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性食物中毒,係指由於進食被細菌及其毒素所汙染的食物而引起的急性感染中毒性疾病。較常見的有沙門氏菌屬感染的急性胃腸炎、葡萄球菌食物中毒、肉毒中毒、變形桿菌食物中毒和嗜鹽菌食物中毒等五種。
針灸對各型食物中毒都有一定效果[1~6],早在50年代即開始報導。但大樣本報導 則見於八十年代之後。就所及資料看,針灸較多應用於葡萄球菌食物中毒和嗜鹽菌(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的救治,且多用剌血之法,療效明顯,有效率達99~100%,且多在針後十數分至數十分鐘內緩解,故對它們著重討論。葡萄球菌食物中毒是葡萄球菌腸毒素所致的疾病,臨床表現為進食後短期內急驟發病,胃腸道症狀嚴重,尤以嘔吐為著,可導致失水、虛脫、肌痙攣等;嗜鹽菌食物中毒,與食用染有副溶血性弧菌之醃漬物有關,起病急劇,以腹痛嚴重,腹瀉黃水樣或黃糊便(約1/4呈典型的血水或洗肉水樣便)為主要症狀。青壯年多見。上述兩種疾病,常可造成集體發病。
根據目前臨床實踐,針灸可作為這兩類急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救治措施之一。
(一)取穴
主穴:金津、玉液、委中。
配穴:大椎、足三裡、神闕。
(二)治法
常用主穴,均以三稜針放血。證屬寒者(面白肢冷,腹痛喜暖)加足三裡,用熱補法,神闕隔姜(或鹽或蒜)艾灸3壯;證屬熱者(面赤口渴,腹痛無汗)加大椎,用瀉法,足三裡涼瀉,灸神闕,法同上。
(三)療效評價
共治301例,除5例因宿有它疾轉院,餘均獲痊癒。絕大多數患者針灸後在15~30分鐘內緩解,一般於3小時後症狀消失[4]。
(一)取穴
主穴:中衝、少商。
配穴:神闕、水分、陰交、肓俞、足三裡。
(二)治法
先以三稜針點刺雙側中衝、少商,使之充分出血,達到血色由暗紫變淡紅為度。重症者加刺水分、陰交及雙側肓俞,點刺深度0.25~1.0毫米(1~4分),然後即在此四穴(包括神闕穴在內)以大型火罐拔罐,待神闕穴充血如紅桃狀,臍周四穴血流成線條狀便可起罐。發生休克者,配足三裡,以直徑0.7~0.9毫米的粗針深刺,深度1.25~2.5毫米(5分~1寸);或肌內注射阿託品0.5~1.0毫克;並在腰腹部作熱敷。
(三)療效評價
上法共治752例,治癒25(96.41%),有效(3.19%),無效3例(0.4%),總有效率達99.6%。與西藥組對照,針刺的治癒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較之為高(P<0.01)[6]。
【主要參考文獻】
[1]王善民,等。試用腹部多針法治療急性食物中毒性腸胃炎。江蘇中醫1959;3:29。
[2]山東醫學院附屬醫院內科。針灸治療金黃色葡萄球菌所致的食物中毒37例臨床分析。山東醫刊 1959;(2):6。
[3]臧鬱文。針灸治療食物中毒療效觀察。針灸雜誌 1966;(2):25。
[4]柳岸。針灸治療暴髮型胃腸炎301例療效分析。北京中醫 1985;(3):51。
[5]張懷忠,等。刺血法治療急性嗜鹽菌食物中毒725例。遼寧中醫雜誌 1983;(6):47。
[6]王秋翔。針灸療法搶救食物中毒一例。天津醫藥 1978;(4):192。
本欄目僅供學習與參考,切勿模仿施治!
想系統的學習中醫針灸臨床技術嗎?
想和針灸名家面對面學習針灸治療經驗嗎?
歡迎報名參加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培訓中心的針灸系統培訓,了解課程詳情請聯繫:
課程諮詢: 010-87194964 010-64209976
劉老師:
13811920562(同微信) 18600102179(只限電話聯繫)
韋老師:
13811920563(同微信) 13811921863(同微信)
13811921593(同微信)
裴老師:
18511306828 ( 同微信)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內夕照寺街東玖大廈B座7層世界針灸學會聯合會
⊙版權聲明:本文摘自網絡,中醫針灸醫案編輯整理,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信息,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