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暖而生
文/香襲書卷
穿著毛茸茸的棉衣在電腦前打字,有人發來信息:「難得這麼一片陽光,郊外的野山茶開花了吧!」這時,窗外的陽光灑落在陽臺上,晨霧中有著柔和的光。
襄陽古城的冬天,還沒有到天寒地凍的時日。寒流一波一波地來過,寒風也有刺痛臉龐的時候,更多的日子,城裡的冬天,還是熱鬧的。
收到信息的那一刻,心底的山茶花已經開出一片。小雪節氣時,路過山野,便見得山茶花開在山坡。十二月的冬天,迎寒而立的茶花,颯爽英姿。紅的,白的,粉的,一團和美一身英氣。
冬陽在大地上蔓延,指尖的文字在汩汩流淌。心是暖的,日子裡的分秒都充滿了溫暖。灶臺上的紅米粥,泛出一股米香。沈復在《浮生六記》中寫道:「閒時與你立黃昏,灶前笑問粥可溫。」
沒有一種生活是無趣的,日子的點滴中都透出溫度。把生活過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顆帶著溫情和詩意的心靈,去面對日常的瑣碎,那麼冬天裡也有暖意。
在冬天我們常常會收到父母的叮嚀,「記得穿厚點,注意保暖。」保暖,也就是保持身體的溫暖和心靈的溫度。有愛的父母,一字一句,都帶著無比的牽掛。年少時,認為父母是在嘮叨,待到自己成為了父母,說出同樣的話語,才發現生命的溫度,在一代一代的延續。
生活難免瑣碎,但在表現之下隱藏著諸多美好的情感。我時常把這些情感堆積在心間,燃燒出一片炙熱的火光,照亮生命中的每一個尋常日子。
路邊的粥鋪裡,大嫂遞過來一碗暖胃粥,順帶一句:「小心,有點燙。」手與手之間傳遞出的溫度,驅趕了冬天早晨的寒冷。喝一碗暖胃粥,騎上腳踏車,迎面而來的風,不再是寒冷,而是歡欣。
賣烤紅薯的大爺,小推車上的鐵皮箱子,每個方格裡都有一個甜甜糯糯的烤薯。每當大爺用他那雙滿是皺褶的手,拉開箱子時,我就感覺是在拆開收到的禮物。冬日禮物,從大爺手中接過。
店裡上班的小妹,對我說,旁邊有家賣烤紅薯的鋪子,裡面的店員每次會在晚上七點鐘之後給她留一個烤好的紅薯。我問:「為什麼要在七點鐘之後?」小妹說:「因為那是一家連鎖店鋪,有明確的規定,只有在七點鐘之後,紅薯才可以半價賣出。」
小妹每次上下午班時,就會去那裡買一個烤紅薯。這人間的情感,大多是建立在樸實的基礎上。小妹說:「剛開始自己並不知道,買的次數多了,店員與她之間就生出了一份友情。每次都會給她留一個香噴噴的烤紅薯。」
冬天是寒冷的,有你的日子卻很暖。生活中的一點小確幸,也是溫暖整個冬天的一道風景線。我們在生活的忙碌與艱辛中,會經常遇見感動自己的暖流,在人世間湧動,儘管我們如此陌生。
驅趕寒冷的,除了保暖衣,暖手寶,還有一顆滾燙的心。一個對生活和工作充滿熱情的心,他的冬天就不會寒冷。成年人的鎧甲,都是加厚的。有剛硬,也有柔軟。
不知道是身上的絨衣真的暖和,還是窗外的陽光傳達著暖意,亦或是內心的熱度在向外湧動,打字的雙手,很暖。郊外的山茶花,開在十二月的時間裡。
生活偶爾會冷淡你,我們的內心卻不能缺少暖流。嚴寒的冬天,不也有傲雪的梅花和迎風而立的山茶嗎?
和往年的冬天一樣,我們會在寒冬中度過。倘若累了,就在冬天的被窩裡,擁抱自己,這也算是一種取暖的方式。人的一生,有許多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記得給自己留一個溫暖的被窩。用它來盛裝日月裡的委屈,用它來抱緊累了的自己。
冬天,向著暖和的事物靠近。一頓溫熱的早餐,一杯午後的熱茶,一段暖心的往事,一個值得想起的故事。
從立冬那天開始,我們就在續寫冬天的故事。故事的結局不一定是圓滿,但是在這其中,我們感受到的人間溫度,早就化成了心上歡樂的種子,隨風種下,春來時,綠樹成蔭,花開滿園。
我向著心中熱愛的事物,不斷靠近,日月裡就多了一些力量。用筆墨書寫日月,充實自己的過程,往往一開始很難,但只要堅持,就會收穫一個暖意融融的冬天。
身上毛茸茸的棉衣,鍋裡熱騰騰的紅米粥,心間開出的山茶花,還有香甜糯軟,流著糖心的烤薯,友人的信息,冬日的暖陽,和心有鎧甲,與生活並行的你。
這些人和事物,向暖而生。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原創:香襲書卷
出版散文集:《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