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遲早會懂得:一定要有節制地愛別人,無條件地愛自己

2020-12-21 亦明亦言

科學和技術的進步使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情感上的滿足使我們變得更好。

每個人都是有賭性的,有個效應叫做賭徒效應,輸得越慘的人,越會傾盡所有去賭。

賭場裡勝負易分,輸贏好定,但複雜的生活世界裡的你我,怎麼可以像在賭桌上一樣,彼此的籌碼都一清二楚,感情上的輸贏沒有有計算法則。

生活就是一場盲賭

有人說,生活就是一場盲賭,輸贏在天。

當我們都無條件去愛別人的時候,投入的情感越多,越難以自拔,即使知道自己這場情感賭博已經輸掉了,但還是選擇一次又一次的押注,期待著下一次的翻盤。

愛人和愛己是很難分割的,當我們為別人投入更多,為別人傾盡所有,那麼對自己的愛只能越來越少。

在所有問題的出發點上,都是愛人如何,父母如何,別人如何,他者永遠排在第一順位,自己將越來越不重要,一旦失去了自己持續性投入的東西或者是人,那麼將一無所有。

01 無條件愛人,實則是一種束縛

有一部法國的電影叫做《苦月亮》,裡面對於愛意的刻畫極其準確。

女主角咪咪是一個年輕女性,和奧斯卡陷入愛河,兩個人都炙熱地愛著彼此,生活裡只有彼此,愛意濃烈。

隨著熟悉度的增加,彼此之間不合適的部分展露無疑。爭吵和敵對佔據了她們的生活。

《苦月亮》劇照

她們對彼此的愛太濃烈了,佔有的欲望太強烈,於是咪咪對愛人奧斯卡實施了報復,讓其只能坐在輪椅上度過下半生,咪咪選擇照顧他。

只有這樣,咪咪才可以完全的控制住愛人奧斯卡,讓對方的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咪咪選擇無條件的愛別人,在愛人奧斯卡情感不再的時候,咪咪便無法接受這樣的結果。她要一生一世一雙人,要對方從始至終,從頭到尾都始終如一。

這這樣的束縛下,加劇了愛人奧斯卡對於這份情感的厭惡,咪咪求而不得成為現實。

感情裡需要先愛自己

如果我們把全部都放置在一個人身上,當那個人不再回應我們的感情的時候,便會一無所有。在意一件事情,一個人,並不代表我們要無條件地去愛,無所保留地去對待。

自己是很重要的,在情感上的體面不是對方愛你,在意你,而是你在這份情感裡的舒適。

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逐別人的影子,在意是給予對方最大的尊重,在意是自己是對這份感情最負責任的態度。

我們需要去傾聽的是不是別人需要什麼,不是愛人渴了餓了,而是自己。

當我們能節制的去愛人,便能夠更為理智,明白自己的需要,明白自己擁有什麼,自然能夠明白如何解決問題。

02 愛己的前提是,相信自己值得

在中村恆子的書《人間值得》裡闡述過人、情的關係。「情」本身是世界上美好的東西,但是卻會因為我們對別人產生了期待從而執著,讓自己在關係裡面變成了「自私」的人。

無論是相互束縛還是相互依存,都是不健全的關係,我們都說彼此獨立的個體。

中村恆子寫下了《人間值得》

我們需要明白,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人生軌跡,愛人之前是愛己。我們不必為了戀人的離開而沒有下線的妥協,不必為了朋友的信賴而不斷討好。

想與人親近時便親近,如此便是人生中的美好,前提是「你想」。不需要被一些不必要的事情束縛,率性地活著,去完成自己曾經期待過的事情,不要害怕去和人生博弈,這才是真正的生活。

這樣做的結果是,並不會拉遠你和外界的距離,你反而能與自己想要結交的人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

和自己進行心靈的溝通,需要相信自己值得,傾聽自己的內心世界,不需要去過度的要求,只需要簡簡單單地傾聽,這便足矣。

成年人交往喜歡先權衡得失

成年人交朋友喜歡權衡得失,把自己的喜好放置在第二位,更有甚者不太考慮。

如果欲望過多,與人交往才會計算得失,人際關係之間的維持不再以兩個人的性格是否合得來作為考量標準,而是考慮對方能不能增加自己的利益。

我們得知道,如果選擇這樣的方式,去無條件的恭維別人,把自己置於後面,將會越來越孤立。

因為討好別人意味著不認同的別人的態度依然需要說認同,一次又一次違心,維護住的是別人的臉面,丟掉的是自己。

越執著於金錢和名譽之中,越發容易出現不尊重自己的態度和情感的情況,那麼獲得了金錢和名譽也得不到想像中的幸福,反而成為了枷鎖。

幸福的標準並非固定的

幸福與否對於每個人而言,都是極其重要的。如果我們沒有自己喜歡且嚮往的人生,幸福的標準往往是參考別人來定義的,以別人的人生為參考標準的話,我們身上背負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畢竟除了自己以外的人,都是別人,所以無條件的去愛自己,是幸福的前提。

付出並不是籌碼,我們都無法改變過去和未來,更難以改變別人。

當你無條件的對一個人好,對方僅僅是關係裡的受益者,並不能讓你得到你想要的。

如果你是一個害怕失去渴望愛的人,想要改變這樣的現狀沒有辦法通過讓別人來愛你得到解決,因為愛是短暫的。一切,只有靠自己開解。

學會愛自己

人生中我們精神飽滿的時光是有限的,我們不能停留在過去的陰影中,不能夠因為把自己的快樂放置在別人的手中,等著被賜予。

在人生路的探索上,愛別人也是需要的,但是要懂得把握好程度。

一旦過度,那麼對別人而言會變成一份束縛。

不少的孩子在青春期叛逆父母就是把父母的關愛當成了一段束縛。

我們不要因此陷入失落之中,我們應該摒棄掉「無條件愛別人」這樣的觀念,把無條件關愛的對象變成自己,那麼一切都會合理,慢慢走上正軌,愛人則要學會把握好程度,找到雙方都舒適的位置,一切將水到渠成。

相關焦點

  • 「你到底愛不愛我」?從未獲得過無條件地愛,你又如何懂得去愛?
    您就是家財萬貫,心也不一定安寧,您就是傾國傾城,也未必獲懂得去愛。就像人們經常掛在嘴邊的:我焦慮症啦或我抑鬱啦!大部分人理解的安全感更多的是從親密關係角度。其實這只是停留在表面,普通人經過一段時間自我調整後,還會恢復到正常,而真正患病的人群是需要專業人士幹預的,自己沒有能力拯救自己。
  • 如何無條件地愛自己~我終於頓悟了~
    朋友幾桶還說,你要睡覺了整個人會傻掉,除了睡覺什麼都不會管的,好好玩哦~~是的,我還有起床氣😠覺得你好玩,才是會欣賞你的人!不欣賞你的人就不理會了。包容,大家都不一樣。我想我終於學會接受自己了!有這樣的朋友真好!這裡我不是說睡懶覺好,而是不要一昧地責備自己~我們的腦子裡或許幻想了一個更美好的自己,但認清現實,現在的這個自己,呵護好了,才能往更美好的方向走去。第二步,無條件地愛自己。
  • 無條件的愛:如何愛自己,是每個靈魂必須為自己做的工作
    要學會去愛一個心靈受創的人,你必須先扭轉自己的信念,只因你一向相信自己的價值是建立在別人對你的看待上。如今,你慢慢訓練自己,知道如何憑著自己當下的真相來自我評價,在那當中,全然不加任何條件。那是任何人都無法為你做的事,別人只能協助你、鼓勵你,但沒有人能教你如何愛自己,那是每個靈魂必須為自己做的工作。
  • 「 有節制愛別人,無條件愛自己 」
    一百個人的勸告不如自己摔一跤懂得多。♥When you grow up, you will know that money  sometimes is anything.越長大你越知道,有錢比有什麼都舒坦。
  • 巴夏:當你無條件地愛著某個人!
    並不意味著你要相信他所相信的而是說,你支持他目前所選擇相信的因為,你知道這是他在經歷他的過程中所需要的這就是無條件的愛而不是說,愛他,就必須像他那樣地做每件事。要記住,當你處在某個特定的振頻時,即使有什麼人對你有負面的意圖,你也能將他們的能量,轉化成對你的人生有益處的「正面顯化」這樣的轉化效果,就是「無條件的愛」所給你的禮物「無條件的愛」,這個詞形容得非常準確
  • 金秀賢徐睿知的另類愛情:不正常也沒關係,一定會有人無條件愛你
    #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導讀:《雖然是精神病但沒關係》金秀賢、徐睿知的怪咖愛情故事告訴我們:不正常也沒關係,一定會有人無條件愛你成長在不幸福的家庭、噩夢般的童年彷佛荊棘般地糾纏著她,讓她漸漸成為一個缺乏愛人與被愛能力的冷血魔女。我們的男女主角金秀賢和徐睿知幸運地從相遇的那一刻起就成了治癒對方的存在,像是金秀賢在第2集中教徐睿知做的蝴蝶擁抱法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 愛一個人,用力過猛,用情太深,會傷人傷己,一定要懂得適可而止
    對一個人好,太愛對方,忘了自己的存在,忘了愛護自己,過度付出,就好比吃飯,八分飽最好,如果吃太飽就會撐得慌,感覺不舒服,甚至會噁心,就會物極必反,若你過度的為愛付出,為了那個人放棄了自己,那麼你遲早會失去這份感情。這世間,最卑微的不是感情,而是你的情錯付了人;最涼薄的不是人心,而是你對人性太較真。
  • 靜夜思|有節制地生活,才是成熟人生應有的姿態
    我在夜幕中,看著她在後視鏡裡漸行漸遠的身影,心裡有許多不舍,但更多的是溫暖與釋然。因為在重逢的片刻裡,我們都以彼此最珍視的方式,迎接著對方的到來。這樣的相聚,雖然短暫,卻足以令人回味無窮。正如有句話所說,人生聚散無常,而你還在我心上,這便是世間最好的重逢了。細想過往,我也曾有過許多因離別而無限傷感的時刻。
  • 當我們無條件地愛彼此時,我們的鏡子就很清明;我們看見自己和他人的真實模樣,美好的神性展露無遺
    知道別人對你投射一張面具(即使你已經決定脫掉),讓你能帶著覺察和慈悲轉換型態,配合各種不同的情況。七十億人會用七十億種方式看你,每一張面具都是單一個個人對於「你是誰」的了解。你的覺察讓你不相信任何一個投射,因為你不需要為了經驗自己是誰而戴上面具。但你還是尊重他人對你的知覺。
  • 「如果你要愛別人一百分,那必須先愛自己一百零一分.」
    越來越發現,感情還是要你來我往,成年人是真的不想再花精力在不夠愛你的人身上,這也不是那種無所謂的心態。有人離開,仍舊會傷心到哭,但是回過頭還是會覺得自己的感受更重要一些,既然沒辦法去照顧到每一個人,那麼誰對你溫柔你就對誰體貼,有你來我往才算成年人的交往。
  • 想讓男朋友無條件愛你嗎?
    圖源:網絡可能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有個人無條件地愛我就好了。無條件地愛我,意味著他願意接納我的所有不完美,包容我的所有缺點。不管我有多糟糕,他都不會離開我,會一直愛我。世界上真的有無條件的愛嗎?這個問題暫且擱置不談。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麼有人會想要無條件的愛。
  • 愛情中,愛自己很重要,但是你知道什麼才是真正地愛自己嗎?
    這樣說並沒有什麼不對,我相信愛情中,很多人都會懂得這個道理,但是往往很多人總是忽略一個東西,那就是愛自己的前提。任何事情都需要有一個基礎,有一個前提,只有這樣才不至於會那麼地亂,那麼愛自己的前提又是什麼呢?
  • 「無條件的愛」存在麼?它到底是什麼意思?
    但是,現實的關係中,病態依賴共生的愛常常容易因為一方的需求越來越難以滿足,而另一方的付出得不到肯定而結束。  不同於此,無條件的愛強調我們要首先學會無條件地愛自己,而不是放低自己取悅他人。因為只有當我們無條件地愛著自己,我們才能真正明白被無條件地愛著是什麼感受,也才能學會無條件地去愛別人(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說,無條件的愛是一種可以被習得的行為)。  然而,Lancer, (2015) 指出,無條件的愛雖然存在,但它並不是一段關係的全部,而是在關係中偶爾閃現的幸運。
  • 我們常會說「要先愛自己」,但什麼才是真的愛自己?
    父母又無條件的沒有具體方向的讚美孩子,覺得自己的孩子哪哪都好,是一種捧殺。自己從來不反省,永遠告訴自己:我沒錯,錯的都是別人,我這樣做都是有理由,有原因的。為什麼你們都不理解我。這是對自己的捧殺。少女十八無醜婦,年輕的女孩子總有無數的追求者,青春和美貌獲得讚美,更有人願意哄著,甚至圈養起來,這也是捧殺。
  • 無條件的愛?這是偽命題!
    大量的育兒文章闡述「無條件」的意思是不索取、愛ta本來的樣子、對差異的包容,並強調這才是真愛,是最純粹的愛,才能給孩子最好的滋養和安全感,在這樣的愛中長大的孩子,才能最好地釋放天性,成為一個心理健康、人生幸福的人。於是,有很大一部分父母認為無條件的愛就是盡力讀懂孩子心思,並時時刻刻無條件滿足孩子任何需求,甚至包括那些極為無理或苛刻的要求。
  • 想要無條件的愛?完全就是做夢
    如果沒病,老提這句話,會得病。父母無條件的愛,指的是以尊重孩子為前提,不要孩子想學琴,你逼著孩子畫畫,孩子想學數學,你卻渴望孩子成為街舞明星否則你就不開心,這就是父母的不對了。我們都討厭打著身心靈旗號要求別人都善良、給自己無條件的愛的人。大家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如果一個男人好吃懶做、混吃等死,甚至吃喝嫖賭,這個時候他要求老婆給他「無條件的愛」……呵呵,這個男人對愛人的條件,是不是太高了?
  • 如何愛自己?
    4.多關注心,少關注外界過多關注外界的人,一定愛自己的會少;因為愛自己是心的事,當心一直在外尋找,誰來關注自己愛自己呢。當壓力下做的事情多了,那麼這個人的內心一定有很多壓抑的能量。愛自己,在生存方式上來說,需要動力。也就是說,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就是愛自己。
  • 暖心文案|總是安慰別人的你,也要好好地照顧自己
    有些人會離開你,但這不一定是不好的結局,你要做的是善待自己,享受每一刻的歡愉。好好愛自己,好好安慰自己,好好地保護自己的一方天地。Love yourself, comfort yourself, protect yourself.不要總是那麼固執,愛著牛角尖的人才不是一個可愛的人。
  • 好好愛自己,找到真正的自己,可是如何才算是真正地愛自己?
    這就是我們燃燒自己為別人付出的時候變成了超負荷,因為沒有愛自己的時候,愛別人成了一種枷鎖,因為這不是真正的愛,假如你沒有收到他們地回饋,你就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和意義。所以當我們失去自己的時候,也成了勒索別人的時候,變成了有條件的交換,這樣不管是對愛的人還是我們自己都變成了控制和痛苦。
  • 只有愛自己的人,才有能力愛別人
    你和聲和氣地撒個嬌,也就是簡簡單單的示個弱,怎麼可能不激起男人的保護欲呢?所以,不要認為撒嬌就是矯情,你要知道,你撒嬌的這個人,不是別人,而是陪你共度餘生的枕邊人,你對他沒必要留有超強的自尊。其實,撒嬌是女人保護自己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