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刷車後總會下雨·「墨菲定律&孕婦效應」可以解釋

2020-12-26 汽車科學島

內容概述:墨菲定律概念解析,刷車周期與孕婦定律,不同區域下雨的天數。「每次洗完車就會下雨」,這種詭異的現象到底是因為點子背還是因為人太衰……然而這不是老天爺有事沒事捉弄汽車用戶,而是自己【太在意】。類似的經歷相信大部分車主都遇到過,個人也是不例外的;然而越來越懶了之後,一年平均兩次的刷車似乎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了——學會忽視墨菲定律即可。

01雙定律

1:《墨菲定律》這本書大致翻過,感受可以用這樣一組英文詞組概括-bull shit(扯的沒邊)。不過基礎定義還是能給人一些啟示,比如任何一件可能產生負面結果的事件,只要嘗試去做就一定會發生!如何理解這句話呢?簡而言之為只要從事某一項工作,或者嘗試去做某一件事情,理論上就都有可能發生預料之內的不好結果。

以刷車為例:大部分汽車用戶都知道刷車後有可能下雨,但又總會去刷車。這就是「明知而為之」!假設出現刷後下雨的概率為P(>0的概念),如果嘗試刷車的概率為0,那麼刷車後就下雨也就沒有概率發生了。但如果事實去刷車了,那麼遇到這種情況的概率就是【P=1-(1-P&n】,說白了就是只要真的去做了就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嘗試的次數越多遇到的概率就越大!

簡而言之:嘗試次數=概率高低!其中確實含有運氣成分,不過更多原因還是大部分人沒有關注天氣預報的習慣吧。目前的天氣預報能預測至少7日內的相對準確結果,按照其標準決定是否刷車則必然能夠降低概率。至於小範圍的強對流天氣導致的下雨那就沒法預測了,所以說墨菲定律實際是中「玄學」,充其量是種說不清道不明的「冥冥之道」。

2:【孕婦效應】-關注點的不同!在懷孕的時候總會發現大街上到處都是孕婦,在生病的時候也會看到很多人在打噴嚏,失戀的時候發現很多人都在買醉,離婚後忽然發現身邊有很多單身母親——刷車後下雨會發現還有很多一樣的倒黴蛋,這是為什麼呢?這就是允許效應導致的必然結果,人一定會更加在意與自己境遇相同的人,懂了嗎?

與孕婦效應相同的還有「視網膜效應」,概念為自己的優點可能會非常模糊,但對自己的缺點卻是非常清晰。那麼此時就會尋找具備相同缺點的人,然而尋得後並不是為了攻克缺點,而是通過這種方式證明「我不是一個人·我不是最差的」的心理安慰。這種心態並不是錯,甚至可以說是大腦自我保護的一種機制,因為只要讓精神狀態更健康才能讓機體健康。

說明:視網膜效應是卡耐基提出的論點,這是一位非常成功的【成功學大師】;但是不建議仍然迷茫的人們去讀它的作品,因為在沒有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的前提下,往往會被這些不切實際(不接地氣)的愚蠢結論變得更失敗。不過上文所述的大腦保護機制倒是有些科學依據,參考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法是可以有些啟示的。

02雨天

就問一個問題:刷車後下雨真的很特殊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中國國土面積960萬平方公裡,在遼闊的大地上至少部分區域的餘量很小。然而在中西部地區一年中也有大約60天的雨,在中東部地區一年大約會有80/100天的雨,而在偏難度地區總會有100多天都在下雨,當然這是間斷的而不是連續的。

簡而言之為雨水較少的地區,平均每周就會有一場雨,只是區分季節與氣候的不同會集中於某幾個月份。而在溫差並不是很大的區域幾乎3~5天就會下一場雨,那麼在刷車一天或三天後遇到雨天是不是都會感覺「刷車後就下雨」挺倒黴呢?其實怎麼都是躲不掉的。

所以這種現象不足為奇,如果真的認可墨菲定律的話,其實在任何領域都會有這種情況的出現!比如剛買了雙小白鞋出門就下雨,剛把傘弄壞出門也會下雨,剛學Java開始用C++,剛學會C++編程變成了傻瓜式操作……一切都是不可預測的,墨菲定律很玄,想要不被這種負面情緒困擾——做到對一切發生的事情都不那麼在意就好。

記住一點:人從誕生之日起就開始馬不停蹄地奔向死亡,如果不想要在哲學領域有所建樹的話——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之後沒心沒肺(樂觀)的活著是最快樂的狀態。細節不要太在意,任何能重來的事情都沒有什麼大不了,關注這些絕對是在浪費精力,對不對呢?

編輯:天和Auto-汽車科學島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心理知識小課堂」最有趣的心理效應墨菲定律
    嚴格意義說,墨菲定律不是一種心理學效應,是一種數學推理,由愛德華·墨菲提出,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對他的某位運氣不太好的同事隨口開了句玩笑:「如果一件事有可能被做壞,讓他去做就一定會更壞。」愛德華·墨菲指出:做任何一件事情,如果客觀上存在著一種錯誤的做法,或者存在著發生某種事故的可能性,不管發生的可能性有多小,當重複去做這件事時,事故總會在某一時刻發生。
  • 負債纍纍後為什麼會經常感到事事不順,墨菲定律告訴你答案
    那為什麼負債纍纍之後容易出現這種情況呢?這裡就得引入墨菲定律這一概念,能夠很系統科學地闡述了其中的道理。那墨菲定律是怎樣一回事,又是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被美國一個名叫墨菲的上尉發現並總結,開始應用於軍事領域,最後廣泛的應用於經濟財經以及生活的各個領域。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我們經常談論墨菲定律。今天,我無意中翻了本書《墨菲定律》,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之外,作者還寫下了許多定律和法規,清楚地說明了在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今天來說下這4個最重要的法則和效應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你真的懂墨菲定律嗎?你可能只是聽過解釋,而不是它的內涵
    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在一次項目中,他噴自己的助手說:「只要一件事有可能弄錯,他就肯定得把這事給弄錯!」愛德華·墨菲結果,這個說法很快就在這個項目團隊中流行開來,被稱作「墨菲定律」。然後,墨菲定律越傳越遠,越傳越邪乎。以至於幾十年後墨菲本人接受採訪的時候,都不記得當時自己的原話到底是怎樣的了。
  • 《異性間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不可不知的4個法則和效應,人生路上有方向不迷茫
    平時我們常說墨菲定律,今天無意中翻起了《墨菲定律》這本書,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作者李原還寫到了很多定律和法則,清晰地解釋了我們生活、學習工作中存在的很多問題,是一本可以啟迪智慧、改變命運的枕邊書。簡單來說說其中最重要的5個法則和效應,這些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墨菲定律:整體看是小概率,對你來說,百分百
    墨菲定律說的就是這種情況,有些事,有機率發生,並且如果有足夠長的時間,那麼必然會發生。小概率事件哪怕在整體數據中佔1%,對於個人來說,攤上的這個事是百分百跑不了。墨菲定律更多的揭示一種常見現狀,從當事人心態和心理方面描述,它沒有揭示發生的緣由,以及如何應對。
  • 為什麼總有一段時間很倒黴?墨菲定律,讓你快速終止『惡循環』!
    或者總有一段時間,你感覺厄運纏身,各種不順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墨菲定律能幫你正確地解釋這種現象,並讓你快速終止「惡循環」!前兩天我就是這種狀態,早上,上班出門不小心手機掉地上,屏幕碎了,上班又遲到扣了分,接著客戶餘款又沒給,我都不知道下午還能發生啥更倒黴事兒,心裡想:今天可不能在大馬路上走,別被車撞了,結果下午被一個自行車掛了一下,讓我整個人心理一種莫名的恐懼感,這是黑色星期五嘛。
  • 墨菲定律:你喜歡誰或者不喜歡誰,都是上天註定,無法改變
    這是在所有哺乳動物共存的世界中,似乎他們都可以和諧共處,但是卻又存在著矛盾。主角都是動物,但它們是人類社會的一個很好的比喻。影片中的動物因其自身的種族特徵而容易被貼上標籤:兔子應始終保持膽小,因此主人公朱迪出任警察後一直在各地受到質疑。尼克狐狸天生善良,但是每個人都認為狐狸天生狡猾,所以大家拒絕信任他。然後他真的成了騙子。當狐狸做好事時,每個人總是覺得它沒有好意圖,而且背後必須有一個陰謀。
  • 《墨菲定律》掌握愛情保鮮的秘籍:示弱效應,讓您的婚姻越來越好
    在生活中,婚姻中,職場上,其實有很多現象都可以用《墨菲定律》來解讀,戀愛的產生,發展,維護,婚姻矛盾的解決,婚姻保鮮的秘籍等等很多都可以運用《墨菲定律》中的一些定律作為指導。了解墨菲定律,讓你的戀愛更順利,婚姻更長久幸福,生活更美好,職場更成功。
  • 《墨菲定律》「成功法則」 第一章蘇東坡效應 個人泛讀
    我讀的是 楊建峰 編著的《墨菲定律》二十世紀西方文化三大發現之一網上看了不少關於墨菲定律的異議,說是「負能量定律」等等,但既然買了這本書,就讀一下,不管是不是負能量,書籍是進步的階梯 總是沒錯的,多讀一本書就會多沉澱一些東西
  • 墨菲定律是個什麼鬼?當媽的竟然都最怕它
    ( 注 : 墨菲定律,一種心理學效應,於1949年由美國人愛德華·墨菲提出。大意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唉,我知道了,墨菲定律就是怕什麼來什麼唄!等等,說好的換頻道呢?怎麼滿腦子還是娃、娃、娃。但確實,育兒路上滿滿的都是套路墨菲定律啊。。。
  • 《鬼谷子》《墨菲定律》等這些人生必讀的書,你讀過幾本?
    人生要讀的書很多人生要讀的書很多,尤其走向了職場後。口才、成功、勵志、心理學,國學,管理學等太多太多了,這裡今天跟大家聊幾本成功路上必讀的幾本經典書籍,看看你讀過幾本?2:《墨菲定律》墨菲定律由愛德華·墨菲提出。如果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方式去做某件事情,而其中一種選擇方式將導致災難,則必定有人會做出這種選擇。根本內容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
  • 《墨菲定律》告訴你:不愛洗頭的人,出門更容易碰見前任
    我們時常感覺越擔心的事往往就越會發生,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墨菲定律」,一個讓你顫抖的扎心定律。墨菲定律最早是由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提出,這個定律的含義是「任何一個事件,只要具有大於零的機率,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墨菲定律》:不好的事越擔心越會發生,其實有這三個原因
    大家或許都聽說過墨菲定律,它最直接也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後來墨菲定律被收錄成書,裡面諸多的定律彙編成為一本人生哲學,而因墨菲定律為最著名的一條就由此命名了。
  • 《墨菲定律》:想看穿一個人的內心,這10句話讓你學會心理學
    大家所熟知的墨菲定律,到底是心理學還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呢?其實,墨菲定律,它在很久之前就已經被歸類為心理學了,因為它的一些理論,在實際生活中,得到了很多的體現,它被定義為越害怕發生的事情就越會發生。今天和大家介紹10句,在《墨菲定律》中那些最經典的理論,當你學會之後就能夠一眼看穿對方的內心,真實的想法了。第一、如果在某一樣工作中,有很多的方法可以去完成,而其中有一個方法會導致結果出現錯誤的話,那麼一定會有一個人去按照這種錯誤的方法去做。
  • 感情中的「墨菲定律」:遲早會來
    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你相信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嗎?我相信。「為什麼要愛上已婚女人呢?你各方麵條件都很優秀,單身的女孩大把的有。放下不行嗎?」他突然低沉:「我也不知道,她有什麼魔力,我就是願意靠近她,關心她,給她依靠,聽她心事。我感覺自己就像個「賊」,明明知道她有家庭,還妄想跟她在一起。」
  • 碰到過墨菲定律的真實案例嗎?
    碰到過墨菲定律的真實案例嗎?
  • 必讀經典書籍《墨菲定律》,你想學的心理學常識,都在這本書裡!
    直到讀了書魚的《墨菲定律》,才知道了「聚光燈效應」這個詞。人們總是傾向於高估旁人對自己行為舉止、外貌特徵乃至長期行為規律等的關注程度。除此之外,《墨菲定律》中的「名片效應」、「曝光效應」還教我們如何在第一次見面給他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如何讓他人對你的好感與日俱增。通通都是很實用的法則,對我們的人際交往有很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