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財經界、投資界和金融機構來說,本周最轟動的財經新聞莫過於包商銀行宣布對高達65億元的二級資本債本金直接「一筆購銷」,以全額減記本金的形式「抹掉」了這一筆債務。消息一經報導,讓不少銀行儲戶也開始擔憂自己在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以及購買的銀行理財產品是否安全可靠有保障的問題。#銀行#
作者:財經有料哥。
【有料財經】原創財經科普類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抄襲。
俗話說得好,「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但是我們老百姓的這個財啊可也不能亂理!
近期不僅僅是各種理財投資產品,甚至國企債務違約、商業銀行暴雷等等事件頻頻發生,讓銀行儲戶戶更加重要投資本金的安全性,而不再只盯著高額投資收益,更加渴望能夠方便地找到保證本金平平安安,收益穩穩噹噹的投資工具或理財產品。那麼普通老百姓們可以比較方便投資的保本理財產品究竟有哪些?
一、商業銀行金融機構的儲蓄存款。
可別不把儲蓄存款不當作是理財工具啊!
你可以把積蓄和日常閒錢存進商業銀行,而銀行會每天按照約定的利率給你計算利息,到你需要用錢去銀行提款時,除了能拿回本金,還能夠得到一筆利息收入。
由於存款對於銀行來說是一筆負債,因此只要你去存款的那家商業銀行不出現倒閉破產、關門結業的極端狀況,所有的商業銀行對於儲蓄存款都是100%的責任和義務進行剛性兌付的。
有料財經還要提醒一下,在2015年開始實施的《存款保險制度》,明確規定了一位儲戶在一家銀行存入的本息合計50萬元以內的儲蓄存款,是可以得到100%賠付保障的。
因此,銀行存款是最常見和最方便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二、國債、國庫券。
國債,全稱國家公債,也被稱為國庫券,是我們國家以其信用為基礎,按照債券的一般原則,通過向社會籌集資金所形成的債權債務關係。
國債是我國最高信用和安全等級的理財產品和投資工具,因為一紙薄薄的國債背後,代表的是整個國家信用,因此國債投資安全性要遠遠比商業銀行儲蓄存款更加有保障。
國債的種類有不少,了銀行儲蓄們比較熟悉的憑證式國債以外,還包括了記帳式國債、電子式國債等等國債品種。
以上這幾類國債都是由財政部發行,大部分商業銀行網點都有負責國債代銷工作,詳細的認購操作和兌付情況請諮詢你開戶銀行客戶經理或者理財經理。
有料財經還要科普一下,除了在銀行代銷和負責代為兌付的上述國債品種以外,還有一部分記帳式國債是在滬交所、深交所掛牌交易的。
在有料財經看來,比銀行存款還要安全的國債,當然是最正宗的保本型理財產品。
三、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結構性存款。
目前包括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等等國有銀行,以及招商銀行、中信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華夏銀行等等全國性股份制銀行在內的大部分大中型商業銀行,以及部分外資銀行比如滙豐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星展銀行等等都有推出保本型結構性存款產品。
結構性存款,其實是直接譯自英語Structered Deposit,在財經有料哥所在的金融業內部一般還會稱為「結構性票據」(Structered Note)。
雖然有不少不太專業的銀行理財經理會把結構性存款說成是「銀行理財產品」,但是它在本質上還是一種銀行存款,因此同樣具備保本性,可以承諾100%本金保證,但是在收益率方面是有浮動條款的。
有料財經要提醒一下銀行儲戶要多注意一下結構性存款的產品條款,因為有一部分結構性存款只是「部分保本」,尤其是某些外資銀行推出這類部分保本的結構性存款產品較多,比如只是保證90%或95%,而不是100%的投資本金安全。
結構性存款預期收益率一般會高於同期限的儲蓄存款利率,詳情請諮詢你的開戶銀行。
四、保本型理財產品。
雖然在資管新規出來後,要求商業銀行逐步壓降發行規模直至最後取消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但是由於目前還在過渡期,依然有部分商業銀行發行保本型理財產品,尤其是工農中建交郵等國有大行。
根據監管要求,保本型理財產品只可以100%保證本金,不能保證收益,投資者最終獲得投資收益是存在一定的浮動風險,所以會被稱為「保本浮動收益型理財產品」。
各家銀行發行的保本型理財產品條款不盡相同,預期收益率(但不能保證一定獲得)一般會高於同期限的儲蓄存款利率,產品條款詳情請諮詢你的開戶銀行。
以上是普通老百姓非常方便可以投資的保本型理財產品,希望這些財經科普知識對你有所幫助。歡迎在關注【有料財經】和點讚後,留言分享你的理財投資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