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的人都知道,佛教是講咒的,如《心經》中的大明咒,觀世音菩薩的大悲咒等,都是佛教的咒言。
據說咒言儘管容易念,但是非上等根智的人,難以領悟其真正的內容,因為咒言,說到底,就是佛的真言或者總持,即佛法的精髓。
那麼,持咒有什麼作用呢?或者說,學佛之人,為什麼需要持咒呢?
其實對於學佛的人來說,持咒大致有三個作用:
一、具有修定,即進入禪定的作用。
按照大乘的說法,修禪定可以採用持咒的方法,所以,有很多人可以一直持咒,口念咒言,心中就安住在咒語上面,這其實就是一種修禪定的方法,如無相念佛和「正覺總持咒」等其實都是修禪定的方法。
關於持咒,人們往往理所當然的認為,佛教起源於古印度,那麼,咒語一定是用梵語,也就是說,所謂的梵語、梵文,對我們來說是不容易理解的音聲,但是事實上對於古印度人來說,咒言卻是可以理解的文字。
所以,對於咒語,我們不一定要去理解它表面的文字,因為所謂的文字,不過是咒言的一道門,並不是咒言的真正內容,也就是說,咒言的真正內容,無關於文字。因此,我們常說的「正覺總持咒」,事實上,也可以作為修持禪定的作用,如正覺總持咒就是如此,即:
「涅槃如來藏,般若道種智,函蓋一切法。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現。具足解脫道,及佛菩提道,求正覺佛子,一切應受持」
像這樣的總持咒,事實上,確實是可以作為修持禪定的作用。
二、按照大乘的說法,咒言也可以能夠起到驅使鬼神作用。
關於這一點,《長阿含經》如此說:
「如餘沙門、婆羅門食他信施,行遮道法,邪命自活,召喚鬼神,或復驅遣,或能令住,種種厭禱,無數方道,恐嚇於人,能聚能散,能苦能樂,又能為人安胎出衣,亦能呪人使作驢馬,亦能使人盲聾瘖瘂,現諸技術,叉手向日月,作諸苦行以求利養;入我法者,無如是事」

也就是說,當持總持咒的時候,是可以讓招感佛力加持的,因此,經上才說咒語具有驅使鬼神的用途。另外,咒言也可以總持佛法的一些義理,因此,學佛之人可以根據這個總持,來記憶佛法並對佛法的架構能夠有所了知。所以說,持咒是有這些用途。
但是,不要以為持咒就可以萬事大吉,也就是說,持咒當然也有時候是無效的。因為有時候,如果持咒的人是心性不善的,那麼,這種情況的持咒並沒有多大的作用。如《阿含經》裡就如此解釋,即梵志的本身儘管是超越了一切的種性,但是這個梵志(咒言)才是清淨的,而其他不是梵志的東西都是不清淨的,因此,梵志之外的東西都是邪見,也正因為如此,心性不善的人,持咒是不可能有成就的。
因此,關於持咒這個事情,是對於有修有證的人來說的,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有修有證,有正知見,有佛法的正知見,有法界裡面的正知見的時候,事實上這些邪見或者障礙,是可以破除的。所以,持咒對於有正見、也要有證量。
三、能夠修學佛法
咒言本身就是佛的真言,也就是佛講法的精髓,也就是說,持咒的目的其實是要除掉他們幻偽虛妄之心,換句話說,我們眾生之所有苦,最大的原因是困於虛幻之中,因為眾生與生俱來的無明,導致他們不能夠覺知心的虛妄性,持咒的本意就是把這一些幻偽虛妄的覺知心把它去除掉,所以,佛才宣說了所謂的咒語。
因此,咒語也是一種總持。如果說它是為了利益眾生,來度化眾生,讓他們能夠獲得解脫,從這個角度來說,事實上持咒是允許的,而且有它的作用性。事實上總持的本質就是佛心,因為佛心中所念的諸法的總持,就是要讓眾生能夠斷除我見,並能夠知道生滅的諸法。

這些就是持咒的作用。
【問過藍天】專注國學、佛學,每天都有內容更新,喜歡的朋友別忘了點擊關注,歡迎收藏,歡迎讚賞,歡迎轉發。
本文資料重點引自《無量壽經》《金剛經》《楞嚴經》《心經》《大悲心陀羅尼經》《阿彌陀經》《阿含經》《長阿含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