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2020-12-21 土流網

中華有上下五千年的萬史,也造就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其中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

①三十夜守夜

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這個習俗是來源於一個神話傳說:在遠古的時代,有一種非常兇惡的怪獸,叫"年"。每到大年三十晚上,年獸就會出來傷害百姓。二層年獸怕紅、怕光、怕響聲,所以每到年末歲首,家家戶戶就會貼紅紙、掛紅燈、燃放爆竹,但是也有人不放心,所以就只能一家人待在家裡守夜,祈求可以平安躲過怪獸。不過現在的守夜,已經更多地成為了一種團聚和跨越的象徵,能夠讓我們更好地加深家人感情。

②年初一守舍

「舍」就是房子,意思是大年初一都會出去拜年,但是一定要有人守在家中,不能出門。還有說法是在部分地區,大年初一又被認為是守財日,在這一天老人家是不能出門的,出門有「走財漏福」之說,長輩要安坐家中才可使家宅來年福財兩旺,而晚輩則沒有這個限制,並且晚輩一定要在這一天到長輩家中拜年以示孝敬長輩的。

當然,這只不過是我們老祖宗的一些老說法,也不必太過在意了,新時代要有新面貌。不過,家中確實要留人守著,不然人家來家裡拜年,門都進不了,豈不是很尷尬。而老人家歲數大了,當然在家中等著晚輩來拜見了,不出門也是為了不讓老人外出奔波勞累。

不管是大年三十,還是大年初一,我們的老祖先都留下了很多的一些老說法,需要我們取其精華傳承下來。那麼,你們家除夕晚上一般守歲到幾點呢?你們那過年還有什麼講究嗎?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
    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正月初一忌鞭炮」啥意思?從古至今,廣大人民群眾對春節都非常重視,因為這個農曆新年,才是真正地辭舊迎新時刻。而公曆的「元旦」,上了年紀的農民一般都不在意,因此只有在農曆臘月二十三到正月十五這段時間,農村才會出現歡天喜地的節氣氣氛,當然隨之而來的這些天也規定了很多習俗。比如農村俗語「大年三十不睡覺」,就是告訴孩子們,在除夕之夜要為老人守歲。特別是家裡有七十歲以上年齡的長輩,子孫後代更不能睡覺,可以聚在一起打撲克,當然,不管幹什麼都要熬到正月初一天明。
  • 守歲的寓意
    「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在一起,吃過年夜飯,點起蠟燭或油燈,圍坐爐旁閒聊,等著辭舊迎新的時刻,通宵守夜,象徵著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驅走,期待著新的一年吉祥如意。這種習俗後來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直到今天,人們還習慣在除夕之夜守歲迎新。
  • 讀盤錦|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除夕守歲,俗稱「熬年」。大年三十兒是辭舊迎新之時,在我們國家自古就有「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說法。盤錦除夕守歲代代傳習,相沿成俗。人們通常習慣在年前燒好一盆「隔年飯」,取「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之意。還有不少人喜歡用大米和小米混合做成「金銀飯」,取「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吉祥寓意。
  • 農村俗語:三十晚上無外人,什麼意思?外人是誰?
    這種便是大家的俗語文化藝術。在大家我國承傳出來的成千上萬俗語中,有的非常值得大家去學習去牢記,可是有確實是封建社會去其糟粕,因此 我們在學習培訓俗語的情況下就需要細心辨別,取其精華留其精粹。今日大家就來詳細介紹那樣一句俗語,三十晚上無外人,啥意思?外人到底是誰?兒媳還是嫁人的女兒?
  • 除夕是什麼日子節日?過年和除夕的寓意含義意思介紹
    除夕因常在夏曆臘月二十九或三十日,故又稱該日為大年三十,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民間最為重視。家家戶戶忙忙碌碌或清掃庭舍,迎祖宗回家過年,並以年糕、三牲奉祀。除夕到底是什麼節日呢?為什麼除夕這麼重要?除夕的寓意含義是什麼?
  • 新年「守歲」的意義與注意事項
    據《呂氏春秋·季冬記》記載,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擊鼓的方法來驅逐「疫癧之鬼」,這就是「除夕」節令的由來。   西晉的《風土誌》就載有:「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 除夕守歲有何意義?古人說:「偏從此夜惜年華」
    眼看殘燈去焰、爐香燃盡,遙想故鄉家人團聚守歲,感嘆即使相思,此夜夢也難來。這首詩提到「守歲家家應未臥」,可見除夕守歲在唐代已很盛行。有關守歲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據此有人認為,守歲之俗可能源於蜀地。為何要守歲?
  • 除夕夜:守歲如何講究?
    世界上只要是華人在除夕就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今天,鄭博士特別說說如何守歲與發放壓歲錢?一、守歲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 除夕是法定假日嗎?除夕是什麼意思,除夕是2019年哪一天
    除夕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除夕」是什麼意思嗎?「除」是去除的意思,「夕」是指夜晚,除夕就是辭舊迎新的意思。趕緊抓住狗年的尾聲,和爸爸媽媽們好好吃上一頓年夜飯。別忘了看春晚呦。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 除夕守歲的寓意
    除夕守歲的象徵意義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 【春節聊吧】除夕守歲的傳說故事——守歲守的是什麼?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世界上只要是華人在除夕就有守歲的習慣。
  • 大年三十除夕的來歷,為什麼要守歲,哪些事情不能做?
    那麼除夕都有什麼禁忌呢?雖然很多過去的說法會有些老套或過時,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畢竟文化的傳承由我們共同承擔的。
  • 明天就是除夕了,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你都知道嗎?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歲除等。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的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那麼你知道關於除夕來歷、風俗和禁忌嗎?1、除夕來歷傳說古時候有個兇惡的怪獸叫夕(年),每到歲末便出來害人,後來,人們知道夕(年)最怕紅色和聲響,於是年三十晚上,家家戶戶貼紅春聯,燃放爆竹、煙花,來驅除夕(年)獸·以求新的一年安寧,這種習俗從此流傳下來,年三十晚上便稱為除夕了。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這裡告訴你什麼是「年」,為什麼守歲
    人們經過漫長的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因此當此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期間,家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人們走親訪友,舞獅子,耍龍燈,逛廟會等,此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息中國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慶祝著一年最隆重的節日一春節。
  • 臘月30為除夕?俗語:「除夕犬不吠,來年無疫癘」,什麼意思?
    明天就進入臘月了,臘月也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個月,而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農曆年的最後一天,所以被稱為「歲初」,那一天的晚上就叫做「除夕」,除夕到底是除什麼呢?有句俗語叫做:「除夕犬不吠,來年無疫癘」,到底是什麼意思呢?什麼是「除夕」?
  • 春節給孩子話年俗之除夕:大年三十的習俗以及禁忌
    下面小麼就為大家介紹年三十的習俗:一、貼福字、貼春聯農村的大門可以貼福字,千萬別貼春字,古代怡紅院門口都貼春字,所以農村人講究不貼春字,春聯不要貼反而鬧成笑話,往往上聯為平聲,下聯為三聲四聲音。以前都講究自己寫春聯,對於寫春聯水平有限的不要把自己寫的貼到父母家.三十就是除夕,早上吃完團圓飯就應開始貼春聯,千萬不要過了12點再貼。
  •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時間:2020-01-25 15:1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俗語除夕夜裡關財門大年初一迎財神 啥意思古人春節習俗 在以往農村,一年裡最重要的兩個日子,莫過於除夕和春節。
  • 「年三十」,除夕禮與俗
    除夕,俗稱「年三十」。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所以民間很重視。傳說這一天,上界諸神要到下界來,因此民間都隆重地舉行祭祀活動,敬鬼神祈福祿。大年三十晚上,民間盛行在門戶上貼神像,以防止惡鬼於新舊年交替之際進入家中。各家各戶都要辦一餐豐盛的「團年飯」(團圓飯)。又按時間分別叫「團早年」「團午年」「團晚年」。團年飯的菜餚除雞、魚、肉外,還有青菜。魚是取「年年有餘(魚)」,青菜是寓意「清清潔潔」。當在,不同的地區還有一些自己的飲食習慣。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因此,在除夕這天是一定要點爆竹的。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關於守歲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