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小腿出現「小蚯蚓」別慌,燕達血管外科專家談:下肢靜脈曲張

2022-01-07 河北燕達醫院

小腿上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悄悄纏上了幾條若隱若現的「小蚯蚓」,它們蜿蜒曲折,攀附在小腿上,對於愛美的女性來說,是一個十分討厭的東西,誰都想除之而後快。但對於不注重美觀的男士來說,往往對此視而不見。

其實,小腿上的「小蚯蚓」不僅影響美觀,它還是對身體健康提出的一個警告,千萬不能馬虎大意。在醫學上,「小蚯蚓」的學名是下肢靜脈曲張,它是靜脈血不能夠向心回流而造成的。

得了靜脈曲張的話會不會給我們的身體帶來一個非常大的傷害呢?會不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非常大的困擾?靜脈曲張高發人群應該如何預防呢?

接下來我們一起看燕達醫院心血管外科朱廣昌主任為大家講解關於靜脈曲張相關常識。


導致下肢靜脈曲張的原因很多,最多見的為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其主要病因為股隱靜脈瓣膜的功能不全。

另外一種重要病因見於原發性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因其往往合併大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多表現出淺表靜脈的迂曲擴張。

另外,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後症候群,因為深靜脈回流不暢,發生淺靜脈代償性的迂曲擴張;下肢動靜脈瘻、靜脈畸形骨肥大症候群也可有下肢淺靜脈曲張表現;下腔靜脈回流受阻,如布加症候群,也可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1.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

2.腿部有酸脹感,皮膚有色素沉著、脫屑、瘙癢,足踝水腫;

3.肢體有異樣的感覺,針刺感、奇癢感、麻木感、灼熱感;

4.表皮溫度升高,有疼痛和壓痛感;

5.局部壞疽和潰瘍。

若為單純性下肢淺靜脈曲張,一般臨床症狀較輕,進展較慢,多表現為單純曲張,少數情況可有血栓性靜脈炎、靜脈潰瘍等情況;

若為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甚至深靜脈回流受阻情況,則病情相對較重,小腿站立時有沉重感,易疲勞,甚至下肢的腫脹及脹破性疼痛,後期則發生皮膚營養性變化,脫屑、萎縮、色素沉著、溼疹潰瘍的形成。

(1)影響腿部美觀:

靜脈曲張除了影響腿部美觀外,發病初期,病人多有酸脹不適和疼痛;後期受損靜脈隆起,擴張迂曲,以小腿大隱靜脈行程為重。

(2)靜脈損傷:

長期靜脈曲張的病人靜脈壁薄弱,靜脈壓較高,加之局部供血不足引起肌肉、脂肪組織萎縮,曲張靜脈凸現於皮下,輕度損傷即會引發潰瘍,易損傷靜脈壁。

(3)水腫合併溼疹:

由於靜脈淤血引起組織水腫加重,進而發生皮膚溼疹性變化。

(4)潰瘍:

皮膚瘙癢,病人會情不自禁的抓撓,加重溼疹,出現糜爛以及潰瘍。冰城長者常有皮膚萎縮、脫屑、瘙癢、色素沉著、皮膚和皮下組織硬結,甚至溼疹和潰瘍的形成,有時可能並發出血及血栓性靜脈炎。

(5)壞死:

這種潰瘍多發生在內踝上部和小腿內側下1/3處。由於組織供血不足,潰瘍組織周圍變薄,皮膚發黑變硬,潰瘍長久不愈,愈後易再復發。

1、首先,對於那些需要久站或者是需要久坐的朋友們來說,工作時應不時變換一下姿勢。蹺二郎腿的時候,一段時間後應變換兩腿位置。

2、患者朋友們應該注意預防便秘;生活中的女性朋友在束腰時候注意不要過緊,回家後應該讓全身放鬆,肥胖者應有減肥計劃。

3、飲食上的注意事項也是很重要的,患者們的飲食應該注意清淡而富有營養,多進食新鮮蔬菜、水果等,可選擇山楂、油菜、赤小豆等活血食品,還可選擇牛肉、羊肉、雞肉等溫性食物,以溫通經絡,注意戒菸酒。

4、鍛鍊對於預防靜脈曲張也是很關鍵的,我們應該要適當運動,步行、慢跑、遊泳、騎單車等都有助強化小腿肌肉,促進腿部血液循環,其中遊泳有助於增強血管的彈性,是防治下肢靜脈曲張的最佳運動方式。患者睡眠時,可把雙腳輕輕墊起15度左右,促進雙腳血液流動,舒緩靜脈壓力。

相關焦點

  • 90後小夥得了靜脈曲張,嘉潤醫院血管外科團隊去掉彎彎曲曲「蚯蚓腿」
    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病,猶如蚯蚓團般的靜脈不僅外觀不雅,如果沒有及時診治,還會導致所謂的「老爛腿」。
  • 告別靜脈曲張,和「蚯蚓腿」說拜拜
    十多年前小腿就出現了酸脹的感覺,近幾年血管擴張、變形的愈發厲害,不僅皮膚的顏色越來越深,出現了瘙癢的感覺,小腿上的血管也越發突起,像一條條蚯蚓爬在她的小腿上,讓她很自卑。每每穿著裙子,露出小腿,總引得旁人的好奇和關注。這給劉阿姨的身心帶來了很大壓力,嚴重影響了她的正常生活。
  • 靜脈曲張痒痒癢,結果出血1000多毫升!血管外科提醒:小問題可能隱藏大隱患
    表層血管像蚯蚓一樣曲張明顯凸出皮膚曲張呈團狀或結節狀這是啥?沒錯靜!脈!曲!張!這貨要是癢起來真!要!命!75歲的陳老先生患有小腿靜脈曲張十餘年。今天,溫州醫科大學附屬衢州醫院(衢州市人民醫院)血管外科醫生廖聖和大家聊聊靜脈曲張。什麼是靜脈曲張?
  • 「蚯蚓腿」消失了!哈醫大四院開展靜脈腔內閉合術治療靜脈曲張
    哈醫大四院血管外科專家佟志國提醒,為了防止病情加重,靜脈曲張患者應早日手術。七旬老人張大爺右小腿上的一個蚯蚓狀的小腫物已經長了30多年了,起初只有黃豆那麼大,躺下時就消失,既不瘙癢也不疼痛。誰知最近小腿越來越腫脹,皮膚表面「蚯蚓」一樣的血管看著很嚇人,同時下肢腫脹難忍,皮膚還癢的厲害,慕名找到哈醫大四院普外五病房佟志國副主任,確診為右下肢靜脈曲張伴有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考慮到患者年齡較大,為避免手術創傷帶來的傷害,經綜合評估考量,佟志國副主任決定為患者局麻行右下肢大隱靜脈腔內閉合術,局部曲張靜脈點式剝脫術。僅耗時40分鐘,成功快速完成手術。
  • 專家提醒:靜脈曲張切勿盲目「艾灸」
    ,反而小腿皮膚出現了紅腫、發黑、疼痛等症狀,王女士萬般無奈之下才來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血管外科就診。血管外科主任林少芒教授接診後發現,王女士原來得的是「下肢靜脈曲張」,右小腿皮膚「艾灸」後出現燙傷合併感染、潰瘍、結痂,遂將她收入院治療。
  • 10分鐘微創治療靜脈曲張, 血管外科10年義診上萬人獲益
    濟南市中心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孟慶義表示,目前通過微創手術治療靜脈曲張,可以在解除病痛的同時,實現肌膚美容效果,消除了不少患者的顧慮。「剛開始,我的腿感覺發酸發脹,我以為是站太久導致的,也沒太在意。但沒想到過了幾天後,這種感覺一點也沒減輕,並且腿部皮膚也開始變黑,繼而出現了腿部血管擴張等症狀。後來到醫院檢查,確診為下肢靜脈曲張。」
  • 【嗨關注】靜脈曲張不痛不癢,卻可能成為「致命殺手」!血管外科鄧超頻主任說:出現這些症狀,儘早就醫!
    今年夏天穿短褲時發現:這些小突起好像更突了,還有點癢,時不時就想撓它,到底要不要緊?靜脈曲張,確實在中老年人群中還是比較常見的,像有個蚯蚓一樣,但即便它不痛不癢,也可能成為「致命兇手」!2期:這個階段的靜脈曲張表現為皮下淺靜脈持續性擴張,下肢出現「蚯蚓狀」彎曲的血管,並且通過肉眼即可看見
  • 如何預防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俗稱「炸筋腿」,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先天性血管壁膜比較薄弱或長時間維持相同姿勢,血液蓄積下肢,在日積月累的情況下破壞靜脈瓣膜而產生靜脈壓過高,是血管突出皮膚表面的症狀。靜脈曲張多發生在下肢,表現為局部紅腫痛,硬塊形成,疼痛影響行走。
  • 密密麻麻「蚯蚓腿」,下肢靜脈曲張的危害可不只是不美觀而已
    原創 澤橋醫生 澤橋醫生想像一下,一雙纖細筆直的美腿上爬滿了「蚯蚓」是什麼樣子?沒錯,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說的——下肢靜脈曲張。下肢靜脈曲張是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疾病,民間俗稱它為「蚯蚓腿」。
  • 久站久坐族腿上易爬「蚯蚓」,預防下肢靜脈曲張,記住以下六點!
    文/羊城晚報記者 謝哲 通訊員 謝鳳姣  如果說白、瘦、光滑是美腿的幾大要素,那麼腿上布滿像蚯蚓一樣扭曲的血管,絕對影響美觀。這是什麼情況?其實,這是「美腿殺手」——下肢靜脈曲張在作怪!  南方醫科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血管外科主任周忠信介紹,人體的血液從動脈系統輸送到全身,然後再通過靜脈系統回輸到心臟。正常的下肢靜脈內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瓣膜存在,就像一個單向的閥門,可以阻止回流心臟的血液倒灌。但很多情況會影響瓣膜的功能,例如血流衝擊,瓣膜先天比較薄弱,還有老化等。當「閥門」不能正常工作,血液可能出現逆流倒灌,這時會對靜脈壁產生壓力,引起擴張。
  • 下肢靜脈曲張之「中國式治療方案」
    下肢靜脈曲張是周圍血管病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好發於長久站立工作者、孕婦、體力勞動者或久坐少動者。下肢靜脈曲張的發病率逐年增長,按血流動力學變化,可將下肢靜脈曲張分為血液倒流性和回流障礙性兩大類,前者主要為靜脈瓣膜關閉不全而導致血液倒流,後者則為靜脈回流受阻而引起。
  • 小腿靜脈曲張,這個穴位很重要
    小腿靜脈曲張,俗稱「浮腳筋」,是靜脈系統最常見的疾病。眾所周知,人體的血液循環系統,主要是由動脈和靜脈構成的。
  • 腿上長出「小蚯蚓」,穿彈力襪真的有用嗎?
    五年前,蕭山的夏大伯發現自己小腿上長出了「小蚯蚓」,但是不痛不癢的,也沒當回事兒。
  • 超微創技術治療靜脈曲張,去掉彎彎曲曲「小蚯蚓」
    大隱靜脈曲張是臨床的常見疾病,常呈慢性靜脈疾病的表現,早期症狀較輕,可僅有外觀改變,隨著靜脈曲張加重,出現下肢腫脹、色素沉著、皮膚瘙癢、皮膚潰瘍、血栓性靜脈炎和深靜脈血栓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隨著醫學科技的飛速發展,臨床對下肢靜脈曲張的治療手段越來越多,其中靜脈曲張微創手術具有更好的療效和更低的併發症發生率,臨床應用日益廣泛。三十年飽受靜脈曲張困擾8月7日,我院門診收治了一名「雙下肢隱靜脈曲張」的患者。
  • 小腿瘙癢不止,原來是靜脈曲張惹的禍!
    近日來,泡完腳之後的袁女士腿部開始莫名的癢,由於不停的撓抓,腿部出現了大面積紅腫。連著幾天下來,袁女士終於忍受不了了,來到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就診。醫生發現,袁女士腿部毛細血管有明顯擴張,建議她轉入我院胃腸、血管、甲狀腺外科。經過詳細檢查,找出了袁女士腿部瘙癢的原因——下肢靜脈曲張!什麼是下肢靜脈曲張?
  • 小腿靜脈曲張怎麼辦?醫生教您4個方法,有效遠離腿部「青筋」
    老周今年50歲了,幾年前他發現自己的腿上爬滿了密密麻麻的血管,像蚯蚓一般布滿了小腿。聽鄰居說這叫「蚯蚓腿」,很多中老年人都有。由於不痛不癢,老周就沒放在心上,也沒有去醫院檢查。靜脈曲張,就是我們俗稱的「蚯蚓腿」,這是由於人體靜脈承受的壓力增大,一些瓣膜關閉功能不好的人會出現靜脈血逆流,靜脈壓增高的現象;一些血管彈性較差的人則會引起擴張,導致血管壁變薄及血管突出,最終形成「蚯蚓腿」。
  • 血管外科看什麼病?小腿發涼、發黑……你就需要就醫了!
    好多人都不明白血管外科看什麼病,這並不奇怪,因為血管外科還是一個「年輕」的科室,它最初屬於普外科,直到近十多年來才獨立成專科。現在一些正規的血管外科醫生經過樣的外科以及血管放射介入培訓,從而成為一名「一手拿導管導絲,一手拿手術刀」的血管外科醫生。一、如果出現以下症狀,請及時前往血管外科!1.突發胸背部撕裂樣疼痛,可能是胸主動脈夾層動脈瘤。
  • 硬化劑注射治療是靜脈曲張的最佳選擇之一!
    下肢淺靜脈曲張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表現為腿部靜脈擴張、凸起、迂曲,形成一條條「小蚯蚓」樣的包塊,伴有小腿酸脹不適,隨著加重,會逐步出現皮膚瘙癢、疼痛、皮炎、色素沉著以及破裂出血,發展成難愈的潰瘍。
  • 血管外科有話說 | 腿部發涼、麻木、抽筋、走走停停……忽視這些信號,可能會截肢!
    大伯一家人頓時就慌了,一直以為是年紀大了,身體機能退化了,沒想到竟然是病了,還耽誤治療足足一年。幸運的是,恰逢周五,浙江省人民醫院血管外科常駐天醫託管專家盧凱平副主任醫師正好在天台分院坐診、手術。「立即手術,還有一線希望。」盧凱平仔細研究了陳大伯的造影結果後決定。
  • 三類人更容易得靜脈曲張!學6招預防「蚯蚓腿」
    可這些像蚯蚓一樣爬在你腿上的東西又是什麼?其實,它們就是傳說中的「腿部殺手」——下肢靜脈曲張。而它們除了會讓腿「變醜」外,還會影響你的健康…本期電視專家:靜脈曲張在我國中老年人群中的發病率高達79.9%,但幾乎八成的人都沒有重視:★靜脈曲張會引起血管脹大、凸出,影響美觀;★嚴重時還會引起腿部水腫、脹痛、甚至變色;★最嚴重時,還會導致皮膚營養不足而死亡,從而出現傷口潰爛、潰瘍就不收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