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比鴨更補,為什麼還說:十年老雞毒如砒,十年老鴨如人參?

2021-01-09 老農言

記得讀書時候,每次過節,回農村家中,家裡都會殺一隻母雞來給補補身體,特別是那濃濃的雞湯,想想就流口水。而我們在網絡上看到一些勵志語句時,總會說,又是一碗雞湯,我喝。

一些東西不都是越老越是寶嗎?就好比如,母雞比鴨還補,各種藥品都是什麼百年,千年藥效更好,甚至酒都是存的越久越香醇。那為什麼還有俗話說:「十年老雞毒如砒,十年老鴨如人參」呢?母雞老了怎麼就成了砒了?

回去請教了家中的老人,他們給我這樣的一個說法。母雞長老了,不僅很難把肉燒到酥,而且越是老母雞,越是有毒,在母雞體內,就和我們人一樣,毒素越堆越多,所以吃母雞還是小母雞為好。但是鴨子就不同了,鴨子長的越老,體內的脂肪就越少,這也是你們年輕人每次吃鴨都說太肥,那是因為這些鴨還沒長大,還處在皮厚脂肪厚的狀態。

秋風起,吃鴨忙

三年以上的老鴨子,舌頭上都會長毛,毛越多,代表鴨越老。但是在現在的農村,3年以上的家禽都很難找了,更別說3年以上的老鴨子了,就算有,農村人家也不見得願意賣。這又是為什麼?

農村中有句諺語:秋風起,吃鴨忙。秋天臨近,意味著暑氣退散,涼意逐漸來臨,氣候變得溫熱乾燥,但是呢,鴨肉偏涼,不容易上火,鴨肉又作為食療最佳的食材。秋天一口老鴨湯,勝過人參大補丸。深受男女老幼的喜愛。

秋季,年老的鴨子成為了市場上的走銷貨,很多人不惜高價購買,但是幾乎買不到真正的老鴨。在農村,老鴨都是農民餵食玉米和稻穀,摻雜當季的蔬菜餵養。而有人算過,一隻三年的老鴨成本至少要500元,甚至還要承擔被偷,死亡的風險。

因此,要想得到一隻老鴨,沒有給錢或是有關係,還真是買不到一隻大補鴨。不知道大家的農村對吃鴨有什麼說法?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十年雞頭賽砒霜」和「十年雞頭勝過千年人參」誰對?
    鄉下說吃雞頭的,我找不到兩個句子。有人說「十年雞頭賽砒霜」,有人說「十年雞頭勝過千年人參」。那兩句俗語都是說鄉下人吃雞頭,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說法呢?到底是誰錯了?這個詞在農村為什麼會出現呢?真是令人難以置信?實際上,鄉下人吃雞頭,從科學的角度來看,是一種肉食,雞頭不像砒霜那麼毒,也不像千年人參那麼有補品功效,是一種平平常常的肉食。
  • 秋季養肝如養命,中醫推薦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藥食同源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劑良藥,雞骨草茯術老鴨湯,雞骨草是養肝護肝的小能手,不僅有清熱祛溼的療效,還有針對B肝,黃疸和乳腺炎的功效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雞骨草味甘,性涼,味道微苦,雞骨草還具有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功效,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對於溼熱黃疸、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腹水、胃脹、肝炎、乳房脹痛,散瘀止痛都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雞骨草對於B肝、C肝等肝臟疾病有非常大的輔助治療作用,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可以緩解各種由於肝經溼熱引起多種症狀,如口苦、尿黃等。
  • 同為禽類雞鴨鵝哪個營養價值最高?
    雖然在飲食人們常把雞鴨鵝豬牛羊混在一起,但是相比較的話,人們總說,「四隻腿的不如兩隻腿的」,今天我們來認識一下雞鴨鵝肉的營養有何區別,討論一下雞、鴨、鵝的營養價值哪個更高,換句話說,也就是哪種對人體最補。雞、鴨、鵝肉,不僅總的脂肪含量低,所含脂肪的化學結構更接近橄欖油的成分。
  • 無雞無鴨怎過年?20道雞鴨年菜上陣!
    關鍵:烏雞不要煮得過老,小火燒7分鐘即可關火浸泡。關鍵:1、抹完鹽焗雞粉後要將雞掛起來晾2個小時,控出肉裡水分,便於煲制時吸足醬汁。2、調醬汁時,要添入適量清水,不可多放,否則湯汁太多,會淹沒三黃雞,既不易收濃,雞的顏色還會變黑。3、墊入豬蹄塊,其膠質可為雞肉增香,同時,還可以防止糊底。
  • 幾個月以上的鴨子算老鴨,加什麼燉湯最營養
    要想吃鴨,還得挑鴨,挑了老鴨,還要會燉鴨;養寵物鴨的人問我,小鴨鴨這麼可愛,嘎嘎嘎,你怎麼捨得下嘴?我那可得說上一句,我可是吃肉的,不是吃素的。農村有句老話:千古萬物一鍋燉;「十年雞頭勝砒霜,老鴨十年賽參湯」。
  • 無「鴨」不過冬,品嘗鴨的名菜
    燜爐烤鴨口感更嫩一些,鴨皮的汁也明顯更豐盈飽滿些。而掛爐烤鴨帶有的果木清香,似乎更能讓人體會到人類最早掌握的「烤」的烹飪方法的智慧。 北京烤鴨已是名揚世界的美食品,歷代美食家吃北京烤鴨,吃出了許多講究來,似乎非如此吃食,則不能體現出正宗風味。這裡簡單的說兩個吃法講究: 1.講究季節。
  • 雞老闆和鴨女郎的愛情故事,道出了什麼是婚姻的真諦
    雞老闆眉眼溫和,睫毛彎彎,笑起來讓鴨女郎覺得整個世界都亮了。他是個養雞的高手,專門在山裡養走地雞,和鴨女郎結婚後,在山邊小湖上還養了鴨子。小湖漂著一葉小木舟,即可泛舟趕鴨工作,又可在上面談情說愛,心波蕩漾,工作、感情兩不誤。
  • 年菜譜|過年就要「雞同鴨講」
    關鍵:烏雞不要煮得過老,小火燒7分鐘即可關火浸泡。                 秘制神仙雞關鍵:1、抹完鹽焗雞粉後要將雞掛起來晾2個小時,控出肉裡水分,便於煲制時吸足醬汁。2、調醬汁時,要添入適量清水,不可多放,否則湯汁太多,會淹沒三黃雞,既不易收濃,雞的顏色還會變黑。3、墊入豬蹄塊,其膠質可為雞肉增香,同時,還可以防止糊底。
  • 最好吃的雞鴨做法大全
    2:藥香酒味鴨湯麵線  材料 :(1)靚鴨肉數塊(燙去血水備用),面線一把(燙軟),(2)人參,當歸,枸杞,紅棗,筍,香菇,姜,(3)自釀藥酒一小杯,鹽少許。 做法 :5飯碗水加材料(2)燒開,放進鴨肉再燒滾,轉小火燉煮90分鐘,加入藥酒/鹽繼續燉15分鐘。面線置碗裡,倒入湯/材料即可食用。
  • 燉老鴨的做法及配方
    本文用到的食材有:茶樹菇鴨肉料酒如何製作老鴨湯_老鴨湯怎麼做食材:老鴨、薏米、姜、水、食鹽、石斛製作步驟:1、準備食材:石斛8粒,薏米適量,衝洗乾淨,放入煲中,加水先煲約20分鐘;2、老鴨一隻,斬大塊,焯水去血沫
  • 號稱「水下人參」的水老鱉,你敢吃嗎?
    前兩天,老於在農貿市場看到有商販在賣水老鱉,了解了一下價格。老闆回答說,金邊老鱉40元一斤,黑的30元一斤。今年受疫情影響,好多飯店生意做不下去,所以價格較去年低了一些。前幾年,最貴的時候,能夠賣120元一斤。
  • 雞、鴨這樣做,鮮得咬到舌頭!
    電飯煲三杯雞,蓋蓋按煮飯鍵;4.期間不時的給雞翻身,以便上色均勻;5.煮飯鍵跳起,悶一會即可。材料:老鴨子一隻、山藥300克、生薑(切片)、蔥(挽結)、料酒。做法:1.老鴨子斬成塊;山藥去皮,切成滾刀塊後放入水中浸泡待用;2.熱鍋中放少許油,下鴨塊與薑片,大火爆炒至鴨塊出油表面有微微的焦黃;3.加入適量的鹽與料酒,炒勻;4.將山藥塊放入耐熱的大碗底,再舀入炒好的鴨塊,待用;5.電壓鍋內放入適量的水,再擺入蒸架,將裝有山藥與鴨塊的碗放在蒸架上,再放入蔥結,蓋上鍋,30分鐘後待鍋內洩壓後開蓋取出即可
  • 蕾動中國|最好吃的雞鴨做法大全
    藥香酒味鴨湯麵線 材料:(1)靚鴨肉數塊(燙去血水備用),面線一把(燙軟),(2)人參,當歸,枸杞,紅棗,筍,香菇,姜,(3)自釀藥酒一小杯,鹽少許 材料:鴨骨架斬塊(過飛水後衝洗乾淨),藥材一包(鮮人叄,當歸,紅棗,枸杞,黃芪,五加皮,姜,蒜),米酒2大匙。 做法:八碗水裡加入所有藥材燒煮25分鐘,放進鴨塊,料酒,再煮滾後轉小火熬煮90分鐘至剩2-3飯碗,以少許鹽調味即可。 這湯用來撈麵線是故鄉廈門一種另人懷念的吃法,可以不必將油完全撇棄,吃起來更滑口。
  • 社會老鴨筍乾煲,生津開胃不油膩~
    走地雞燉得酥爛,一動脫骨,筍乾浸滿了雞湯,又加上本身特有的鮮甜,每頓飯都要喝上一碗才舒服~已經到了夏天最熱的階段,再喝雞湯可就太補啦,所以我選擇了用涼性的老鴨作為代替,配上背回來的三斤筍乾,絕了~●●筍乾老鴨煲
  • 秋冬宜補,收好這6款老鴨靚湯!
    食材:老鴨、茶樹菇、薑片、鹽。
  • 「皖北三寶」童子雞、乳鴿、嫩鴨,搭配九珍堂湯料包,輕鬆煲靚湯!
    ✔ 90天雞齡 、堅持自然養殖✔ 區別於圈養雞、飼料雞45天出籠✔ 肉質緊實、營養豐富堅持自然養殖,接收大自然的磨礪監督,長期在林地飛奔著,身形健碩,肉質更緊實!不餵飼料,不使用抗生素,拒絕「飼料雞」和「圈養雞」!口感更有嚼頭,肉緊味鮮~乳鴿營養價值極高,屬於滋補上等佳品。乳鴿肉低脂肪、高蛋白,一向被稱為「動物人參」。我們推薦的乳鴿全都是生態散養的,皖北萬畝農場放飛,所食五穀均為農場自種粗糧。
  • 20道雞鴨菜品豐富你的新春菜牌!冷菜的31種調味汁的配製秘方
    2、調醬汁時,要添入適量清水,不可多放,否則湯汁太多,會淹沒三黃雞,既不易收濃,雞的顏色還會變黑。3、墊入豬蹄塊,其膠質可為雞肉增香,同時,還可以防止糊底。東江酒香雞2、折耳根切長1釐米的段;土豆、黑大頭菜、小米椒、榨菜均切成1釐米見方的丁,入燒至四五成熱的色拉油中滑油。3、鍋內留底油,燒至五成熱時放入蔥白丁、土豆、黑大頭菜、小米椒、榨菜、折耳根爆香,下入A料和花生仁,淋入芝麻油、花椒油和紅油出鍋,澆在鴨塊上,撒香菜末點綴。蜂蜜老鴨燒河蚌
  • 濰坊壽光市:人參泡酒十年 開了花!稀奇
    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20日訊人參開的花到底什麼樣估計很少有人見過,但是雙王城寇家塢六村的於軍家裡最近卻出了件稀罕事,他家的人參不僅開了花,而且還是泡在高濃度白酒裡十年的人參。近日,記者來到於軍家中,見到了這顆稀奇的人參,這顆人參泡在一個玻璃瓶內,人參大約有10釐米長,最粗處的直徑約3釐米,數十條根細須環繞在四周,生機勃勃。在人參頂部冒出了一根細長的綠莖,綠莖上如傘般長了十多個綠色顆粒狀的「小果子」,像一朵朵綠色的小花朵,十分罕見。
  • 農村俗語,「鴨怕十四,狗怕夏至,雞怕冬至」,是什麼意思?
    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中元節指七月十五,為什麼說是七月十四呢?事實上,七月十五這一天為空閒之日,大多數地方的祭祖已完畢。傳統的中元節一般從七月十一開始接祖先,到七月十四晚飯前(也有晚飯後,或深夜)把接到家裡的祖先送走。因此,十四的晚餐祭祀相當豐盛。廣西等地,十四晚餐祭祀必須要有鴨子,忌殺雞祭祖。
  • 老鴨的標準配伍是筍乾
    我總是不能理解,為什麼會有女人,抱怨燉雞、燉魚、燉排骨很難,這些湯湯水水的菜,只要給點耐心,小火慢燉,別弄太鹹,斷然不會有難吃的道理。老鴨湯,大概是從我兒子三四歲的時候起,頻繁出現在我家廚房裡的,原因極其簡單:燒煮方便,家人喜歡。老鴨的標準配伍是筍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