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寶事件後續:中行理財產品募集失敗率上升,監管回應又有新進展

2020-12-22 界面新聞

記者 | 張曉雲 鄒璐徽

中行原油寶和解協商尚未結束。

界面新聞獲悉,自4月23日爆發原油寶事件後,中行發售的理財產品募集失敗率上升,共有7隻產品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

界面新聞記者發現,5月7日、5月8日中行面向投資者的公告顯示,「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智薈系列」201472、201474、201458、201459期產品於2020年5月4日至2020年5月6日/2020年5月5日至2020年5月7日期間發售,因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認購資金已於募集失敗當日返還客戶帳戶。

4月28日、5月6日面向投資者的公告也顯示,「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智薈系列」201309、201374、201375期產品於2020年4月24日至2020年4月27日/2020年4月28日至2020年5月5日期間發售,因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認購資金已於募集失敗當日返還客戶帳戶。

據了解,中銀平穩理財計劃於2019年4月4日起在全國面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發售,主要投資於長期市場公開信用評級在AA-及以上評級的超短期融資券、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期限不超過1年的非公開定向債務融資工具等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少量投資於貨幣市場投資工具。該產品以穩健的策略降低投資風險,同時爭取獲得比較平穩的高收益。投資期限為3個月至1年,以1年為主。

此前,該產品偶爾也會因為未達到募集成立條件而募集失敗,但未出現如此密集的情況。

此外,界面新聞從投資者處獲悉,5月7日,投資者收到了抬頭為上海銀保監局的《上海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補正告知書》。

該文件表示已收悉投資者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的舉報材料,根據《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辦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需要投資者在收到告知書的60天內,補充提供中行上海分行違反相關銀行保險監管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和其他規範性文件行為的具體實施及相關證明材料,我局將在收到完整材料後依法辦理。

4月29日,上海銀保監局曾向該位投資者出具一份《銀行業保險業消費投訴轉送告知書》,彼時,該份文件曾表示,投訴人與中國銀行原油寶業務糾紛等問題,屬於雙方的民事爭議,依法應當與中行上海市分行協商解決,糾紛材料已經轉送給中國銀行分行辦理。

需要注意的是,兩份文件的公章並不一樣,前者為「舉報專用章」,後者為「投訴專用章」。

某資深監管人士向界面新聞表示,舉報與投訴為不同的渠道,舉報是信訪渠道,投訴是消保渠道。舉報,應該針對反映銀保監會系統幹部或者監管工作的問題,投訴,則應該針對反映銀行保險機構的問題。

此外,兩份文件的收悉日期均為4月23日,由此可以推測,該投資者應於同一天寄送材料,在4月29日收到了消保渠道的反饋,在5月7日收到了信訪渠道的反饋。

至於這份文件是否代表銀保監會已經受理,需要參考2020年1月銀保監會印發的《銀行保險違法行為舉報處理辦法》(以下簡稱為《舉報辦法》)。

《舉報辦法》明確了受理與不受理的條件,舉報同時符合以下條件的,予以受理:舉報事項屬於本機構的監管職責範圍;有明確的被舉報人;有銀行保險違法行為的具體事實,及相關的證明材料。

也就是說,銀保監會是否受理需要投資者在寄送文件之後才能有定論。在收到完整材料的15天內,銀保監會將決定是否受理,並書面告知舉報人。

目前,中行正在全面推進協商進度。

為推進和解進度,中行分支行似乎壓力頗大,部分投資者反映,晚十點仍收到工作人員的致電,以及中行工作人員登門拜訪。

此外,據新浪報導,中行某分行內部員工一度表示,願意自己出錢彌補其總行方案外虧損的部分。

(記者郝昕瑤對本文亦有貢獻)

相關焦點

  • 中行被罰5050萬!「原油寶」事件處理結果來了,認定存在四大違法...
    存在四大違法違規行為12月5日,銀保監會官網消息顯示,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針對「原油寶」產品掛鈎WTI5月合約負結算價格事宜,中行持續與市場相關機構溝通,就4月20日市場異常表現進行交涉。中行將繼續全力以赴維護客戶利益,未來進展情況將適時與客戶保持溝通。4月29日晚間中行再次發布關於「原油寶」產品情況的說明。說明顯示,中行將以對客戶認真負責的態度,持續與客戶溝通協商,在法律框架下承擔應有責任。
  • 多頭巨虧超300億元中行原油寶涉嫌非法期貨交易?中行深夜回應!有人...
    中國銀行連續發布公告回應熱點4月22日深夜,中行官網發布公告:近日,部分媒體就本行原油寶業務進行了報導,該業務有關情況已在相關網站說明,本行將依法合規處理相關業務後續事宜。元/桶;二是4月22日起暫停客戶原油寶新開倉交易。
  • 中行「原油寶」事件,投資者該補足交割款嗎?
    4月22日,媒體報導了中國銀行「原油寶」巨虧事件,創下有史以來第一次負值。據稱此次交易將導致投資者虧損達到人民幣300億元。22日,中行向投資者發送「催債」簡訊,稱原油寶美國原油合約已參考CME官方結算價進行軋差或移倉:▲投資者收到中國銀行要求補足交割款的簡訊(圖/網絡)簡訊同時指出,「請多頭持倉客戶根據平倉損益及時補足交割款」。
  • 中行原油寶事件最新進展!口頭通知不上徵信不還欠款,自覺理虧?
    從開始的不還欠款上徵信,到如今的暫停上徵信,中行認錯了嗎?中行原油寶事件有了最新進展。26日晚間,從中行原油寶的投資人群中獲悉,有原油寶投資人稱接到中行電話:暫不追繳保證金欠款,暫不上報徵信。雖然這一說法較之前已有所緩和,但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最後的處理結果還是要等總行來確定。
  • 中行開始劃扣倒欠資金 原油寶穿倉背後仍有四大問題待解
    來源:券商中國作者:馬傳茂 許孝如中行原油寶事件又有新進展!在昨日發布了一封情況說明後,今日中行開始陸續將投資者「原油寶」帳戶中的保證金直接划走,正式執行-37.63美元/桶這一聞所未聞的結算價。如此大面積穿倉事件的發生,必將成為國內理財發展史上最具標誌性的事件。而原油寶事件背後還有諸多問題待解,尤其是要回到產品的設計、產品的風險屬性認定等方面重新思考。
  • 原油寶揭開銀行「類期貨」業務冰山一角 中行等多家銀行介入
    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記者 | 惠凱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後,多位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銀行在投資者適當性方面存在較大問題,其產品設計、移倉制度暗藏風險。無論是國內、還是英美的原油期貨,門檻均較高,開戶時需有「雙錄」等手續,而原油寶的交易門檻則較低,有違證監會體系下的風控和投資者適當性原則。
  • 「原油寶」試水和解 中行承擔負價虧損賠償20%保證金
    摘要 【「原油寶」試水和解 中行承擔負價虧損賠償20%保證金】海外極端負油價導致的中行「原油寶」投資者大面積爆倉事件,最近有了新進展。
  • 「原油寶」查處結果來了,銀保監會重罰中行5050萬!暫停中國...
    銀保監會依法查處「原油寶」事件 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中國銀保監會對「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高度重視,第一時間要求中國銀行依法依規解決問題,與客戶平等協商,及時回應關切,切實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同時,中國銀保監會會同相關部門成立跨部門聯合調查組,認真做好核查事實、處置風險、堵塞漏洞等工作,堅決查處中國銀行違法違規行為,全力維護金融市場秩序。
  • 原油寶深度調查:9成受害者是「小白」,本質上「不是銀行理財」!
    回顧戳:21創新工場原創視頻——投資中行原油寶,我虧得一無所有中行「原油寶」穿倉事件鬧得沸沸揚揚,在各種討論和猜測下,對責任認定都無法脫離一個基本問題,即「原油寶」本質上究竟是什麼?適合什麼樣的投資者?由誰來監管?
  • 給投資人敲響警鐘,這次的原油寶事件,對中國銀行有什麼影響?
    這件事一經發酵後,網絡上對中國銀行的原油寶事件,也是持續性地熱烈討論。就個人的觀點來看,原油寶事件對中國銀行肯定是有不小的負面影響的,理由如下。二、中行因該事件產生了嚴重的信任危機中行的操作有重大失當原油寶這一期貨,不只是中行的獨家產品,而是工行,建行等其他銀行都有推出的,但是其他家的銀行都操作的很好,唯有中行是像是在配合誰演戲一般,把這一切事情引向了早已設定的劇本
  • 「原油寶」穿倉投資者負債 中行、摩根大通、CME 板子該打在誰身上?
    一位購買了中行「原油寶」的投資者表示,之前嘗試將錢打入「原油寶」帳戶中還可以取出,但從今天開始便已經無法取出。歷史罕見「負油價」的影響,正在以一種殘酷的方式發酵,中國銀行「原油寶」因為穿倉事件深陷輿論漩渦。中行「原油寶」事件爆發後小道消息鋪天蓋地,4月22日晚間中行5條內容作了公開回應,但仍有諸多疑點尚不明朗:中行是否有資質將產品賣給個人投資者?
  • 中國銀行:將依法合規處理「原油寶」相關業務後續事宜
    摘要 【中國銀行:將依法合規處理「原油寶」相關業務後續事宜】中國銀行晚間公告,近日,部分媒體就中國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油寶」業務進行了報導。該業務有關情況已在相關網站說明。本行將依法合規處理相關業務後續事宜。
  • 原油寶穿倉追蹤|投資者怒斥產品漏洞,巨虧這鍋中行該不該背
    上述「黑天鵝」事件的發生,也讓掛鈎WTI 原油期貨的「紙原油」產品多頭產生巨虧,尚未及時完成移倉的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首當其衝。4月21日,中國銀行發公告稱,正積極聯絡CME,確認結算價格的有效性和相關結算安排,同時將原油寶產品「美油/美元」「美油/人民幣」兩張美國原油合約暫停交易一天。
  • 中行原油寶開的是虛擬交易盤!究竟是把錢虧給了美國空頭還是中國...
    中行原油寶事件仍在發酵,昨日有維權者發出致命一問:假如,中行沒有在海外做交易,那就是和投資者在對賭,虧的錢給了誰?原油寶是一款理財產品,只是與原油期貨「掛鈎」,中行是不是買了對標的原油期貨合約,買了多少,買原油寶的個人投資者都是無法控制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因此讓他們承擔無限清償責任,在權利與義務上是不對等的。
  • 中行原油寶開的是虛擬交易盤!穿倉人究竟是把錢虧給了美國空頭還是...
    來源:雪球中行原油寶事件仍在發酵,昨日有維權者發出致命一問:假如,中行沒有在海外做交易,那就是和投資者在對賭,虧的錢給了誰?原油寶是一款理財產品,只是與原油期貨「掛鈎」,中行是不是買了對標的原油期貨合約,買了多少,買原油寶的個人投資者都是無法控制的,甚至可以說是一無所知的,因此讓他們承擔無限清償責任,在權利與義務上是不對等的。
  • 「原油寶」事件,中行被罰5050萬!百億虧損留下了什麼教訓?
    >中行原油寶時間的處罰結果出來了。銀保監會認定的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四項:首先是產品管理不規範,包括保證金相關合同條款不清晰、產品後評價工作不獨立、未對產品開展壓力測試相關工作等;二是風險管理不審慎
  • 中行回應被罰5050萬:深刻反思 5050萬罰單一點不冤
    原標題:中行回應因「原油寶」事件被罰5050萬:接受處罰,及時出臺和解補償方案據銀保監會官網5日消息,近期,中國銀保監會就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依法開展調查工作,對所涉違法違規行為作出行政處罰決定,並採取相應的監管措施。
  • 中行委託律師敦促CME調查 背後究竟是何用意?
    財聯社(北京,記者 姜樊)訊,中行「原油寶」事件在昨晚有了新進展。4月29日晚間,中行發布聲明表示,已委託律師正式向CME發函,敦促其調查4月21日原油期貨市場價格異常波動原因。國際金融問題專家趙慶明認為,瞬間下跌的油價背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這是此次中行「原油寶」穿倉事件的核心問題,需要CME調查給中行和全世界一個答覆,中行再以此來向投資者做出解釋,是有必要和有意義的。「負油價已經超出了人們的常識認知,其原因是什麼可能只有掌握交易數據的CME調查起來更便利,更具權威性。」
  • 匯查查:「原油寶」爆倉的背後是什麼?事件已蓋棺定論被罰5050萬!
    隨著銀保監會的最終蓋棺定論,名噪一時的中行「原油寶」事件,最終落下了帷幕。此次事件,直接導致了近315億巨額虧損,真可謂是扎紮實實的被美國芝商所割了一波韭菜。 原油寶事件始末: 近幾年,隨著投資理財市場不斷發展,銀行金融機構也參與其中,並且投資品種的類型多變,其中不乏有風險稍大的投資品種,中國銀行推出的「原油寶」就是其中一個。 今年伊始,受到突發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全球經濟陷入停滯階段。原油作為一種經濟商品,受創更甚。
  • 中行回應被罰5000萬,值得深思
    5日,中國銀保監會公布了關於中國銀行「原油寶」產品風險事件行政處罰決定,中國銀行當日回應稱,中國銀行堅決接受處罰,認真落實相關監管措施,針對產品管理不規範、風險管理不審慎、內控管理不健全、銷售管理不合規等問題,深刻反思、汲取教訓、舉一反三,對有關責任人員依法依規嚴肅問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