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醫精誠,醫者仁心——誰是當下最可愛的人?-人民智作-社會創作...

2020-12-23 人民網

自去年12月以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開始了,一場與死神對抗的戰役打響了,一場牽動億萬人心的疫情爆發了。武漢成了我們關注的焦點,疫情變化成了壓在我們心上的石頭,個人健康與國家安危又一次緊緊地聯在了一起。

在奉旨居家的日子裡,每天都在關注手機裡的信息,跳動的數字牽動著無數人的心;每時都在心繫著遠方的親人,默默地祈禱家人平安;每秒都在祈盼著春回大地,萬象更新,天佑中華,百姓安康!

就在我們還能安穩居家、等待消息之時,有那麼一批人逆行而上,告別了自己的親人,離開了生活的家鄉。來自四面八方的他們,雖然乘坐著不同的交通工具,沿著不一樣的出徵線路,但都懷揣著同樣的心情,都奔赴著共同的目的地——武漢!他們就是——醫務工作者!一張張救死扶傷的臉龐上,呈現著堅毅的神情;一份份,或清秀、或豪邁、或稚嫩的請戰書裡,寫不下他們的決心;一件件讓觀者落淚,使聞者心疼的感人故事,裝不盡他們的醫者仁心,述不清他們的大醫精誠。數也數不過來,每天會流多少淚,算也算不清楚,心中會痛多少回,只記得,每天閱讀之後流淚滿面,流淚之後還有感動,感動之後唯有祈福——祈祝四海安康,天下太平!

然而事情總是那麼地不盡如人意,突如其來的疫情牽動著無數華夏兒女的心。但是回塑歷史,我們中華民族本就是在災難中前行,在苦難中成長,在荊棘裡綻放。如此磨難,又何懼哉!

縱觀近代百年歷史,細數我們曾經歷過的磨難,1840年,鴉片戰爭,我們被英國的大炮打開了國門;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讓我們在恥辱中步入了20世紀。近百年無邊無際的苦痛,近百年無窮無盡的壓迫,近百年無休無止的戰爭。但是,風雨過後,我們風採依然,鳳凰涅槃,我們浴火重生。隨著天安門城樓上的一句——「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我們真的站起來了。告別了昨日的苦難,掀開了嶄新的一頁。今天的我們,仍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華夏文明仍能源遠流長。這是自強不息,這是厚德載物,這是昭示著我們中華文明頑強的生命力。

閱讀著媒體上的信息,一個又一個的名字溼潤了我們的眼角。

李文亮先生,一個不為人知的名字,一個奮戰在疫情一線的戰士,一個曾為蒼生說過話的醫者。在2020年2月7日,永遠地離開了我們。從此,人間少了一位赤子之心的醫者,天上多了一顆璀璨的明星。只是留下了遺憾——那白髮蒼蒼的老祖母,不知該如何向思念爸爸的孫兒解釋——爸爸去哪了。

鍾南山先生,一位耄耋之年的長者,一位仁心仁術的醫者,一位敢於擔當的勇士。在國難當頭之際,在危急緊迫之時,橫刀立馬奔赴武漢。面對他匆匆遠去的背影,我們唯有默默祈禱他早日平安歸來。

還有更多的醫護人員,是他們為我們築起了一道血與肉的長城;是他們在第一線用生命保障著我們的安穩太平;是他們的英勇無畏給我們點燃了打贏這場戰役的信念之火;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在危難之時,開拔出徵,在團圓之日,辭別親人,在死生之際,一往無前。

感受著中國速度,一支支快速集結的醫療隊伍,一次次緊急發布的國家政令,一座座醫療場所拔地而起,不得不讓我們又一次潤溼了眼角,溫暖了心頭。

遼寧奔赴武漢,山東奔赴武漢,河南奔赴武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各地支援武漢;第一批醫務人員奔赴武漢,第二批醫務人員奔赴武漢,第三批醫務人員奔赴武漢……前僕後繼,眾志成城,我們與時間賽跑;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方艙醫院……一系列醫院,如雨後春筍般崛地而起。哪裡有困難,哪裡就有子弟兵。他們來了,帶著堅毅的眼神,邁著整齊的步伐,擔當著國之安危。中國速度,讓世界驚心,讓百姓安心,讓我們有信心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體會到人性的光輝。廟堂之高,總領全局,那是公職人員的職責。江湖之遠,心繫天下,這是黎民百姓的責任。

忘不了,那些出徵奔赴武漢的醫護人員家屬。出徵之前,萬分不舍都化為默默地支持;出徵之時,離別憂思都化作一句——平安歸來。向他們致敬,他們是英雄背後的英雄。忘不了,那些堅守在平凡崗位上的人,平凡的崗位做出不平凡的事績。村幹部、公安幹警、社區工作者……,在每個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地堅守,保證著一個個村莊、一個個路口、一片片小區的安全,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平安。更忘不了,那些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他們或購買物資,或捐助錢財。支援前線,人人有責。

沒有英雄的土壤,怎能開出英雄的花朵,致敬這些默默無聞的英雄們,更致敬我們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民族精神。

不是最後的最後,讓我們為死難的同胞致哀,讓我們再一次致敬奮鬥在一線的醫護工作者!讓我們再一次致敬為這次戰役默默付出的無名英雄們!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春回大地,天佑中華!獻給最可愛的你們!

聲明:文章僅代表創作者本人或所屬機構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版權歸屬原作者/機構。

相關焦點

  • 何晟銘演華佗 傳奇大醫致敬醫者仁心
    致敬醫者仁心,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將於7月30日播出歷史傳奇大劇《蒼生大醫》,講述了一代名醫華佗(何晟銘飾)重醫、重德、重情的行醫和生活的成長曆練之路,傳遞重醫德、精醫術、講誠信的正能量,也向始終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 《大醫精誠》——白衣戰士的詩篇
    在新冠肺炎肆虐的2020年春天,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先後派遣7批共214名白衣戰士支援武漢,他們在武漢的70多個日日夜夜匯集成了《大醫精誠》中的28個故事。該書由作家江北和劉麗丹經過大量採訪記錄而成,由吉林大學出版社出版。
  • 張大鵬:大醫精誠
    不信今時無古賢,他們為大醫精誠做了最新最美的生動詮釋。醫者仁心,不能不大。我是中醫的愛好者。發現古代大多數名醫有個共同點,出發點是為自己為親人療疾治病,為人子者,不可不知醫;落腳點是為大眾解除疾苦,懸壺濟世,解救蒼生。一個人追求的越高,才力也就發展得越快,追求與才力的發展成正比。醫者父母心,白衣天使,有容乃大,大慈大悲。
  • 大醫精誠
    大醫精誠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其不殆哉!
  •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詮釋醫者仁心的大愛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要敬畏自然,保護自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適時推出的《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一書,秉承「為科學家立傳,為科學研究立言,為倡導科學精神立德」的宗旨,以口述史和訪談錄的方式,為我國醫學、生物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頂級院士們記錄影像和文字,從他們口中還原老一輩中國醫學界專家為國家現代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 這首歌,獻給他,也致敬所有的醫者!
    「每個醫者的胸膛,都藏著一顆愛心,對誰都用心,對誰都是一樣的親...」當歌聲響起的時候,每個人的眼裡都飽含著淚水,今天上午9時,我院發布紀念歌曲《醫者》,以緬懷國家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我院王磊同志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也同時致敬在「戰疫」中捨生忘死、守護蒼生的白衣戰士。
  • 孫思邈《大醫精誠》原文及譯文(收藏)
    勿避險巇、晝夜寒暑、饑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其虻蟲、水蛭之屬,市有先死者,則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亦所不及也。
  • 中國科技館「大醫精誠 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紀實展...
    伴隨6月2日恢復開館, 由中國科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指導,中國科技館主辦的「大醫精誠無問西東——中西醫結合抗擊新冠肺炎紀實展」也正式對公眾展出。2020年伊始,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席捲武漢,波及全國。隨後,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一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神州大地打響。
  • 鍾南山獲「共和國勳章」 人民日報:大醫精誠寫大愛
    新華社記者鄧華 攝「人的生命是第一寶貴的」「為了人民的身體健康和安全,我們可以不惜一切代價」……9月1日晚,由中宣部、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主辦的專題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現場,「共和國勳章」獲得者鍾南山為全國中小學生上了一堂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 紀念王磊醫生 中山六院發布歌曲《醫者》並為「守真」志願者服務站...
    新快報訊 記者梁瑜 通訊員簡文楊 李饒堯報導 " 每個醫者的胸膛,都藏著一顆愛心,對誰都用心,對誰都是一樣的親 ……" 當歌聲響起的時候,每個人的眼裡都飽含著淚水。近日上午 9 時,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發布紀念歌曲《醫者》,以緬懷國家道德模範提名獎獲得者、該院王磊同志甘於奉獻、大愛無疆的醫者精神,也同時致敬在 " 戰疫 " 中捨生忘死、守護蒼生的白衣戰士。同日,以王磊同志名義申請的天河好人工作室——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 " 守真 " 志願者服務站正式掛牌。
  • 《閃耀的平凡》闡述「醫者仁心」 中國醫生回顧援外醫療故事
    華聲在線5月25日訊(記者 鄧拓平)今日上午10:00,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第三集《醫者仁心》於芒果TV上線。本期節目,外籍嘉賓安東尼·莫爾斯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柬埔寨磅湛省,走進中國醫生援外的故事,感受他們的「醫者仁心」。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
  • 醫者仁心,德澤永存——沉痛悼念胸科醫院學科創始人郭德文教授
    醫者仁心,德澤永存——沉痛悼念胸科醫院學科創始人郭德文教授 2020-10-16 14: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醫精誠止於至善 一顆紅心愛黨為民
    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對2035年目標、對『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系統謀劃和戰略部署。第一時間成立領導小組、啟動應急響應,細化分工,明確職責,出臺各項應急預案;一天完成發熱門診改擴建,兩天完成隔離病區改造,連續35個工作日召開41次專題辦公會,39天晝夜奮戰建成河南省規模大、床位數多的負壓隔離病房樓;向國家中醫醫療隊輸送專家4人,參加省疫情防控指揮部工作1人,向省疫情防控專家組輸送專家9人,參加省疫情防控專題新聞發布會3人,組建河南省援助地市省內醫療組30
  • 電視劇《醫者仁心》分集劇情介紹
    《醫者仁心》是國內《醫者仁心》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生職業生活的醫療劇,也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轉制掛牌後《醫者仁心》第一部投資拍攝的精品力作。電視劇由金牌編劇徐萌執筆,由尤勇、謝君豪、潘虹、陳瑾、謝鋼等主演。
  • 中國女護士登上義大利媒體頭版 醫者仁心超越國界
    如果說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那麼醫者仁心也是超越國界的。同樣一張照片,無論是在義大利還是中國,都引發了強烈的共鳴,這種共鳴背後,是醫者救死扶傷的精神和對「人」與「生命」的尊重。3月12日,中國首批馳援的醫療專家組抵達義大利;3月17日,受國家派遣,浙江省集結了12名醫療專家,隨後奔赴米蘭……當疫情在全球肆虐之時,衝在最前線的,依然是那些可敬的醫護人員。
  • 《天使的身影》歌頌醫者仁心 展現戰「疫」感人故事
    MV 作品《天使的身影》截圖歌曲《天使的身影》由菲鴻的同名詩歌改編而來,歌頌了抗擊疫情一線醫護工作者的醫者仁心、大愛無疆。著名詞作家王曉嶺回憶改編創作時談到,歌詞緊扣主題主要抓住幾個重要片段來講述故事,例如主歌前四句從父母、孩子、自己等多個角度展現了醫護人員挺身而出奔赴一線的義無反顧,後四句則用「臉上的印痕」「身上汗水流淌」生動還原了人們眼中醫護人員最真實感人的形象。
  • 「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走進汕頭
    為貫徹落實全省中醫藥大會部署要求,傳承弘揚「大醫精誠」精神,推進中醫藥健康扶貧,助力秋冬季疫情防控,推動中醫藥更好服務人民健康,省中醫藥局決定從2020年10月中旬至2021年1月下旬,在全省開展「大醫精誠——中醫名家走基層活動「。
  • 《天使的身影》歌頌醫者仁心 唱響「戰疫」必勝決心
    3月13日,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文藝節目中心全新創作的原創戰「疫」MV 作品《天使的身影》開始播出,作品聚焦「最美逆行身影」,邀請著名詞作家王曉嶺和著名音樂製作人何沐陽參與創作,由總臺女主持人朱迅、李思思、歐陽夏丹、陳星,聯合寧靜、楊紫、王麗坤、韓雪、阿魯阿卓、鬱可唯六位女歌手、女演員共同演唱,展現戰「疫」感人故事,致敬「戰疫」白衣天使
  • 傳承岐黃之術 譜寫大醫精誠
    自參加工作以來,鄧英姿就立志傳承中醫文化,弘揚「大醫精誠」精神。2010年,鄧英姿來到文登區皮膚病醫院,帶頭成立中醫科室。作為中醫科主任,他注重中醫發展特色,以高超的醫術和真摯的服務成為百姓口口相傳的名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