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的營養價值很高,葡萄汁更是被科學家譽為「植物奶」。葡萄含糖量達8%~10%,以葡萄糖為主。在葡萄所含的較多的糖分中,大部分是容易被人體直接吸收的葡萄糖,所以葡萄成為消化能力較弱者的理想果品。葡萄子95%的成分為原青花素,其抗氧化的功效比維生素C高出18倍之多,比維生素E高出50倍。葡萄中含的類黃酮是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可抗衰老,並可清除體內自由基。
中醫認為,葡萄性平味甘,能滋肝腎、生津液、強筋骨,有補益氣血、通利小便的作用,可用於脾虛氣弱、氣短乏力、水腫、小便不利等病症的輔助治療。
往葡萄上噴灑膨大劑,能使葡萄成熟時間短,上市早,而且個頭大,分量重。使用過膨大劑的葡萄,個頭是很大,味道卻不甜。膨大劑是一種植物激素,人吃入對身體不會有大礙。
外觀新鮮,大小均勻整齊,枝梗新鮮牢固,顆粒飽滿,青子和癟子較少,外有白霜者,品質為最佳。新鮮的葡萄用手輕輕提起時,顆粒牢固,落子較少。如果葡萄紛紛脫落,則表明不夠新鮮。枝梗乾枯、黴鏽,果面溼潤,果皮呈青棕色或灰黑色,皮皺、脫粒者品質較差。
一般成熟度適中的葡萄,顏色較深、較鮮豔,如玫瑰香為黑紫色,龍眼為琥珀色、紫紅色,巨峰為黑紫色,牛奶為黃白色等。
選購時可試吃一串葡萄最下面的一顆,來判斷口味優劣。葡萄的品質與成熟度有關,而一串葡萄中最下面的一顆往往由於光照程度最差,成熟度不佳,故而在一般情況下,最下面那顆是最不甜的。如果該顆葡萄很甜,就表示整串葡萄都很甜。
一般人在吃葡萄時,因為葡萄皮有澀味,都要把皮吐掉,這會流失很大一部分來自葡萄皮的營養。營養學家發現,葡萄皮中含有比葡萄肉和葡萄子中更豐富的白藜蘆醇,這是一種多羥基酚類化合物,除能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外,還具有極強的抗癌能力。另外,葡萄皮,特別是紫葡萄皮,含有一種能夠降低血壓的黃酮類物質。黃酮類物質能促進血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升高,從而降低血液中有害膽固醇的含量,防止動脈粥樣硬化,保護心臟。有研究稱,葡萄皮的顏色越深,其中的黃酮類物質含量越高。葡萄皮中還含有豐富的纖維素、果膠質和鐵等,可以補足現代人飲食中缺乏的營養。
營養學家建議,吃葡萄只要在食用前充分洗淨果皮,整顆入口,連皮帶子一起吃,這樣營養就會達到百分百。「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光是一句繞口令,更是一個科學飲食的訓言。
版權聲明:本文為《家庭醫生》(微信號:jtys1983)原創,轉載請點擊「閱讀原文」獲得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