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低迷銀行卡詐騙增多 英華媒籲華人盯緊帳戶

2021-01-0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5月29日電 據英國《英中時報》報導,英國的銀行卡服務很完善,但不等於沒有風險。作為倫敦2012年奧運會金融類唯一合作夥伴,Lloyds TSB是不少華人選用的銀行。但近日連續有華人學生反映在該行的帳戶有虞,有的被消費,有的被取款,其他銀行用戶也發生了類似情況。出於對華人尤其是留學生財產安全的關注,記者深入了調查這一情況並採訪了相關人士及專家,提醒華人:經濟持續衰退,銀行卡詐騙案呈增多之勢。華人要保持必要防範和警惕,但不必談虎色變。

  留英學生大筆金額遭盜刷

  上周,一條在留英學生中互轉的微博引起了記者的注意。「用TSB銀行卡的同學注意了。最近好幾個同學的銀行卡都被複製信息,有人用複製後的卡消費取現,損失從幾百鎊到一千鎊的都有。……」記者第一時間與留言中稱遭盜刷的幾位同學取得了聯繫。

  4月中旬的一天,初到斯特靈的小L用Lloyds TSB儲蓄卡到ATM機上取錢時,發現卡上原有的2000鎊只剩下5鎊。當天周六銀行已關門,周一是銀行假,一直等到周二,小L到銀行查對帳單,才發現帳戶上的錢10天來分10次被人從不同地方的ATM機取走,而那些地點他都沒去過。銀行工作人員解釋可能有人複製了他卡上的信息,然後用假卡取了錢,並稱將有專人第二天給他打電話調查,但小L等了幾天都沒有實質進展。4月26日,再次到銀行催促後,小L報了警。報警後,銀行處理速度明顯變快,一周內他就收到了新卡,被盜刷的錢也全部退還。

  小L最初申請帳戶時,銀行給了他開了兩個帳戶、兩張卡,一張debit卡對應現金帳戶,一張saving卡對應儲蓄帳戶,並建議他大額資金放到儲蓄帳戶上,既安全,又有利息;日常消費則用debit卡。儲蓄卡沒有晶片,只有磁條,只能到取款機上取錢或網上轉帳到現金帳戶上,不能刷卡消費。「都說儲蓄帳戶安全,沒想到問題卻出在儲蓄帳戶上」,小L說。為了安心,他打算近期換家銀行。

  同樣,儲蓄帳戶被盜取的情形發生在萊斯特的小H身上。5月4日,她持Lloyds TSB儲蓄卡到取款機上取錢時,機器顯示取款額已超過當日上限。小H馬上到銀行查詢,得知她的儲蓄帳戶上三四天內被人划走了1000鎊。銀行工作人員立刻給她填寫了一張表格,勾出她確認的不是自己進行的交易項,並籤字。第二天,錢就被退回到她帳戶上。銀行「先退錢再核查」的態度和解決速度令小H比較滿意。

  Lloys TSB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經理沙比那·阿麥德分析,兩名遭盜刷的用戶都曾使用沒有晶片的saving卡到ATM機取錢。她說,相比晶片卡(debit卡都是晶片卡),無晶片卡用磁條記錄編碼信息,磁條信息更易被複製到假卡上,被詐騙分子在那些還沒有升級到使用晶片密碼系統(chip and PIN)的地方盜刷。因此,她提醒用戶儘量減少用saving卡在ATM機上取款,而是從網上轉帳到現金帳戶裡,刷debit卡,現金帳戶上不宜存放大筆金額。這也是Lloyds TSB為用戶提供兩個帳戶的原因。

  事實上,銀行帳戶被盜的情形在英國一直不鮮見,也不止發生在Lloyds TSB一家。就在小H辦理退款的當天,也有一名華人學生到銀行反映帳戶被別人消費了700鎊。各大華人論壇也常有人發帖講述自己被盜刷的遭遇和維權經歷,所幸大部分受害者都追回了自己的錢。

  小L最不滿的是,銀行在他報告後不是立即表示退款,而是拖了兩三周。「我要是身上一分錢都沒有,還不得借債度日?」事實上,根據英國銀行的管理機構——金融服務管理局(Financial Services Authority)的規定,如果Debit卡帳戶被盜取,銀行接到報告後應立即(immediately)將被盜取的金額返還用戶(當然,返款前銀行還要詢問受害者一些信息,並填寫一份簡述欺詐交易發生情形的表),無需等收到用戶寄回的表格以後才退錢。對帳戶被取光的用戶,如果證實該帳戶內的資金用於維持生活,銀行還應給予臨時無息透支額度,直至錢款退回帳戶,以解決用戶燃眉之需。

  顯示延遲令境外盜刷頻發

  今年2月,酷愛網購的小S在網上查詢自己debit卡帳戶時,發現一直用Orange手機合同的她帳戶裡卻多了一項T-Mobile公司的交易,而且是存入2鎊。她當時沒在意,但兩天後就發現帳戶被人盜刷,充值了多筆手機話費,還購買了一家美國地板公司的地板。她立刻意識到帳戶被盜,連夜致電銀行客服,凍結了舊卡。但第二天,她通過網絡銀行發現盜刷仍在繼續。這讓小S很抓狂。她認為,銀行對用戶的帳戶異常變化有監控和提醒義務。比如有的盜刷行為幾乎連續發生在同一天,地點卻在兩個國家,這對普通用戶來說簡直是很荒謬的事,但銀行卻對這種「異常」坐視不管。

  銀行解釋說,盜刷行為在小S報失後已停止,但網上銀行的信息卻會延遲一兩天才更新。這也是為什麼很多盜刷行為發生在境外的原因——境外交易比境內交易顯示到銀行記錄上的時間更長,等帳戶所有者注意到時,盜刷往往已經發生了幾天。所以即便已報失,看到帳戶上的錢還在減少,也不要擔心。兩三天後,她就收到了新卡和失款。

  全球銀行卡犯罪率英國第二

  今年2月,全球電子支付公司(ACI Worldwide)發布報告顯示,英國目前有1.7億信用卡和借記卡使用者,1/4的英國人遭受過銀行卡欺詐,每天全英因銀行卡騙局遭受的損失超過100萬英鎊。在全球14個被調查國家中,中英兩國分別以43%和33%高居銀行卡犯罪前兩位。

  ACI新聞發言人、風險管理經理大衛·迪維特分析,儘管銀行卡給我們帶來了便捷,但在ATM存取款、在商店、餐廳或加油站刷卡消費時,銀行卡信息很可能已被犯罪分子盜取。複製這些信息後,犯罪分子會通過網上、電話或在該卡申請國之外等一些安全措施相對較低(如只憑磁條識別而不是憑晶片和密碼識別)的環節和地點消費或取款,這被稱為「卡不在場欺詐」(card not present fraud),且逐年增加。他們往往是有組織的、具備一定高科技設備的長期犯罪。有些受害者懷疑自己惹了仇家或被人盯上才招致失財,所以案發後關心銀行能否查出盜刷者的資料,期望通過報警找到罪犯,但往往這類罪犯跟受害者沒有直接關聯。

  迪維特認為英國銀行卡欺詐犯罪率高漲的原因,最主要的是人們的生活越來越依賴銀行卡。巨大的銀行卡交易量吸引了數量龐大的潛在欺詐者,他們收集各類銀行卡信息,把欺詐性交易隱藏在巨大的合法交易量當中。

  勤留意帳戶變化最關鍵

  Lloys TSB銀行個人銀行業務經理阿麥德告訴記者,經濟危機導致銀行卡欺詐案件增多。既然銀行卡欺詐防不勝防,用戶應當學會怎樣避免損失。這包括:一,定期檢查銀行對帳單,對自己的消費情況心中有數;發現任何可疑跡象,及時通知銀行,切勿延遲招致損失擴大。二,用卡結算時,不要讓銀行卡遠離自己的視線。三,任何時候都要注意保護好密碼。四,網購儘量使用信用卡,並要留意購物網站是否安全。今年初,護膚品牌LUSH的網站曾遭到黑客攻擊,但該公司立即給註冊用戶發了電郵提醒,避免用戶登錄被黑網站被盜取銀行卡信息。

  不過,根據FSA的規定,如果在遭受銀行卡詐騙13個月後未報告銀行,損失將有可能無法退還。如果用戶與銀行交涉中有不滿要投訴,各大銀行都有投訴方法。FSA規定銀行應該在8周內回復。如不滿回復,用戶可將投訴轉至英國解決此類糾紛的獨立機構Financial Ombudsman Service(t: 0800 023 4567 www.financial-ombudsman.org.uk)。

  律師劉志偉通過記者告訴華人,ID欺詐案件在全球都有升溫趨勢,該所也接到客戶被盜用個人信息籤手機合同、造成巨額話費債務被追債公司追索的案例。他提醒,像平時刷卡後的收據、所有的bill,都要妥善保管;沒用的要仔細銷毀。有些犯罪手法就是在垃圾袋裡找收據、bill,然後盜用別人身份刷卡消費。因此,保護好個人信息很關鍵。(黃珊)

相關焦點

  • 查查你的銀行帳戶,多家銀行要註銷這類帳戶了,詳戳→
    中國經濟網資料圖 歐雲海 攝劍指防範電信詐騙風險當前,為了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販賣手機卡、銀行卡違法犯罪,2020年10月,一場全國性的「斷卡行動」拉開序幕,對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斷卡行動中,銀行也全面加速清理異常銀行帳戶。有銀行人士表示,銀行卡販賣是電信網絡詐騙高發的主要原因之一,作為銀行帳戶的第一道防線,各大銀行目前也在落實人民銀行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的相關要求。記者注意到,公告中,郵儲銀行、中信銀行都明確表示,清理行動是為了加強帳戶管理,防範電信詐騙風險。
  • 電信詐騙盯緊大學生?「正義俠」來了...
    電信詐騙盯緊大學生?「正義俠」來了...這些年來隨著網絡技術的提高詐騙團夥利用大學生的各種心理進行著各種不正當的活動詐騙手段數不勝數,防不勝防大學本是青春洋溢的地方我們堅決不能讓電信詐騙這一現象泛濫轉帳?
  • 這類銀行卡將被註銷 多家銀行出手清理「睡眠帳戶」
    金融社保卡、公積金卡、軍人保障卡等個人銀行帳戶不納入本次銷戶清理範圍,處理時間為2021年1月21日至2021年2月28日。對於清理個人長期不動戶及個人開立多個結算帳戶的原因,中信銀行、郵儲銀行都在公告中明確表示,清理行動是為了加強帳戶管理,防範電信詐騙風險。
  • 出售實名銀行卡給他人實施網絡詐騙
    案情回放2020年3月,被告人崔某應一名叫「老哥」(身份未明)男子的要求出售銀行卡,用本人居民身份證開辦1張建設銀行卡、1張工商銀行卡、2個銀行卡安全U盾、2張手機卡賣給「老哥」,非法獲利人民幣1000元。
  • 多家銀行發布公告 「睡眠」帳戶等銀行異常帳戶將被清理
    支付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銀行清理帳戶是常規現象,一方面符合當前的監管導向,可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對於持卡人而言,過多未使用的銀行卡佔據了大量社會資源,而且存在信息洩露或者被盜刷的風險。防範電信詐騙風險關於清理個人存量異常帳戶的原因,上述多家銀行在公告中都提及,主要是為了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保障帳戶資金安全,這也是業內的共識。
  • 買賣銀行帳戶和支付帳戶,是違法行為
    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2月17日消息(記者 汪慧)你知道嗎,將自己的銀行卡和電話卡提供給電信詐騙人員已構成違法!為了讓公眾知曉買賣銀行帳戶的危害,進一步打擊買賣銀行帳戶的違法行為,華夏銀行海口分行近日開展了主題為「禁止買賣銀行帳戶,切實保護自身利益」的系列活動。
  • 這些銀行卡要被註銷
    逾期未清理的帳戶,該行將限制金融服務。 劍指防範電信詐騙風險 當前,為了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販賣手機卡、銀行卡違法犯罪,2020年10月,一場全國性的「斷卡行動」拉開序幕,對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進行嚴厲打擊整治,堅決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
  • 這些銀行卡要被註銷
    劍指防範電信詐騙風險當前,為了嚴厲打擊整治非法販賣手機卡、銀行卡違法犯罪,2020年10月,一場全國性的「斷卡行動」拉開序幕,對非法開辦販賣電話卡、銀行卡違法犯罪進行嚴厲打擊整治,堅決斬斷電話卡、銀行卡的買賣鏈條。斷卡行動中,銀行也全面加速清理異常銀行帳戶。
  • 女子借出6張銀行卡被用於詐騙 涉案金額超200萬元
    騙子收卡出新招 低息貸款當誘餌泉州網11月28日訊 (記者 許奕梅 通訊員 王婉儀)輕信只要出借自己的整套銀行卡刷流水就可以低息辦理貸款,36歲的董某萍和28歲的蔡某猛各自將多張銀行卡交予「專業人員」刷流水,不料這些銀行卡卻被用於詐騙資金的轉帳匯款
  • 買賣、出借對公帳戶、銀行卡、電話卡等是違法行為,普陀警方...
    千萬不能行動,否則你就攤上「大事」了……近日,普陀警方在「斷卡」行動中,經縝密偵查,迅速搗毀一個專向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提供銀行卡的「販卡」團夥,相關涉案人員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圖說:犯罪嫌疑人劉某到案。普陀公安分局供圖。2020年12月初,普陀警方在偵辦一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中,發現多筆被害人被騙資金均通過段某名下的5張銀行卡轉帳,涉及金額達35萬餘元。
  • 男子出售銀行卡「四件套」 致一公司被詐騙47萬元
    正義網常州12月9日電(通訊員楊媛)明知他人購買「四件套」(即手機卡、銀行卡、u盾、身份證複印件)是用於信息網絡違法犯罪活動,張某某仍決定在網上向其出售四件套牟利,致使無辜公司被詐騙四十七萬餘元。11月20日,張某某因涉嫌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依法被江蘇省溧陽市檢察院批准逮捕。
  • 買賣對公帳戶?這是違法行為!
    不過,你要小心了,說不定「舒心」的背後,是不法分子利用購買的對公帳戶、營業執照實施詐騙活動。看看下面這幾個案例,提高個人警惕,一旦發現買賣、濫開銀行卡和對公帳戶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應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配合公安機關嚴厲打擊違法犯罪分子,自覺維護良好的金融秩序。
  • 低價收購對公帳戶轉手賣給境外詐騙團夥 四川公安破獲一特大販賣對...
    封面新聞記者 鍾曉璐對公帳戶本是用於企業之間資金往來,卻被犯罪分子以每套5000至6000元的價格,轉手賣給他人或直接銷往菲律賓、緬甸等境外電信網絡詐騙團夥,用於實施詐騙犯罪活動。警方初步核實發現,這些對公帳戶存在帳戶開戶企業信息與經營地址不實的情況,疑似虛假企業。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這批對公帳戶涉及全國各地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四川省公安廳立即成立了專案組,案偵工作指定成都、廣安兩地公安機關具體承辦。
  • 《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的典型套路及預防措施
    汪清新聞視頻圖文《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的典型套路及預防措施《防範電信網絡詐騙》專欄,今天請公安部門解密冒充購物客服退款詐騙的典型套路及預防措施。2、冒充快遞公司客服稱受害人快遞丟失,可給予受害人經濟賠償,隨即提供二維碼誘導受害人掃描,受害人根據犯罪嫌疑人的誘導,將其銀行卡等信息輸入二維碼跳出的網頁,並輸入手機驗證碼後,其銀行卡內錢款便被騙子轉走。
  • 警察手把手教你如何防詐騙!
    案例2 「卡頭」「卡販」誘騙群眾辦新卡轉賣牟利10月11日23時許,經過前期摸排,江南分局組織精幹警力數十人,分別對江南、大沙田、萬秀村一帶出租屋5個窩點統一實施抓捕,一舉抓獲非法販賣對公帳戶嫌疑人6名,繳獲銀行卡210張、手機42部以及數臺電腦和護照等。
  • 韓國銀行卡進錯了錢,千萬別退還
    有一天,金凍卡的銀行帳戶突然打進來了1000萬韓元,緊接著銀行給他打了電話。銀行的工作人員稱,剛才有人給金凍卡打錯了錢,希望金凍卡把錢轉帳到指定的帳號。金凍卡沒多想,照銀行職員的要求把錢退回去了。第二天,金凍卡的銀行帳戶遭到凍結。他去銀行了解了情況,銀行告訴他:銀行卡被利用在了電話詐騙上。 這是韓國金融監督院公開的真實案例。
  • 小心機票退票改籤詐騙
    每到這個時間,是航空運輸高峰季,也是騙子冒充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以「飛機故障」「天氣不好」等理由「幫」你改籤機票詐騙的高發季。10月7日,海南省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發布預警提醒:千萬要小心機票退票改籤詐騙。市民黃先生國慶節舉家出行,並提前訂好了返程機票。
  • 「貨到付款」網絡購物類詐騙多發
    網絡購物、網絡兼職詐騙案增多    省公安廳副廳長槐國棟介紹,春節即將到來,犯罪分子也在緊盯人民群眾的「錢袋子」,挖空心思騙取群眾的辛苦錢。根據省反詐騙中心掌握的情況,近期三類案件比較突出,其中網絡購物類詐騙易發多發,發案數佔總量的17.3%。網絡購物越來越多地滲透到生活當中,騙子正是瞄準了這一點,滋生了新型的詐騙手法。
  • 斷卡行動丨男子出售自己的銀行卡被林州警方刑拘
    將自己的銀行卡出租、出售,也是犯罪嗎?對!罪名是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辦理銀行卡、手機卡幫助跨境網絡賭博組織收錢,看似穩賺不賠的「生意」,可沒想到會觸犯刑法。2020年10月23日,林州市公安局東崗派出所抓獲一名幫助信息網絡犯罪嫌疑人曹某某。
  • 知道詐騙分子的銀行卡號姓名,為什麼破案還那麼難?
    很多人都接到過詐騙電話或是收到過詐騙簡訊。對於電信網絡詐騙,其最終目的就是讓受害人向騙子提供的銀行帳戶轉帳,而這些銀行帳戶基本都是真實有效存在的。如果受害人一旦把錢轉過去,詐騙分子就會迅速把這些帳戶裡的錢提現或再次轉帳洗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