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解說:在這個百無聊賴的午後,我想起了村上春樹

2021-02-08 老三解說
圖片來源於網絡

認識村上春樹是從《挪威的森林》開始的,走進村上春樹的故事是一場夢的開始。準確地說,自從一腳踏進村上春樹的故事裡的那一刻起,一個人的靈魂就已經被喚醒。

一個醒著的靈魂是多麼的孤獨、悲涼和充滿缺憾的!

在村上春樹的故事裡,沒有一個人物是完美的,他們都是像你我一樣再普通不過的普通人——男人不很帥。女人也不很漂亮。他們每一個人的煩惱都是實實在在的,實在到就好像同樣的煩惱讓讀者都嘗過一遍,不論是來自情感的失落,還是來自生活的迷茫。然而,他們每一個人的靈魂又是那麼的自由,自由到極致只剩下孤獨,孤獨到極致滋生出悽美。

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果說,村上春樹只是個文學家,我不認同。村上春樹一生都在用他故事裡的人物探索著生命的價值。所以說,他不僅僅是個文學家。具體還該是個什麼家,在我還不夠真正了解村上春樹之前,還不敢武斷下結論。我想,就是村上春樹本人也未必能說出個所以然,因為,我相信今天的村上春樹,也並不了解真正的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是一個永遠的迷,他把他的靈魂附身於他所塑造的每一個人物裡,這些看似虛構實則真實的一個個小人物都是一個個活著的村上春樹:渡邊、木月、直子、玲子、天吾、青豆……

我愛他,首先因為他是一個坦率的人,他從不說廢話、空話、假話,只說人話、真話。他把一般人看來不可告人的真實的情緒和隱私合理化、合法化、正常化,所以他願意剝開來看,也給讀者看。還有那些突然襲來的欲望,和不可侵犯的尊嚴。

圖片來源於網絡

對,他的故事裡每一個小人物也都是有尊嚴的。

村上春樹更加可愛之處是他的善良。在他的故事裡沒有好人和壞人之分,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無奈,每個靈魂有每個靈魂的悲涼。大家都是平等的平凡,平等的偉大,正如村上春樹本人就是一個既平凡而偉大的人。他的平凡在於他著眼於平凡,安於平凡;他的偉大在於,他用故事的形式身體力行向世人呈現出生命的無窮意義與價值。

最後,就是村上春樹以他的慷慨帶給世界的美了。美可以有多少種?在一個陰沉沉刮著風的秋日裡,渡邊陪著直子,兩人一言不發沒完沒了默默走過落葉飄零的東京大街小巷那叫美;渡邊收到直子從療養院寄來的信窩在被窩裡,一邊流淚一邊讀也叫美;直子死後,玲子作為直子生前好友(論年齡可以做直子的阿姨),渡邊作為直子生前的戀人,二人懷著對死者萬分悲痛的心情,實在無話可說的情況下,選擇用做愛的方式打發那一個不尋常的夜晚也是一種美……這樣的美滲透在村上春樹作品的每一個文字裡,成為讀者一旦走進去就再也無法走出來的一道魔咒。

圖片來源於網絡

作為一個老村粉的老男人,今天突然想起了村上春樹,他那些作品中的小人物仿佛排著隊從我的眼前走過。而我就像是他們久違的一個老朋友,在這個倍感無聊的下午也非常想表達出我此刻的情緒:我毫不隱晦我對村上春樹的喜愛,我也愛他塑造過的每一個小人物,我也愛長久以來關心我的每一位讀者朋友,和許許多多互不相識的人,因為我們都是活在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小人物,而且人人都活得很生動,都有愛,有欲望,有尊嚴!

相關焦點

  • 世界如此之喪,唯小確幸恆常如新,致敬村上春樹朗格漢島的午後
    抽屜裡塞滿團得圓溜溜的漂亮pans,我以為大約是微小而又確實的幸福之一(簡稱「小確幸」)。——村上春樹,1986在這兩年流行各種喪文化的同時,作為其對立面之一的小確幸也被帶火了。作為這個詞語的發明者,村上春樹大概也沒料到,這個詞在中國被用爛了,百度「小確幸」,出現了結果有32600000個。OMG。小確幸的流行,確證了我們當下不快樂的真相。當然,我們似乎也無法直接和某一個時代,直接比較幸福的絕對值。
  • 我心目中的村上春樹
    只有村上才寫得出這麼清新脫俗而又讓人茫然若失的句子。曾經,我想寫小說,成為一個小說家。可是,不幸的是我讀到了村上的小說,然後我就放棄了寫小說的想法。因為,覺得自己想寫的很多東西村上都寫了,更重要的是覺得再怎麼寫也不可能寫得像村上這麼好。讀的村上作品越多就越對自己失望,甚至絕望(我應該是為數不多讀過村上差不多所有作品的人)。
  • 村上春樹,你也太懂音樂了吧
    我倒覺得更意識流 , 模糊曖昧 , 大有深意 。硬要凹一個中文翻譯 , 「 挪威的森林 」 終歸比 「 挪威產的家具 」 順耳的多 。甲殼蟲樂隊的歌又給予了村上春樹一種微妙的 , 無以名之的感受。1986.12.21在希臘米科諾斯島的維拉動筆 , 1987.03.27在羅馬完成 , 1987年出版了《挪威的森林》( ノルウェイの森 ) 。
  • 林少華,陪伴村上春樹三十五年
    要讓我想想知名的日本作家,我會想起川端康成、夏目漱石、東野圭吾、渡邊淳一和村上春樹。也許我的記憶不能完全代表這些作家在文學史上的地位,但是估計能代表很多中國讀者的認知。林少華是著名文學翻譯家、作家,《林少華看村上》是一部文學評論集。
  • 給貓兒起名字 村上春樹
    文 | 村上春樹T.S.艾略特有一句著名的詩:「給貓兒起名字真是件難事。」您知道嗎?他接著寫道:「可別當它是消磨假日的遊戲。」在這首詩裡,艾略特認為貓兒應該有三個名字。一個是平日裡叫的簡單名字,像「小玉」之類的。另一個是日常生活中用不到,但貓兒理應擁有的外出做客時用的高雅名字,比如說,呃,「黑珍珠」啦「勿忘我」啦。
  • 身為村上春樹
    村上說:「我就像一個大水壺。上世紀80年代,中國的村上春樹閱讀熱是從這裡開始的。日本學者藤井省三曾在《村上春樹心底的中國》一書中,引用了一位上海女作家創作於上世紀80年代的小說,裡面描寫了一位年輕的上海「摩登」女性,依照村上春樹書中所寫,在日常的衣食住行中營造出一個「村上世界」。這個時候正是中國城市化和全球化的開始,上海的年輕人率先在傳統社會的裂縫中,窺探並實踐著一種外來的新生活,村上春樹的書籍為這種生活提供著「指南」。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村上春樹和我》內容簡介本書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
  • T恤狂人 · 村上春樹
    2018年8月,年介70歲的村上春樹,在日本超人氣雜誌POPEYE的安排下開始連載《我喜歡的T恤們》專欄,講述他與「T恤文化」的閒情逸話。 [ 村上春樹式小說 vs 生活美學 ] /「村上春樹式」小說的一大特色,便是將小說中的人物愛看的書籍,愛聽的音樂,愛用的汽車和衣飾品牌點綴於字裡行間,並逐漸匯聚成為「村上春樹式」生活美學。
  • 村上春樹《且聽風吟》:這一生,風雨兼程,而孤獨不過是一種常態
    孤獨是尋常,是自在,而距離,是美,或許,這正是村上春樹想告訴我們的。《且聽風吟》是村上春樹的第一部小說,它發表於1979年,是他「青春三部曲」中的第一部。而後,風靡至今。小說的內容極簡單,是村上春樹20歲時的故事。
  • 傑伊魯賓:來自村上春樹的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編者按:《村上春樹和我》的作者傑伊·魯賓是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村上春樹英文版最重要的譯者,曾翻譯過《挪威的森林》《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他不僅研究翻譯村上春樹,還對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等日本文學大家有深入了解。
  • 解密村上春樹,風靡全世界的奧秘
    》《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對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被大家廣發接納被大受歡迎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 《村上春樹和我》這本書裡寫了傑伊·魯賓和村上春樹因書結緣的種種趣事,一切從村上春樹打給魯賓的一通電話開始,延及兩位的文學交往,比如兩位的初次見面竟是在一次馬拉松比賽上,第一次拍到的照片竟然只拍到了魯賓的兩隻腳等等,這本書中不僅有魯賓在翻譯村上小說過程中發生的種種事件,也有文學觀的交流、翻譯技巧的探討,以及種種逸聞趣事。
  • 如何閱讀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嚴肅認真又溫柔暖心的大叔。如何閱讀村上春樹呢?有書評家認為,可以先讀些他的短篇熱熱身,比如《袋鼠佳日》、《困》、《計程車上的吸血鬼》以及整本《夜半蜘蛛猴》。然後呢,建議讀他的早期四部曲《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舞舞舞》。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村上春樹,或者說「村上」,這不是一個名字,一個名詞,而是一個「形容詞」,在我們這個時代使用重複率極高的「小資」詞彙中頻頻出現:一篇文章可能因為很「村上」獲得好評,一個女孩可能因為男友很不「村上」
  • 村上春樹:自曝家族黑歷史,我父親可能殺害過中國戰俘
    但是提到諾貝爾文學獎,就不得不令我們想起一個人,那就是日本的著名作家村上春樹,說起來有點心辛酸又有點搞笑,村上春樹已經連續十五年都陪跑了諾貝爾文學獎。直到2020年文學獎公布,人們又一次感嘆村上春樹再次遺憾陪跑。有人說,村上春樹的作品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但是卻太過「流行」,不符合文學獎評判標準的世界化。
  • 關於村上春樹的神仙語錄
    不明白的人永遠不明白 ——村上春樹 希望你記住我,記住我這樣存在過 ——村上春樹 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無法到達的森林
  • 村上春樹經典語錄大全 每一句都值得收藏
    多數年輕人固然要送走放蕩不羈的青春時代,但那種輝煌日子轉瞬即逝,剛過二十歲就結婚成家,在生活的逼迫中各自成為百無聊賴的大人。每天早上開著敞篷卡車去工廠上班,做著千篇一律的工作,天一黑就和同伴去酒吧喝酒,談一成不變的往事。那裡沒有出口,沒有應做的夢。 ——村上春樹 《沒有意義就沒有搖擺》  91.
  • 村上春樹為疫情推出電臺特輯,擁擠的書房變成了「解憂樹洞」
    小編 文學報5月22日晚,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東京FM電臺的特別節目「村上RADIO」再次上線,名為《居家特輯——用音樂創造美好的明天》,在長約兩小時的節目中,村上希望「音樂的力量能夠卸下新冠疫情以來堆積成山的陰鬱」,並借壓軸曲目來自中國二胡演奏家巫謝慧的作品表示:這個世界現在需要的是一張口罩
  • 村上春樹:風格獨具的青春詠嘆
    村上春樹開始創作時,文壇上正在活躍著的是被稱為「內向的世代」的黑井千次等一批作家。小田切秀雄認為這些新作家、評論家們的特點是缺乏社會觀念,所以習慣於用日常性的語言來談論社會和戰後問題。他是在《滿洲事變以後四十年的文學上的問題》一文中,對當時的文壇與創作做出這樣的認定的。「這個被稱為『內向的世代』的小說家們,全都表現出牴觸和厭惡的情緒。
  • 你有多喜歡村上春樹,就有多懂得生活
    (文/鄭依妮)聆聽:在音樂的洪流中,這個世界就是天堂——————村上春樹家裡滿牆都是黑膠唱片。村上春樹在某種意義上充當了中國年輕一代的爵士音樂啟蒙老師。這位音樂老師還有三本自著「教材」:《爵士樂群英譜》(兩冊)與《沒有意義 就沒有搖擺》。
  • 村上春樹八字解析!
    邂逅1998 年,我在一間塵封的圖書室裡,偶遇了《奇鳥行狀錄》。這位名叫「村上春樹」的日本作家,給我帶來衝擊性的震撼——小說竟可以這樣寫?後來,如饑似渴地讀了《世界盡頭與冷酷仙境》、《尋羊冒險記》、《舞舞舞》、《且聽風吟》、《1973 年的彈子球》、《國境以南太陽以西》、《海邊的卡夫卡》……當然,還有那本極度暢銷的《挪威的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