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茶的歷史至今已有幾千年之久,經過歲月的沉澱,中國的茶文化已經是非常深厚了,雖然生活中飲茶是一種很稀鬆平常的事情,但其實它背後所隱藏的文化是很豐富的,只是平常並沒有那麼多人願意走進茶葉背後去了解茶文化,往往一個字的變化就會使其本身的含義發生很大改變,例如功夫茶與工夫茶,很多人可能都以為只是字打錯引發的誤會,但其實功夫茶與工夫茶並不代表同一種東西,那麼功夫茶與工夫茶又有什麼區別呢?可能只有愛茶的人才知道,二者相差甚遠,你需要好好了解這2個常識。
1.功夫茶
功夫茶其實指的並不是茶葉,而是泡茶的技術,由於泡茶過程非常複雜且要求很高,需要下足功夫才能達到其標準,因此被稱為功夫茶。由於其製作過程繁雜,所以中國功夫茶的普及範圍並沒有很廣泛,一般來說只有閩南以及潮汕地區的人,保留著飲用功夫茶的習俗。功夫茶的製作從茶具的選擇、水的選擇再到燒水、泡茶、飲茶等一系列過程要求都極為嚴格。在衝泡功夫茶時所需的茶具就多達十幾種,其中最值得一提的便是泡茶時用到的茶壺——朱泥壺,朱泥壺是泡功夫茶時常會用到的一種茶壺,其外表紅潤光亮,泥質細且均勻,這使得茶壺整體受熱會非常均勻,所以十分適合用來泡茶,正宗的朱泥壺是由手拉坯製法製作而成的,想要做出一個好的朱泥壺,也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衝泡功夫茶所需的水也是十分講究的,需是活火燒出的活水,所謂活火就是需要用傳統燒制的橄欖碳燒制而成的碳,而活水則是水質極好的流動水,而且在衝泡茶葉前,需要將茶葉根據粗細分開,壺的最底端與表面鋪上較粗的茶葉,細嫩的茶葉則放置在二者之間,這樣才算是完成了功夫茶的衝泡。
2.工夫茶
工夫茶則是指紅茶的一種類型,也就是說工夫茶是茶葉本身。工夫茶其實是由小種紅茶演變而來的,工夫茶外表通常呈現出烏黑、光潤,外形條索緊直且均勻整齊,製作工夫紅茶的原料要求細嫩,而且不同產地的工夫茶還具有不同的香氣,其中較為著名的便是產自安徽省祁門縣的祁紅、產自四川的川紅、湖北的宜紅、雲南的滇紅、江西的寧紅以及福建的閩紅、祁紅香氣似蜜糖,帶有一絲甜味,而川紅、寧紅以及滇紅則是各自帶有一種獨特的花果清香,所以工夫茶可以同時滿足不同的人的喜好,是一種十分適合宴請、聚會時選用的茶葉。
在信息交通高速發達的今天,茶葉早已不是我國的專屬品,茶葉早已出現在了世界各國,雖然每個國家都有屬於自己的茶文化,但歸根結底中國還是茶葉的根源地,其文化也是其他國家難以相媲美的,所以了解茶葉文化是很有必要的,看完上面所說的功夫茶與工夫茶,就別再分不清功夫茶與工夫茶了。
【本文由「神農溪茶業」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作者夏天,未經授權,請勿轉載、複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