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選內褲事關身材與健康
是否選擇小一號的內褲,就能將贅肉勒緊一些,使自己顯得苗條一些?其實,如果選擇小一號的普通內褲,只會把腰腹部以及臀部的贅肉擠出層層疊疊的效果,反而會使身材走樣。
而且,如果內褲太緊,會使私密部位環境溫暖潮溼,容易滋生細菌,引起陰道炎;另外,太緊窄的內褲,容易與外陰、肛門和尿道口產生頻繁磨擦,使糞便及分泌物中的病菌有機會進入陰道或尿道,從而引發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的感染。因此,內褲一定要選擇寬鬆適度的。
· 好看和舒適哪個更重要?
漂亮的花色、性感的蕾絲,女性往往會被內褲上的這些細節所吸引。其實,內褲主體的材質和舒適度,才是挑選的關鍵指標。材質要考量透氣性、吸水性和舒適性,以純棉和莫代爾為最佳。挑選內褲時,應用雙手將內褲撐開,看看前後弧度是否符合自己的身材。
此外,以白色為代表的淺色系,是內褲的最佳顏色。因為白帶可以體現女性的陰道健康狀況,對很多婦科疾病進行預警,而深色或花色的內褲,會干擾我們對白帶的觀察和判斷,有可能因此延誤病情。
· 不同用途的高腰三角褲和四角褲
腰腹總是發涼或者年紀大一些的女性,適宜選擇高度在肚臍或以上的高腰三角褲,會具有較好的保暖效果。夏天穿裙子的女性,適合穿安全性更高的四角褲,避免走光的可能。
女性有不同的生理周期和身份變化,如何穿內褲,也並非是一成不變的事。
· 每天換洗更健康
為了私密健康,一定要養成勤洗勤換內褲的習慣,最好每天更換。另外,內褲可單獨放置在專用收納袋中,或者裝進乾淨的塑膠袋中,以免存放過程中沾上灰塵和細菌,影響健康。
· 專用的經期內褲
衛生巾和護墊背後的粘膠,可以使它們牢固地粘在內褲上,但粘性越好的膠,越不容易從內褲上清除。而這些粘在內褲上的膠,會直接接觸到女性的私密處,容易導致二次汙染,引發外陰炎和陰道炎等。所以,經期的內褲要專用,平時不要穿著。
· 特殊的孕媽內褲
孕媽的內褲關乎自己和寶寶的健康,應根據懷孕期腹圍和臀圍的變化進行選擇,也可購買能調整大小的紐扣式內褲。款式應多以高腰和中腰為主,避免低腰內褲甚至是性感內褲。常見的孕婦內褲有包腹式內褲、產婦專用生理褲和免洗棉褲等,都適合孕期使用。
· 內褲使用不超過半年
通常情況下,使用頻率較高的內褲,最好半年一換。哪怕還沒到半年,如果內褲已經出現變形、材質變幹硬、汙漬洗不淨等情況,都需要及時進行更換。
· 黴菌性陰道炎應穿一次性內褲
據統計,80%的女性都有可能患過真菌性陰道炎,尤其是有性生活的女性。在真菌性陰道炎發作期間,穿過的內褲要麼扔掉,要麼用開水煮沸消毒,建議最好穿著一次性內褲,可以隨時丟掉。
· 性感內褲不宜天天穿
以丁字褲為代表的性感內褲,能讓女性顯得足夠性感和迷人,但大多是化纖材質的它們,可不宜天天穿著。因為造型窄小以及材質透氣性差,很容易損傷嬌嫩的皮膚,滋生細菌,引發婦科炎症等。
研究顯示,一條髒內褲平均帶有0.1克糞便,而這其中含有100萬個病毒、10萬個細菌等,很有可能包括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所以,洗內褲可不是我們想像得那麼簡單。
· 手洗內褲不過夜
換下來的內褲要及時清洗,最好不要過夜,否則容易滋生細菌,增加清洗難度;內褲自己手洗比較好,使用肥皂或女性專用皂,然後細密地揉搓,清洗徹底;洗完後不要直接暴曬,先放在陰涼處風乾,再放在陽光下消毒,否則內褲容易發硬、變形。另外,不要把內褲晾掛在潮溼的浴室裡。
· 專用器皿單獨清洗
內褲要單獨清洗,避免與襪子、外衣等混洗,否則容易造成交叉感染;清洗內褲時要有專用器皿,不與其他衣物混用一個器皿洗滌,避免內褲被汙染,帶來健康隱患。
· 內褲泡洗宜用冷水
我們通常認為熱水去汙力強,更容易把內褲洗乾淨。其實,人的汗液等分泌物除含油脂外,還含有一些水溶性蛋白質。蛋白質在受熱時會發生凝固,然後積存在織物纖維之間,使內褲發黃變硬,而用冷水泡洗則能避免這種情況。
· 經期內褲的特殊處理
女性處於生理期時,私處最敏感,更容易感染病菌,所以經期內褲更要洗乾淨。如果經血剛剛沾到內褲上,可用冷水衝洗去除;如果血漬已經幹硬,可以滴些雙氧水,能有效去除血漬。
內褲的舒適、清潔與否,直接影響到女性的私密健康,是每個女性都要講究一輩子的事。關注內褲,就是關注自己的生理健康。
平安好媽媽,是專業的母嬰知識分享平臺,擁有強大的平安好醫生·私家醫生婦科及兒科醫生專家團,和你分享最實用的女性健康及育兒知識,助力新手媽媽的身體健康,一起守護寶寶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房小剛.女人——藏在內褲裡的健康小秘密[J].人人健康
[2] 陳日益.女性內褲換洗六要點[J].家庭醫學:下半月
[3] 一葉.小物件 大講究——關於女性內褲那些事兒[J].生活與健康
[4] 周潔伊.女人內褲怎樣洗才科學?[J].婦女生活
資料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