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香師中的「俳句詩人」,像寫詩般創作香水

2021-02-17 良倉

就在上周,著名香水大師Jean Claude Ellena推出他的「封鼻之作」——愛馬仕花園系列Muguet Porcelaine(陶瓷鈴蘭)。這位有著調香師中的「俳句詩人」之稱的制香大師,以強烈的個人風格著稱,他所創作的香水,細膩與極簡併存,融入了感性與詩意的意境之美,又注入深刻地哲學理念。


▲Jean Clande Ellena, 1947年出生於香水原料聖地格拉,其父親也是一名調香師。被他曾分別為Van Cleef & Arpels、Bvlgari和Cartier這三家珠寶公司創做過香水,被尊稱為「香水大師」。2004年至今任愛馬仕首席調香師。


極簡大師,只用200種原料進行創作

Jean Claude Ellena本人的生活十分簡單,每天與海風為伴,喜歡塞尚、馬提斯,和日本俳句,以及東方古典的禪意美學,過著隱士般與世隔絕的生活。

他的工作室位於法國南部的卡布裡(Cabris),傍山靠水,抬頭即可眺望碧藍的地中海。每天早晨8點,他便驅車行駛兩英裡的旅程,從他家裡來到位於山上這座1960年代玻璃幕牆的房子中,這裡有著茂密的松針林和清爽宜人的海風。到了8點半,他便坐在樓下一張大宜家的桌子上,開始他一天的工作。

▲Jean Claude Ellena與助手於工作室

Ellena只有2名助手,而他們的工作就是「聞」與「思考」,而後再「聞」。「我工作的一部分是要找到最短的方式來表達一個味道。」Ellena說道,自從17歲開始調香師的工作旅程後,Ellena總共收集過1000多種材料,包括天然與合成的。但是他現在的實驗室中只有200種,它們被存放在在三個大冰箱內。即使是曾經聞過許多遍的原料,現在依然還反覆地聞著,他認為這是一位調香師的基本功,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原料永遠會變化,有所不同。

這幾年來他一直在減少原料的收藏,「剛開始,我認為香水是非常複雜的,每個人用複雜的公式,比如玫瑰或者鈴蘭的不同品種和味道,當然我也一樣,但是後來我發現,這樣會讓味道變得複雜甚至嚴重。我的信念是,香水是一門藝術,如果我能使用更少的材料讓味道更加精確的同時,依然可以表達很多事情,才是我真正想要的。」Ellena解釋道。就像他的作品充滿著簡單幹淨而又帶有一種透明的質感,輕柔明了。

對於Ellena來說,氣味越簡潔,所激蕩出的迴響越清晰有力,也就能勾起了我們內心與之相關的所有美感經驗,視覺、觸覺、聽覺和嗅覺。12年以來他居住在這裡,Ellena改變了愛馬仕的香水,創造出了一個個經典系列,並為之帶來成功。

在Ellena所著《香水:氣味的鍊金術》一書中,展示了他所用香水原料、他的工作方法、以及處理這些材料時,分析香氣的最新進展,還有香水營銷和現代香水推出時需要考慮的一些問題。與其它香水大師所著的書不同的是,Ellena的書更多的是一種實用、實事求是的香水的寫作方法。他慷慨地提供了關於香水製作的一切,括每一個原材料,像一本活生生的香水實驗室。



調香師中的「俳句詩人」

「香水,是場關乎嗅覺的旅程,承載了如詩一般的回憶,它是獨屬於靈魂的產物」。Ellena的每款香水靈感來源都是先從日常生活與旅行中的捕捉,正如詩人藝術家般,生活與旅行,構成Ellena創作的全部靈感。

「我記憶中池塘的氣息、茉莉的氣息、溼潤的石頭、李樹、柑橘和高大的竹子,甚至水塘中幾乎活了一個世紀的鯉魚……」 

這句為愛馬仕花園系列 Le Jardin de Monsieur Li(李氏花園)所寫的靈感來源,正是源於他那次中國之旅,Ellena用氣味還原他記憶中某位「李氏先生」的庭院,在柑橘、茉莉之外,融合了薄荷、竹子等潮溼的植物氣息。

Ellena不僅對東方的園林情有獨鍾,他還曾以日本浮世繪中得到的靈感,創作了一瓶名為「鳶尾浮世繪」的花香調香水。


▲「鳶尾浮世繪」用鳶尾花香為主調,調合玫瑰與橙花,綻放日本浮世繪中恬靜美好的意境。


▲Ellena旅行時所帶回來的原材料。


在他所著《調香師日記》一書中,我們還可以看到Ellena對生活的熱愛,和對點滴的美感瞬間的細微觀察。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靈感的日本浮世繪、從和諧的色彩去詮釋安徒生的童話故事《豌豆公主》……再到他孫兒以專注的表情提問:「蜜蜂背上的條紋是從哪種顏色開始的啊?」等等,都被記錄在這本日記中。

就像有評論說,他不只是一位讓人景仰的「世界級」調香大師,也是一位具有刺激創意與啟發靈感的生活美學大師。

Ellena曾經不止一次表達過對日本俳句的喜愛,在他的著作中甚至連文字都不落痕跡地滲透出如同他引述某位日本俳句家,所謂的「不期然裡驀忽的歡喜若狂」的氣味。而每款作品的味道也同樣在他的筆下,令人浮想聯翩。

「暴雨停息了。烏雲讓位給平靜的藍天。河道變得像鏡子一樣。原本令人窒息的空氣變得氣味芬芳。我漫步在其中並同時感受著美妙的花園氣息。樹木都舒展開來, 樹葉又恢復了綠意。綠草又起波紋。幼苗重現。香氛是重生,活潑,明快和滋潤。這就是我裝在香水瓶裡令人愉快的花園香調。」

——Ellena為「尼羅河花園」所寫的靈感來源,他以淡雅的蓮花來試圖創作一個想像的花園,在意念上這支香水錶達的是串聯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永恆時間觀。 


還有遇到一片心儀的花園時,對味道的感性描述……

「只要我走進那裡,那令人喜悅的野草、蘋果、梨、木蘭花和迷迭香的味道就會將我包裹,穿透我的所有的感官。這的確是個令人歡欣的神奇之地,讓我們無法不去珍惜生命。」


「當氣味與回憶不再相連結,再也換不出花香果味,無感絕情,於是成為香水的材料。當我不再能描繪氣味,而它也有了稠度、深度、寬度、厚度,變得一觸可感,我具體感受到氣味,那我就能讓氣味成形,進行創造。」

——摘自《調香師日記》結尾

編輯_良倉  圖片/資料_網絡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以下圖片閱讀!

相關焦點

  • 聞起來像詩又像在旅行:法日混血的「俳句香水」 ——FLORAKU
    俳句為日本傳統三句短詩,形式上僅由十七個字音組成,富禪意,並與侘寂、幽玄等日式美學相通,這個意境被巴黎的頂級手工香水FLORAKU 創辦人Molloy夫婦轉借做為香水的基調,用創作味道來臨摹東方純粹的美學與精妙生動的文化姿態。
  • 俳句的香氣
    這個品牌於2017年創立,創始的是兩個法國人John & Clara Molloy,而他們的靈感之源,則是日本俳句。畫面中瀰漫的情緒香氣與畫面,都能夠調動人的情緒和想像力,在這個視覺社會,研究人腦觀察畫面時的自動補充作用,也許比選擇哪種香精更為重要。
  • 俳句的香氣
    千禧年過後的那段時期,香水行業還在百花爭鳴,香水瓶設計一個比一個浮誇,也一個比一個精彩。這個品牌於2017年創立,創始的是兩個法國人John & Clara Molloy,而他們的靈感之源,則是日本俳句。畫面中瀰漫的情緒香氣與畫面,都能夠調動人的情緒和想像力,在這個視覺社會,研究人腦觀察畫面時的自動補充作用,也許比選擇哪種香精更為重要。而Floraïku,無疑是箇中高手。
  • Dior 香水任命著名調香師 Francis Kurkdjian 為香水創作總監
    >宣布,Francis Kurkdjian 將接替 François Demachy 為香水創作總監(Perfume Creation Director),負責 Dior 香水的創作。有「天才調香師」之稱的 Francis Kurkdjian 在25歲時就創作了他的第一個男性香水系列——Jean-Paul Gaultier 的 Le Male,並由此開啟了他的職業生涯。作為一名充滿激情的藝術家和技藝精湛的調香師,他在最初的成功之後從未停止前進,一路重新定義了香水的概念,包括他在2001年新開設了一家定製香水工作室。
  • 10000塊的香水和100塊的香水 | 都是同一個調香師
    關於這點,愛馬仕御用調香師Jean Claude Ellena說得更清楚點。他曾經在自己的《調香師日記》裡用「廚師」來比喻調香師這個行業:那些香料都是原料,雖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創作者的想法,創作方法也相當重要。「最上等的原料未必能制出第一流的香水。」
  • 【贈書】與松尾芭蕉齊名的俳句女詩人:千代尼 |《牽牛花浮世無籬笆》
    千代尼的容貌、婚姻、子嗣或是詩的逸聞,至今都眾說紛紜,成為了解不開的謎。有人說她年紀輕輕成為了寡婦,也有人說她終身未嫁。生平之謎為千代尼的俳句蒙上了一層神秘的傳奇色彩,讀著她千迴百轉的俳句,就如同陪她經歷了多彩的人生。
  • 本周新香水盤點!日本新系列香水顏值爆表!
    Floraiku——11款集靈感於俳句的新香水小眾品牌Memo Paris的創始人Clara和John Molloy,帶來了他們的新項目——Floraiku品牌——集靈感於日本文化,傳統和儀式,並以俳句命名。
  • 北回歸線:倪志娟譯/日本俳句掠影
    上聯一說是俳句早期的名稱,被認為是連歌系列最重要的部分,通常由參加連歌詩會的資深詩人創作。這本詩集所包含的上聯在比例上遠遠少於下聯這一事實表明了詩人對於連歌的幽默性的喜愛。到1680年代,當松尾芭蕉寫出他那首廣受讚譽的青蛙詩的第一個版本時,一種更古老的詩歌體裁俳諧(haikai)——俳句正是從中發展而來的——成為詩性想像高度成熟的表達形式。
  • 邀你與調香師聊聊天: 以香水為工作是一種什麼體驗?
    我們都知道,香水是由調香師創作出來的。
  • 俳句詩人鍵和田秞子:溥傑在日本很有知名度
    因我寫舊詩,當年與日本俳句詩人有過交往,並贈我她們的詩集,兄若喜歡我即寄贈。」他即復:「願得一本,不客氣了!」茁松兄是作家施亮兄介紹給我的,後來茁松兄約我在湖南文藝出版社出版《京城百藝》一書,他自然成了責任編輯。茁松兄好學博思,敬業認真,《京城百藝》便是他從我幾十萬字的文章中認真編選出來的。
  • 從靈感到現實的香水創作
    當大家漫步在琳琅滿目的香水櫃檯時,有沒有好奇過香水是怎樣被調香師創作出來的呢?接下來,帶大家探索香水從創作靈感到實驗室,再到香水櫃檯的過程吧!而這種調香師從到臺前的趨勢起初是由Fredéric Malle這一品牌引領的,它旗下的Editions de Parfums香水系列在業內首次將調香師的名字印在香水瓶上。不過由此人們似乎又對香水業產生了另一種誤解,那就是香水的整個創作過程都是由調香師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其實香水從理念到成品的過程,需要很多人共同參與完成:調香師,市場分析,產品研發,消費者調研,評香師等等。
  • 【三角悲戀】日本傳統詩歌:俳句、川柳、短歌之間錯綜複雜的三角關係
    俳句是個家教很嚴的孩子,跟中國古詩類似,有特定的格式,必須準守很多創作規矩。 家教條例二:俳句中必定要有一個季語。可見俳句是從小被逼著熱愛大自然的孩子。雖然川柳也是五•七•五的句式,但是跟俳句比起來川柳自由多了,它不像俳句要求那麼嚴格,也不受「季語(きご)」的限制。川柳的內容大多是調侃社會現象,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隨手寫來,輕鬆詼諧。
  • 恬客花藝丨韓國初級調香師課程(香水方向)
    但作為專業調香師而言,氣味不是樂高積木、不是堆砌疊加就能把香水搭建起來。我們需要專業知識來磨礪我們的鼻子,讓它懂得分析、自成系統,了解天然產品與人工產品的屬性,做出專屬的氣味,讓氣味變得有情緒,有故事,如同愛馬仕專屬調香師 Jean-Claude Ellena 所說「香水一旦融合思想,我就是調香師了。
  • 為伴侶挑香水,是道有趣的「愛人味道」選擇題
    創始人Etienne de Swardt,是前紀梵希前香水總監。從LVMH和紀梵希離職後,在先鋒氣味美學的道路上走出了完全不一樣的路子。不同香味結合地十分完美而微妙,在森林般的木質清香中可以味道一絲甜蜜的玫瑰味,尾調的廣藿香和龍涎香則帶來一絲神秘感。同時還特別添加了土味素,聞起來有股雨後特有的清新味道。整體是層次非常豐富的中性香,充滿詩人氣質,男生女生都很合適。
  • 寫詩的「打工人」 | 盤點各行各業的詩人
    即便如艾略特那樣獲諾獎的大詩人,也要朝九晚五,他是英國勞埃德銀行的一名普通職員,每天在地下二樓的金庫辦公室上班;在詩歌這項最高虛構的藝術之外,華萊士·史蒂文斯擔任一家保險公司的副總裁。各行各業都有可能誕生詩人,有的工作和文學相距甚遠,但絲毫不影響詩人的創作。你身邊不善言談的同事,也許說不定是位深藏不露的詩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詩人,一起來看看當代詩人在從事哪些工作吧!
  • 千代女,在俳句世界為女性打開一片自由悅己之境
    千代尼(ちよに,1703-1775),又稱加賀千代女,日本江戶時代俳句女詩人。上圖為浮世繪大師歌川國芳為千代尼所作畫像(局部)。千代尼,又稱加賀千代女,是日本江戶時代最負盛名的俳句女詩人。六七歲時,千代尼就顯示出創作俳句的天賦。十二歲時,父親送她到俳人岸大睡處做幫傭並學習俳句。
  • 星羅萬象一茶味——小林一茶的俳句藝術
    在芭蕉的詩裡,青蛙是自然中的一個客觀物體,引發人類悟及大自然幽遠的禪機。寫詩又畫畫的十八世紀俳句大師與謝蕪村擅長對自然景物作細膩的觀察和寫生式的描繪,上面第二首他的俳句顯然是芭蕉之作的變奏,以三個名詞詞組呈現魚躍入古井的情境——結尾的「暗聲」,頓時削弱了先前動的元素,讓整首詩宛若一幅靜物畫。
  • ——俳句三聖外又一驕/嬌
    何以說她是日本俳句三聖(芭蕉、蕪村、一茶)外又一驕/嬌?千代尼(Chiyo-ni,1703—1775),又稱「千代女」,或「加賀千代女」,是最為世人所知的日本俳句女詩人。她小松尾芭蕉(1644—1694)五十九歲,是他的再傳弟子,可說是女版的芭蕉、女中「俳聖」,在俳句幾乎是男性作者天下的那個時代,為女性創作者佔了一席之地。
  • 小眾沙龍香、藏於繪畫的香,這些調香師為香水注入「靈魂」
    在這些香水的背後,也有一群想盡辦法另闢蹊徑的調香師,有使用許多古怪獨特材料製成沙龍香水的調香師、也有嘗試將香味揉進畫作裡,把視覺和嗅覺相結合的調香師,和以靈魂重量為店名的,想為香水界注入「新靈魂」的私人訂製調香師。 在任何修飾外貌和儀容的儀式中,香水的選擇都是最私人的。香水灑在皮膚上、噴在皮膚或衣服上,都是十分短暫卻又持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