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柳州中院 龍城法苑
買房安家是很多人心中美好的願景。
然而費盡心思選好了房,
雙手奉上全部積蓄,
也未必能如期住進「自己家」。
一旦開發商「跑路」,
樓盤爛尾,一房多賣,
購房者將背負沉重的壓力,
走上漫長而艱辛的維權之路。
比如柳州這個爛尾樓,
實際只有144套商品房,
卻被開發商先後售出450餘次!
苦等幾年,
業主們深陷絕望,事情卻迎來了轉機!
昔日爛尾樓竟變江景地標建築,
是誰讓它「起死回生」?
一房多賣引發「民怨」
數年前,「名晟·陸號公館」是融安縣城炙手可熱的樓盤。其依江而建,地段優越,價格合理,一開盤就引發購房潮,甚至吸引了不少柳州市區的投資者。
往昔的「陸號公館」
據資料顯示,柳州市名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以房地產開發及銷售為主要經營範圍,是有著房地產開發3級資質的企業。開發項目「名晟·陸號公館」,是融安縣第一個進行精裝房銷售的樓盤。
看起來,這家公司還挺「高大上」,如果它能堂堂正正搞地產開發,也算前景可期。
往昔的「陸號公館」
然而在建設中期,由於該公司財力有限,投入資金遠不能滿足開發需求,負責人就動起了「歪腦筋」。
借民間高利貸、「一房多賣」、借用他人名義籤訂購房合同獲得銀行貸款、利用非真實的法律文書解除房屋備案登記……
往昔的「陸號公館」
開發商用一系列違法操作來獲取資金,維持公司運轉。
其中最令人氣憤的是,購房者已經交錢買了房,購房合同也正式在房產管理部門進行備案登記,而開發商依然在購房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偽造文書到房產管理部門辦理退房手續,將房子退出來進行二次銷售。
東窗事發後,部分購房者喪失理智,採取了「暴力措施」。房開售樓部多次發生打、砸、搶事件,公司的辦公設備及資料被哄搶和破壞,公司無法再繼續經營。
2014年12月22日,柳州市名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向融安縣人民法院申請進行破產清算。
資不抵債房開公司破產
2015年1月4日,融安縣人民法院正式受理柳州市名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破產清算申請。
經法院查明,該公司設立於2003年3月14日,系民營有限責任公司,註冊資本800萬元。股東是韋毅松、韋柏二人。
該案主辦人融安法院黃秀紅法官在研究案情
當時,公司法定代表人韋毅松下落不明,公司因拖欠員工工資,已經沒有人上班。在建的「陸號公館」樓盤土建部分建至第25層,由於缺少資金已停止施工。
該公司的負債情況簡直觸目驚心——
2008年該公司開始經營融安縣「陸號公館」房地產開發項目,支付購買開發的土地款300萬元,建築成本約3400萬元,人工工資約525萬元,交納稅費約200萬元。
這四千多萬,大部分由該公司通過借民間高利貸獲得。剩餘債務為「一房多賣」、騙取銀行貸款等。
2015年3月25日召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
融安縣人民法院在同年3月、5月、6月三次召開債權人會議,申報後審核認定該公司的債權總額為132209877元。
你沒有數錯,是一億三千多萬元。
而債務人名下除了在建的「陸號公館」住宅樓外,無其他固定資產。中介機構對「陸號公館」作出資產評估,價值為21775377元(兩千一百多萬)。
召開債權人會議
此外,債務人銀行存款僅有13532元;申請人名下的三輛汽車至今未能找到其下落,也沒有其他固定資產。
也就是說,該公司的淨資產為負數!
法院認為:申請人經審核認定的債務為132209877元(一億三千多萬元),其資產不到2200萬元,該公司已經嚴重資不抵債,不能清償到期債務,並且資產明顯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債務人的經營狀況繼續惡化,缺乏挽救的可能性。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第一百零七條,裁定如下:宣告柳州市名晟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破產。
爛尾樓變江景地標
裁定一個企業破產容易,但如何最大程度地維護債權人的利益,這是法院面臨的難題。
當年,該樓盤的破產在融安縣城引起巨大反響,大量債權人四處奔走上訪,對融安房地產開發經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一度讓全縣房地產開發陷入低谷。
在壓力面前,法院積極制定審理方案。確定了以維護債權人最大權益為目標,不草率的通過破產程序儘快結案甩開包袱。
此案關鍵,是讓爛尾樓「重整復活」。
如今的「融江大廈」
如果按照破產程序正常拍賣,所得款項根本無法分配債權,「陸號公館」也將徹底成為融江河畔的「殭屍樓盤」。
法院採取以重整為主,破產為輔的審理方案,盡一切可能為破產企業實現轉型升級,起死回生。
最終,
「陸號公館」樓盤與全縣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進行對接,
通過吸引其他房開商購買後重新注資進行建設。
儘管前期引資困難重重,
連續兩次拍賣都無法成交,
但法院仍然竭盡全力。
購房人代表們向融安法院贈送了「為民主張,公正廉明」的牌匾和感謝信
2017年5月,
「陸號公館」 樓盤
終於以1630萬元成功拍賣。
同年7月開始注資,
住宅樓也繼續施工。
2017年底,
該破產清算案的案件款
已按照商品房買賣類債優先的方案
(即優先償還購房者款項),
發放至債權人帳戶。
同時,法院與銀行溝通,
免除了購房者的貸款利息,
真正做到了維護購房者的利益。
2020年「陸號公館」已全部完工,
更名為「融江大廈」正式對外出售。
爛尾樓盤成功逆襲,
變為融安縣城江景地標住宅樓。
等待雖然漫長,
但終歸是有了好結局。
優化營商環境,保障民生經濟
在優化優化營商環境,保障群眾權益上,柳州市兩級法院一直在努力。
2019年以來,柳州市優化營商環境「辦理破產」指標考核排名全區第一,榮獲廣西法院集體三等功、柳州市「貫徹新發展理念獎」先進集體等榮譽稱號。
榮獲三等功
破產審判經驗推廣
入選首批10+3典型案例
榮獲貫徹新發展理念獎
2020年1-11月,柳州市兩級法院新收各類破產案件161件,審結各類破產案件89件。審結破產清算案件涉案資產總額共計約3.6億元,債權總額約19.4億元,安置職工124名,繳納稅金約130萬元,釋放建築面積約3萬平方米,土地面積約4萬平方米。
其中,柳州中院審理的金利公司重整案、柳化股份重整案、昌業公司破產清算案等3起破產案例入選自治區高院破產審判「10+3」典型案例,成為入選案例最多的中級法院;昌業公司破產清算案入選自治區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布的非國有「殭屍企業」處置典型案例;廣西睡寶重整案入選廣西法院司法保障民營經濟發展典型案例。
柳州志通汽配公司送錦旗感謝法官
疫情期間,柳州中院還積極利用「智慧法院」建設成果,採取「無接觸辦公」的方式在線辦理破產案件,網絡成功拍賣龍城化工總廠、柳州市糧油儲運貿易公司、柳州華建資產公司等破產企業財產;積極推動晟匯房開公司、華碩科技公司等破產企業開發房地產項目復工復產,引導柳州志通汽配公司、九盾公司等破產企業債權人達成和解,保障破產企業職工救濟和安置。
柳州中院運用雲法庭審理民事案件共計25件,其中通過網絡開庭18件,審結15件,成功調解涉及深圳某建築安裝股份有限公司、柳州市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等5家公司案件,涉案標的金額共計約4000萬元。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各種風險和糾紛
但請相信,困難是一時的
在你身邊,總有法律和正義
維護著你應有的權益!
原標題:《144套商品房被房開賣了450次!看柳州法院如何「拯救」這個爛尾樓》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