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耀的平凡》闡述「醫者仁心」 中國醫生回顧援外醫療故事

2020-12-23 華聲在線

華聲在線5月25日訊(記者 鄧拓平)今日上午10:00,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第三集《醫者仁心》於芒果TV上線。本期節目,外籍嘉賓安東尼·莫爾斯前往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和柬埔寨磅湛省,走進中國醫生援外的故事,感受他們的「醫者仁心」。

1963年以來,中國先後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歐洲和大洋洲的71個國家派遣過援外醫療隊,診治患者超2.8億人次。本期節目中,安東尼·莫爾斯前往的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援非時間已長達40年。

1990年醫院組織第八批援非醫療隊,39歲的喬世輝報名參加,隨後去往西非的尼日進行醫療援助。當時尼日醫院的環境差,喬世輝除了每天看200個門診病人,還負責發藥、管理40張病床等工作。「在那裡,一年的工作量相當於在國內工作五年。」喬世輝說。

喬世輝援非期間的工作照。

除了工作繁重,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非洲最高溫度達到52℃,被蚊蟲叮咬的風險無處不在。「當時大概百分之九十的人都得了瘧疾。」喬世輝回憶說。但即使是致命的傳染病,也無法阻止自己幫助病人的願望,中國醫療隊以真誠的態度和精湛的醫術贏得了當地人的尊重與信任。從1990年10月到2012年11月,喬世輝前後五次去往非洲,13年裡治療了38000多名患者。2012年12月,喬世輝獲評「第四屆中非友好貢獻獎」,他是10名獲獎人員中唯一一名全國衛生系統的代表。

喬世輝之後,更多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醫院的醫生踏出了援外腳步。曾思明擁有超過30年的醫療工作經驗,自1996年開始志願參加海外醫療救助任務,他的足跡遍布尼日、葛摩、柬埔寨,堪稱廣西援外第一人。

曾思明為柬埔寨居民進行檢查。

白內障是全球超過2000萬人失明的主要原因,在柬埔寨一些偏遠農村地區,很多患者因不能得到有效治療而失明。曾思明曾數次帶領援助人員參與「一帶一路」柬埔寨磅湛省消除白內障致盲行動,不到兩年,他和醫療團隊在柬埔寨完成了6200多例手術。除了對當地居民提供醫療援助,曾思明還通過培訓和教授當地醫生,讓援助成為一個可持續的使命。在他的指導下,磅湛省兩名合格眼科醫生已經能夠獨立完成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幫助病人恢復視力。

喬世輝和曾世明走出舒適區,去到了最需要他們的地方,當地患者無私奉獻,用行動展示「醫者仁心」。而像他們二人一樣,一名又一名援外的中國醫生共同期望著為更多國家的人民帶去健康與希望。持續多年的援外醫療工作,也為推動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相關目標實現,提供了中國方案和智慧,作出重要貢獻。

相關焦點

  • 《閃耀的平凡》:平凡的故事裡,是「中國方案」的合集
    從雜交水稻的揚帆出海、援非醫生的無私奉獻,到人工智慧的技術攻堅、國潮設計的驚豔世界……越來越多值得分享的「中國方案」,正大步走向國際舞臺,讓全球共享中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成果。 近日,系列短視頻《閃耀的平凡》在海內外播出並收穫諸多好評。通過15集、每集10分鐘的篇幅,該片以外籍體驗嘉賓的獨特視角,呈現和分享中國故事。
  •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詮釋醫者仁心的大愛
    《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一場席捲全球的瘟疫,向人類敲響了警鐘,我們要敬畏自然,保護自己。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適時推出的《醫者仁心——中國醫學界院士口述訪談》一書,秉承「為科學家立傳,為科學研究立言,為倡導科學精神立德」的宗旨,以口述史和訪談錄的方式,為我國醫學、生物學界作出重大貢獻的頂級院士們記錄影像和文字,從他們口中還原老一輩中國醫學界專家為國家現代醫學體系的建立和發展作出的卓越貢獻。
  • 「九年醫療扶貧,醫者迎風向上」中國最美醫生劉海鷹給世界的感動
    2020年11月22日,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以下簡稱「海鷹基金」)在梅地亞中心舉辦了「九年醫療扶貧 醫者迎風向上」成立九周年公益晚會。中國最美醫生劉海鷹許多熱心人捐錢做慈善,劉海鷹和他的團隊就用技術做慈善。2011年11月,北京海鷹脊柱健康公益基金會正式成立,這是我國首家專項資助脊柱相關疾病的慈善組織。
  • 成都西南腦科醫院賴興國醫生:以實際行動詮釋醫者仁心_綜合_江西...
    賴興國,成都西南腦科醫院的一名醫生,20餘年來他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
  • 中國女護士登上義大利媒體頭版 醫者仁心超越國界
    近日,中國醫護人員的照片登上了義大利媒體頭版和社交媒體帳號封面。眼下義大利疫情不容樂觀,中國女護士登上義大利媒體頭版意味深長。如果說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那麼醫者仁心也是超越國界的。同樣一張照片,無論是在義大利還是中國,都引發了強烈的共鳴,這種共鳴背後,是醫者救死扶傷的精神和對「人」與「生命」的尊重。
  • 8部精品醫療劇,《妙手仁心》排第三,張嘉譯的醫生角色太經典
    醫療題材的電視劇,大多有真實案例進行支撐,而且很多醫療劇不管什麼時候看,都讓熱覺得很經典.《無限生機》豆瓣評分:9.3《無限生機》是由《重案六組》的原班人馬打造,警察變成了醫生護士。這部劇被譽為「中國版《急診室的故事》」,故事主體是6位性格迥異的醫生護士,他們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除了高強度的工作外,他們還要面對家庭,以及隨時可能發生的醫患糾紛,這部劇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 讀者·作者·編者|醫者仁心
    《說句心裡話》是一本有關心血管知識的科普故事書。作者程蕾蕾醫師以講故事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幫助讀者管理好自己的健康。我是新民晚報的讀者,非常感謝去年11月10日星期天夜光杯版面上刊登了《為你的心,讀這本書》,我看後馬上把程蕾蕾醫生的書列入書單。疫情期間我看了這本《說句心裡話》,非常喜歡,還推薦給了朋友(她有心臟病),她告訴我收穫非常大。5月,我又重讀此書,並撰寫了讀後感,希望有更多的人能閱讀程醫生的書,從中獲益。
  • ONE·LIFE XII期 | 妙手仁心 偉大而平凡
    在萬分緊急的「新生之門」旁為生命守候本期壹號人物自帶主角光環他很像《歡樂頌》裡的趙醫生精幹瀟灑,也帶有《妙手仁心》港劇裡的儒雅風度然而與這些經典角色不同範曉東是一名婦科男醫生在對各個國家的醫療行業進行考察學習的過程中範曉東逐漸感受到了中國醫療的優越性當天掛號當天看病,這種效率在世界範圍內並不多見而患者的治療成本也在逐漸降低醫療環境向好,於醫生而言則意味著更高的執業要求
  • 何晟銘演華佗 傳奇大醫致敬醫者仁心
    致敬醫者仁心,湖北衛視長江劇場將於7月30日播出歷史傳奇大劇《蒼生大醫》,講述了一代名醫華佗(何晟銘飾)重醫、重德、重情的行醫和生活的成長曆練之路,傳遞重醫德、精醫術、講誠信的正能量,也向始終奮戰在抗疫前線的白衣戰士致敬。
  • 大醫精誠,醫者仁心——誰是當下最可愛的人?-人民智作-社會創作...
    一張張救死扶傷的臉龐上,呈現著堅毅的神情;一份份,或清秀、或豪邁、或稚嫩的請戰書裡,寫不下他們的決心;一件件讓觀者落淚,使聞者心疼的感人故事,裝不盡他們的醫者仁心,述不清他們的大醫精誠。數也數不過來,每天會流多少淚,算也算不清楚,心中會痛多少回,只記得,每天閱讀之後流淚滿面,流淚之後還有感動,感動之後唯有祈福——祈祝四海安康,天下太平!
  • 電視劇《醫者仁心》分集劇情介紹
    《醫者仁心》是國內《醫者仁心》第一部全景式反映醫生職業生活的醫療劇,也是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轉制掛牌後《醫者仁心》第一部投資拍攝的精品力作。電視劇由金牌編劇徐萌執筆,由尤勇、謝君豪、潘虹、陳瑾、謝鋼等主演。
  • 2020年度回顧 | 醫者仁心,不辱使命
    醫衛事業, 向來是造福人類的崇高事業、充滿愛心的光榮事業。 翻開中華民族的醫學史, 「醫者仁心」「醫道無私」的理念世代相傳。
  • 這部舊劇《急診科醫生》神預言「疫情」國產醫療劇能就此突圍嗎
    一大批醫療劇重回觀眾視野在防控疫情的嚴峻形勢下,「醫者仁心」成為影視劇的重要題材,1月24日,中宣部,國家廣電總局向湖北捐贈了10部優秀電視劇版權,其中便包括了《急診科醫生》《外科風雲》兩部醫療劇,多部視頻網站也開闢了「醫療劇」專題,比如優酷的「醫者仁心,為你們加油」。
  • 電視劇《援外醫生》彰顯大愛情懷
    近日,我國首部以援外醫生群體為題材的大型國際醫療史詩連續劇《援外醫生》在政協文史館正式啟動。該劇改編自中國駐非援外醫療隊的真實經歷和事件,力圖還原援外醫療工作人員的生活和他們無私無畏的精神,弘揚援外醫生們的大愛情懷。
  • 這便是醫者的仁心大愛
    丁建庭「候鳥醫生」的故事,讓人們看到了這樣一群醫生:他們來自大城市大醫院,通過定向幫扶、定期坐診,幫助基層醫院補短板,讓患者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及時救治。廣東省第二人民醫院風溼免疫科主任李天旺,5年來每月回鄉出診,手把手培養醫生,終於如願看到吳川市人民醫院建起了風溼免疫專科,幫助病人搭建起「第一道防線」,免除了許多患者的奔波之苦、誤診之憂,生動展現了一位優秀醫生的仁心大愛。人們常用「白衣天使」形容醫生,但天使究竟是什麼樣的?
  • 《中國醫生》醫療紀錄片,聚焦大眾眼中的「醫者仁心」
    幾乎沒有任何前期的宣傳,《中國醫生》自1月27日剛上線便佔據了愛奇藝紀錄片熱播榜與飆升榜的首位。這是國內人文紀錄片首次從醫護群體的視角出發,記錄醫院中最常發生的場景,聚焦普通病患的故事與一線醫生的個人成長。
  • 援外醫療隊員喬光偉:援助貝寧是值得驕傲的事
    第24批中國(寧夏)援貝寧醫療隊供圖中新網銀川1月11日電 題:援外醫療隊員喬光偉:援助貝寧是值得驕傲的事作者 楊迪1月11日,第25批中國(寧夏)援貝寧醫療隊將赴貝寧執行為期一年半的醫療援助任務,而第24批中國(寧夏)援貝寧醫療隊也即將回國。
  • 42醫者仁心,人心同然——第三個中國醫師節
    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監察專員焦雅輝說:「不計報酬,無論生死,千千萬萬的醫務人員挺身而出,奔赴疫情防控戰場。那麼如何讓人民愛醫行動能夠延續下去,如何讓全社會對我們醫療衛生人員的尊重、理解、支持都能夠延續下去。只有用仁心護佑生命,做到人心同然,才能共同營造全社會尊醫重衛的氛圍。《孟子·告子》有云:「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謂理也,義也。」
  • 傷醫事件後,最閃光的還是醫者仁心
    朝陽醫院暴力傷醫事件引發全社會關注。當人們還沉浸在悲憤中,眼科門診已迅速恢復了正常秩序。更令人動容的是,受傷醫生陶勇的同事們正接替補位,力爭最大程度地醫治那些慕名而來的患者。此時此刻,醫生們堅守崗位,第一時間平復情緒,一句「我來給你們看病!」給了患者定心丸,展現了職業素養,更讓社會見證了醫者仁心。近些年,辱醫傷醫事件不時發生。近兩個月內,僅北京就發生了兩起暴力傷醫事件。要說醫生群體心中沒有委屈,那是不可能的。但在其價值天平中,患者的疾患遠重於自己的憤懣。某種意義上,醫生們表現得越是理性,越讓我們感到心痛。
  • 記西藏林芝市朗縣人民醫院援藏醫生陳然:援藏路上踐行醫者仁心
    時間就是生命 危急時刻他衝鋒在前  「陳醫生,有急救患者需要搶救……」近日,剛剛下班在家休息的林芝市朗縣人民醫院麻醉科醫生陳然,被突然響起的電話鈴聲驚醒。接完電話,陳然馬上趕到醫院急診科參與到患者救治工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