時,你就得慢慢變快,有點像五行裡的陰極必陽,陽極必陰的道理。
就像我們看電視,一定情緒高漲,或打鬥精彩的部分。假如一部吃飯洗衣,帶孩子,慢條斯理的電視劇,裡面沒有情緒衝撞的快節奏,你肯定會去跟周公幽會。
例如美國經典電影《魂斷藍橋》中,女主瑪拉在藍橋與男主克羅一見鍾情。
他們一起看日出日落,花前月下,都是一些撒狗糧的細節,這就是慢節奏,也是刻畫人物性格最有力的手段——瑪拉的秀雅端莊,天真善良;克羅的執著幽默,成熟穩重。
後來由於戰爭爆發,克羅上了戰場與瑪拉分離。瑪拉在思念中,得知克羅犧牲的消息,萬念俱灰,為了養活自己,嘗試了多份工作,最後不得不做街邊女。真是造化弄人,有一天克羅突然回來了,是喜是悲?以自己身份如何面對?這些激烈的感情衝突,都是以快節奏呈現。
快節奏,就是不斷地推出情節事件,或多種感情,多方面衝擊大腦,但快節奏不是一味地快,一味地趕情節,而是一件事交代清楚再切換到另一件事,可以避免太快,讓讀者看不明白。
在慢節奏裡,描寫人物,刻畫人物是常用的方式,甚至可以來一個人物外傳——像跟劇情無關,實則可以豐滿人物,豐滿劇情,是故事的血肉。
反正要想節奏慢下來,你得多使用細膩的筆觸,多出現細節描寫,是讓讀者產生情感共鳴的最有效的手段。
不過,慢節奏裡的細節描寫,也不是一味地慢——女主吃一頓飯,花幾千字;散散步,又是幾千字……這樣下去,也談不上什麼細節,什麼節奏了,而是一篇日常流水帳。
談到這裡,我想你知道什麼是故事節奏,如果再配合劇情裡的起承轉合,相信你一定會寫出精彩的小說!#小說寫作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