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人為什麼要愛自己。
我以前根本沒有考慮過這件事,因為我不需要考慮!
直到今年我試圖談戀愛,失敗!半隻腳走進了戀愛這個圓圈,又原地起飛彈了出去。
一旦試圖踏入親密關係,每個人愛自己的程度、自信自尊程度,就很明顯地展現出來了!
2019年底的時候我特別想談戀愛,因為剛來歐洲,寂寞;歐洲景色又美,美景不配甜甜的戀愛好可惜。
後來我發現自己的心態很不好,不夠愛自己。
於是我就東看西看,試圖分析自己。看了依戀類型解析attachment theory(嘗試看英文論文,看不下去);看了Youtuber理科太太,微信公眾號KnowYourself的觀點。我就不用citation了,用中文寫東西沒引用過不太懂...侵犯了版權請聯繫我謝謝。
結合個人實際,我把他們的經驗總結為:
第一步,誠實地認識自己。
首先,這一點,就很難!!!
因為大家都愛裝逼。沒有人願意承認,誒,原來我就是這個樣子而已。
總覺得自己可以更好。或者心裡默默覺得自己不應該是現在這樣。但又做不到。
那怎麼辦呢?
那就接受自己吧…
比如說我特別愛睡覺,特別能睡。
我從小到大上課一直打瞌睡,上大學聽講座打,上班了開會打瞌睡,來歐洲習慣喝咖啡才能堅持下去。還有想想學費不便宜,努力睜大眼睛聽下去。
去年讀研時間比較自由,每天早上睡到十點起床我都懊惱不已。
直到有一天好友幾桶來找我玩,早上我們一起睡到十點。
她說:我覺得能一覺睡到十點好爽啊!
我想,我每天醒來都是責怪自己睡了這麼久,為什麼從來反過來想,哇我晚上睡了十個小時,享受了這麼長的睡眠,好快樂。
而且我遇到重要的事情也會提早起床呀!比如出門旅遊之類的。
我從小到大,一直一直一直都在否定和壓抑自己愛睡覺這一點。
因為家庭學校社會一直告訴我們要勤奮,告訴我們上課睡覺是不對的,開會睡覺是不對的,聽講座睡覺是不對的。沒有人告訴我們如何分析問題出在哪裡,再解決問題。
或許是上課開會和講座時間本來就太長了!浪費我寶貴的睡覺長高時間!
朋友幾桶還說,你要睡覺了整個人會傻掉,除了睡覺什麼都不會管的,好好玩哦~~
是的,我還有起床氣😠
覺得你好玩,才是會欣賞你的人!
不欣賞你的人就不理會了。包容,大家都不一樣。
然後幾桶說我好好玩的那一刻,我就頓悟了!我想我終於學會接受自己了!
有這樣的朋友真好!
這裡我不是說睡懶覺好,而是不要一昧地責備自己~
我們的腦子裡或許幻想了一個更美好的自己,但認清現實,現在的這個自己,呵護好了,才能往更美好的方向走去。
第二步,無條件地愛自己。
有人會說,我給自己都買名牌包包耶,我很愛自己呀~ 理科太太說,那都是很表面的!誠實地愛自己,是拋去所有其他東西,想像你的爸爸媽媽是怎樣愛你的。
爸媽愛你的就是你本來的樣子。不需要化妝,不需要隱瞞任何缺點,不需要賺更多錢,不需要和別人比較,可以大哭大笑,只是你自己而已。
很多原生家庭不能做到這樣的,抱抱。
總而言之,如果你幸運地,能夠體會爸媽如何愛你。你再看,在他們面前的這個自己,你愛嗎?
如果你不愛,如果你覺得自己拋去所有外界的東西,不值得被愛,那你就不夠愛自己。
想想自己所有不滿意的地方,所有的不完美,多餘的脂肪,不完美的身高身材外貌,學習生活事業上犯過的所有錯誤,做過的所有蠢事,說過的所有傻話,甚至信任錯的人,外界對你所有的負面評價,我會因為這這些而不值得被愛嗎?
不要動搖!不會!爸媽就是這樣無條件愛著你的❤️
比如我真的愛睡懶覺,也沒有那麼積極地運動,而且特別感性,也沒有那麼自律,我會因為這些而不值得被愛嗎?不會!完全不會!
那我會因為什麼而不值得被愛呢?
Nothing!
所以我也可以像爸媽愛我一樣愛自己。
世界上唯一unconditional的愛,就是父母和自己了。所以要嘗試給自己這樣的愛。
同時,無條件地愛自己和自律並不矛盾。我很多事情做不到,那就想辦法讓自己更舒服一點地進步,進步一點點,也是進步呀。
好了,當你愛自己了,接下來才能更好地去談戀愛。
然後自尊自信不能少,預防PUA從我做起。
這一篇先寫無條件地愛自己,另一篇再寫提升自尊自信。
因為這些都是我親身經歷的心路歷程,我能理解把自己的快樂寄托在別人身上、從一個錯誤的人身上尋求認可是如何frustrating。我猜想有人會和我一樣。
如果我的讀者們都沒有過這樣的困擾,lucky you~
也有很多朋友們的境界都比我高 ❤️ 因為我的粉絲層次貌似現在不僅限於同齡人了 嘻嘻
配圖來自
圖一 -- 荷蘭宿舍外的某個日出
圖二三四五六 -- 聖誕去的瑞士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