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旁觀作家們的生活、思考,可以感受不同生活中的新門道,也可以從中理解作者如何發現這些生活中的巧思,也許還有寫作的門道。一起去旁觀松浦彌太郎的生活美學。
1. 在心中放一張大桌子,擺上幾張椅子,接受隨便什麼人坐在桌子旁,與你聊天或做他們自己的事。這會讓你變成更好客的人,讓你的心變成更好客的場所。也別忘了給自己留一張可以獨自思考的屬於自己的小桌。
2. 去改變對「約定」這個詞的定義,「約定」不是「受指使」,而是「為了讓對方開心」。因為要做到讓對方開心,我們就會去思考如何主動替對方多做一點事情,如何將這個約定完成得更好。這樣,自己在完成約定的同時也會變得更加快樂。
3. 這是個什麼東西都能輕易入手,什麼美味都吃得到,什麼體驗都能輕易獲得的年代,正因為如此,有些夢想就讓它保持在渴望的狀態反而不是很好嗎?還未得到滿足的渴望,就好好守護吧。
4. 一個人獨處時的態度能顯示出他的品格。
5. 選擇輕鬆的那條路,自己一開始的「認真程度」就打了折扣,反而更容易埋下失敗的種子;選擇困難的路,無論結果如何,都是完成了一種挑戰,是一種歷練; 完成一件辛苦的事情,你所獲得的滿足感都是崇高而且巨大的。
6. 有魅力的人,分寸感很好。有魅力的人,全身沒有讓人感到勉強的地方。有魅力的人,不會去凸顯特別的裝飾。我相信只要自己的內在有價值,外表也會連帶變得和諧起來,顯得魅力十足。
7.笨拙一點也沒關係。專注可以成就一個人的個性。
8. 麻煩,這個字眼具有把一切全盤否定的強大的「消解能量」。就算你真心期許自己好好生活,儘可能每天開開心心地度過,但就在你說出「麻煩」兩個字的瞬間,仿佛所有的魔法都會解除,一切努力都付諸東流了。
9. 日復一日什麼都不思考、不去想,只是一味重複做著別人決定好的事,或者不得不去做的事,沒有比這更無聊、更累人的生活了。所以,我希望和昨日的自己比起來,今天的自己能有所不同。如果今天能過得有新意,能以自己的方式度過重要的一天,光是這樣就教人欣喜。
10. 不只是與人交往,越重要的東西,我越不會要得太多。如果把這當成一種新的處世原則,重要的東西便會因此變得更重要,更特別。舉例來說,我非常喜歡吃咖喱飯,但我一年至多只會吃三次。生日一次,其餘兩次則是發生什麼特別好事的日子,或是因緣際會之下的巧合。這種日子,我會滿心歡喜地好好享用一頓。越是重要的東西,越是喜歡的東西,越不去要求太多。懂得節制也就是理解何謂知足。
11. 看著對方的眼睛說話,是互相理解、傳達訊息、促進溝通的秘訣。就算雙方意見嚴重分歧,針鋒相對,也一定要直視著對方的眼睛發言。有些關係是你直視著對方的眼睛說話後才會建立的。
12.「 放輕鬆」指的應該是心境,而打扮邋遢我認為已是其他層次的問題。如果要睡覺,就把床被鋪起來,要睡就到床上去睡。你又不是病人,如果不是想睡,大白天的不要躺著。我總覺得像那樣躺著看電視,人也會一點一點地陷入自我墮落的泥沼,一蹶不振在家有這種習慣的人,就算穿戴再時尚,身上也會散發出散漫的氣質。放鬆心情和做隨意的衣著打扮,是兩回事。
13.生活的中心、在自己的腳邊找尋新鮮事吧。不一味地向外尋求,如此一來你便自由了。
14. 想要過恰到好處的生活,我們應該著眼於日常生活中不起眼理所當然的小事,去深思,去理解,去感激它們。我現在拼命工作的原因是什麼?目的是什麼?目標又是什麼?幸福是要時時分享的。
15.「 我想逗你笑,想讓你開心」,沒什麼人會討厭別人以這種態度對待自己。幽默感是與人親近的通行證。沒有人會拒絕一個想逗自己開心的人。
16. 問自己,對你而言什麼才是重要的事?睡前請試著想一想,今天一天你真的守護了那件事嗎?一旦因忙碌而分心,受工作和「應盡的義務」所支配,人就會忘了仰望星空。日復一日過著這樣的日子,不可能守護重要的事物。
17. 我們的不幸福,是因為不小心把快感當成了幸福感,把欲望當成了需求。對我而言,「學習」就是在每天的生活和日常中去發現那些「理所當然」但是「重要」的事。不忘好奇心,去了解對自己而言什麼才是「恰到好處的狀態」。只要繼續學習,我想我的心每一天都能獲得滿足。「心情愉悅」和「心獲得滿足」是兩件完全不同的事。請試著想想看,什麼才能真正填滿你的心?
18. 大部分的不順,其真正原因都是在自己身上。會有說人不是的衝動,往往都是對方令你起疑,覺得矛盾,或是無法理解的時候。這種時候,理想的方式應該是找對方談談,努力「了解」,但你卻轉而將力氣用來道人長短,這種情形確實令我感覺到其毒性。當你心情鬱悶沮喪,覺得「自己真是不幸」的時候,你便不會再把原因推卸到忙碌或周圍的人身上,而會轉而反省自己的言行。儘管當事人絕不會聽見,也不該道人長短。古話中蘊含著真諦。
19. 承認有未知的不可思議之事──如果能有這種坦誠,一切的可能性便會隨之擴展。就在你這麼否定的那一秒起,所有的想像都會枯萎。我們身處在無限合理化的世界,總是以科學去解釋所有現象,但若凡事都帶著「自己無所不知」的武斷認定,那就是一種傲慢了。
20. 有些道理不管有多淺顯,也不管人有多聰明,機緣未到時我們就是沒法理解,而只有經歷能帶來機緣。在從前別人教導自己的事情中,我希望能發現本質的意義。在禮節和教養當中,蘊含著真正重要的事。
用五色時間管理法,做五彩人生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