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使用要點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被廣泛應用於低鈣血症、過敏性疾病、鎂/氟中毒等。
但臨床實際使用與說明書要求多有不同之處,那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究竟如何使用?界小藥整理出幾個常見問題,供大家共同討論學習。
一、葡萄糖酸鈣能靜脈滴注嗎?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說明書提及「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緩慢注射,每分鐘不超過5ml。」
但臨床上靜脈滴注的現象非常普遍,依據也非常充分。如《中國醫師藥師臨床用藥指南(2015版)》中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靜脈給藥]項明確表示「本藥刺激性較大,不宜皮下或肌內注射,應緩慢靜脈注射或靜脈滴注」。
另外,正確理解「靜脈注射」的含義非常重要,《藥劑學(第7版)》有關於「靜脈注射」的用法有這樣的描述:
靜脈注射:藥物直接注入靜脈,發揮藥效最快,常用於急救、補充體液和供營養之用。根據臨床藥物治療需要,靜脈注射又可分為直接靜脈推注和靜脈滴注兩種類型。
故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是可以靜脈滴注的,臨床上需根據患者病情和藥物特點具體選擇。
二、靜推 vs 靜滴,如何選擇?
我們先來看一下靜脈推注和靜脈滴注的區別。
1、液體量不同
靜脈推注的液體量多為10-20ml,而靜脈滴注的液體量多為100ml以上。對於液體量限制的患者,可考慮靜脈推注給藥,以減少過多液體量對心肺造成的負荷。
2、藥代動力學差異
靜脈推注是將藥物快速推入靜脈的一種給藥方法,達峰時間短,可快速發揮藥物的治療作用,病情緊急或危重時可考慮靜脈推注給藥;相對而言靜脈滴注給藥持續時間更長,有利於維持有效血藥濃度的平穩和時間長短。
故如果是用於控制患者低鈣痙攣及手足口周麻木或急性中毒等急症時,葡萄糖酸鈣應推注給藥,以求快速起效;
如果是用於低鈣血症或過敏性疾患時,則可選擇靜脈滴注的給藥方式。
但不管何種給藥方式,都需注意給藥速度的控制。靜脈推注時每分鐘不超過5ml,靜脈滴注時滴速宜控制在20-30d/min,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
三、靜脈滴注時用什麼溶媒稀釋?
先看說明書要求: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後緩慢注射,每分鐘不超過5ml。
但《459種中西藥注射劑臨床配伍應用檢索表》提到: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可跟生理鹽水、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鈉注射液稀釋。
可見,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稀釋不僅限於10%葡萄糖注射液,跟其他溶媒配伍是穩定的。
說明書這樣寫的可能原因在於:利用10%葡萄糖注射液的黏性來更好控制葡萄糖酸鈣注射液的給藥速度,使之給藥更安全。建議廠家及時更新說明書內容,使臨床用藥合理合規。
四、配伍禁忌問題
葡萄糖酸鈣注射液說明書:本藥與氧化劑、枸櫞酸鹽、可溶性碳酸鹽、磷酸鹽及硫酸鹽存在配伍禁忌。
原因在於與上述物質配伍後,可能形成鈣鹽沉澱;因沉澱或微粒可阻塞毛細血管,還可在組織中沉積並形成肉芽腫,如發生在心、腦、腎、肺等重要器官,則可導致患者死亡。
下面重點討論葡萄糖酸鈣與維生素C的配伍:
葡萄糖酸鈣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細血管的緻密性,使滲出減少,有消炎、消腫及抗過敏等作用;維生素C注射液也可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還能增強抗組胺藥對抗多種過敏反應的效果,故兩種注射劑常聯合配伍輸注治療蕁麻疹、溼疹、皮炎等過敏性疾病。
檢索《459種中西藥注射劑臨床配伍應用檢索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同維生素C注射液無配伍禁忌。但是,也有不同意見認為注射用維生素C的輔料為無水碳酸鈉(維生素C注射液的輔料為碳酸氫鈉),碳酸鹽可與葡萄糖酸鈣存在配伍禁忌,建議分開使用;
李曉華等通過臨床觀察發現,在使用葡萄糖酸鈣注射液10ml+維生素C注射液2g的77例患者中,出現不同程度的局部劇烈疼痛、局部硬結、局部紅腫。兩種藥物分開使用後,未再出現類似的反應。故建議臨床上謹慎配伍使用。
五、結晶後復溶,還能繼續用嗎?
葡萄糖酸鈣在水中的溶解度約為3.3%,目前常用的葡萄糖酸鈣注射液濃度約為10%,為過飽和溶液;儘管在生產時加入了適量的助溶劑,但在生產和低溫儲存過程中仍析出沉澱,對其穩定性和安全性構成威脅。
國外同品種說明書中提出如有結晶,水浴加熱復溶後可使用。
但復溶後僅憑肉眼判斷結晶的溶解情況顯然不嚴謹,繼續使用仍有安全風險,故不建議復溶後再使用。目前市面上已有葡萄糖酸鈣氯化鈉注射液(100ml:葡萄糖酸鈣1g與氯化鈉0.9g),較好解決了葡萄糖酸鈣的結晶問題。
參考資料:
[1]楊平存.葡萄糖酸鈣注射液存在問題研究[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2015,(27):78-79.
[2]萌果果.關於10%葡萄糖酸鈣的誤區和用途[J].青春期健康,2019,(4):76-79.
[3]王穎,侯淑肖,高傑,劉冬霞.注射用維生素C粉針與葡萄糖酸鈣配伍禁忌的實驗研究[J].中國處方藥,2015,(1):19-20.
本文首發:醫學界臨床藥學頻道
本文作者:吳瑞瑞
責任編輯:茜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