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有風險,包商銀行給儲戶上了一課!有什麼保本型理財產品?

2020-12-15 有料財經

對於財經界、投資界和金融機構來說,本周最轟動的財經新聞莫過於包商銀行宣布對高達65億元的二級資本債本金直接「一筆購銷」,以全額減記本金的形式「抹掉」了這一筆債務。消息一經報導,讓不少銀行儲戶也開始擔憂自己在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以及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安全可靠有保障的問題。#銀行#

作者:財經有料哥。

【有料財經】原創財經科普類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

俗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我們老百姓的這個財啊可也不能亂理!

近期不僅僅是各種理財投資產品,甚至國企債務違約、商業銀行暴雷等等事件頻頻發生,讓銀行儲戶戶更加重要投資本金的安全性,而不再只盯著高額投資收益,更加渴望能夠方便地找到保證本金平平安安,收益穩穩噹噹的投資工具或理財產品。那麼普通老百姓們可以比較方便投資的保本理財產品究竟有哪些?

一、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

可別不把儲蓄存款不當作是理財工具啊!

你可以把積蓄和日常閒錢存進商業銀行,而銀行會每天按照約定的利率給你計算利息,到你需要用錢去銀行提款時,除了能拿回本金,還能夠得到一筆利息收入。

由於存款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負債,因此只要你去存款的那家商業銀行不出現倒閉破產、關門結業的極端狀況,所有的商業銀行對於儲蓄存款都是100%的責任和義務進行剛性兌付的。

有料財經還要提醒一下,在2015年開始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明確規定了一位儲戶在一家銀行存入的本息合計50萬元以內的儲蓄存款,是可以得到100%賠付保障的。

因此,銀行存款是最常見和最方便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二、國債、國庫券。

國債,全稱國家公債,也被稱為國庫券,是我們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

國債是我國最高信用和安全等級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工具,因為一紙薄薄的國債背後,代表的是整個國家信用,因此國債投資安全性要遠遠比商業銀行儲蓄存款更加有保障。

國債的種類有不少,了銀行儲蓄們比較熟悉的憑證式國債以外,還包括了記帳式國債、電子式國債等等國債品種。

以上這幾類國債都是由財政部發行,大部分商業銀行網點都有負責國債代銷工作,詳細的認購操作和兌付情況請諮詢你開戶銀行客戶經理或者理財經理。

有料財經還要科普一下,除了在銀行代銷和負責代為兌付的上述國債品種以外,還有一部分記帳式國債是在滬交所、深交所掛牌交易的。

在有料財經看來,比銀行存款還要安全的國債,當然是最正宗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三、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結構性存款。

目前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等國有銀行,以及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內的大部分大中型商業銀行,以及部分外資銀行比如滙豐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星展銀行等等都有推出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產品。

結構性存款,其實是直接譯自英語Structered Deposit,在財經有料哥所在的金融業內部一般還會稱為「結構性票據」(Structered Note)。

雖然有不少不太專業的銀行理財經理會把結構性存款說成是「銀行理財產品」,但是它在本質上還是一種銀行存款,因此同樣具備保本性,可以承諾100%本金保證,但是在收益率方面是有浮動條款的。

有料財經要提醒一下銀行儲戶要多注意一下結構性存款的產品條款,因為有一部分結構性存款只是「部分保本」,尤其是某些外資銀行推出這類部分保本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較多,比如只是保證90%或95%,而不是100%的投資本金安全。

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一般會高於同期限的儲蓄存款利率,詳情請諮詢你的開戶銀行。

四、保本型理財產品。

雖然在資管新規出來後,要求商業銀行逐步壓降發行規模直至最後取消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但是由於目前還在過渡期,依然有部分商業銀行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尤其是工農中建交郵等國有大行。

根據監管要求,保本型理財產品只可以100%保證本金,不能保證收益,投資者最終獲得投資收益是存在一定的浮動風險,所以會被稱為「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各家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條款不盡相同,預期收益率(但不能保證一定獲得)一般會高於同期限的儲蓄存款利率,產品條款詳情請諮詢你的開戶銀行。

以上是普通老百姓非常方便可以投資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希望這些財經科普知識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在關注【有料財經】和點讚後,留言分享你的理財投資心得體會。

相關焦點

  • 央行放「大招」,保本理財或被「叫停」,儲戶的好日子到頭了?
    大家都願意將錢存入銀行,因為他們可以享受利息。眾所周知,不同的銀行和不同的存款方式可以獲得不同的利率。因此,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息,人們會選擇利率更高的銀行存款。 隨著市場上理財產品的興旺發展,人們的投資選擇越來越多樣化。銀行的利息似乎已失去吸引力。
  • 地方性小銀行假如破產了,儲戶的存款到底怎麼辦?三大問題要重視
    銀行之所以受人們的關注是因為銀行與我們所有人的錢息息相關,甚至有可能保管著我們的幾乎全部金融資產。有朋友認為,我們這當地的小銀行,存款利率遠遠高於當地大銀行的同年限貸款利息,是不是風險很大。在這樣的銀行存款安全嗎?如果銀行倒閉了,我們的存款怎麼辦?按照存款保險制度,會給儲戶賠嗎?
  • 天首集團: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你以為的保本並不保
    根據媒體報導,最近多款銀行理財產品出現虧損,據統計有200餘支銀行淨值理財產品最新淨值低於1元初始淨值。  怎麼回事?許多投資者懵了,銀行理財不是保本理財嗎,怎麼會虧損呢?  以招商銀行代銷的旗下理財子公司季季開1號為例,產品成立於4月中旬,為純債淨值型產品,每3個月定期開放申贖。
  • 比定期更好的「保本」存錢方法有哪些?
    來源:不執著財經近期,有網友提問,現在銀行定期利息實在有點低,存一年也只有2.25%,而最近國內CPI都在4.5%左右,負利率實在太明顯,又鑑於現在股市、樓市的風險太大,是否有比定期存款更好的「保本」的存錢方法?可供投資者選擇呢?
  • 儲戶如何辨別銀行產品是儲蓄還是理財?
    現在儲戶去在銀行分辨所買的產品是儲蓄還是理財,其實相對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學習一下相關的基礎入門知識,那麼絕對不會弄錯了。1.2018年9月,銀保監會發布了《商業銀行理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專門對銀行銷售理財產品進行了詳盡的規定。
  • 保本理財,還是不保本理財?不要虧得底褲掉了才想選啥
    在對抗通脹的過程中,人們往往通過投資的方式來解決自家資產縮水的問題。現在的問題是,國內適合老百姓的投資渠道並不多,有不少的人除了保持著儲蓄的習慣之外,更多的選擇銀行的理財產品。但是,凡是投資就不能只想好事,還要考慮虧損的事,不能只盯著銀行理財產品給你的預期收益,還應該給予風險以足夠的重視。否則,就會產生像上面的那名大姐一樣不幸的境遇,當你盯著別人開的空頭支票時,別人卻盯著你的本金。
  • 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保本保息型理財產品幾近絕跡 「無腦躺賺...
    然而,隨著資管新規打破剛性兌付後,大家很難再看到保本保息型理財產品。如今的銀行理財產品,大多已由固定利息收入轉變為淨值浮動收入,因此令很多人對收益的穩定性擔心。  銀行理財產品驚現虧損  記者近期走訪了多家銀行網點,發現高於6%收益率的銀行理財產品幾乎絕跡,業績比較基準普遍在2%~4%左右。
  • 券商保本產品「圈錢」:6分鐘售罄,比銀行理財香嗎?
    新京報貝殼財經了解到,自2018年資管新規推出以來,銀行部分淨值型理財產品跌破初始價,打破「剛兌」成為大家不得不面對的現實。如今,不少券商開始營銷自己的固收產品,即收益憑證,保障本金的同時可以約定利率。有券商稱,甚至出現了產品「秒光」的情況。
  • 銀行理財買「對」產品更重要 保險投資要兼顧家庭風險保障
    今年以來,因資管新規「打破剛兌」逐步實施,銀行保本理財產品加速退出,很多到期後不再滾動續發。根據《理財市場數據報告》的最新數據,淨值產品的存續量直線上升,今年11月全國銀行淨值產品存續量為25953款,環比上升1223款。值得一提的是,淨值型產品投向不同帶來收益不同,同時也呈現不一樣的波動率。得益於A股下半年走牛,銀行淨值型理財產品整體收益率順勢走高。
  • [快訊]12月3日在售高收益前100名銀行理財產品一覽
    投資期限銷售起始日銷售截止日風險評級收益類型渤海銀行渤海銀行封閉式(表現聯動)人民幣理財產品(零售公募-2020GGBX16)(全國)人民幣1萬10.30%99天2020-11-30"萊鑫系列人民幣理財產品C1090120000274人民幣1萬4.38%365天2020-12-012020-12-06中低風險非保本浮動渤海銀行渤海銀行封閉式固定收益型人民幣理財產品(零售公募-2020GG8066
  • 2018年各大銀行理財能力和理財產品排行榜
    ;城市商業銀行中,依次是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和包商銀行;農村金融機構中,分別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上海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村商業銀行和東莞農村商業銀行。 風險控制能力排名前五的銀行  全國性銀行中,全國性銀行依次為興業銀行、中國光大銀行、華夏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城市商業銀行中,依次為是江蘇銀行、南京銀行、包商銀行、錦州銀行和青島銀行;農村金融機構中,依次為廣州農村商業銀行、青島農商銀行、廣東順德農村商業銀行、浙江紹興瑞豐農村商業銀行和山西河津農村商業銀行。
  • 中國已經有3家銀行破產!銀行破產後,我們的錢還能拿回來嗎?
    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銀行是比較安全、可靠的信用機構,因此進行投資理財時,很多人都會選擇銀行。但實際上,銀行是會破產的。此前我國已經有兩家銀行破產,分別是海南發展銀行和河北省肅寧縣尚村農信社。而就在近日,我國破產銀行的名單上將又添一名,這就是包商銀行。
  • 招銀理財、中信銀行的理財產品先後虧錢 這是怎麼了?
    資料顯示,這款產品的風險等級為R3,中等風險,顯示在最不利情況下,投資者所投投資資金部分或全部損失。起投金額是100萬,最短持有6個月,產品類型屬於「公募、開放式、固定收益類」。從資產種類來看,該款產品主要投資兩類,其中貨幣市場類和固定收益類資產以及其他符合監管要求的債權類資產不低於80%,權益類資產和其他類資產等投資比例0-20%。幾天前,招行旗下理財子公司「招銀理財」管理的固收類理財產品中,同系列兩隻產品均出現了跌破本金情況。
  • 2020年低風險投資理財五種方式,你會選擇哪一種?
    第二種投資理財方式:無風險、收益穩定的國債如果你有較長時間的餘錢,又不想承擔任何風險,當然可以購買國債。國債的起購點低,只有100元,更重要的是安全性是國債的最大優勢,100%的保本保息。但現在則可以放在寶寶類理財裡,無論是各銀行的寶寶類理財產品,還是某寶某信的寶寶類理財產品,既可以方便支付,隨時需要隨時支付;又有一定的收益,目前年化收益率在2.4%左右,收益率應該還是不錯的。需要提醒的是,這種投資理財方式不是存款,是理財產品,風險程度要比存款高一些。但由於資金投資的是貨幣基金,風險程度是相對低的。
  • 存款收益賽過理財產品?銀行網上攬儲引監管關注
    這是京東金融APP上展示的某銀行產品信息。 綜合業內人士觀點,存款「觸網」背後有三大動因。一是適應用戶習慣變遷。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現在許多金融行為逐漸轉向線上,在網際網路上買理財和存款產品是個趨勢。 二是競爭存款。這對於網點和名氣都不及大行的中小銀行來說尤為重要。「作為一家2017年才成立的銀行,坦白說,網點所起的作用並不大。
  • 心酸吶:在銀行買的理財產品 爆虧80%
    小柒之前在文章中講到,中行曾在官微上發布過,對沒有專業金融知識的投資小白,推薦玩原油寶,好玩又賺錢。 荒唐!這就是把原油期貨去了槓桿、降低單手合約的桶數,算得上是被閹割的期貨,卻被包裝成一款低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賣給小白
  • 有100萬閒錢,做點什麼理財比較好?
    有網友提問——「有100萬閒錢,做點什麼理財比較好?」,閒置的資金那就說明是短時間內是用不到的,因此可以考慮周期比較長、收益率更高的理財產品。一、 銀行存款說到理財,那麼銀行存款是必須會考慮到的產品,資金的閒置,而且金額為100萬元,超過了銀行大額存單的門檻,那麼購買大額存單是個不錯的選擇,很多人猶豫是否要購買銀行存款原因需要有兩個,一個是資金流動性,擔心後續會要繼續用錢提前預支,第二就是銀行存款的利率不高。
  • 中國已有4家銀行破產,儲戶的錢能拿回多少,欠銀行的錢還要還嗎
    在我國,銀行可是最受「歡迎」的機構,幾乎人人都會將錢存在銀行裡,認為銀行的背後有著國家的保障,無論怎樣應該都不會倒閉的。但是事實上,我國早就有銀行倒閉的先例了,且倒閉的不止一家銀行。就在2020年11月,包商銀行正式進入破產程序,成為我國第4家破產的銀行。好多人應該會疑惑,銀行怎麼會倒閉呢?其實,早在2015年,國家允許民營銀行建立時,銀行倒閉機制就已經出臺了。
  • 現在有1萬多閒錢,存銀行利息太低,有什麼理財可以選擇?
    有網友提問——「現在有1萬多閒錢,存銀行利息太低,有什麼理財可以選擇?」,一般來說,銀行的普通存款利息確實不高,加上一萬塊的本金,比較少,這樣算下來,其實一年的利息也只有幾百塊。這樣看來,確實不太適合理財。可以考慮以下幾款理財產品。
  • ...銀行785款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銀行自斷財路後我們還能買銀行理財...
    相信很多人收到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提前終止通知時,都有這樣的質疑: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有合同的約定,即使理財產品提前終止也應該雙方協商,如今銀行單方面提前終止已經發行的理財產品合法嗎?是不是侵犯了投資者的合法權益呢? 從法律的角度上講,銀行單方面提前終止理財產品合法嗎?答案是肯定的,因為還真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