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上春樹為疫情推出電臺特輯,擁擠的書房變成了「解憂樹洞」

2020-12-16 澎湃新聞

小編 文學報

5月22日晚,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東京FM電臺的特別節目「村上RADIO」再次上線,名為《居家特輯——用音樂創造美好的明天》,在長約兩小時的節目中,村上希望「音樂的力量能夠卸下新冠疫情以來堆積成山的陰鬱」,並借壓軸曲目來自中國二胡演奏家巫謝慧的作品表示:這個世界現在需要的是一張口罩、疫苗和愛。即便是口罩和疫苗的普及,如果沒有足夠的愛心和慈悲心,疫情過後的世界一定會變得蕪雜無味。

村上春樹對音樂的熱愛眾所周知,年輕時他曾和妻子陽子一起經營過爵士咖啡店Peter Cat。甚至連他的寫作,某種意義上也是音樂催化的結果,「我從沒向人學習過如何寫作,也沒特別鑽研過,因此,如果問我是從哪兒學會寫作的,答案就是音樂。」寫作《挪威的森林》時,他用微型放唱機反覆播放了120遍甲殼蟲樂隊的唱片《佩珀軍士孤獨心俱樂部》。

他寫過介紹爵士樂的《爵士樂群英譜》;曾和指揮家小澤徵爾長談,推出《與小澤徵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在作品裡,在採訪中,他不斷地提起各種音樂,曾有書迷做過統計,發現他在各種公開途徑提過的歌曲超過3000首。

2018年,村上在東京FM電臺的參與製作了一檔特別節目「村上RADIO」,以直播的方式,與聽眾分享自己收藏的一萬餘張唱片中的精選歌曲,迄今已不定期放送十多次。

村上書房中的音樂收藏與設備

5月22日的節目與以往稍有不同,村上稱之為「宅在家裡的節目「,「我相信你的生活肯定是不方便的,有各種限制。不能去看你想看的人,去你想去的地方,做你想做的事,不覺得很難嗎?我為你選擇了一些振奮人心、舒緩的音樂。我不太確定自己能不能打起精神來,但我會盡力而為。」

村上在家中書房完成了直播,但他並非獨自一人,「村上RADIO」中的常客——小貓「貓山」先生依然列席,時不時惹點小麻煩,給節目增加笑點。

縱觀村上的歌單,不難發現,爵士樂佔了很大的比重。今天的夜讀,小編為大家帶來本次的直播歌單,以及村上關於爵士樂的文章。

01

LOOK FOR THE SILVER LINING

The Modern Folk Quartet

歌名來源於英語諺語「每朵雲都鑲有銀邊」(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許多歌手都曾唱過這首歌曲,村上選擇的是The Modern Folk Quartet(現代民謠四重奏)的版本,這是最初成立於20世紀60年代的一個樂隊,以優美的和聲著稱。

02

Waitin' On A Sunny Day

Bruce Springsteen

「9·11」事件發生之後,搖滾歌手Bruce Springsteen發行專輯《The Rising》,這是專輯中的第三首,被譽為是一首「希望之歌」,孕育了新生活的可能。離開生活中的陰暗,從音樂中獲得勇氣,這才能去往更積極的人生。

03

Raindrops Keep Falling On My Head

Isley Meets Bacharach

這是兩位音樂巨匠的合作:The Isley Brothers(艾斯禮兄弟合唱團)的主唱Ronald Isley和詞曲作者Burt Bacharach。

村上說:「在今天的世界裡,有一種嚴重的傾向,就是把事情說得最直白,把所有的事情都塗成黑白色。特別是在網上,幾乎沒有任何含糊不清的地方。請原諒我這麼說,但這是一種我無法接受的傾向。在現實中,我們總是在灰色中,在黑與白之間徘徊。這讓我們成為了人類。音樂的基本作用之一就是向我們展示這一點——以同情之心來展示它——這給了我們不小的安慰。小說也是如此。這是我每次聽到這樣美妙的音樂時都會想起的東西。」

04

Here Comes the Sun

Nina Simone

爵士女伶Nina Simone的一張翻唱專輯,Here Comes the Sun的原唱者是甲殼蟲樂隊的George Harrison,Nina Simone的聲音裡有種特殊的力量,這次翻唱也被認為是這首歌最好的翻唱版本。

05

You've Got A Friend

Carole King

歌手Carole King的經典之作,年輕時的她以詞曲寫作為主,並創作大量DEMO,這首歌就是其中之一,簡單的配器和吟唱讓村上覺得,「那只是讓它更原始,甚至更有感情,比你在專輯中得到的更多。」

06

Over the Rainbow

Ella Fitzgerald

家喻戶曉的電影《綠野仙蹤》的主題曲,曾經被無數歌手反覆演繹,村上說自己偏愛那些以詩句開頭的版本,「以詩句開始這首歌有一種不可否認的魅力。」

07

Sun Is Shining

Bob Marley & The Wailers

英年早逝的Reggae音樂鼻祖Bob Marley是村上經常提到的一位歌手,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音樂潮流,他正直的品格、對理想的執著、和對牙買加以及世界流行音樂的貢獻,使他站到了最偉大的音樂家的行列。

08

What A Wonderful World

Louis Armstrong

一首耳熟能詳的老歌,被稱為「爵士樂之王」的Louis Armstrong是一名出色的即興演奏家,早年以演奏小號聞名,後來以獨特的沙啞嗓音成為爵士歌手中的佼佼者。

09

Happy Birthday Sweet Darling

Kate Taylor

貼心的村上說:「有很多人因為冠狀病毒的原因,飽受煎熬。對於每年這個時候前後過生日的人來說,一定會很失望。所以,這首曲子,是我送給你的小禮物。祝你生日快樂。你又長大一點了……明年這個時候,一定會有很多好事發生。」

10

Smile

Eric Clapton

這是英國吉他大神、知名歌手Eric Clapton的第二張個人專輯,也是他戒毒後重新出發的起點。Smile這首歌的作者是查理·卓別林,這種不可思議的跨界和碰撞讓這首歌顯得格外有趣。

11

My Favorite Things

Al Jarreau& Kathleen Battle

爵士歌手Al Jarreau和歌劇演唱者Kathleen Battle以二重唱的形式演唱。由歌名「我最喜歡的東西」引申開去,村上說他自己最喜歡的東西有:雷蒙德·錢德勒的懸疑劇、冬天的鍋巴烏龍麵、貓的小肉墊、新買的跑步鞋、宣布演唱會開始的鈴鐺、熄燈幾秒後的銀座地鐵線...........

12

She Wore a Yellow Ribbon

小野麗莎

小野麗莎用BOSSA NOVA重新演繹流行經典英文名曲。村上說這首《黃絲帶》想要分享給從事醫療行業的朋友們。「我沒有系上黃絲帶,但我在遠處歡呼。我覺得這真的很辛苦。繼續努力吧。」

13

Happy Talk

Nancy Wilson

Nancy Wilson被認為是對黑人音樂的演進掌握透徹且清晰的了不起的歌手,從最早期的布魯斯、靈魂樂,到現代的爵士或R&B,任何與黑人音樂相關的音樂類型只要填上了歌詞,經過她的詮釋就能成為經典。

14

They Can't Take That Away From Me

Brian Wilson

Brian Wilson用流行音樂的方式翻唱的George Gershwin的一首老歌。村上認為:「記憶很重要,如果沒有回憶,人生就像一個結痂的沙漠。希望大家有更多的回憶。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用處也會越來越大。」

15

Put on a Happy Face

Tony Bennett

Tony Bennett與Frank Sinatra並列為美國本世紀最偉大男歌手,他醇厚的歌聲為半世紀以來的流行及爵士樂壇寫下一封封令人難忘的有聲情書。這位橫跨流行及爵士界的常青歌手灌錄過超過一百張專輯,擁有歷久彌堅的魅力。

16

Over the Rainbow

Fred Lowery

口哨版的《跨越彩虹》,聽來別有一番趣味。

17

We'll Meet Again

Peggy Lee&Benny Goodman

Peggy Lee與Benny Goodman管弦樂團合作的一首熱門歌曲,當時正值二戰,這首歌描寫的是送愛人上戰場時情景。村上引申開去說:「與病毒的對抗,不是善與惡、敵與友的對決,而是考驗我們能不能很好地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互相配合,互相幫助,互相維護。這不是力量的較量,不是互相殘殺,而是智慧的較量,讓大家都能存活下來。」

18

What the World Needs Now Is Love

巫謝慧

本次「村上RADIO」的壓軸曲目是中國二胡演奏家巫謝慧的作品《What the World Needs Now Is Love》,村上表示:這個世界現在需要的是一張口罩、疫苗和愛。即便是口罩和疫苗的普及,如果沒有足夠的愛心和慈悲心,疫情過後的世界一定會變得蕪雜無味。這首歌是50多年前寫的,但即使是現在聽著聽著,也會發現這首歌是真的。愛是如此重要。

爵士,是怎樣一種音樂?

村上春樹/文 施小煒/譯

接受《Esquire》雜誌俄文版(2005年9月號)的約稿寫下此文。在日本是第一次發表。不過這則比莉·荷莉黛的故事,我記得在別處也寫過。大概是在哪張CD的解說裡吧。內容大體相同。但我想不起是哪張專輯。總之,反正是有這麼回事。

不時有年輕人提問:「爵士是怎樣一種音樂?」碰到這般如突其來,仿佛用黏土砸向水泥牆的問法,被問者也無言以對,只能無奈地苦苦思索。打個比方,這就像提問「純文學是怎樣一種文學」,並沒有「這便是它」般一語道破玄機的具體定義。

村上春樹書房中的唱片

但即使沒有定義,在某種程度上熟聽過爵士樂的人,只消耳邊滑過一句旋律,就能當即判斷:「啊,這是爵士!」「不對,這不是爵士!」這歸根結底的經驗性、實際性的判斷,而非將「何為爵士」的判斷基準當做尺度一一應用和思索。不管誰怎麼說,爵士都有固有的氣味、固有的迴響、固有的手感。將是爵士樂與非爵士樂的東西兩相比較,氣味不同,迴響不同,手感不同,帶來的心跳方式也不同。至於如何不同,若無實際經驗就不可能知道,用語言向未曾經歷過的人解釋簡直是難上加難。

可我姑且算是賣文為生的人,可不能像市井的賦閒老者那般,輕易地宣稱:「這種事情經驗就是一切,不是靠解釋就能弄明白的。不管啥都行,你先聽熟十來張爵士CD,然後再來找我。」儘管這麼說了會很輕鬆(我想這恐怕才是正常的回應),但假如這樣拒人千裡的作答,談話勢必陷入僵局,無以為繼。對文筆家的工作來說,這不是正確的方式。

爵士,是怎樣一種音樂?

比莉·荷莉黛綽號"戴夫人" ,是開創性的爵士樂及流行歌手。有人認為,她"永遠改變了美國流行歌唱的藝術" 。

我是來說說比莉·荷莉黛的故事。

那是很久以前了。距今三十年以前。是在我成為小說家之前,不如說,是在我腦袋裡毫無寫小說念頭的時代發生的事。那是真人真事,我那時候在東京國分寺市的車站南口一幢小樓的地下室裡經營爵士酒吧。面積約為十五坪,一隅放著立式鋼琴,周末場場舉行現場演奏會(後來搬到千馱谷時,才終於弄到一架三角大鋼琴)。欠了一身的債,工作又是重體力活,但老實說這些都不在話下。我才二十五六歲,只要願意幹活,再怎麼幹也不覺得累,也不以貧窮為苦。從早到晚工作時可以盡情地挺喜歡的音樂,僅此便足夠幸福了。

國分寺靠近立川,所以時有美國大兵不期而至,儘管為數不多。其中有位非常安靜的黑人。他大多同一位日本女子相伴前來。是個苗條的女子,年齡大約二十六往上。我不知道兩人究竟是戀人還是朋友。不過看起來也許更像「摯友」。我對這一對記憶猶新,因為即便冷眼旁觀,兩人的距離感也令人心生好感。既不纏綿親暱,也不客套見外。他們靜靜地喝酒,小聲而愉快的交談,聽著爵士。他不時把我喊去,要我播放比莉·荷莉黛的歌曲。夜已深,幾乎沒有其他客人。那次他是獨自一人還是與那位女子一道,我記不清了。播放的是比莉·荷莉黛的哪一首歌,也已印象模糊。總之他坐在吧檯角落的座位,用兩隻大手捂著臉,肩膀顫動,靜靜的啜泣。我當然盡力不將目光投向那邊,在稍遠處幹著活。比莉·荷莉黛的唱片播完後,他靜靜地離席,付帳,推門而去。

村上春樹年輕時曾和妻子一起經營爵士酒吧

我記得那是最後一次見到他。然後一年多過去,就在我差不多快把那個黑人大兵忘掉的時候,常和他一起來店裡的女子忽然現身了。她一個人。那是個雨夜,當時店裡同樣很閒,客人寥寥無幾。她穿了件雨衣。我至今仍然依稀記得當時下的雨,以及她雨衣的氣味。記得季節是在秋天。秋夜下雨的時候,還有店內安靜的時候,通常我會把莎拉·沃恩唱的《九月的雨》放到轉盤上。我想那天夜裡大概也是如此。就是這樣一個夜晚。

她坐在吧檯前,望著我的臉莞爾一笑,道了聲「晚上好」。我也回一聲「晚上好」。她要了威士忌,我調好遞給她。隨後她告訴我,他——那位黑人大兵——不久前回國了。每當他懷念留在故國的親人,就來我的店裡聽比莉·荷莉黛的唱片。他很中意我的店。她仿佛留戀不已似的,對我說這些。

「前幾天他寫信給我。」她對我說,「說『代我到那家店裡去聽聽比莉·荷莉黛'。」說完她嫣然一笑。我從唱片架上挑選了一張比莉·荷莉黛的老唱片,放到轉盤上,然後將舒爾III型唱針輕輕放在聲槽上。LP唱片真是個好東西,讓人覺得在播放它時我們所做的一連串動作,與周遭形態各異的種種營生溫柔地聯繫在一起。有朝一日LP唱片竟會落伍於時代之類,當時我連想也沒想過。不過這麼說的話,我同樣沒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成為小說家,一天天老去。

比莉·荷莉黛的唱片播完後,我抬起唱針,將唱片裝入封套中,放回架上。她將杯裡的威士忌一飲而盡,起身離席,宛如為奔赴外部世界作特別的準備一般,小心翼翼地穿上雨衣。離去時她說:「承蒙多方關照,謝謝啦。」我無言地點頭,然後說:「也謝謝您。」接下去該說什麼才好,當時我想不出來,沒有詞語湧上舌尖。恐怕我當時該說兩句鄭重其事的話,說兩句能表明心跡的話。可是歷來如此,每逢這種場面肯定不會有妙語浮上腦際。這當然遺憾。因為在這個世界上,許多別離徑直就是永別。因為當時未能說出口的話,就將永遠無處可說。

直至今日,每當我聆聽比莉·荷莉黛的歌曲,便常常想起那位安靜的黑人大兵。想起那個心頭思念著遙遠的故土、坐在吧檯一角無聲啜泣的男人。想起他面前那杯威士忌中靜靜融化的冰塊。還有那位代遠去的他前來聆聽比莉·荷莉黛唱片的女子。想起她雨衣的氣味。然後,想起過於年輕、過於靦腆,因而不知畏懼,尋覓不到妙語將所思所想送達別人內心,幾乎束手無策的我自己。

如果有人問我:「爵士是怎樣一種音樂?」我只能這麼回答:「這就是爵士啊。」對我來說,爵士就是這樣一種存在。雖然定義太長,不過說實話,關於爵士這種音樂,我沒有比這更有效的定義了。

(本文節選自《無比蕪雜的心緒》,南海出版社出版)

新媒體編輯:李凌俊

配圖:tokyo FM官網、出版書影

文學照亮生活

網站:wxb.whb.cn

郵發代號:3-22

長按左邊二維碼進微店

原標題:《村上春樹為疫情推出電臺特輯,擁擠的書房變成了「解憂樹洞」 | 此刻夜讀》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村上春樹電臺疫情特別節目:用九首歌驅散陰霾,帶來力量
    5月22日,由村上春樹擔任DJ的電臺節目《村上RADIO》推出特別節目,希望能讓每個在新冠疫情下飽受煎熬的人感受到音樂的力量。這一電臺特別節目同時發布了日文版和英文版。以下是由村上春樹本人撰寫、大衛·博伊德(David Boyd)翻譯的英文版的大部分內容。
  • 村上春樹將主持特別廣播節目迎新年
    村上春樹將在他的故鄉日本京都的一家錄音室裡主持他的第一場2021年新年特別廣播節目,他邀請聽眾們跟他一起迎接新年。他在演出網站的聲明中說:「讓我們一起聽聽古都除夕夜的鐘聲,並在鐘聲的迴響中一起迎接新的一年。」節目的標題是「穿越新年特輯」。他還說:「這是一場現場直播,沒有提前透露會說什麼,所以要及時收聽啊!」
  • 浪漫聖誕《1224戀上爵士夜》將開啟村上春樹的異想世界
    作為日本當代文學領域的代表作家,村上春樹的作品可謂影響了很多人的生活與心境,熟悉他的讀者都知道,村上春樹喜愛音樂,尤其爵士。從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開始,村上的文學世界裡,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已經71歲高齡的村上「同爵士樂一起度過了人生大部分時間。」
  • 身為村上春樹
    身為村上春樹 2017-02-15 15:21 作者:陳曉來源:三聯生活周刊 2017年第8期
  • 解密村上春樹,風靡全世界的奧秘
    》《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對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被大家廣發接納被大受歡迎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村上春樹   我完全被村上春樹作品的魅力所折服。在專業學者這層身份之外,更是作為單純的個人,單純的粉絲,深深沉迷於村上作品之中。
  • 陪跑諾貝爾獎第15年,71歲的村上春樹:我很好,吃瓜群眾莫操心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本設計小站,ID:japandesign】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原文標題:陪跑諾貝爾文學獎第15年,71歲的村上春樹:我很好,吃瓜群眾莫操心!《設計百人》是日本設計小站推出的新欄目,聚焦100位設計大師,講述他們精彩的人生物語。
  • 村上春樹7月新作頻出
    同日,村上翻譯的格蕾絲·佩利的三部短篇集《人生的小麻煩》《最後一刻的巨大變化》和《當天晚些時候》的電子書也正式上線。至此,經過近三十年的歲月,村上已翻譯了佩利的全部作品。    《第一人稱單數》出版方文藝春秋對村上這部新作的內容介紹看似有點簡單:「第一人稱單數」指的是截取一小片世界的「單眼」。但是那種切入點越多,「單眼」就會變成緊緊交織在一起的「複眼」。在那裡,我已經不再是我了。
  • 來自DJ村上春樹暖心推薦:疫情特別節目,18首歌希望帶給人力量與撫慰!
    5月22日晚,日本作家村上春樹在東京FM電臺的特別節目「村上RADIO」再次上線,村上春樹表示因為疫情原因,這次是在家中書房推出特別節目,還特別cue了自己的貓,節目的主題是:「音樂,讓明天更美好」。在兩個小時內,推薦了9首歌,希望能幫助大家排解疫情期間積攢的抑鬱情緒,以更好的狀態進行生活。
  • 林少華:今年諾貝爾獎,村上春樹怎麼又「陪跑」了?|活動預告
    自2006年獲得有「諾貝爾文學獎前奏」之稱的弗朗茨·卡夫卡獎之後,村上春樹的名字每年都會出現在多家博彩公司賠率榜的前端,但遺憾次次落空。有人戲稱他為「萬年陪跑」,也有人反駁「村上不曾參賽,何來陪跑」。關於與諾獎的糾葛,村上曾回應:「其實挺困擾的,因為並非官方提名,只是民間賭博機構拿來定賠率罷了。這又不是賽馬!」
  • 傑伊魯賓:來自村上春樹的電話改變了我的人生
    編者按:《村上春樹和我》的作者傑伊·魯賓是哈佛大學教授,同時也是村上春樹英文版最重要的譯者,曾翻譯過《挪威的森林》《1Q84》等多部村上春樹代表作,可以說是村上春樹在英文世界最有力的推手。他不僅研究翻譯村上春樹,還對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三島由紀夫等日本文學大家有深入了解。
  • 村上春樹最初登陸中國是以「豔俗」的面目出現的
    儘管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樹不承認覬覦諾獎,但其連續7年入圍諾獎卻一再無緣,已被媒體封為「最悲壯」的入圍者。有一點不可否認,村上春樹的作品在本土暢銷,在中國流行二十多年,已成為一個獨特的文學和文化現象。他是市場的驕子,卻成為文學界的棄兒。
  • 村上春樹:風格獨具的青春詠嘆
    對於一個在酒吧廚房中誕生的作家而言,無論村上春樹有著怎樣的追求,在進入創作狀態的過程當中,寫什麼和怎麼寫,仍然會成為無可規避的基本命題。當創作的衝動幻化為理性思考的時候,刻意要寫一部小說的村上,最終選擇的是講述 1970 年的故事。「我決定寫一部小說,兩個關鍵詞是『第一人稱』和『七十年代』」。
  • T恤狂人 · 村上春樹
    * 節選自POPEYE2018 AUGUST Issue856《村上T - 僕の愛したTシャツたち》* 本公眾號村上春樹作品「御用」翻譯為《樂隊的夏天》背後的隱藏人物,新褲子初代鼓手尚笑,如今他作為製片人/小說作家活躍於中日文化交流領域,著有《在清醒與麻木之間》,同時也是村上春樹的書迷。
  • 村上春樹 一棵什麼樣的樹
    ……於是就有了所謂「村上現象」。在這個據說文學越來越低迷的時代,一個作家,尤其是一個日本作家能受到這樣的愛戴,實在是件稀罕事。    了解作家的最佳途徑是閱讀作品。如今村上春樹的主要作品幾乎都已譯成中文或正在譯介中。較有代表性的是上海譯文出版社陸續推出的17卷本《村上春樹文集》。
  • 名家談閱讀特輯——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說 為什麼如此不讀書了呢?
  • 如何閱讀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日本後現代主義作家,嚴肅認真又溫柔暖心的大叔。如何閱讀村上春樹呢?有書評家認為,可以先讀些他的短篇熱熱身,比如《袋鼠佳日》、《困》、《計程車上的吸血鬼》以及整本《夜半蜘蛛猴》。然後呢,建議讀他的早期四部曲《且聽風吟》、《1973年的彈子球》、《尋羊冒險記》、《舞舞舞》。
  • 硬核致敬 | 當音樂人遇見村上春樹,他的「讀後感」是這樣的
    我認為聖誕節、爵士、文學、村上春樹這四者本身是融合在一起的。  ——張雄關  村上春樹作品中的爵士樂  眾所周知,村上春樹是爵士樂的發燒友。長期以來他通過經營爵士酒吧、電臺傳播爵士樂,並從不同的角度把爵士樂融入到自己的文學作品中。
  • 關於村上春樹的神仙語錄
    不明白的人永遠不明白 ——村上春樹 希望你記住我,記住我這樣存在過 ——村上春樹 即使是你最心愛的人,心中都會有一片你無法到達的森林
  • 在這場爵士音樂會中,走進村上春樹的異想世界
    從第一本小說《且聽風吟》開始,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裡,音樂是不可或缺的存在。熟悉他的讀者都知道,村上春樹喜愛音樂,尤其爵士。今年年末,東方藝術中心將於12月24日聯合國內爵士樂壇的知名樂手、歌手,通過音樂live的形式探索屬於村上春樹的文學世界魅力。
  • 村上春樹八字解析!
    僅看這樣的配置,就可以判斷村上春樹絕對是一個能被老婆生旺的命格。圖為村上春樹夫婦。在早稻田大學念書期間,村上春樹與陽子相識。兩人乾柴烈火,竟決定休學去領結婚證——1971 辛亥年,見寅、亥合相,夫妻宮逢合是一種婚象,果然命中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