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麻醉醫師百般嫌棄的止血帶,該如何應對之

2020-12-23 麻醉MedicalGroup

目前,儘管有了電刀等先進止血設備,但仍然有些骨科醫生喜歡上止血帶。不誇張地說,花生粒那麼大一個東西,他也要上止血帶。似乎,沒有止血帶不會做手術了一樣。或者說,人家擔心患者失血過多。總之,難以理解。

如果術前估計失血量會比較大或者血型稀有,本著節省血資源的角度,這是可以理解的。又或者手術中可能涉及細小神經血管的解剖,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僅僅是為了術野清晰,就難以讓人理解了。

有人說,失血量多了,患者會有危險。沒錯,這話一點不假。然而,這些人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手術過程中,麻醉醫師是一直在場的。很多人認為這個只會打麻藥的醫生,其實更重要的工作是保障患者安全。除非短時間內失血量很大,或者血源跟不上,否則麻醉醫師還是很有信心維護患者循環穩定的。

可以說,麻醉醫師是百般嫌棄止血帶的。究其原因為,上止血帶一定時間後,患者可能出現煩躁不安、冷汗、疼痛難忍、局部有壓迫感、血壓升高;有些局部出現水皰,放止血帶後大多緩解,但水皰不會馬上消失;放止血帶後,出現血壓下降甚至休克;手術後,患者出現肢體麻木、無力、感覺減退等神經症狀。

既來之則安之,該如何應對之呢?

術前詳細掌握患者的各種情況,做到知己知彼。比如,是否有感染,惡性腫瘤,心功能如何,是不是易栓塞病人等。遇到這些患者時,應高度警惕。

止血帶放置的位置很關鍵,止血帶應放於四肢肌肉豐富的部位,上肢放於上臂中.上1/3處,下肢放於大腿根近腹股溝處,放止血帶時應墊一圈軟布保護皮膚。正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同時,止血帶應放置牢固,應不能上下滑動。

麻醉的作用必須完善,尤其是在局部麻醉、神經阻滯或硬膜外阻滯時,麻醉的區域一定要大於手術區和上止血帶區。臂叢阻滯時,要注意阻滯肋間臂神經。神經阻滯較完善時出現止血帶反應的機率就小,甚至不出現。有研究顯示,長效局麻藥作完善的臂叢神經阻滯,即使3~4h的手術也不引起止血帶疼痛。

預防性地用一些鎮靜止痛藥,能減輕止血帶反應的症狀,減輕肢體的缺血再灌注損傷,如咪唑安定,右美託咪定等。這種預防措施,常常被應用於神經阻滯中,且收效很好。

有研究顯示,不同麻醉方法對止血帶反應的影響有明顯不同。如,腰麻和硬膜外阻滯的病人,下肢止血帶充氣超過1小時後,可感到遠端肢體疼痛或燒灼感;有時靜脈使用嗎啡類鎮痛藥也無效,但放鬆止血帶後便可緩解。

另外一項研究顯示,止血帶充氣後45~60min,全身麻醉患者會產生全身性高血壓。其原因尚不清楚,有人認為這可能反應了肌肉或神經細胞缺血已達到臨界水平,通過加深麻醉來降壓常不能奏效,需應用血管擴張劑。

過高的壓力可能導致組織或神經壞死,過低的壓力又容易僅阻斷靜脈、反而造成肢體淤血。然而,由於患者血壓本身是動態變化的、甚至是由麻醉來掌控的。因此,關於止血帶,希望儘早出現更為智能的止血帶。在使用過程中,可以隨時偵測到動脈血壓變化,並隨時自動施加稍高於動脈壓力的氣壓。這樣一來,避免了過度施壓帶來的相應併發症。

相關焦點

  • 香港富商孫女赴韓整形死亡 麻醉醫師到底有多重要?
    那麼,在手術中,麻醉藥丙泊酚有哪些使用禁忌,麻醉醫生在整容手術中發揮著怎樣的重要作用,如何規避整容死亡這一風險呢?封面新聞採訪到內江市第一人民醫院麻醉科主任顏淵。麻醉藥丙泊酚 或可引發呼吸暫停「羅貝兒在手術過程中,沒有按要求在手術現場安排麻醉醫師,除了反映出該整形醫院自身不規範外,也可能與醫院對於所使用的藥物丙泊酚的疏忽大意有關。」
  • 麻醉醫師相關的神經系統檢查:評估麻醉誘導、維持和甦醒期間的覺醒...
    麻醉醫師同樣可使用「平滑追蹤」來監測患者意識水平的轉變,要求患者的眼睛沿著一條水平線追蹤麻醉醫師手指的運動軌跡。隨著意識水平的下降,「平滑追蹤」時患者眼睛側向的偏移將減少、眨眼增加,並可出現眼球震顫,眼瞼閉合眼睛最終固定於中線。
  • 大部分整形事故都是出自麻醉,關於麻醉的這些內容不可不知!
    最近越來越多的整形事故不是出自不合法美容院或者工作室,就是出自不合格的麻醉。到底打麻醉有什麼風險,如何規避。
  • 我是澳門女兒,也是武漢媳婦——記麻醉醫師蘇娃婷
    上周,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麻醉醫師蘇娃婷穿上厚重的防護服,在專用手術室,為一名有新冠接觸史的孕婦緊急剖宮產手術實施麻醉。90分鐘後,手術順利結束。蘇娃婷抱著剛誕生的新生兒,笑得格外開心。這是她從澳門艱辛返漢後,進行的第3臺三級防護下的手術麻醉。
  • 圍麻醉期突發急性肺水腫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水腫液蛋白質含量與血漿蛋白含量之比> 0.6。其中,50%發生在50歲以上患者。6.原因不明性肺水腫肺水腫原因如肺切除術後、高原性肺水腫、肺栓塞、肺實質性病變、心律轉復、體外循環等。7.神經源性肺水腫顱腦損傷、腦膿腫、腦血管意外、腦膜和腦部炎症、腦瘤、癲癇大發作。
  • 人心不能麻醉——《麻醉風暴》
    每一天的麻醉科人員,不停地超時超量工作,麻醉科醫師就像在風暴裡,拉著一條生與死的風箏線,我不斷提醒自己,再累也要清醒
  • 【海上—醫春藤】住院醫師培訓之人工胎盤剝離術
    一般不需特殊麻醉,若宮頸內口較緊時,可行雙側陰部神經阻滯麻醉或哌替啶100mg肌內注射。對操作困難者可用丙泊酚靜脈麻醉。陰道分娩:以一手於腹部向下按壓子宮底部,另一手五指併攏呈圓錐形狀沿臍帶伸入宮腔內,找到胎盤與子宮交界面,自胎盤下緣,掌心朝向胎盤母面,掌背貼於子宮壁,用手掌尺側於胎盤—子宮壁間隙腔像裁紙樣剝離(圖)。如能剝離出一缺口,繼續擴大剝離面,直至整個胎盤剝離。
  • 【推薦】麻醉護士必看——如何做好麻醉護理
  • 止血帶止血法口訣
    遇到四肢大出血,直接壓迫不奏效,加壓包紮無結果,此時應用止血帶止血帶的種類多,充氣旋壓三角巾。止血帶的鬆緊性,不要過緊或過松,阻止出血為標準。標記時間到分鐘,交接患者要說明。>若要超過四小時,永久損傷可引起,因此綁紮兩小時,松解一次二分鐘,防止損傷照此行,如果超過六小時,不應松解止血帶
  • 高場強磁共振成像手術麻醉專家共識|磁共振|麻醉科|共識|手術|患者...
    所有麻醉科醫師及其他工作人員都應該接受關於MR掃描運行環境的安全教育,以及醫院所用MR儀器特徵的具體教育。應該強調進入Ⅲ區和Ⅳ區的安全性,特別強調該區域的危險及對監測的影響。安全教育還應該包括如何安全應對Ⅲ區和Ⅳ區內出現的緊急狀況(詳見突發事件及其處理)。
  • 麻醉「聖殿」——乙醚大廳的故事
    乙醚大廳所在的建築被稱為「Bulfinch」大樓,在麻省總院建設之初就已經建成,當時是由建築師Charles Bulfinch設計完成,該建築師後來設計了美國國會和白宮等建築,這些建築均有特徵性的半圓形穹窿頂層結構,這些也成為美式建築的特徵
  • 扁桃體切除,怎麼麻醉?
    當扁桃體炎反覆發作時,可以經醫師慎重評估做扁桃體切除。由於小兒咽腔相對成人狹小,當扁桃體腫大後極易出現呼吸不暢的情況,這也是小兒切扁桃體比較多的原因。下面,我們談一談關於扁桃體切除怎麼麻醉的問題:上個世紀,扁桃體切除術是非常普遍、也是人們印象中非常小的一個手術。記憶中,小孩子領到醫院很快就能做完這個手術。主要原因是,那個時候的麻醉非簡單,僅僅是表面麻醉或者局麻。
  • 圍麻醉期突發酮症酸中毒的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
    圍麻醉期酮症酸中毒除了糖尿病性,還有飢餓性、酒精性。圍麻醉期酮症酸中毒絕大部分發生在有糖尿病的病例,手術麻醉應激使糖尿病患者發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概率增加。本期,我們找出其原因分析及應對策略分享給大家:首先,我們對其原因進行分析:凡能引起體內胰島素嚴重的絕對或相對缺乏的因素,都可以誘發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發生
  • 整形麻醉那些事 整形前你一定要知道!
    近越來越多的整形事故不是出自不合法美容院或者工作室,就是出自不合格的麻醉。到底打麻醉有什麼風險,如何規避。
  • 麻醉小常識之「半身麻醉」 ——「椎管內麻醉」
    1、何謂半身麻醉?  脊髓神經因分布的位置不同而管理身體不同部位的感覺和運動,利用這個原理,我們從背後打入麻醉藥來暫時阻斷某些脊髓神經的作用,以達到可對該脊髓神經所管理的區域手術而病人不會感到疼痛的目的。這種麻醉方式,病人不會失去意識,只有下半身不能動,所以稱為半身麻醉。  2、半身麻醉有哪些 ?
  • 麻醉醫生「插管敢死隊」,如何為危重症患者保駕護航?
    既然新冠肺炎患者對氣管插管提出了更大的挑戰與要求,那麼,麻醉醫師在具體操作時,應當如何做到在保護自己的同時,也為患者保駕護航呢? 對此,2月26日,中華醫學會麻醉學分會(CSA)氣道管理學組公布了《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氣管插管安全實施專家建議》(以下簡稱《建議》)。
  • 止血有何招數!穩住,不要慌!一次性止血帶關鍵時刻必備
    生活中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意外,當這些小意外導致出血時,你會如何處理?是沉著冷靜、不慌不忙?還是束手無策?看完這篇文章,小小出血,咱們就能輕鬆處理。
  • 《幸福三重奏》更新,李誕空降爆「緋聞」,眼冒金星還被百般嫌棄
    不過嘉賓們再有趣,還是不及飛行嘉賓更有意思,在最新一期的節目中,大家喜歡的脫口秀節目主持人李誕就餓著肚子空降了,他不僅帶來了最新"緋聞",還慘被節目組"欺騙",餓到眼冒金星還得服從於大爺的安排乾活,完了還要被百般嫌棄,真太慘了。每一位嘉賓在前來的車上都會念一段有關於徐岙底村的介紹,只有李誕還沒念完就扔掉臺詞本發飆了,因為他已經舟車勞頓七個小時沒吃飯了。
  • 當你全身麻醉時,你的身體會經歷什麼?全麻就是人死過一回?
    當你麻醉時,身體經歷了什麼?麻醉醫師會在手術的全過程,根據患者的反應和相應的手術步驟不斷調整用藥,並用多種輔助藥物來調控患者的心率和血壓等,配合手術的順利進行。麻醉手術真的會讓人變笨嗎?不少人擔心麻醉會損害大腦功能,造成智力下降。腦細胞的活動需要充足的氧氣,如果有呼吸障礙就會造成腦細胞缺氧,如果停氧5分鐘,則會大大影響大腦功能。對此,西南醫院手術麻醉科主任魯開智教授表示,在手術中,麻醉醫師都會緊密監測患者的各項指標,精準調節麻醉深度,不會使患者的大腦缺氧。所以,正規的、操作得當的手術是不會影響智力的。
  • 索命麻醉:你不知道的關於一線醫生的真相
    「有---他在年前報了脫產博士,跟我說,考試時可以多請幾天假,帶著我跟大寶到廣州玩一玩看一看,還說可以辦籤證到香港看一看---我說帶不帶二寶,他說二寶太小,就帶大寶吧。」吳輝,並不是唯一一個猝死的麻醉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