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1 12:05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王逸群 周逸 通訊員 朱婷
習總書記說,要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疫情,暫時阻斷了進出博物館的腳步,但不能阻斷我們對中國古老文化精華的嚮往。浙江新聞客戶端推出「看名堂·金牌講解」視頻欄目,請各大館的資深講解員講述經典寶藏背後的故事。
【第二期金牌講解】李夢蝶,臨安博物館95後講解員。從小就有一個老師夢的她,機緣巧合成為了一名博物館的講解員。剛剛成為母親的她,更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以她為傲。
「希望我的工作能夠讓更多人了解吳越國這段歷史。」當每次講解時,她將所知道的以及不斷學習的知識,講述給更多的人。看到到大家對講解的內容頻頻點頭,她覺得自己的夢想也成真了。
越窯青瓷褐彩雲紋燻爐是臨安博物館三件館藏國寶級文物之一,由蓋、爐、座三部分組合而成,通高達66釐米,口徑40.3釐米,底徑為41釐米。整個燻爐通體施釉,尤其是爐蓋處的純正青色,堪當晚唐越窯青瓷工藝的巔峰之作。
博物館三件重量級文物——國寶級青瓷
越窯青瓷花口碗
蓋子呈頭盔形,上面的紐像極了含苞欲放的荷花,平底外緣有五虎首獸足,須彌座形狀的底座上描繪著褐彩雲紋。
此外,可以看到爐內尚存香灰,說明香爐在入葬前是被使用過的。
該件國寶燻爐就是在38年前的考古發掘中發現的。1980年7月12日,臨安城西北西墅街明堂山窯廠工人在取土製磚時,發現了一個古墓葬。這個古墓葬與2年前發現的錢鏐之父錢寬墓並列,僅相隔了6米,並且埋於同一個封土堆,這一獨特的遺存現象迅速引起了當地政府和文物部門的高度重視。8月11日,一場歷時49天的大型考古發掘開始了。
越窯青瓷褐彩雲紋燻爐
隨著墓誌的出土,墓主人的身份也得以認知。她正是錢寬之妻、時任鎮海鎮東軍節度使錢鏐之母水丘氏。
在這次發掘中,出土的隨葬瓷器、金屬器、木器、石器等多達100餘件,其中越窯青瓷器25件。除了這件國寶燻爐,另還出土了兩件器形同樣碩大的國寶級越窯青瓷珍品,青瓷褐彩雲紋蓋罌和青瓷褐彩雲紋油燈。
越窯青瓷褐彩雲紋油燈高24.4釐米,為缽形,弧腹,高圈足外撇。通體施釉,呈青黃色,釉面滋潤。釉下繪褐彩雲紋,腹部飾六組雙勾如意雲紋和六朵綻放的蓮花,腹底和圈足各飾八朵和十一朵雲氣紋。器內裝滿未燃盡的油脂。器形端莊,工藝精緻,是晚唐越窯青瓷的精品。
錢寬水丘氏墓
五代時期的吳越國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領一軍十三州,版圖包括今浙江省全境、福建北部、江蘇南部和上海部分地區。由於吳越國地理條件優越,加上歷代統治者恪守「保境安民」的基本國策和「善事中國」的治國方略,使得國家安寧、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物阜民富、科技進步、文化昌盛,吳越國在紛爭的五代十國中成為最為富庶安定的首富之區。
安定的社會,繁榮的經濟,刺激了吳越國手工業的繁榮和商品經濟的發展,這也為越窯精美青瓷器的燒造創造了有利的條件,進而推動了越窯青瓷又一次生產高峰的形成。
此外,這些越窯上品也成為海上絲綢之路上的主要貿易品之一,輸往日本、朝鮮、阿拉伯等地。
158476354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