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聊吧】除夕守歲的傳說故事——守歲守的是什麼?

2021-03-04 學前雲教研

按照中國傳統文化,除夕要終夜不睡,以迎候新年的到來,謂之守歲。世界上只要是華人在除夕就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普天下人都盼望著新年零點的到來。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古人在一首《守歲》詩中寫道:"相邀守歲阿戎家,蠟炬傳紅向碧紗;三十六旬都浪過,偏從此夜惜年華。" 


匆匆又是一年,時間過的真是太快。它晝夜不停,化成了腳印,帶我們遠離家鄉;它無聲無息,又變成皺紋,爬上父母的臉龐。而我們總是在回首過往時,才感慨時間都去哪了!


仔細想一想,馬上就要過去的一年,你有多少天陪父母一起度過?兩天三天,還是一天都沒有?別讓歲月荒蕪了他們的等待!你說的物質可能對他們並不重要;你說的以後可能對他們真的太遠!或許,簡簡單單的陪伴就是他們期盼的所有。


這個除夕,就讓我們和父母守在一起!


關於守歲的傳說


相傳,玉皇大帝的小女兒賢惠善良,她愛上一個窮小夥子。玉皇知道後十分惱怒,把小女兒打下凡間跟著窮小夥受罪。多虧王母娘娘從中講情,玉皇才勉強封了窮小夥「灶王」一職。玉皇的小女兒也就成了「灶王奶奶」。


灶王奶奶深知百姓的疾苦,常以回娘家探親為名,從天上帶些吃的、喝的、穿的、用的東西回來分給大家。玉皇對此非常生氣,就規定灶王爺夫妻一年只能在臘月二十三回天宮一趟。


為了能從天上多給人們帶些東西回來,灶王奶奶是想盡辦法收羅,今天弄些豆腐、明天弄些肉,後天蒸饅頭,大後天打酒,一直到除夕晚上,才將東西收羅的差不 多。為了人們能過個好年,灶王奶奶連夜趕回人間。家家戶戶的人們則是一夜不睡覺,點起旺火、香燭、燃響鞭炮,迎接灶王奶奶返回人間。


相傳,遠古洪荒時代,有一種叫「年」的兇惡怪獸,它生性兇殘,喜食肉類,從飛禽走獸,到鱗介蟲豸,以至於人類,一天換一種口味。


「年」的口味活動規律,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就要吃一次人,而且都是在天黑後來人間,雞鳴破曉時分離開。人們就把「年」肆虐的這一夜,視做關口來熬,這也就是「年關」的來歷。


每到這天晚上,家家戶戶就把家門關好,雞鴨鵝圈好,牛羊豬拴牢,不敢睡覺,坐等天亮。為消磨時光,也為壯膽,人們喝酒、吃飯,這就是「年夜飯」。


因這頓飯兇吉未卜,故置辦得很豐盛,全家老小圍在一起,表示和睦團圓;吃飯前還要先祭祀祖先,祈求祖先神靈保佑,平安地度過這一夜。除夕熬年守歲的習俗就這樣慢慢形成了。


相傳,邪魔、瘟疫病毒害怕燈光、火光,除夕夜通宵點燃燈光、旺火、放鞭炮,可以把這些對人們不利的邪瘟病疫都嚇跑驅趕走,在新的一年不至於為害人間。


來源:網絡,本號轉載內容,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留言聯繫刪除。


以您舉手之勞,普及科學保教。

        謝謝您的關注。如果您喜歡我們的公眾號,請長按上面的二維碼添加關注,並請推薦給您的同事同學和朋友們。中國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普及科學保教的理念與方法。學前雲教研將為大家持續推送實用的教研資源。

相關焦點

  • 「新春故事匯」春節民俗故事之一:熬年守歲的傳說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象徵著團結、興旺。關於春節有很多的傳說故事,大年三十至初六,《新株洲》陸續推出《新春故事匯》特別欄目,讓大家了解更多關於春節的文化典故,看看每個習俗背後都有哪些有趣的傳說。
  • 除夕守歲的寓意
    除夕守歲的象徵意義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 守歲的寓意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守歲的「守」,即有對即將逝去的舊歲有留戀之情,也有對即將到來的新年懷希望之意。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除夕之夜講究一家人團圓,而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全家人圍坐在一起,有的家庭一桌年夜飯有時候能吃一夜。
  • 除夕習俗30字50字簡短介紹 除夕守歲熬年的來歷意義及傳說
    「守歲,就是在舊年的最後一天夜裡不睡覺,熬夜迎接新一年到來的習俗,也叫除夕守歲,俗名「熬年」。除夕守歲寓意是什麼呢?為什麼在除夕這天需要守歲呢?除夕有哪些風俗習慣呢?除夕習俗30字簡短介紹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這天有貼春聯、放鞭炮、貼年畫、貼窗花、貼福字等傳統習俗。
  • 900多年前的春節,蘇軾給蘇轍寫了這首詩,讀後您想守歲到幾點?
    無論是吃年夜飯,貼春聯,拜年還是壓歲錢,樣樣都有講究,件件都是風俗,而這年味最濃的還是除夕的守歲夜。關於守歲有太多的傳說,從西晉開始到現在,這個傳統至少有1700年的歷史。守歲時萬家燈火通宵不滅,叫做「燃燈照歲」。但是要一夜不睡覺,其實也不是件容易的事,畢竟要和瞌睡作鬥爭,所以每年到了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在心裡嘀咕:今年守歲到幾點呢?
  • 除夕要守歲嗎?農村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什麼意思?
    而今天就是大年初一了,我們就來看看這樣一句與除夕春節相關的俗語「三十夜守夜,年初一守舍」,這是什麼意思?你們那有聽過嗎?①三十夜守夜三十是指的臘月的最後一天,也就是除夕夜,在這一天吃了團圓飯以後,一家人大多都是圍坐在爐火旁邊,徹夜聊到第二天天亮。
  • 讀盤錦|除夕守歲
    除夕守歲除夕守歲,俗稱「熬年」。大年三十兒是辭舊迎新之時,在我們國家自古就有「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說法。盤錦除夕守歲代代傳習,相沿成俗。人們通常習慣在年前燒好一盆「隔年飯」,取「年年有剩飯,一年到頭吃不完」之意。還有不少人喜歡用大米和小米混合做成「金銀飯」,取「有金有銀,金銀滿盆」的吉祥寓意。
  • 關於春節的民俗你知道多少?這裡告訴你什麼是「年」,為什麼守歲
    01關於「除夕」的知識春節到了,人們經過漫長的寒冬,早就盼望著春暖花開的日子因此當此新春到來之際,自然要載歌載舞地迎接這個節日春節期間,家家戶貼春聯,放鞭炮,吃餃子,人們走親訪友,舞獅子,耍龍燈,逛廟會等,此間花燈滿城,遊人滿街,大街小巷洋溢著喜慶的氣息中國人就是以這樣的方式慶祝著一年最隆重的節日一春節。
  • 除夕守歲有何意義?古人說:「偏從此夜惜年華」
    眼看殘燈去焰、爐香燃盡,遙想故鄉家人團聚守歲,感嘆即使相思,此夜夢也難來。這首詩提到「守歲家家應未臥」,可見除夕守歲在唐代已很盛行。有關守歲的記載,最早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記》:「蜀之風俗,晚歲相與饋問,謂之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至除夕達旦不眠,謂之守歲。」據此有人認為,守歲之俗可能源於蜀地。為何要守歲?
  • 大年三十除夕的來歷,為什麼要守歲,哪些事情不能做?
    那麼除夕都有什麼禁忌呢?雖然很多過去的說法會有些老套或過時,但作為新時代的我們也需要有一定的了解,畢竟文化的傳承由我們共同承擔的。
  • 新年「守歲」的意義與注意事項
    一年的最後一天叫「歲除」,那天晚上就叫「除夕」。    因除夕夜人們往往通宵不眠,故也叫「守歲」。除夕這一天,家裡家外不但要打掃得乾乾淨淨,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人們則換上帶喜慶色彩和帶圖案的新衣。    除夕夜的燈火,通宵不熄,俗稱「光年」,預示著來年前景光明正大。
  • 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100字簡單介紹 除夕年獸的民間神話傳說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很多人過除夕卻不知道除夕為何要守歲、放鞭炮。其實這和除夕的傳說故事有關。民間流傳著好幾個除夕的傳說,小編整理了除夕傳說故事的簡單介紹,帶大家了解除夕年獸的神話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除夕的傳說故事50字簡單介紹  在上古時期,有一種怪獸就叫做「年」,每到現在農曆大年三十的時候出來作亂
  • 除夕手抄報資料內容大全 除夕的介紹由來傳說故事50字簡短版
    除夕介紹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歲末的最後一天稱為「歲除」,意為舊歲至此而除,另換新歲。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歲除之夜的意思,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時值年尾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夕是除舊布新、闔家團圓、祭祀祖先的日子,與清明節、七月半、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的祭祖大節。
  • 除夕夜:守歲如何講究?
    世界上只要是華人在除夕就有守歲的習慣。守歲是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今天,鄭博士特別說說如何守歲與發放壓歲錢?一、守歲的具體含義是什麼? 古時守歲有兩種含義: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 陰陽師除夕守歲大禮有哪些 2020除夕獎勵一覽
    陰陽師燈夜遊春活動時間表是2020新春版本活動,新年伊始將有全新SSR式神與新福利活動上線喔,很多玩家可能想知道陰陽師除夕守歲大禮有哪些,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了介紹
  • 除夕守歲不"傷身",熬夜小妙招, 值得一看!
    中國最盛大的節日非春節莫屬,春節就要吃得好,玩得好,也是一家人團圓的好時機,民間也有「除夕」守歲的說法,守到天明,預示著新的一年會一帆風順財源滾滾
  • 「年三十」,除夕禮與俗
    除夕,俗稱「年三十」。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所以民間很重視。傳說這一天,上界諸神要到下界來,因此民間都隆重地舉行祭祀活動,敬鬼神祈福祿。除夕這天,「一夜連又歲,五更分二年」。最重要的是守歲。而守歲習俗,由來已久。南北朝時有文記載:「是夜,禁中爆竹山呼,聲聞於外,士庶之家,圍爐團坐,達旦不寐。」唐太宗李世民《守歲》詩有「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之句;孟浩然有《歲除夜有懷》詩:「守歲家家應未臥,相思那得夢魂來。」到了宋朝,守歲之風更盛。
  • 除夕:一頓團圓飯,一個團圓年
    除夕,為歲末的最後一天夜晚。自古就有掃塵,請香祭灶,貼春聯剪窗花窗花,掛燈籠,吃團圓飯,守歲等習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傳說與由來傳說一個叫「年」的小孩告訴大家攆走傷害人類的夕獸的方法,趕走夕獸後,為表慶賀,這一天就被叫「除夕」。
  • 除夕是法定假日嗎?除夕是什麼意思,除夕是2019年哪一天
    除夕是什麼意思你們知道「除夕」是什麼意思嗎?「除」是去除的意思,「夕」是指夜晚,除夕就是辭舊迎新的意思。趕緊抓住狗年的尾聲,和爸爸媽媽們好好吃上一頓年夜飯。別忘了看春晚呦。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小編整理了除夕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傳說怪獸「夕」最怕爆竹的響聲,我們的先人就是用爆竹驅走了怪獸的。如今,冉犯爆竹又被賦予了新的含義,它還有驅散窮氣和晦氣的作用,響聲也代表了在新的一年裡生活有聲有色,紅紅火火。因此,在除夕這天是一定要點爆竹的。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  「守歲」。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除夕人們往往通宵不眠,叫守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