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筆繪就綠色長城 草原亮出文明底色 ——《萬裡綠色長城圖》中國...

2021-01-10 正北方網

《萬裡綠色長城圖》中國畫長卷創作團隊在呼倫貝爾採風

▲呼倫貝爾大草原

▲興安杜鵑

▲滿洲裡國門

▲呼倫貝爾古城

▲根河敖魯古雅鄂溫克獵民鄉

▲「達斡爾車」(又稱勒勒車、大軲轆車)

韓瑜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提出的「我們幹事創業,就要像蒙古馬那樣,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不罷休」的重要指示精神,創作文藝精品,推動內蒙古美術事業蓬勃發展,日前,呼倫貝爾市文聯協助內蒙古美術家協會開展美術創作「雙萬」工程之《萬裡綠色長城圖》中國畫長卷創作團隊呼倫貝爾實地採風寫生活動。

「弘揚蒙古馬精神」文藝精品創作工程——美術創作「雙萬」工程是指《萬裡綠色長城圖》和《萬馬奔騰圖》兩個中國畫長卷創作工程,由中國美術家協會、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內蒙古文聯主辦,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承辦,是「弘揚蒙古馬精神」文藝精品創作工程重要組成部分,是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的重要展示活動,完成後的兩幅長卷將在建成後的呼和浩特「中國馬文化展示中心」永久陳列。

採風團隊計劃創作的《萬裡綠色長城圖》中國畫長卷,以內蒙古萬裡草原的自然風光、人文風貌和內蒙古12個盟市的標誌性景觀為主線,其間穿插點綴蒙古馬、牛羊和各地特色的文化場景,充分彰顯內蒙古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守好祖國北疆這道亮麗風景線的信心和決心。

此次採風團隊走進呼倫貝爾,目的是搜集創作素材,廣泛徵求當地專家學者建議和意見。

市委宣傳部與市文聯高度重視,協調相關部門及各旗市區,全面展示呼倫貝爾在經濟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生態環境保護及文化建設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並組織創作團隊與呼倫貝爾當地美術家舉辦了「雙萬」工程《萬裡綠色長城圖》創作交流座談會。

呼倫貝爾大草原所蘊含的歷史文化資源深深地吸引著採風團的畫家們,他們認真聆聽了解呼倫貝爾草原的自然景觀、標誌性建築、人文風貌、民族文化發展脈絡,感受著草原人民生生不息、勇於拼搏進取的精神狀態。

《萬裡綠色長城圖》呼倫貝爾畫卷主要展現呼倫貝爾北方少數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蘊,將經濟、社會與草原文化、遊牧文化、狩獵文化、農耕文化相結合,體現文化與生態和諧發展;充分展示呼倫貝爾草原未受汙染和破壞的原生態環境,凸顯草原文化生態道德,以「壯美內蒙古,亮麗風景線為引領」,突出呼倫貝爾把綠水青山、林海雪原變成金山銀山的努力;展示民族團結、共同進步的美好場景,還原蒙古族、鄂倫春、鄂溫克、達斡爾族人文風貌及文化場景;描繪呼倫貝爾極寒氣候,展示呼倫貝爾人與寒冷、風雪等極端天氣鬥爭,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蒙古馬精神;突出呼倫貝爾多元化、國際化的文化特色和城市發展特色,突顯呼倫貝爾開放包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場景。

採風團走進海拉爾區、陳巴爾虎旗、額爾古納市、鄂溫克自治旗、扎賚諾爾區等多個創作選題地點,先後在鄂溫克族自治旗巴彥呼碩草原、巴彥塔拉達斡爾民族鄉、海拉爾西山國家森林公園、扎賚諾爾猛獁公園、呼倫湖、「天下第一曲水」莫日格勒河,「亞洲第一溼地」額爾古納溼地、額爾古納白樺林等呼倫貝爾代表性景觀地區進行採風寫生,參觀了各地博物館、民俗館,了解當地歷史文化及民族地域特色,為《萬裡綠色長城圖》呼倫貝爾部分的創作積累了大量素材。

呼倫貝爾是祖國向北開放的「橋頭堡」,作為美術創作「雙萬」工程《萬裡綠色長城圖》12個盟市的起始地區,此次採風團將用藝術的形式抒寫呼倫貝爾悠久的歷史文化、獨特的民族資源、壯美的自然風光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展現呼倫貝爾「民族團結、守望相助、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時代畫卷,並將以此次創作為契機,使更多的人了解呼倫貝爾、走進呼倫貝爾。

美術創作「雙萬」工程 呼倫貝爾畫卷主要內容

自然景觀

呼倫貝爾草原

呼倫貝爾草原是世界著名的天然牧場,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是我國生態保持較好,未受汙染的大草原之一;水草豐美,地域遼闊,風光旖旎,有「牧草王國」之稱,是一片沒有汙染的綠色淨土。

大興安嶺林區

大興安嶺林區是我國五大重點國有林區之一,被世人稱「北疆的綠色長城」「祖國北方的重要生態屏障」。這裡孕育了鄂倫春族、鄂溫克族、達斡爾族的絢爛文化,發祥了鮮卑與蒙古帝國的根基,是中華民族瑰麗的歷史後院。

呼倫湖

當地牧人稱它為達賚諾爾(蒙古語,意為「像海一樣的湖泊」),又名達賚湖。呼倫湖是內蒙古第一大湖、中國蓄水量第三大淡水湖,是北方數千裡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溼地連綿,是中國北方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和遷徙的重要通道。

莫日格勒河

莫日格勒河,系蒙古語音譯,意為「彎彎曲曲的河」發源於大興安嶺西麓,由東北向西南。是陳巴爾虎旗的一條蜿蜒曲折的河水,因其河道迂迴彎曲,極度曲折,似巨龍盤臥在草原。彎曲如此之多的河流,在全國十分罕見。

額爾古納溼地

額爾古納溼地是中國目前保持原狀態最完好、面積較大的溼地,也被譽為「亞洲第一溼地」,總面積為156.31萬公頃。涵蓋了額爾古納除原始森林外幾乎所有類型的自然生態系統,成為許多鳥類非常重要的庇護場所,是丹頂鶴在世界上最重要的繁殖地之一。

嘎仙洞

嘎仙洞是鮮卑族人的發祥地,是天然山洞,在峭壁之上,高出平地約5米,南北長90多米,東西寬27米許,高20餘米,可容納千人,洞內北側有北魏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的石刻,堆積有較豐富的文化層,對於研究拓跋鮮卑的早期歷史,具有重要科學價值,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寶格達烏拉山

寶格達烏拉山位於新巴爾虎右旗廣闊草原上,為「神山」「聖山」之意。寶格達烏拉山海拔922.3米,是新巴爾虎右旗、新巴爾虎左旗最高的敖包山。巴爾虎民間祭祀「寶格達烏拉盛會」每年兩次在寶格達烏拉山舉行,為農曆五月十三和七月初三。屆時,方圓幾百裡的上萬牧民如期而至,由高僧主持祈福,是呼倫貝爾草原最大的民間敖包祭祀活動。

樟子松林

樟子松現為國家二級珍貴保護樹種,呼倫貝爾有兩處樟子松林景觀。分別是鄂溫克族自治旗境內的紅花爾基原始樟子松林帶和海拉爾西山樟子松林。紅花爾基原始樟子松林是亞洲最大、我國唯一集中連片的沙地樟子松林帶,被譽為「樟子松故鄉」。冬季樟子松不懼嚴寒的情境,正映射了呼倫貝爾人吃苦耐勞、勇往直前的蒙古馬精神。

白樺林景區

額爾古納白樺林景區,佔地面積近1000公頃,是距市區最近的一片原始森林。白樺樹是額爾古納的市樹,被譽為「純情樹」的白樺樹婀娜多姿,枝幹筆挺,與別處不同。

呼倫貝爾有多處國家級森林公園。包括內蒙古達爾濱湖、綽源、莫爾道嘎、伊克薩瑪、喇嘛山、興安、烏爾其漢國家森林公園等,景色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標誌性建築

滿洲裡國門

滿洲裡國門是位於滿洲裡中俄邊境處我方一側的乳白色建築。國門莊嚴肅穆,總長105米,高43.7米,寬46.6米,2008年建成。現在的滿洲裡國門是第五代國門,包括41號界碑、國門、紅色國際秘密交通線遺址、和平之門主體雕塑和滿洲裡歷史浮雕、紅色旅遊展廳、火車頭廣場等。

甘珠爾廟

甘珠爾廟又稱壽寧寺,是呼倫貝爾地區最大的喇嘛廟 ,位於新巴爾虎左旗。此廟於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御批並由清廷撥銀建廟。乾隆帝賜廟號並提寫「壽寧寺」匾額。該廟前後建11座廟宇、4座廟倉、100多間伽藍,總面積1萬餘平方米。建築風格以蒙古、西藏、中原三種風格為一體,巧妙融合。因此廟收藏過《甘珠爾經》,故又被稱為甘珠爾廟。2001年8月,新巴爾虎左旗開始對甘珠爾廟進行重新修復。

呼倫貝爾古城

呼倫貝爾古城又名呼倫貝爾城,位於海拉爾區,始建於1734年。海拉爾區2008年開始陸續「還原」呼倫貝爾古城,增加了城市歷史的厚重感。

人文風貌

巴爾虎、布裡亞特蒙古人

巴爾虎蒙古部是蒙古族中最古老的一支,巴爾虎人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少數民族文化。獨特的服飾、生活方式及巴爾虎長調、民間舞蹈「哲仁嘿」「吆呼爾」、陶裡亞特搏克等民間藝術,展現了獨特民族風俗。

布裡亞特是蒙古族的一個古老部落,其先民一直在貝加爾湖附近活動。1922年,首批布裡亞特移民進入錫尼河地區。他們始終堅守著古老的部族傳統,布裡亞特蒙古人的服飾、飲食、習俗、文化等既有一般蒙古族的風格,又有其獨自特點。

鄂倫春族

鄂倫春族是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是狩獵民族,因此他們的衣食住行及歌舞等方面都顯示了狩獵民族特點。鄂倫春族為了適應寒冷氣候和狩獵生活所創製的狍皮衣和狍皮帽,獨具匠心,別具特色。

鄂溫克族

鄂溫克的意思是「住在大山林中的人們」,他們的傳統文化非常豐富。其中,敖魯古雅鄂溫克族是中國最後一個狩獵民族,是中國唯一飼養馴鹿的少數民族。敖魯古雅鄂溫克族鄉位於根河市。敖魯古雅鄂溫克民族的歷史、文化、宗教、習俗在這裡進行了充分展示。他們常年生活在深山密林,穿獸皮、吃獸肉,住「撮羅子」,受外界影響較少。

達斡爾族

達斡爾族是北方古老民族契丹後裔,以獵、漁、牧、農為主業。達斡爾族工匠製作的大軲轆車是山地、草地、沼澤運輸的極佳交通工具,被稱之為「草上飛」。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是「中國曲棍球之鄉」「薩滿文化之鄉」。達斡爾族村莊具有獨特風格,生態文化和傳統藝術豐富,舞蹈「魯日格勒」,樂器「木庫蓮」等獨具特色。達斡爾族在服飾、居住、禮儀、宗教方面有著獨特的風俗。

文化場景

呼倫貝爾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十分豐富。蒙古、鄂溫克、鄂倫春、達斡爾、俄羅斯族等38個民族長期生活在這裡,至今保留著獨特的生產生活方式和民風民俗文化。呼倫貝爾的少數民族文化包括史前文化、哈克文化、草原遊牧文化、森林狩獵文化、樺樹皮文化等,涉及語言、文學、繪畫、舞蹈、服飾、禮儀、節慶、體育等多個層面。

總之,具有獨特自然環境和人文生態環境,內涵豐厚的呼倫貝爾,具有文化多樣、生態環保、持久互動和包容整合的四大特徵。這在中國北方草原文化體系中具有獨特優勢和魅力。

[責任編輯:邢俊清]

相關焦點

  • 布小林: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 築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
    布小林在赤峰市調研時強調統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治理築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7月1日至3日,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布小林深入赤峰市克什克騰旗、紅山區調研,強調認真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保持加強生態文明建設的戰略定力,積極探索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築牢祖國北疆萬裡綠色長城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
  • 生態大漠 綠色長城——鄂爾多斯在毛烏素沙地綠色實踐中書寫世界奇蹟
    人不負綠,綠定不負人——  而今,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引領下,鄂爾多斯人高擎綠色之劍,在大漠中構築起一道又一道綠色長城,使境內70%的毛烏素沙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劃破了「生命禁區」不可治癒的堅冰,守住了自己的家園,守衛了九曲母親河,守護了祖國北疆生態安全屏障,為中國乃至世界的防沙治沙提供了「綠色樣本」,
  • 承德旅遊景點介紹,避暑山莊必去,爬長城可以選擇金山嶺長城
    河北承德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攝影之鄉,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去承德旅遊必去的五個景點介紹,一起來看一下承德有哪些好玩的地方。二:大汗行宮,景區很大,地處在一望無盡的大草原之中,進門後場景宏大壯觀,草地上蒙古武士金戈鐵馬,氣吞萬裡,各種蒙式大帳讓你開眼界,綠色的草地配上藍天白雲特別適合照相,還有中國唯一的一個集佛教,道教,薩滿教為一體的祭天台。
  • 中國最古老的長城,就在咱們包頭!
    11月20日-22日,由中國長城學會學術委員會指導支持的石拐區趙北古長城文化論壇,在包頭市石拐區舉行,各位專家、學者就石拐區如何保護長城資源、講好長城故事、弘揚長城文化提出了諸多建設性意見
  • 包頭有一段「中國最古老的長城」
    尤為具有歷史意義的是,這段「最古老的長城」見證了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在「胡服騎射」改革之前,河套平原是匈奴「逐水草遷徙,無城郭常處,耕田之業」的遊牧地區,擁有「辟穀者如不生五穀,草木茂盛多禽獸」的草原自然景觀。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改革 ,不僅對中國的軍事歷史影響深遠,更促進了中原文明與草原文明在陰山及河套地區的融合。
  • 發現長城天山石城文明帶​
    根據城邑建築材料和建築方法劃分,中國原始文明可以分為石城文明區系和土城文明區系——長城、天山以北以及青藏高原主要屬於石城文明區系,其中以長城文明帶、天山文明帶以及青藏文明帶為代表;長城、天山以南第二、第三臺階地區主要屬於土城文明區系,其中以黃渭文明帶和江岷文明帶為代表。一、發現東亞兩河文明與長城、天山文明帶2.
  • 「中國長城」真有用嗎?美國教授一針見血:長城害慘了歐洲
    所以在很多時候,外國人會先入為主地認為,中國最為偉大的奇蹟,就是在數千年就建成的萬裡長城。 據《史記》記載,當時齊宣王沿著山嶺,建起從海邊到濟州的長城,前後長達數千裡,就是為了防備楚國的入侵。
  • 東方:讓綠色成為發展最亮底色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眼下,東方正搶抓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市的重大機遇,把生態文明理念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持續構建綠色制度、打造綠色家園、築牢綠色屏障、發展綠色經濟,全力讓生態這張名片更「美」、讓綠色這塊金字招牌更「亮」、讓綠色成為東方發展最亮底色。
  • 中國精神圖騰丨畫家蔣偉黃山與長城國畫作品賞析
    外在看山水畫的主題,胸懷浩大博遠可選擇氣勢渾厚的長城山水畫,內心激情而熱情可選擇奔騰澎湃的黃河山水畫。黃河與長城,其表象既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精神象徵,並且大氣磅礴,有氣吞山河與抵禦外敵之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下當代畫家蔣偉的這兩幅山水畫作品吧。中國當代實力派畫家蔣偉山水畫作品《母親黃河》推薦。
  • 遊客畫中遊金山嶺長城 雙節遇寒露凝霜秋韻濃
    【點睛】此刻的金山嶺長城不僅氣爽風涼,天高雲淡,更是一年之中賞秋時節。整個假日期間,金山嶺長城天氣持續晴好,舒適宜人,楓丹燦爛秋高氣爽的好風光吸引了祖國各地的遊客,景區科學防疫,暖心服務,秩序井然。萬山紅遍層林盡染的最美秋季到了,最佳賞紅時節可持續到月中下旬。
  • 2020長城秀FLOWER NINE 長城私人高級定製發布會
    2020年8月29日20:00分,FLOWER NINE私人高級定製新品發布會於中國居庸關長城盛大舉行。此刻長城將要化為星幕舞臺,蜿蜒萬裡。珍珠花飾搭配特有的圖案還原出藝術風味,滲透出文明璀璨的真實寫照。更有敦煌壁畫中「翼馬」為圖案設計元素,似在飛躍斑駁磚牆去尋找古老而遙遠的秘密。
  • 2020長城秀FLOWER NINE 長城私人定製新品發布會
    2020年8月29日20:00分,FLOWER NINE私人定製新品發布會於中國居庸關長城盛大舉行此刻長城將要化為星幕舞臺,蜿蜒萬裡。著名導演團隊細節把控全場,塑造精彩絕倫的時尚T臺,燈光由暗轉明,隨著音樂輕柔的旋律,頂尖舞團翥鳳翔鸞,用飄逸優美的姿態為我們呈現敦煌的千年之約,「珠纓旋轉星宿搖,舞低楊柳樓心月」。
  • 鄂前旗生態文明建設繪就綠色高質量發展新圖景
    鄂爾多斯沙漠大峽谷歲歲年年講述著薩拉烏蘇河岸的風光,毛烏素沙地北部源頭的大沙頭見證著這座草原城鎮的崛起,水草豐美、景色宜人的巴彥希泊日草原,百花爭豔、綠水環繞的鄉土植物園,奏響了鄂託克前旗綠色發展的交響樂……當保護與發展相遇,生態文明就成為經濟建設最美的邂逅。
  • 河南民權:三代人接力共築「綠色長城」
    新華社鄭州11月27日電題:河南民權:三代人接力共築「綠色長城」新華社記者翟濯、楊金鑫提起一棵樹,你會想到什麼?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三代林場人執守於黃河故道邊,硬生生在這片豫東黃土地上建起了一條「綠色長城」。86歲的康心玉老人,是民權林場第一代務林人。今年已經是康心玉來到民權林場的第65個年頭,雖然已經退休,但老人每天仍會習慣性地來到林場裡,看看這個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
  • 跨界融合:紅豆男裝聯手中國長城研究院重磅推出長城系列羽絨服
    紅豆男裝和中國長城研究院聯名?沒錯,紅豆男裝和中國長城研究院跨界合作了。 當傳統與時尚發生碰撞,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長城,承載著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精神。
  • 跨界融合:紅豆男裝聯手中國長城研究院 重磅推出長城系列羽絨服
    紅豆男裝和中國長城研究院聯名?沒錯,紅豆男裝和中國長城研究院跨界合作了。  當傳統與時尚發生碰撞,會摩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長城,承載著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精神。此次紅豆男裝強強聯合中國長城研究院,重磅推出長城系列羽絨服,不僅發揮著對中國長城歷史文化的傳承作用,體現出中華民族堅韌不屈的長城精神,亦是對當代時尚潮流趨勢的緊密貼合,是借創新融合之巧妙手法對民族品牌的一次重磅打造。
  • 長城高度有限,城牆強度不足,到底有什麼作用?
    上圖——萬裡長城然而許多人在實地領略過長城的真跡後,往往會發出疑問,那就是長城比起傳統城池,牆體高度相對較矮,且容易被摧毀,那麼她又是如何起到防禦作用的呢?其實,如果了解了農耕文明和遊牧文明中人口主體的生存特點後,上述問題便會迎刃而解。
  • 呼倫貝爾大草原,純綠色的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萬物生長,天空遼遠得像你永遠都觸不到似的,雲朵可以變換出你能想像到的所有模樣,那片深藏在心的蔚藍也在你奔赴草原的途中變得真真切切。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那原本波瀾不驚的生命中像是被投進了一塊巨大的石頭,然後隨著它的沉沒,水面出現了遼遠的水紋,久久不肯散去。
  • 變「廢」為「寶」 自主創新繪就冶金建設綠色底色
    原標題:變「廢」為「寶」 自主創新繪就冶金建設綠色底色 11月22-23日,中冶建研院中冶節能環保聯合中國設備管理協會在山西運城開展「國企頂梁柱 繪就冶金建設綠色底色」活動。
  • 草原崛起綠色的城
    生態新城讓市民「住有宜居」沿河而建的札薩克圖公園城中草原全景圖□格格 時秀霞行走於科右前旗新城,會看見她美麗的身姿,若用心,自會體味到她豐富的內涵和悠遠的歷史。草原新城的綠與淨,傳統而不失現代。如果御風飛翔,從萬米高空俯瞰科爾沁草原,壯美莫過於26784平方公裡的寶格達山護衛在西北、歸洮兩河流經全境的大美科右前旗。底色·活力——勾畫品質新城這片沃土上,一年成聚,二年成邑,三年成都。這座年輕城市,在18年的時光中生長自己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