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嗎?日本人的肥胖率,居然是最低的,有相關調查統計,發現在日本,身材比較肥胖的人,只佔到總人口的4%,可能光看這一個數字大家還沒什麼感覺,美國人的肥胖率,是在32%,這兩個數字一對比,就能發現明顯的差距,不可否認,這麼低的肥胖率,是值得我們去探討學習的地方,中國的肥胖率雖然比美國低,但是也在12%左右。
日本人高碳水的飲食,為何肥胖率卻是最低的?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說到肥胖,大家第一反應,就是吃的東西,有些人買東西,喜歡看包裝袋子上的成分表,在這些表裡面,第一位都是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其實是一個總稱,包含很多有機化合物,如果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就會導致身體堆積大量脂肪,很容易出現肥胖的現象,在膳食指南中,碳水化合物提供的能量,應該在50%左右,日本人吃的食物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特別高,按理說應該是更容易發胖才對,為什麼肥胖率卻是最低的呢?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並沒有什麼其它神奇的食物,只是日本國家烹飪的一些習慣,跟中國有著比較大的差異,在日本,可能大家都比較喜歡用水煮或者清蒸的方式,去製作日常的飯菜,喜愛品嘗食物本身特有的味道,有些食物還採用了生吃的方式,即使有少部分食物,是需要使用高溫油炸的方法,但是在日本也很少看見味精、孜然粉這些味道較重的調味品,跟他們比起來,中國人就比較注重飯菜的口感,大多數都需要油炒,還喜歡做醃製食物,更不用說開滿遍地的漢堡炸雞店了。
有些人喜歡看電視劇,不知道有沒有留意過,日本人吃飯時,都喜歡用小碗小碟子裝起來,看起來有點精緻,種類也比較多,但是每種食物分量好像都不是特別多,這種獨特的飲食習慣,也就讓他們每天吃的食物種類比較多,攝入的營養均衡,但是不會過量飲食,而且每天基本上都會在固定的時間內吃飯,很少出現暴飲暴食的現象,但是在中國,可能是因為外賣行業興盛,大半夜想吃東西也能快速送上門,方便快捷的同時,也導致年輕人容易出現肥胖的現象。
也有可能是因為獨特的地理環境,對日本人的飲食習慣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大家都知道,日本是屬於島國,四面環海,魚的種類、數量都比較豐富,所以日本人經常會吃魚,跟豬肉比起來,魚就有很大的優勢,脂肪和熱量含量比較低,優質蛋白也容易被身體吸收,魚類含有的不飽和脂肪酸,對預防心血管疾病也存在一定的效果,魚即使吃多了,也不怎麼容易肥胖,其實從這些習慣中,大家也都能看見健康飲食的身影,在之後的生活中,也可以嘗試一下看看,控制體重,對保持身體健康有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