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消費者出於對動物保護、環境保護和健康的追求,開始流行起植物基(plant-based)飲食,奶、蛋、肉、酸奶、冰淇淋、乳酪等食品都出現了植物基版本。同時,傳統的動物基產品市場往往下滑或不變,植物基產品市場卻增長強勢,並且出現了不少新品牌。
植物基領域的投資也持續活躍,本文開始前,我們先總結了36氪跟蹤到的 2020 年截至 2 月底的植物基相關融資消息(可能有遺漏):
素食品牌「Alpha Foods」獲得 2800 萬美元融資;素食品牌「HODO」獲得 B 輪融資;植物基兒童奶粉品牌「Else Nutrition」獲得健合集團 NewH 創新基金投資;以純素冰淇淋為特色的 Van Leeuwen 獲得 1870 萬美元 B 輪融資;植物基食品和飲料公司 Califia Farms 獲得 2.25 億美元 D 輪融資。國內,植物基食品的創新還主要發生在飲品領域,出現了各色植物奶產品,市場整體仍處於早期階段。
作為西方飲食體系中的重要食材,有分析報告顯示,2016 年全球奶酪市場規模約為 1362.83 億美元。奶酪同樣也出現了植物基替代趨勢,根據福布斯報導,植物食品協會收集的數據顯示,美國植物性奶酪零售額在2018 年 4 月到 2019 年 4 月間增長了 19%,而乳製品奶酪的銷售額則持平。同期,所有植物基食品的銷售增長了 11%,而整體食品銷售僅增長了 2%——植物基食品增速突出。
市場上活躍的植物基乳酪品牌包括Miyoko’s、Violife、Good Planet、Field Roast、Daiya、Kite Hill 等。本周,Miyoko’s 和 Tofurky 都宣布了新品。
利好消息還發生在渠道端。
根據 PBN 報導,英國的必勝客最近宣布了一項計劃,希望在 2030 年之前成為一家 Carbon-Neutral 的企業(碳中和的,即排放多少碳就會做多少抵消措施),其中一項重要舉措就是使用植物基食品。英國必勝客同時宣布,希望能將所有乳製品乳酪替換成植物基奶酪。根據 OGP報導,美國連鎖漢堡店鼻祖 White Castle 也正在測試植物基奶酪,計劃從 3 月開始提供相關產品。
餐飲渠道是食品品牌們完成市場教育的重要場景,就像植物奶的推廣離不開與咖啡館合作、植物肉的推廣離不開與餐館合作一樣,如果有更多餐飲品牌選擇植物基奶酪,這一市場無疑會增長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