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聽到不少中老年人抱怨腳後跟痛,導致走路活動不方便,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為什麼會腳後跟疼痛?一旦患病又該如何治療呢?
大部分是足底筋膜炎在作怪
去醫院診斷在排除了骨折、腫瘤、跟腱斷裂等疾病的可能,多數情況是足底筋膜炎發作。
什麼是足底筋膜炎?
人的腳底有一片貫穿足底的軟組織,起源於根骨,然後分成五小束,沿著腳趾底部向前延伸,稱為足底筋膜。
足底筋膜就像一個減震的弓弦,給予長足弓支持,當我們的腳著地的時候,會拉伸足底筋膜,如果拉伸的張力或壓力太大,就會在筋膜上產生小的撕裂。反覆拉伸和撕裂會刺激足底筋膜並引起炎症反應,這時就發生了困擾大家的足底筋膜炎。它好發於40-60歲的中老年人群。
大多數有這種足跟痛的患者即使不治療,也可在1年內好轉。
足底筋膜炎的症狀
足底筋膜炎典型症狀為早晨下床邁出第一步開始感覺疼痛或者長時間靜止不動後邁出第一步疼痛, 行走數步後疼痛有所緩解, 但隨著步行時間增長或站立時間增加, 疼痛又加劇。
隨著病程的發展任何負重活動都會引起疼痛,患者不能進行跑跳動作,長期站立的病人疼痛可放射至足弓。
得了足底筋膜炎該如何治療?
一
休息
腳後跟疼痛,是疲勞的體現,讓腳休息一下,避免足底過度勞累,避免久站,避免過度跑步、跳舞或跳躍。
二
冰敷
冰敷足跟,一次20分鐘,每日可多達4次,這可能會緩解疼痛。鍛鍊之前進行冰敷和按摩足部也可能有幫助。
不可否認有些患者可以通過使用加熱墊緩解疼痛,但是,熱也有可能引起炎症從而使症狀惡化。所以,不建議居家使用加熱墊或熱敷的方式治療足底筋膜炎。
三
穿牢固的鞋
最好穿能提供充分緩衝且足弓和足跟支撐良好的膠底運動鞋,而在鞋中放置填充式或凝膠足跟墊也是有用的。
四
足部拉伸
最有效的鍛鍊方法是進行足底筋膜和腓腸肌的牽拉訓練,增強小腿肌肉的力量,讓小腿肌肉強大起來,足底筋膜就不用承擔過度的壓力,結合基礎治療,自然而然會康復。
①扶牆繃腿
動作講解:雙手扶牆前腿弓後腿繃,把疼的腳放在後面,持續繃住拉緊後面的小腿肚30秒,堅持每天做2組,每組做10次。
②毛巾牽拉
動作講解:腳要向前方用力,對抗毛巾的拉力30秒,堅持每天做2組,每組做10次。
五
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
如果您的疼痛較嚴重,您可嘗試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因為腳後跟疼是一種無菌性炎症,治療需要【消炎】,而有別於用抗菌素治療細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服用前記得諮詢醫務人員。
六
夜間戴上夾板
一些患者在睡覺期間戴上保持足部伸直的夾板會感覺更好。這可以防止在夜間發生僵硬和痙攣的情況,並能保持整晚的韌帶持續伸展。
如果您嘗試以上方法未見好轉或您的症狀較嚴重,醫生可能會建議:
●以一種有助於支撐足部的特殊方式貼扎足部;
●使用量身定製的特殊鞋墊;
●足部注射類固醇,緩解疼痛;
●手術,根據患者存在的解剖上異常來設計手術方式。
【來源:荊門新聞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