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墨菲定律嗎?你可能只是聽過解釋,而不是它的內涵

2021-01-16 姿勢分子knowledge

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墨菲定律這個詞的出現頻率開始變得越來越高。大家隨便聊聊閒天,就有可能聯繫到墨菲定律。那麼,墨菲定律是什麼意思?你真的懂墨菲定律嗎?它暗示的是怎樣的人生智慧呢?

歷史來由

其實啊,墨菲定律在提出的時候,並不是為了講道理或者搞研究,而是一句玩笑。

1949年,一位名叫愛德華·墨菲的空軍上尉工程師,在一次項目中,他噴自己的助手說:「只要一件事有可能弄錯,他就肯定得把這事給弄錯!」

愛德華·墨菲

結果,這個說法很快就在這個項目團隊中流行開來,被稱作「墨菲定律」。然後,墨菲定律越傳越遠,越傳越邪乎。以至於幾十年後墨菲本人接受採訪的時候,都不記得當時自己的原話到底是怎樣的了。而這個定律,卻以各種版本或者形式被廣泛傳播。

衍生含義

既然連墨菲本人都記不得當初他是怎麼說的了,那麼現在所流行的所有版本,都有可能是原話,也都不太可能是原話。所以,這些版本都可以看作是衍生版本。

不管是原話還是衍生的版本,至少對於我們來說,有著同樣的意義,所以我們也不必過分糾結。管他黑貓白貓,能讓我們吸的就是好貓。

版本1:如果某件事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多麼小,它就一定會變壞。

版本2:如果你擔心某種情況發生,那麼它就更有可能發生。

版本3:如果有兩種選擇,其中一種將導致不好的結果,則必定有人會作出這種選擇。

實際上,墨菲定律之所以流行,是讓絕大部分人都不禁感慨說到自己心窩裡了。我們在生活中,幾乎都有真真切切的感受,好像墨菲定律真的就那麼準。那麼,墨菲定律為什麼準呢?其實,如果冷靜分析一下,就明白它的準,其實是有原因的。

墨菲定律為啥準

科學道理有的時候,墨菲定律非常準,其實是有內在的科學道理的。最有名的例子,就是黃油麵包了。

黃油麵包的例子說的是:如果你手上有一片麵包,其中一面塗上了黃油。這個時候,你一不小心把麵包弄掉了,那麼一定是黃油那一面朝下。

有黃油的那一面著地肯定是不好的結果,麵包掉了無所謂,但是黃油觸地,就要花很多時間去擦地。看起來,好像很符合墨菲定律,事情確實朝著不好的方向發展了。

可問題在於:黃油的密度比麵包大啊!當麵包片下落時,由於質心偏向黃油那一側,所以自然黃油那一側受重力作用更大,就會下落得更快,最終就表現在它會以塗了黃油那一面著地。而且,如果麵包片掉了,一般都不是平著下落,而是由於你沒拿住或者其他原因,翻著下落的。當它還在你手上的時候,自然是黃油那一面朝上,所以下落的時候一翻轉,黃油那一面朝下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不信的話你試試,蹲著拿著一面塗了黃油的麵包片,然後把手抽走,我就不信還是黃油那一面朝下。

大數定理大數定理根本是高等數學的內容,不過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也很好理解,簡單說就是某個概率在事件重複次數足夠多的情況下,就一定會發生。就比如一些遊戲的轉盤活動,大獎的概率極低,但是你轉轉盤的次數足夠多,就肯定至少中一次大獎。

同樣的,墨菲定律之所以準,其實有一部分也是在於這個原因。

比如說,你在嗑瓜子的時候,有可能會吃到一顆臭子。吃第一顆瓜子的時候可能沒吃到,第二顆也不是,但只要你一直嗑,早晚會吃到臭子,然後會說一句:「我怎麼總能吃到臭子?」

或者說你開車上下班,在路上總會看見開大燈的、加塞的、變綠燈半天不啟動的……每每到這個時候,大部分司機都會嘀咕一句:「怎麼又碰見這種白痴!」

其實,這不過是同樣概率的事重複無數次的結果。就像上面說的嗑瓜子,如果你只吃五顆,可能就根本吃不到瓜子,因為臭子的比例其實很低。或者說開車遇上的白痴,其實天底下就是會有一定數量的白痴,但是遇到的機率並不大。但是你天天開車出門,早晚會遇上,這都是正常的。

怕什麼來什麼其實,這個原因和上面那個,是很相似的。

比如說,你的公司裡有一個白痴,經常惹得你不高興,心裡總會罵:「真是個智障,為什麼我總會遇到智障!」

你有沒有想過,你的公司可能有50個人,其中一個是白痴。那麼,不僅僅是你遇上了這個白痴,而是其他48個人也遇上了。只不過你太注意這件事了,所以只考慮了自己。

就像前面開車的例子一樣,其實整條馬路上的人都遇上了這樣亂開車的司機,但是因為他引起了你的方案,所以你的感受尤其強烈。

嗑瓜子也是一樣的,只不過這次是和你自己對比。當你吃到好的瓜子時,你可能根本沒有注意,咔擦、咔擦……就那麼一直吃下去。但是,一旦吃到了臭子,你就會有強烈的感受,在你的大腦加強這個信號,所以就會感覺總是吃到臭子。

在這裡給大家介紹另外一個理論:越怕蜘蛛的人,越容易看到蜘蛛。其實是有點類似的道理,但也不盡相同。導致這個現象的原因,是你越害怕蜘蛛,就會越注意蜘蛛,所以越容易發現。這就是所謂的「怕什麼來什麼」。

矯枉過正這是墨菲定律裡最有指導意義的一點。

在這裡,給大家講一個希臘神話裡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叫做俄狄浦斯。俄狄浦斯的出生是個意外,因為他的父王認為自己被詛咒了,生下的孩子會殺死自己,還會娶走自己的妻子,也就是這個孩子的親生母親。

結果,他的父王酒後失控,還是不小心和妻子做了點小運動,最後生下了俄狄浦斯。為了防止俄狄浦斯先詛咒一樣,他的父王將他扔到荒山。結果俄狄浦斯命大,被一個不知情的牧羊人救下來。等他長大後,由於不知道親生父母是誰,結果陰差陽錯殺了自己的親生父親,又按照國家的禮儀娶了自己的母親,後來在先知的提示下才知道鑄下大錯。因此,俄狄浦斯情結就變成了著名的戀母情結的代表。

可以看得出,他的父王儘量避免悲劇的發生,結果還是沒能逃過命運的懲罰。如果他不相信這個預言,好好地撫養兒子,讓他成為一個正直的人,俄狄浦斯可能就不會弒父。這就是所謂的矯枉過正。

就像去年我女朋友出門旅遊,在一個小瓶裡盛放卸妝水。她怕瓶蓋太松卸妝水灑出來,所以擰得特別緊。結果由於擰得太緊,擰開的時候也非常用力,結果手一滑,卸妝水就灑了。

很多人工作中也是一樣的,感覺某些方面可能有問題,所以儘量避免,結果反而在別的地方出了錯。

在中國的歷史上,也有一種現象,是典型的墨菲定律——讖緯之說,也就是皇帝要倒黴的預言。比如隋朝的時候,隋煬帝聽說姓李的要篡位的預言,結果到處殺姓李的,偏偏放過了李淵,最終被李淵的唐朝推翻。

我讀了很多歷史,最著名的避免這個錯誤的例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有人告訴他姓武的要篡位,他也考慮要不要殺盡姓武的人。結果大臣勸諫:你現在殺姓武的,只能殺死成年人,預言是一定會應驗的,所以就會有更年輕的武姓人應驗,年輕人脾氣暴,對你們老李家肯定會趕盡殺絕。如果你留著這個人,這個人年紀比較大,會慈悲一點,留住你家的後人。果然,李世民沒有陷入墨菲定律的怪圈,最終武則天上位,但是晚年的時候還是把政權還給了李家。

如何避免墨菲定律

說了這麼多墨菲定律的原因,你就會發現,其實這只是人們心理作用的結果罷了。但是,它依然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墨菲定律呢?

針對前兩種原因,其實你只要防微杜漸,就可以了。比如嗑瓜子,如果你嗑之前仔細看看,就會發現臭子都是有破洞的,所以你把這種瓜子扔掉,就不會吃到臭子了。

針對第三種情況,那麼你不需要做什麼行為上的改變,因為天底下就是有白痴,每個人都會遇到倒黴的事,一年之中你總會有那麼一兩個倒黴的日子。你需要做的,就是調整好心態,坦然面對,不要在內心誇大這些倒黴事的作用,也不要讓這些倒黴事影響到你的心情,進而更深地影響你的生活,這就夠了。

至於最後一種情況,才是最有意義的指導價值。當你覺得工作或者其他事情有可能出現錯誤或者紕漏的時候,你要冷靜下來,仔細分析原因,而不是盲目地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只要採取合理的措施,錯誤的結果是可以避免的。最怕的就是你自己先亂了陣腳,那麼問題就真的出現了。

關於墨菲定律的思考

墨菲定律之所以流行,我們前面提到過,就是同理心。大部分人在聽說了墨菲定律,再聯想到自己的生活時,就會不禁感慨:「好準啊!」可是,由於生活節奏太快,他們根本無暇顧及墨菲定律的指導意義,而只是了解了其皮毛。

墨菲定律這個詞語的盛行,加上人們的一知半解,最終造成了墨菲定律逐漸離其真實的價值,而僅僅作為很多人用來裝作有學識的工具。畢竟,「墨菲定律」四個字好像比「我咋這麼倒黴」聽起來高大上得多。於是,這就讓墨菲定律更加流行。

說到這,我想到了經濟學上的一個名詞——口紅效應,說的是當人們經濟上不太寬裕的時候,反而口紅的銷量會隨之提高。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口紅是最最便宜的奢侈品,即可以滿足人們使用奢侈品的欲望,又不會付出太多經濟上的代價。簡單說,口紅效應大概是退而求其次和自我安慰的結合表現。

大家對於墨菲定律的盲目追求,大概就是知識領域的口紅效應吧!

相關焦點

  • 碰到過墨菲定律的真實案例嗎?
    碰到過墨菲定律的真實案例嗎?
  • 《墨菲定律》告訴你:不愛洗頭的人,出門更容易碰見前任
    相信大家可能都遇到過以下這些狀況:滿心歡喜去旅遊,到了目的地才發現自己忘了帶某件重要的東西;暴風雨來臨,坐在辦公室的你才想起來忘了關陽臺窗戶;化好精緻的妝出門一個熟人都遇不見,頂著幾天沒洗的頭拐彎兒就碰見了前男友的……和他的現女友。
  • 頂級思維墨菲定律:4個愛情法則,怕什麼來什麼,到底你該如何愛
    當你想用一串鑰匙打開某扇門的時候,往往嘗試都是不對的,是的,只有嘗試到最後,那才是對的;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也會發生,它在心理學中被稱為「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是由美國的愛德華提出的。主要思想是,如果某件事有可能變壞,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都會發生。
  • 墨菲定律:整體看是小概率,對你來說,百分百
    墨菲定律更多的揭示一種常見現狀,從當事人心態和心理方面描述,它沒有揭示發生的緣由,以及如何應對。下面就從墨菲定律發生的原因,以及如何應對來說明。這個世界是什麼樣的?一維關係是,研究自己的行為產生的後果。比如我努力了,所以收穫好成績。
  • 情感中的墨菲定律:了解這5點,讓你更懂愛情和婚姻
    今天的這篇文章主要圍繞三個問題:1,什麼是墨菲定律?2,婚姻中的墨菲定律是指什麼?3,如何應用婚姻中的墨菲定律讓自己更懂婚姻?……就像我們說的,倒黴的時候,「喝口涼水也塞牙縫」,如此種種的「倒黴事」,你越擔心發生,就一定會發生。這就是墨菲定律。墨菲定律揭示了一個真相,那就是,如果你覺得一件事有可能會發生,哪怕只有十萬分之一的可能,那這件事就一定會發生。
  • 為什麼刷車後總會下雨·「墨菲定律&孕婦效應」可以解釋
    內容概述:墨菲定律概念解析,刷車周期與孕婦定律,不同區域下雨的天數。「每次洗完車就會下雨」,這種詭異的現象到底是因為點子背還是因為人太衰……然而這不是老天爺有事沒事捉弄汽車用戶,而是自己【太在意】。類似的經歷相信大部分車主都遇到過,個人也是不例外的;然而越來越懶了之後,一年平均兩次的刷車似乎就再也沒有遇到過這種事情了——學會忽視墨菲定律即可。
  • 《異性間的——墨菲定律》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由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亦稱墨菲法則、墨菲定理。
  • 《墨菲定律》:普通人與成功人士之間,差的根本不是能力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受:當看到某一場景或某一物品時,你突然有了很高的興趣想要去研究它,探索它,然後就想盡各種辦法去查資料,去打聽,去詢問,當你通過自己的努力有了更多這方面的了解,你就會想還是算了吧,我只是一個普通人,我還有很多事要做,我雖然感興趣,可現實生活不允許呀,於是你淡化了你的想法
  • 愛情中的《墨菲定律》,10句戀愛法則,讓你一眼看透對方內心
    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的概念,它是由愛德華墨菲提出來的,他認為,凡是有可能出錯的事情,那麼它就會有很大的機率出錯,也就是說,任何一件事只要它具有大於零,那麼就不能夠假設它不會發生。其實墨菲定律也可以運用在愛情當中,因為愛情也是需要一些機率的,今天就和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在《墨菲定律》中那些最經典的愛情理論。10句戀愛法則,讓你一眼看透對方內心,你掌握對方心思。
  • 《墨菲定律》:10個奇怪的愛情理論,一眼看清對方是否愛你
    很多人聽到墨菲定律的時候,第一個感覺就是怕什麼來什麼,其實,這是非常正確的,不過你要知道愛情當中也是有很多墨菲定律的,如果你想要擁有一段美好的愛情,那麼就必須要掌握一些墨菲定律,只有這個樣子,才能夠讓你在愛情當中遊刃有餘。
  • 喜歡你的人和你喜歡的人,該選誰?墨菲定律:讓你喜歡的人喜歡你
    墨菲定律,也許有很多人知道,但也許你不知道,它其實也可以用在婚戀情感上,讓我們規避錯誤,迎來美好生活。我們從一個戀愛故事說起。一段感情裡最害怕的,不是為一個人真心的付出,而是你的付出,對對方來說只是多此一舉,毫無意義。女孩的好對男朋友來說已經成為了一種負擔,她近乎饑渴的感情需求,最終的結果只能是吃力不討好。
  • 負債纍纍後為什麼會經常感到事事不順,墨菲定律告訴你答案
    這裡就得引入墨菲定律這一概念,能夠很系統科學地闡述了其中的道理。那墨菲定律是怎樣一回事,又是如何解釋這種現象呢?墨菲定律是一種心理學效應,被美國一個名叫墨菲的上尉發現並總結,開始應用於軍事領域,最後廣泛的應用於經濟財經以及生活的各個領域。
  • 奇怪的《墨菲定律》:10句經典語錄,讓你學會一眼看透他人內心
    墨菲定律的存在,好像能夠解釋世界上發生,但所有一切,因為它能在獲得損失之前,讓人們提供另一種思路,就是要學會計劃,學會準備,學會未雨綢繆,才能夠讓一些事情,減少發生的可能,雖然它的本質是只要一件事情發生的概率大於零,那麼它就一定會發生,但這也同時在告訴你,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一些細小的事情
  • 《墨菲定律》中10個心理學,一眼看穿對手心思,讓你扭轉乾坤
    人們常說的墨菲定律其實是一種心理學。而發現這一定律的人,既不是科學家也不是哲學家,而是一位工程師。他的名字叫愛德華墨菲,而這一定律的得出,是因為他做了一個實驗,就是有人將16個裝備全都放錯了位置。於是他就得出了一個結論說,凡事可能出岔子,那麼它就一定會出岔子。
  • 越愛越痛苦,你是這樣的嗎?墨菲定律捆綁了你
    墨菲定律,是心理學中較為大家所熟知的一個定律,關於它的說法眾說紛紜,其中傳播最廣的一個說法是:越是可能出錯的事情,就越會有很大機率會出錯,同樣地,越害怕的事情,就越會有可能會發生,而越擔心的事情也就越可能會出現。
  • 《與愛同居》又名《真愛墨菲定律》,「墨菲定律」到底是什麼?
    泰國BL劇《與愛同居》(《真愛墨菲定律》)從播出後就引起一陣熱潮,粉絲紛紛感嘆太上頭。繆糕CP更是讓劇粉們磕得停不下來。這部劇能大爆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因為劇情精彩,人物性格鮮明,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情節環環相扣,節奏緊湊;另一方面是劇中主角顏值創新高,演員本身的魅力加分;同時,該劇以一段愛情中的人物之間的糾葛,闡釋了一個看似無形卻無處不在的定律,就是「墨菲定律」,使得全劇能引人思考,有了深層次的哲學探討,不至於淪為口水劇。
  • 《墨菲定律》:4大心理學效應,教你洞悉人性的本質
    我們經常談論墨菲定律。今天,我無意中翻了本書《墨菲定律》,發現除了墨菲定律之外,作者還寫下了許多定律和法規,清楚地說明了在生活上、學習上和工作上存在的許多問題。今天來說下這4個最重要的法則和效應是不是能夠解決你現在的一些困惑呢?
  • 感情中的「墨菲定律」:遲早會來
    墨菲定律:如果事情有變壞的可能,不管這種可能性有多小,它總會發生。你相信世間萬物皆有因果嗎?我相信。「墨菲定律!」他脫口而出。我點點頭。「愛的人不對,愛的時間不對,結果只能變苦果。這個後果,你心裡早就知道了,只是一直不願意去面對。你和她,不管如何開始,最後也只能這樣結束。不然,怎麼辦呢?
  • 墨菲定律,讓你快速終止『惡循環』!
    相反,你會發現,當你某一天有一件倒黴事兒,一整天可能會接二連三碰上倒黴事兒!或者總有一段時間,你感覺厄運纏身,各種不順等等為什麼會這樣?墨菲定律能幫你正確地解釋這種現象,並讓你快速終止「惡循環」!於是網上一查,大家跟我都一樣,總有這麼一段時間你感覺自己很倒黴,為什麼這樣?
  • 如何判斷對方喜不喜歡你?如果你懂墨菲定律就簡單多了
    如果兩個人處於曖昧期,或者是你在暗戀對方,或者是在相親中,怎麼才能知道對方對你有意還是無意?在心理學上有個墨菲定律:大意便是你越害怕的事情,越容易發生。用在鑑別對方是否對你真心上,也甚是好用,轉換過來便是愛情墨菲定律:你越在乎對方,越容易表現不好。所以兩個人見面的時候,如果對方在你面前表現得比平常笨拙,很大機率就是喜歡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