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訂閱 樸技匠心
置頂星標 我們就不會走散了
來源:上下遊 | 作者:花蓮農改場
編輯:邵晰 | 圖:permaculture
轉載請聯繫原作者授權
園藝界有所謂的companion planting「同伴種植」,就是有些植物種在一起,會彼此有益,相得益彰。而有些植物就會相剋,種在一起會帶給彼此惡運。如果知道植物的習性,就會知道那些植物適宜種在一起。
利用青蔥、孔雀草與茄子混作,可幫助茄子抵抗病蟲害(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建議農友可參考下述常用的共榮作物栽培法進行組合,以田間整體工作方便為前提,視作物、氣候環境及經營必要而自行選定對主作物或兩者都有益者予以栽培。(1)茄科作物以萬壽菊間作防治線蟲,因為某些萬壽菊可釋放一種線蟲忌避物質,使線蟲無法靠近。(2)青椒以青蔥間作,因為蔥的根中含有相生相剋物質,可幫助青椒抵抗蟲害,若將青蔥植於青椒四周,使其根部糾纏在一起,效果會更好。(3)選擇對害蟲更具吸引力且可用分散害蟲對主要作物注意力的相近作物,種植於主作物近處從而誘引開害蟲,如使用芥藍吸引白菜上的小菜蛾。或是在主要作物種植前先種誘引作物引開害蟲,這些誘引作物種植時間的安排至關重要,這已是永續農業的常見做法。萬壽菊可有效抑制茄子線蟲(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甘藍園畦間間作蔥類為常見的做法(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這是近年來引起相當關注的另一種共榮作物相互作用。許多超過十年的實驗驗證,發現農田景觀是減少害蟲族群的有效方法。利用田區的邊緣地帶種植誘引作物,吸引害蟲群離開主作物,結合農田景觀和誘引作物栽培的概念,誘引作物不僅吸引了害蟲,也包括他們的天敵。這些誘引作物也成為害蟲生物防治的來源,可進一步減少害蟲的發生率。例如本場應用馬利筋吸引瓢蟲防治蔬菜蚜蟲亦是一例。孔雀草種植田區四周提供天敵有益的棲息地(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利用馬利筋綠籬營造天敵棲所,可吸引多種天敵棲息,如瓢蟲、食蚜蠅、草蛉等(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利用忌避作物的揮發物來防止害蟲攻擊其喜好的寄主作物。例如利用種植大蒜和其他蔥科作物忌避桃蚜,當桃蚜在尋找其寄主植物時,遇到種植有蔥的菜園時,桃蚜主要聞到的是具強大揮發性的蔥訊息化學物質,桃蚜會因為寄主味道被蔥味「掩蔽」而找不到寄主,因而轉移他處繼續搜尋食物而得到保護。農友可規劃安排栽植共榮作物及病蟲忌避的作物,以維持植栽多樣化、生態均衡穩定,減輕病蟲害,並配合其他非農藥有機防治資材的使用,為主作物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安全性及產量。青蔥、羅勒在臺灣常被利用作為共榮忌避用的作物(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
家庭園藝式的傳統共榮作物栽培法(圖片提供/花蓮農改場)伴榮植物( Companion plants,有益植物):在間作或混作制度中,並不作為收成對象,但有助於作物的成長的植物,稱為伴榮植物。companion planting「同伴種植」:在間作或混作制度中,除了主要作物外,其他仍是收成對象,而其納入栽培有助於主作物與副作物的生長者。
資源推薦
《世界永續農業協會同伴種植指南》PDF電子圖表,會幫助你了解哪些植物在一起生長的最好,哪些植物不適合在一起生長。
1. 上下遊:newsmarket.com.tw/blog/100117/2. Connect With The World Permaculture Association:worldpermacultureassociation.com/點擊:如何通過十個簡單的步驟建造免耕農園,以更少的工作量開始可持續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