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眾包騎手患肺結核!公共衛生安全不容外賣「新手」試錯

2020-12-21 正義網

近期,外賣騎手健康證明造假問題再次引起社會關注。無獨有偶,筆者所在蘇州市吳中區檢察院近期辦理了一起盜竊案,犯罪嫌疑人患有肺結核,卻長期在美團外賣從事眾包騎手工作——是眾包騎手沒有進行健康體檢?還是健康證明造假?筆者遂對外賣騎手的健康資質一事進行了檢察調研,發現外賣平臺真正的食品安全風險既在於對假證審核上無能為力,更在於為擴張騎手隊伍而在制度設計上對「黑騎手」的默許縱容。

外賣平臺騎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平臺的專職騎手;另一種是平臺為解決用餐高峰運力不足問題,臨時招募的兼職人員,也就是所謂的眾包騎手。需要通過平臺上傳健康證明的,正是臨時接單的眾包騎手。因為專職騎手和眾包騎手都是使用平臺統一提供的服裝、頭盔和配送箱,消費者根本分辨不出來剛剛遞上飯菜的外賣小哥究竟是平臺僱用的專職騎手,還是剛剛從公司下班的職員,或者是馬上要去教室上課的大學生,甚至是失業在家的傳染病患者。消費者信任的並非一個個單獨的騎手,而是平臺對騎手身份的審核把關。然而,平臺的所作所為又是否對得起這份信任呢?

雖然外賣騎手是否屬於食品安全法規定的「接觸直接入口食品工作的食品生產經營人員」還有一定的爭議,但是美團、餓了麼等外賣平臺為了避免法律風險,在招募眾包騎手時均設置了健康證明審核的環節,並藉以向消費者表明業已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風險內控機制。

事實上,假健康證泛濫倒也不能完全歸咎於外賣平臺。自2018年起,各地疾控中心根據「放管服」的改革要求,不再承擔從業人員健康體檢工作,健康證明由定點醫療機構辦理。健康證由行政許可事項轉變為社會服務後,由於配套制度沒有跟上,反而產生了管理和使用上的混亂。在全國範圍內,健康證至少有卡制、本制、紙制、電子四種類型,而各地的編碼方式又不統一,除了頒發機構外,基本沒有其他公開查驗渠道。外賣平臺也不可能對接各地醫療機構的資料庫進行自動審核,僅憑審核人員的經驗,的確很難通過外觀判斷真偽。筆者梳理發現,僅2019年吳中區檢察院就辦理了3起偽造、使用虛假健康證的案件。

不過,即便監管部門搭建了統一的健康信息核驗平臺,消除了假證的生存空間,外賣平臺自留的諸多後門如果不堵上,這套風險內控機制仍然是徒有其表、自欺欺人。

首先,平臺為了吸引眾包騎手註冊而推出「新手期」玩法。平臺當然希望招募更多的騎手,來消化更多的訂單。除了跑單獎勵或者職業保障外,入職門檻也是影響騎手註冊的關鍵因素。雖然健康證的申領標準並不高,費用也不貴,但整個流程走下來也要一周左右。或許正是不想讓上傳健康證明把一些「試玩」的騎手拒之門外,外賣平臺通過「新手期」暗降了入職門檻,如美團眾包規定騎手註冊後前30天內不需要提供健康證明就可以搶單,而餓了麼旗下的蜂鳥眾包也對新騎手提供「N天免健康證接單特權」。「新手期」實則是平臺默示放棄了對騎手的食品安全管理,如果新騎手在不自知的情況下已經患有傳染性疾病,與商家和消費者頻繁接觸,「新手期」就極易轉變為公共衛生的「危險期」。

此外,平臺對眾包騎手「罰酒三杯」式的懲處機制也可謂是聊勝於無。且不說「新手期」的玩法是否站得住腳,如果平臺在「新手期」結束後強制要求騎手上傳健康證,也能讓公眾衛生安全風險控制在一定範圍內。然而筆者卻發現,美團眾包在「新手期」結束後,只限制騎手同時接單數量不得超過3單。對眾包騎手來說,每天的接單仍然沒有上限,不過是多跑幾趟路,效率低了些而已。這種不痛不癢的做法很難實現對無證騎手的懲戒,導致大量「黑騎手」游離於衛生監管之外。

每當有騎手的負面消息曝光,外賣平臺處理起來貌似也是毫不手軟,「發現一起,封殺一起」。為什麼事關健康證的問題,平臺卻遲遲未作正面回應?其實這些問題,外賣平臺未必不清楚,對自帶網際網路基因的他們而言,從技術上封堵這些漏洞並沒有什麼難度,歸根到底恐怕還是捨不得擴張騎手規模產生的利益。

外賣平臺有權制定內部規則,但是無權拿公眾冒險。健康證明審核本可以起到公眾衛生安全風險篩查的功能,這既是對消費者負責,也是為就業者著想。這個環節無論對「新手」還是「老手」的重要程度都並無二致。平臺如果抱著僥倖心理,拿公共衛生安全來試錯,要麼不出事,要麼就出大事。尤其是現階段公眾對於公共衛生的關注,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一旦某個無證、假證騎手在跑單中引發傳染性疾病擴散,就容易釀成整個行業的信任危機。

面對蓬勃發展的外賣市場,平臺之間為了爭奪市場份額都紅了眼,但是也不能只顧著發展騎手規模,等到佔領了市場再想著解決問題。

希望外賣平臺能夠同等落實對眾包騎手和專職騎手的食品安全管理責任,取消「新手期」設置,將健康證明作為入職前置條件。在統一的健康信息核驗平臺建立之前,先與屬地疾控機構合作,對在職的騎手資質全面清查,以「零容忍」的態度直接封殺無證、假證騎手。先把隊伍擴張的步子慢下來,把騎手的素質提上來,平臺在未來的競爭中才能走得更遠。

(來源:檢察日報 文字:蘇州市吳中區檢察院檢察官 毛寬橋)

相關焦點

  • 外賣騎手保費之殤:生於眾包,困於「3元」
    住戶半掩著門伸出一隻手接過外賣,還沒看清楚住戶長什麼樣,外賣員李兵(化名)就脫口而出了那句說過上百次的話「祝您用餐愉快」,便迅速下樓,跨上了停在小區樓下的電動車。李兵和此前43歲蜂鳥騎手韓某一樣,都是眾包騎手。日前,韓某在給餓了麼外賣配送途中猝死,引發社會熱議。
  • 想幹送外賣騎手的,新手看過來!
    1、都知道想幹送外賣騎手(新手)需要一臺車那到底是電動車好,還是燒汽油的摩託車好,讓老騎手為你解答一下吧?先說一下電動車,你天天上下班騎著還行,電夠用,要是送外賣就不行了,送個5、6單就沒電了,不可選,接下來說一下摩託車,速度快一方面,也不用天天充電,就花點油錢!老騎手大多數選得都是摩託車! 2、又有小夥伴問了,摩託車不費油嗎?
  • 眾包騎手送餐撞傷人!百度外賣回應:屬於兼職,無法賠付
    但是您知道,外賣騎手也分全職騎手和眾包騎手嗎?全職騎手和眾包騎手有什麼區別?如果在送餐過程中遇到意外,外賣公司又分別會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近日,鹽城的徐先生向江蘇新聞廣播反映,稱母親被百度外賣的一名眾包騎手撞傷了,醫藥費花了不少,卻不知道該找誰索賠。
  • 眾包外賣騎手比自營騎手的收入高嗎?外賣員透露工資,直言賺錢辛苦
    在進入社會工作以後,有很多年輕人會選擇進入外賣行業,他們覺得外賣行業裡的很多從業者都能夠月入過萬,尤其是在一線城市裡,這些年輕人他們成為了騎手群體的中堅力量,不少80後或者90後開始進入外賣行業,希望通過眾包或者是自營的方式來讓自己獲得較高的收入。那麼眾包外賣騎手真的比自營騎手的收入高很多嗎?
  • 外賣騎手更追捧哪個平臺,專送和眾包還有優選有什麼區別?
    隨著時代的進步,網絡的發達,我們的生活越來越便利,點外賣也成了平常事,以前還要打電話給附近熟悉的商家讓他們做好送過來,如今只用手機下單支付,30-60分鐘就有人送到手上來,正因為如此,點外賣才會成為社會常態。
  • 「外賣騎手」究竟在「為誰」打工?——「平臺與騎手」模式下的用工
    但這一模式對於騎手,則可能意味著無勞動合同、無社會保險、無安全保障,騎手正變成平臺經濟時代的「三無人員」,權益保護方面的「隱形人」。出現這一問題的成因在於,外賣平臺通過眾包、外包或代理商等多種渠道,極力避免與騎手之間形成勞動關係,導致兩者之間的法律關係難有定論。
  • 眾包騎手小白怎麼跑?教程詳解
    順著他的思路,當時小希腦子就蹦出了「送外賣」這一兼職。不想浪費下班後的空閒時間,想爭分鬥秒積累小金庫,兼職送外賣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了讓大家也能好好了解這一兼職,小希送上眾包騎手新手加入教程,有需要的親們自行帶紙筆~是什麼?各大外賣平臺為了匹配外賣員的工作時間,騎手招聘分為兼職騎手和全職騎手。
  • 兼職美團眾包騎手感受實錄
    閒來無事兼職美團眾包騎手,體會人情冷暖。或許平時大手大腳慣了,錢包癟了,不得不去兼個職。 機緣巧合之下兼職了美團騎手眾包,騎著電動車從21:30嘟嘟嘟到23:30點,賺了30元左右。剛開始有新手保護期,超時一兩單無責。兼職得也安穩,到後頭因為心大,路痴硬是在人家樓下左三圈,右三圈,超時了幾次,被扣了一半的錢。一直安慰著自己這是在體驗眾生疾苦,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地獄易入,天堂難進。聽著那些騎手月入過萬,感覺自己在聽神話,但是人家確實過萬,只是人家一天工作18小時左右,就像一臺永動機永不停歇。
  • 外賣送到了店家卻沒收到訂單,外賣來歷成謎,平臺回應:開除騎手
    林小姐收到的排骨林小姐和店家同時對騎手產生了疑問,騎手在電話中始終不承認是在別的地方買的排骨。林小姐和店家要求和騎手當面對質但被拒絕,隨後林小姐將此事投訴到外賣平臺和相關部門。送排骨的騎手如今事情已經過去了一周了,外賣平臺給出了回應。平臺表示既然能查出訂單號不是當天的,有了這個證據就可以處理了。
  • 外賣騎手職業報告:超五成外賣騎手對工作滿意,期待更多尊重
    不久前,外賣騎手因安全問題而引發社會關注。外賣騎手的生存現狀如何?有哪些因素容易導致他們面臨安全問題?他們又是如何評價自己的生活狀態,未來又該如何發展?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進行深度思考,為外賣騎手提供更安全的職業環境和更具前景的職業發展道路。對此,近日,新京報智庫通過廣泛的調研和深度訪談方式,探討這些問題的解決之道。
  • 什麼是外賣眾包?眾包是如何掙錢的呢?了解這幾方面
    目前國內新冠疫情還沒結束,國外又開始大流行大爆發,而且還有蔓延之勢,這讓就業與創業更加艱難,我建議有些上年紀的想外出找工作的中年人,和曾經相識的因商致貧的創業者,可以暫時跑外賣眾包。疫情過後,外賣更加供不應求,可以有時間自由又可賺到比上班工資高得多的收入養家餬口。
  • 又一起外賣事故;速食料理包,外賣騎手;食品衛生安全為什麼不能得到...
    我朋友的事情暫時就這樣結束了,下面是外賣平臺大力扶持的外賣店鋪,它們都有統一的名稱:網紅爆款店鋪 在美團上我們隨處可見有些外賣店,不僅店鋪自身優惠大,而且做出來的飯菜也是色香味俱全,更關鍵的是他們下單速度超級快,基本上只要是你下單,還沒等到騎手趕到店家時他們已經做好了。
  • 美團外賣騎手招聘審核機製成虛設,20年在逃犯成外賣騎手
    在逃20餘年的殺人犯現在竟是美團外賣配送員。1月8日消息,近日,一名美團外賣騎手因涉嫌故意殺人被調查,事件經發酵後,不少網友對美團外賣的招聘條件產生質疑。20多年前,在新疆的一起故意殺人案中,作案人殺害兩人後潛逃。
  • 騎手猝死之後:警惕「眾包」榨乾農民工
    餓了麼騎手猝死後僅獲賠2000元,這一熱搜令人意難平!對餓了麼而言,一條命為何這麼「不值錢」?原來,公司聲稱,因為騎手屬於他們眾包的,不構成勞務關係,而從法律角度來看,眾包模式確實存在法律確權模糊這一問題。說白了,騎手被聰明的資本精心算計了。 眾包模式何以損傷勞動者權利?
  • 外賣騎手送餐猝死 「無勞動關係」成平臺免責金牌?
    來源:央視不久前,外賣員因系統算法不斷壓縮配送時間而選擇逆行、闖紅燈,無形中形成安全隱患的消息引起熱議。近日,某外賣平臺又因外賣員送餐時猝死,以平臺以無勞動關係為由,願給家屬提供2000元一事被送上熱搜。
  • 城市B面 便利生活背後的外賣騎手
    西門外,像鍾一寧一樣在等待的外賣騎手不少,一旁一位餓了麼的騎手探過身來說道。每一個學生到來,騎手們都會搶著喊出 4 位手機尾號,和顧客們「配對」,期待這是自己等候的那位學生。「十分鐘?」一位外賣騎手對著手機那頭喊道,「我下一單(顧客)都打電話來催了!這沒辦法了,我給你把外賣系柵欄上吧。」「送寫字樓一般不用等,往前臺一放就行,送大學就基本都要等。」
  • 揭秘青島外賣騎手一個月能掙21000元錢
    現在很多年輕人沒時間做飯或者懶得做飯,點個外賣成了時下的潮流,人們在大街上經常看到外賣騎手騎著車子竄來竄去,大街小巷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那他們的收入怎麼樣呢?我們有時候看到外賣小哥箱子上寫著招外賣人員8000到12000元。這是真實的嗎?
  • 兼職外賣騎手的大學生:被誤導辦理消費貸,離職損失2000元
    小楊表示,自己想在上海市的虹口區附近做兼職騎手,在「蜂鳥眾包」平臺填好入職申請後不久就接到了一個電話。當小楊在和對方表明自己想做兼職騎手後,對方則表示,上海是不要兼職騎手的,只有蘇州、崑山這樣的二三線城市因為人手不夠才需要兼職騎手。偶爾有上海站點需要兼職時,也必須保證每天的上午10點到下午2點的「午高峰」時段的外賣派送。
  • 做跑腿外賣騎手,到底該選哪個平臺呢?
    許多小夥伴聽了很多跑外賣月入過萬的消息,已經按捺不住加入送外賣的行列了,但是有一個問題又讓他們困擾不已,送外賣的平臺和軟體有很多,到底哪個更好用,哪個賺錢更多,競爭最小呢?有的人推薦美團,有的人支持蜂鳥,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 身穿工服、不算員工,外賣騎手為什麼成了巨頭的炮灰?
    複雜是指,騎手分為專送騎手(專職騎手)和眾包騎手(兼職騎手,餓了麼是蜂鳥眾包,美團是美團眾包),這背後是外賣平臺規避與騎手勞動關係的方式:通過外包、眾包或者代理商等渠道與騎手籤訂合同,不論籤署的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出現問題,都找第三方。餓了麼騎手之死事件中的韓某就是眾包大軍中的一員。簡單來說,結論一致:不管騎手的身份是什麼,與外賣平臺都沒有勞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