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家高校醫院、400多位專家學者共商中原醫學教育發展和新醫科建設

2020-12-23 教育信息速報

大河網訊 12月4日至6日,第二屆中原醫學教育高峰論壇暨新醫科建設行動計劃研討會在新鄉醫學院舉辦。全國政協常委、河南省政協副主席高體健,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河南省衛健委、河南省教育廳、新鄉市政府領導同志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論壇由河南省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主辦,健康中原研究院、河南省全科醫學教育研究中心、河南省醫學人文教育研究中心協辦,新鄉醫學院承辦;論壇研討主題為「以服務需求為導向,以新醫科建設為抓手,研討新時代高等醫學教育創新體制機制,全面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加快推進中原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服務健康中原建設,助力中原更加出彩」;來自北京、陝西、山西、遼寧、黑龍江等省內外的53所醫學院校、大學附屬醫院以及教學醫院、新鄉醫學院教學科研工作者等400多位代表參加。

論壇舉辦期間,教育部高教司農林醫藥處處長高斌、西安交通大學副校長顏虹教授、山西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段志光教授、錦州醫科大學校長丁維光教授、佳木斯大學醫學部常務副部長宋漢君教授、河南大學孫君健教授、首都醫科大學呂兆豐教授、河南科技大學雷方教授、河南中醫藥大學彭新教授、河南省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中心徐玉萍教授等專家學者為論壇帶來精彩的報告,分享了他們在高等醫學教育及新醫科建設等相關研究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為推進新醫科建設行動計劃和新時代高等醫學教育體制機制創新提供了思路觀點和可借鑑路線。

400多名與會代表圍繞論壇主題碰撞思想火花、結合論壇專家報告,圍繞教育部關於新醫科建設要求,進行深入研討交流。代表們就如何促進河南省醫學教育有新的起色等問題形成一定共識,表示將一如既往不忘育人初心,扛牢使命擔當,把在2020年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中的深入思考轉化為推進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的動力,加快推進新醫科建設,為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作出新的貢獻。

論壇和研討會提出的觀點認識和形成的共識,對河南乃至全國醫學高校及醫學學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河南乃至全國醫學教育發展和新醫科建設貢獻應有的力量。

多位參會代表也表示,論壇匯聚了國內相關研究領域的高水平專家學者,通過主題演講交流思想、碰撞火花、剖析問題、探索路徑、形成共識,為他們提供了難得的學習交流機會,使他們對相關問題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收穫頗豐。

據了解,為了更好地推進中原醫學教育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健康中原建設,經上級主管部門批准,2018年在新鄉醫學院成立河南省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中心成立以來,新鄉醫學院認真貫徹落實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的相關政策精神,為河南高等醫學教育改革發展提供諮詢建議和參謀服務。中心舉辦此次高峰論壇和研討會,匯聚了國內醫學教育和科研的專家學者,大家通過論壇加強交流,增進友誼,凝聚共識,為深化河南省醫學教育發展、深化醫教協同提供助力。

12月4日晚,河南省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舉辦了河南省高等醫學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第一屆專家委員會成立大會。會上成立了醫學教育管理、醫學教育質量建設以及高職高專醫學教育三個專家委員會,共有河南省16所本科院校以及19所高職高專院校的150位代表當選為專家委員會成員。

新鄉醫學院黨委書記陳建國表示,學校將充分吸收借鑑論壇智慧、意見和共識,以論壇舉辦為契機,持續深化新鄉醫學院醫學教育改革,著力培養高素質的醫學專門人才,在健康中原建設、推動中原更加出彩的歷史徵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通訊員 崔靜/文 丁毅民/圖)

【來源:大河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最受歡迎的7大醫學專業和全國TOP20的醫科大學新鮮出爐,看好別報錯!
    院校至今已發展成為擁有23個研究所(院、基地)、6家醫院、7所學院、56個創新單元,集醫教研防產為一體的國家醫學科學中心和綜合性醫學科學研究機構。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我國最高醫學研究機構和最高醫學教育機構,有6所直屬醫院,形成了國內外聞名的醫療、教學和研究緊密結合的臨床醫學體系。
  • 同在貴州省的醫科類院校,遵義醫科大學和貴州醫科大學怎麼樣?
    遵義醫科大學現已成為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與貴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選國家中西部高校基礎能力建設工程、國家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國家首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師資力量:遵義醫科大學師資力量雄厚,如生理學家沈其震院士、解剖學與人類學家吳汝康院士、微生物學家魏曦院士、藥理學家張毅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曾執教講壇。
  • 新商科來了 百餘名專家學者論道湖南商學教育新發展
    論壇現場紅網時刻長沙12月8日訊(通訊員 馬鐵泉 李若彤 記者 賀衛玲)隨著科技迅速發展和社會不斷進步,企業對於經管類人才的需求逐漸向跨學科、多能力的方向發展,重組交叉、跨學科的「新商科」應運而生。王善平表示,辦工商管理學科適應了新形勢、新業態、新情況、新需求,是社會的需要和學生的期盼。他希望,工商管理人都能為促進國家經濟高質量發展、創新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 山東醫科高校「江湖」:山一大後來居上,誰會是第二醫科大?
    疫情來襲後,醫學科學教育迎來了黃金髮展期,山東已經先行一步,培養了醫科教育領域的「領頭羊」。 近日,山東省教育廳公布了「山東省高水平大學和高等學校高水平學科建設名單」,在山東省屬高校「高水平大學」建設名單中,只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中醫藥大學兩所醫科類高校入選。
  • 「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第三屆熱帶醫學高峰論壇在海口召開
    人民網海口11月29日電(孟凡盛) 11月28日,「一帶一路」熱帶醫學聯盟第三屆熱帶醫學高峰論壇暨粵港澳大灣區輸入性熱帶病防控聯盟第三屆年會在海口舉行,醫療專家學者齊聚一堂,以「專業協同、聯合抗疫」為主題,共同探討被忽視熱帶病和新發突發傳染病的防控防治、全健康理念下人與動物、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探索形成疾病、傳染病防治的共商共建共享機制。
  • 星榮整形外科醫院開業 行業專家共話發展
    10月15日,「星榮整形外科醫院開業典禮暨2020中華醫學會醫美經典手術雲直播大會暨醫美專家大講堂」在星榮國際學術報告廳舉行,來自全國150餘位醫美專家齊聚現場,探討交流行業發展話題。  星榮整形外科醫院首席專家暨名譽總院長李世榮教授,聯袂復星國際執行董事、復星國際聯席CEO、復星醫藥董事長陳啟宇,總裁陳玉卿以及多位特邀嘉賓共同見證並啟動了星榮整形外科醫院開業儀式。
  • 這所年輕高校誇下海口要衝進國家一流名校,要多久時間才能實現呢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學校簡介: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山東省醫學科學院)是山東省重點建設的大學,也是山東省醫學科學研究機構,是第一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項目試點高校、山東特色名校工程立項建設單位。合併發展:2018年11月30日,教育部同意整合泰山醫學院、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山東省立醫院等資源組建山東第一醫科大學。
  • 考研推免夏令營:2020年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夏令營活動通知
    為了使全國各高校醫學優秀大學生近距離了解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促進高校優秀大學生之間的學習和交流,同時選拔優秀大學生來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深造,我院擬舉辦2020年優秀大學生暑期夏令營活動。
  • 廣東高等教育未來五年如何發展?專家學者這樣說
    廣東省高等教育學會會長魏中林教授、常務副會長湯貞敏研究員和副會長盧曉中教授、馬宏偉教授、曾志嶸教授、廖益教授、黃大乾研究員,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高書國研究員,以及來自廣東醫科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範大學等高校和其它相關單位的領導、專家、代表,圍繞「『十四五』高等教育改革發展前瞻」進行了深入的研討交流。
  • 專家學者福州共商中醫藥「走出去」
    呂明 攝  13日,中醫藥學專家、學者齊聚福建省福州市,由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學分會主辦,福建中醫藥大學承辦的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中醫學分會中醫醫院高質量發展論壇在福建中醫藥大學舉行。  福建中醫藥大學黨委書記陳立典發表講話。 呂明 攝  王琦以「中醫藥發展面臨的十個問題與應對」發表講話。
  • 2019年度中國醫院和醫學院校科技量值發布,1633家醫院107所涉醫...
    2019年度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發布覆蓋了全國1633家醫院,涵蓋了綜合和31個學科前100位醫院排名(不包括軍隊醫院)。2019年度中國醫學院校科技量值涵蓋了全國107所獨立醫學院校和設立醫學學科的綜合性大學(不包括軍隊醫學院校)。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中山大學(醫學學科)、浙江大學(醫學學科)、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南京醫科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綜合排名位居前十。
  • 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專家工作站落戶威海衛人民醫院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丁淑紅 通訊員 王海蓉 威海報導12月11日上午,「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專家工作站」授牌儀式在威海衛人民醫院舉行,標誌著「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專家工作站」落戶威海衛人民醫院。會議現場揭牌儀式由威海衛人民醫院副院長王永主持。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足踝外科中心主任醫師、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院長張建中,中華足踝醫學教育學院常務委員王書亮,威海衛人民醫院領導班子全體成員、相關職能科室負責人及骨科系統醫護人員參加。
  • 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雲端」 共話腫瘤醫學新發展
    、北京應象橋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仲垣醫院管理有限公司、陳虹樑中醫藥傳統技能傳承工作室協辦的「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腫瘤外治法專業委員會第七屆國際學術年會暨首屆中醫腫瘤臨床在線高峰論壇」在線召開,來自海內外的著名中西醫腫瘤專家齊聚線上,共話腫瘤醫學新發展,為廣大網友呈現了一場精彩紛呈的醫學盛宴,在線觀看直播人次超過51萬。
  •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國家呼吸醫學中心正式掛牌
    根據國家呼吸醫學中心設置標準,經過嚴格遴選,今年7月8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決定以廣醫一院和中日友好醫院為主體分別設置國家呼吸醫學中心。 作為國家呼吸醫學中心的主體單位,廣醫一院自今年1月開始著手國家呼吸醫學中心I期的立項、報批與建設改造工程。經過一年的發展戰略確定、場地規劃設計以及施工、人才隊伍的建設,12月22日國家呼吸醫學中心Ⅰ期工程已經竣工。
  • 第五屆中原發展研究創新獎評選揭曉 專家稱許多研究成果令人印象深刻
    大河網訊(記者 祝傳鵬)1月5日,由河南大學中原發展研究院、河南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的第五屆中原發展研究創新獎終評及頒獎典禮在河南大學金明校區舉行,經過答辯、投票環節,最終有12篇優秀成果從省內外25家高校、科研機構和企事業單位的80多篇研究成果中脫穎而出,最終獲得獎項。
  • 全國高校醫美教學(實訓)師資培訓班在西安舉行
    全國近50家醫藥衛生高校的100餘位醫美相關專業負責人、學科帶頭人和骨幹教師接受了培訓。在培訓班上,大連醫科大學美容醫學院院長於江教授系統講授了U量美相在醫美諮詢與設計崗位中的應用。於江教授系統講授U量美相理論與實踐中國整形美容協會教育培訓中心主任、全國醫美數位化課程建設專家委員會秘書長田亞華教授分析了中國醫美的新變化與醫美發展新機遇,介紹了全國醫學美容諮詢(
  • 高校戰疫!121所高校組織277家附屬醫院3994名醫護人員施援武漢
    截止到2月5日,全國共有121所舉辦醫學教育的高校組織277家附屬醫院3994名醫護人員施援武漢抗擊疫情,其中中央部門所屬舉辦醫學教育的全部24所高校組織了61家附屬醫院1034名醫護人員支援武漢;97所地方高校組織216家附屬醫院2960名醫務人員支援武漢。
  • 安徽醫科大學新添一所附屬醫院,這是安徽醫科大學第15所附屬醫院
    學校是安徽省屬重點大學,是教育部、國家衛健委和安徽省共建高校,是安徽省第一批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學和第一批綜合改革試點學校。安徽醫科大學現有15所附屬醫院,其中直屬醫院6所分別為第一附屬醫院、第二附屬醫院、第四附屬醫院、附屬口腔醫院、附屬巢湖醫院和附屬阜陽醫院;非直屬醫院9所分別為附屬省立醫院(安徽省立醫院)、第三附屬醫院(合肥市第一人民醫院)、附屬合肥醫院(合肥市第二人民醫院)、附屬安慶醫院(安慶市立醫院)、附屬六安醫院(六安市人民醫院)、附屬婦幼保健院(安徽省婦幼保健院)、附屬省兒童醫院
  • 美國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及啟示
    《「健康中國 2030」規劃綱要》強調「加強醫療服務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係」,新醫科建設呼喚醫、文學科交叉,都彰顯了新時期醫學人文教育的重要性。1美國醫學人文教育的發展醫學人文包括了醫學與宗教、法律、歷史、人類學、倫理學、心理學、社會學、文學、藝術等多個學科交叉而形成的學科群。
  • 江西省醫學相關專業高校有哪些?
    學院有兩棟現代化實驗大樓,建築面積共60000多平方米;設有「口腔醫學實驗教學中心」 、「美康醫學檢驗實驗教學中心」,有各類實驗室260餘個,布局合理、設備齊全。部分專業: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口腔醫學、醫學檢驗技術全科、麻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