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放「大招」,保本理財或被「叫停」,儲戶的好日子到頭了?

2020-12-21 騰訊網

中國一直是最大的儲蓄國之一。大家都願意將錢存入銀行,因為他們可以享受利息。眾所周知,不同的銀行和不同的存款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利率。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息,人們會選擇利率更高的銀行存款。

隨著市場上理財產品的興旺發展,人們的投資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銀行的利息似乎已失去吸引力。為了應對激烈的吸儲之爭,許多銀行推出了更具吸引力的利率存款業務,不過有一些創新是建立在破壞市場規則上。破壞市場規則,這顯然是不被允許的,所以央行方面也「出手」了,對存款進行整改。

根據通知要求,央行將對兩類存款進行整改,分別是靠檔計息的存款和結構性存款。一方面,它直接減少了存款收入,另外一方面是對銀行存款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銀行取消了「靠檔計息」的做法後,定期存款的收入發生了變化。

針對央行發布的公告,有專家表示,現在市面上依舊存在很多高收益的存款產品,但是隨著央行的管控,這些產品會陸續下線或者降低利率,這就意味著未來保本理財將成為歷史了,這讓很多儲戶都「措手不及」。

不過面對攬儲壓力,很多私人銀行依舊比較依賴有息存款,隨著監管力度的加大,類似的智能存款業務將逐步退出市場,包括之前很火的結構性存款,將被陸續叫停,儲戶的好日子即將過去了。

相關焦點

  • 央行緊急叫停部分存款規則,儲戶的利益將受影響!錢還存銀行嗎?
    幾年在銀行業發生了一件重大的事,包商銀行倒閉了,這是我國倒閉的第三家銀行,不同於以往倒閉的小銀行,包商銀行是亞洲十大行之一,雖然國家的妥善處理並沒有讓儲戶損失什麼資金,但是這件事確實影響到了儲戶對銀行的信心,而且也表明了銀行的運作已經出現了問題!
  • 投資有風險,包商銀行給儲戶上了一課!有什麼保本型理財產品?
    消息一經報導,讓不少銀行儲戶也開始擔憂自己在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以及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安全可靠有保障的問題。有料財經還要提醒一下,在2015年開始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明確規定了一位儲戶在一家銀行存入的本息合計50萬元以內的儲蓄存款,是可以得到100%賠付保障的。因此,銀行存款是最常見和最方便的保本型理財產品。二、國債、國庫券。
  • 央行「做主」新規執行!關於上億儲戶,存錢時代迎「大改動」?
    對於我國上億儲戶來說,將錢放在銀行之中更多的是衝著銀行的存款利率去的,畢竟手中的閒錢放著也是放著,放在銀行之中還有一定的利息可拿,每年還能賺到不少錢。定期存款、大額存單、銀行理財產品等,都成為了儲戶們選擇的「存錢方式」,如果你在銀行中的存款金額足夠的話,一年淨賺萬元也是可能的。
  • 央行發布通知,儲戶存錢時請認準「它」
    如果銀行破產儲戶的存款能要回來嗎?這些問題想必是很多人都想知道的,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銀行的安全性可以說還是比較高的,要知道央行2015年的時候就推行了《存款保險條例》,為的就是保護儲戶的存款安全性,更是在2020年在河北、浙江、深圳這三個地方展開了大額現金管理試點。
  • 央行悄悄放出了兩大招,高明!
    趕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之前,央行祭出了兩個大招。與之前不同的是,這兩大招都是悄悄進行——貌似無心,實則有意,而且更像是太極功夫,儘管不是疾風驟雨,但招招直擊核心。這核心就是資金的價格——利率。央行此舉清楚的表明,要引導利率下行,以此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
  • 馬雲、馬化騰的網際網路王朝,好日子快到頭了嗎?
    馬雲、馬化騰、劉強東的好日子真的快到頭了嗎?8號的時候,銀保監會郭樹清在新加坡金融科技節上的一番講話,寓意在螞蟻、騰訊、京東等巨頭。郭樹清明確闡明了兩大排名,第一是央行將持續的關注新型大而不能倒的風險,要對大型科技公司採取特殊的創新監管辦法。
  • 央行:互金平臺存款屬於「無照駕駛」,儲戶:我的存款怎麼辦?
    網絡上央行官員點名網際網路存款屬於「無照駕駛」引起熱議。那麼,近兩年非常火爆的網際網路存款產品是否也會像網貸一樣被取締呢?手頭上有網際網路存款的朋友又應該如何選擇呢?對此,我們做一些簡單的分析。首先,和網貸一樣,這次監管發聲又遠遠滯後於市場。
  • 央行「封口子」,今年開始,兩類用戶存款被「叫停」,躺賺消失?
    「國人對於理財還是比較在意的。」顯然這樣的做法已經違反了正常的市場規則,所以央行也開始提出「新規」來封住「缺口」。有兩類用戶的存款將會被查處。所謂的智能存款就是將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優勢相結合,優點就是利息高而且存錢還比較方便,關鍵是還可以享受靠檔計息的功能,靠檔計息的意思就是存款的時間越長,那麼相對而言利息也會更高,年化率可以達到4%,而且推出這個產品的機構也都很有實力,比如說小米金融、京東金融等等,但是智能存款其實是違規的,靠檔計息違反了我們國家的儲蓄管理條例,因為沒有到期的提前支取,是智能按照支出當日的活期儲蓄利率來計算的,所以這類產品已經被叫停了
  • 央行「緊箍咒」顯效,存款連續半年被「壓降」,以後理財要小心?
    尤其是經過此次疫情事件之後,不少年輕人也開始有了存款的意識,在銀行門口排起了長長的隊伍……不過儲蓄意識的崛起,並不能解決一些可觀問題,例如國內銀行正在加速保本保息理財的退出。截止到目前為止,國內已經有多家銀行,清零了自家的保本保息理財,在此情況下,結構性存款的地位,也變得尷尬起來。
  • 線上存款被叫停背後!網友:你看到風險了嗎?
    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人來說,最近一周最關注的事件,恐怕就是支付寶、京東金融、百度度小滿等網際網路平臺,紛紛叫停「代銷」的銀行存款。此前在貨基萬份收益跌破1元之後,不少人轉戰「保本又高息」的線上存款,以維持年化收益率在4%以上。
  • 地方性小銀行假如破產了,儲戶的存款到底怎麼辦?三大問題要重視
    按照存款保險制度,會給儲戶賠嗎?最近關於包商銀行的破產將銀行的存款安全性再一次刺激了大眾的神經,並引發人們對銀行存款的擔心以及銀行破產以後存款到底應該怎麼辦的疑問?第一,目前在銀行存款仍然是非常安全的理財方式之一,個別銀行的破產並不代表整體銀行業的存款已經不安全在目前的大眾理財時代,投資理財方式越來越豐富,人們有了更多的投資理財產品選擇。但是,從目前的所有投資理財產品看,銀行存款仍然是僅次於國債的最安全的金融產品。
  • 儲戶注意:不要被「高息」存款迷惑,銀行這一業務未來或將消失
    不過隨著央行這一「新規」的實行,這樣的「大額存單」也被摁下了「暫停鍵」,未來幾年這種存款或許將會全面消失,市面上再也見不到它的「身影」了。 究其原因,原來是我國央行為了規範「高息攬儲」而對它「下手」了,因此銀行在「攬儲」這方面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改變。相關資料顯示,自從去年年底以來,我國陸陸續續就有銀行叫停了「靠檔計息」這一存款產品。眾所周知,「靠檔計息」的意思就是儲戶在遇到特殊情況時,需要提前取出自己的存款,那麼銀行將根據存款的時間分段利率為其計算收益。
  • 保本理財,還是不保本理財?不要虧得底褲掉了才想選啥
    老人一直把閒錢放到銀行理財產品裡。我反覆叮囑說,買理財產品沒問題,只是有個前提,就是一定要保本。老人說,保本收益低,不合算。我說,這個年齡階段首要考慮的不是收益多少,而是安全性問題。為了一二個點的收益,卻承擔很大的風險,不划算也不值得。也許你想知道,銀行理財產品是怎樣做到保本的?王爍在《在耶魯精進》一書中通過舉例子的方式講清楚了這個問題。
  • 比定期更好的「保本」存錢方法有哪些?
    來源:不執著財經近期,有網友提問,現在銀行定期利息實在有點低,存一年也只有2.25%,而最近國內CPI都在4.5%左右,負利率實在太明顯,又鑑於現在股市、樓市的風險太大,是否有比定期存款更好的「保本」的存錢方法?可供投資者選擇呢?
  • 儲戶請注意,央行:存取款後「這樣東西」別隨意扔!當心資金丟失
    通常,當儲戶看到他們的業務完成時,會下意識隨手丟棄這張不起眼的「小票」。要注意萬萬不可 這樣處理!這實際上是對您的帳戶安全極不負責任。銀行之所以將回執單給儲戶,主要是因為這是用來記錄業務的一種憑證。如果存款人在業務完成後發現問題,可以將憑證帶到相關銀行,如果儲戶沒有這張「小票」,事情可能就不那麼容易解決了。因此,對於儲戶來說,銀行提供的回執單必須妥善保管。
  • 銀行員工透露:現在的儲戶太「精明」
    好在錢放銀行,是可以保本的,至於能給到多少利息,多一點少一點其實影響不到。但是如果你在銀行存的錢比較多,那對於存款方式的選擇就很重要了。100萬存款,5%的利率和4%的利率,一年下來的利息差距過萬。所以,在如今這樣的大環境中,定存給到4.875%的利率,值得存嗎?4.875%的利率放到過去,肯定是不值一提的。
  • 存款收益賽過理財產品?銀行網上攬儲引監管關注
    來源:京東金融APP 和市面上眾多理財產品的收益率相比,4.875%的年利率可以說是非常可觀了。曾剛表示,「銀行競爭資金來源的過程中,在嘗試過同業存款、保本理財等方式並難以為繼之後,就會轉向新的渠道。比如,在保本理財受限後,結構性存款便迅速攀升。隨著今年持續壓降結構性存款,網際網路平臺存款很可能成為替代結構性存款的一個重要方式。這就可能導致網際網路平臺存款規模迅速擴大。」 是否有風險?
  • 儲戶們注意!2021年起這類存款將「消失」,六大銀行已經叫停
    對於儲戶的存款,最高只能賠50萬。為了讓儲戶放心,從去年11月底開始,全國各類銀行都開始推廣「存款保險標識」,存款時認準這個。 如今這個時代,投資渠道越來越多,除了存錢到銀行吃利息,還可以用來理財投資,比如基金、股票、債券、期貨等等,形式多樣,比較聰明的人不會將錢一直放在銀行。當然,這些都還是存在風險的,存款依舊是最穩妥的理財方式。
  • 靠檔計息取消 新年你該如何理財?來看看專家是怎麼建議的
    日前,包括螞蟻金服、騰訊理財通、京東金融等十餘家網際網路平臺也下架網際網路存款產品。當存款遭遇新規,2021年市民該如何打理自己的「錢袋子」?新規落地  銀行紛紛叫停「靠檔計息」近日,六大行和多家股份制銀行發布公告,自2021年1月1日起,對於提前支取的個人大額存單、定期存款等產品,計息方式由靠檔計息調整為按活期存款掛牌利率計息。
  • 明年按新規辦,一類儲戶利息或少大半?
    之所以儲戶願意將資金存進銀行,相信其中的理由是不用多說的。雖然活期儲蓄利率不算高,但是手頭稍微有點資金的,選擇一些高利息的存款產品,獲得的收益也不容小覷。就拿儲戶十分喜歡的「靠檔計息」這款產品來說,就很好地解決了用戶有時候急需用錢,需要提前支取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