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外翻在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一般女性會多於男性。
如果你在減脂的過程中感覺自己效果比較慢,同時伴有小腿酸脹,同側的膝、對側的腰、同側的肩和對側的頸出現了疼痛,那麼可能是跟拇指外翻有關係。
嚴重的拇指外翻不僅會影響我們的美觀,同時也會讓我們的運動效率大打折扣,還會增加運動損傷的風險。
第一蹠骨的縱軸與第一趾骨的縱軸,它們所形成的夾角如果大於15°,一般被定義為拇指外翻。
還有一種鑑別方式是看我們的第一蹠骨與第二蹠骨縱軸之間的延長線:
被稱為是蹠骨間角,它所形成的夾角正常是6~12°,如果超過了這個範圍,也被定義為拇指外翻。
如果我們的拇指外翻角和蹠骨間角兩個同時都超出,就被診斷為真性的拇指外翻。
如果只是我們的拇指外翻角超過了15°,就被診斷為假性的拇指外翻。
一般假性的拇指外翻比較好調整,真性的拇指外翻需要的技術含量會高一點,想要角度更加精準,我們可以讓會員去拍一個x光,直接在x光上面做角度的測量,會比較精準。
第一個階段是快速發展階段。也是大部分人會有的階段。在這個階段的拇外翻角度是10~15°,足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只會輕微的影響我們的美觀。我們主體可能只會有輕微的一些繭子,穿高跟鞋長期走路時會產生一些不適感。
第二階段是發展階段。拇外翻的角度是15~25°,這時我們的關節會出現紅腫,第二腳趾會有明顯擠壓的感覺,如果說你的腳變寬了,腳底有繭子,長期的行走會出現第一蹠指關節處的疼痛。
第三階段是嚴重惡化階段。這時拇外翻的角度超過25~40°,拇指會出現重疊,橫弓也會塌陷,並且伴有腳墊,同時會伴有扁平足,以及足底筋膜炎等疼痛,嚴重影響我們的行走。
第四個階段是最嚴重的階段。拇外翻的角度超過了40°以上,這時候大拇指嚴重畸形,我們基本是無能為力了,只能通過微創或者手術來達到一個糾正的效果,一般我們能明顯改善的是25°以內。
拇指外翻的形成有先天性和後天性的原因。如果我們在18歲之前沒有出現拇指外翻,那麼可以排除掉我們遺傳的因素。
後天性的原因:
一、第一蹠骨過度的活動,以及我們的蹠楔關節不穩。
二、足弓塌陷導致跟骨外翻,這時會讓我們的受力全部壓在內側大腳趾處,所以會出現拇外翻。
三、足外翻受限。用我們的距骨旋前來代償,導致我們所有的受力壓在內側。
四、骨盆旋移。骨盆如果往右旋,那右腿的股骨、腳尖是相對固定不動的,腳尖朝前,我們的右腿的股骨相對於骨盆來講是往內旋,步態的過程中就會導致所有的力也會壓在腳的內側。
針對不同原因形成的拇指外翻,我們的處理方式應該也是不一樣的,如果只是單純地用腳抓毛巾、用矯正帶或者直接把拇指外翻的腳給掰正,這樣的處理方式有時不但沒有效果,反而讓拇指外翻加重了。
將會員的腳擺於中立位,讓會員主動做大拇指的伸,伸的過程中如果出現了其他四個腳趾全部往上,那麼這是屬於代償。
看她主動升的過程中,能否跟我們的水平線達到70°左右。
如果達不到90°,我們找到她的第一蹠骨,把它向內轉,讓她的腳指甲朝著正上方,被動地幫她做,看是否能達到90°。
如果能達到90°,並且沒有產生任何的疼痛,那麼它是屬於第一蹠骨活動度過大,並且我們的蹠楔關節失穩。
針對這種情況我們不能過度給她扳,是需要給她強化的。
肌力測試:
讓會員站地上,四個腳趾壓好地,大拇指主動往上翹,給她一個阻力往下壓,看她大拇指肌力怎麼樣。
接下來讓她五個腳趾全部壓地,給她往上扳的力,讓她往下壓,看她的大拇指壓地的能力怎麼樣。
一、松解拇收肌
把她的腳趾擺正固定好,然後手指抓住四個腳趾,像掰饅頭一樣把它往上掰開,停留30~45秒。
二、蚓狀肌的調整
首先四個手指分別對應她的四節蹠骨,然後往上推。
我們的手腕把她的四個腳趾往下壓,讓她四個腳趾往上發力跟我對抗。
三、脛骨後肌的強化訓練
找到一個臺階,腳的前半部在臺階上,雙腳之間夾一張a4紙,前腳與後腳要在一條水平線上。
如果做了抬腳尖的動作,我們的小腿就會參與了,這是不行的。必須是在一個水平面上,只有這樣才能讓我們的脛骨後肌充分的收縮。
四、訓練腳外側的壓地能力
長期的拇外翻會導致我們的所有的硬力壓在腳的內側。
這個時候讓對方把腳踩在彈力帶的外側,給她阻力,同時也可以讓她屈髖屈膝,然後上下點地,抬起來。
五、針對足弓的訓練
套上彈力帶,給她向後的一個阻力,讓她做腳趾壓著地,感覺有沙子,把這些沙子全部掃到我們的內側,足弓往裡面掃。
腳趾不能翹起來,貼著地往裡面掃,讓她找到這裡充分收縮的感覺,可以做15次左右。
以上就是針對拇指外翻的一些講解。
當然拇指外翻遠遠比這還要複雜,它牽涉到了我們整個下肢的生物鏈,比如說我們的跟骨、足舟骨、距骨產生了錯位,如果沒有及時給她復位,直接去處理拇指外翻是不能根治的。
由於涉及到的關節問題比較多,在這裡不能很全面地給大家講解,大家想更深入的了解的話,可以來參加我們三天的足踝課程。
猜你喜歡:
如果你在帶課過程中遇到有關運動康複方面的問題,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我們會收集點讚最多的問題,在下一期的節目中跟大家做解答分享。
長按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並置頂我們的微信公眾號,第一時間接收乾貨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