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養肝如養命,中醫推薦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藥食同源

2020-12-23 靚媽愛美食

我是原創作者靚媽愛美食,專門跟大家聊聊美食圈的那些營養又好吃的食物。

如今社會的生活節奏太快,工作生活的壓力也越來越大,加班熬夜或者應酬酗酒已經成為司空見慣的情形了,長時間不規律的生活習慣導致人的身體狀況越來越差。人在這種情況下容易肝火旺盛、抵抗力差、容易感冒生病。今天給大家推薦一劑良藥,雞骨草茯術老鴨湯,雞骨草是養肝護肝的小能手,不僅有清熱祛溼的療效,還有針對B肝,黃疸和乳腺炎的功效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湯補」。雞骨草味甘,性涼,味道微苦,雞骨草還具有抵抗病毒和細菌的功效,對於預防和治療感冒有一定的作用的,而且對於溼熱黃疸、慢性肝病,、肝硬化、肝腹水、胃脹、肝炎、乳房脹痛,散瘀止痛都有很好的療效。最重要的是雞骨草對於B肝、C肝等肝臟疾病有非常大的輔助治療作用,可以起到養肝護肝的作用。可以緩解各種由於肝經溼熱引起多種症狀,如口苦、尿黃等。需要注意的是,雞骨草的種子含有毒蛋白,具有毒性,食用後會出現口腔燒灼感、吞咽困難、噁心、嘔吐、腹痛等中毒症狀,食用時應去除雞骨草的莢果或種子,避免中毒。

由於雞骨草味甘苦,性涼,因此,胃脹,食慾不佳,口苦,面紅目赤,大便秘結,小便黃赤,舌紅苔黃膩的溼熱體質人群最適宜服用。平常時有出現脘腹脹悶,疲倦乏力、四肢睏倦的氣虛體質的人應慎用,而平素怕冷喜暖,四肢冰冷,少腹冷痛或腰膝冷痛,大便溏薄的陽虛體質人群應避免食用雞骨草。平素胃寒、虛寒體質的人也應避免過多食用雞骨草。

首先準備好需要的食材,曬乾的雞骨草,雞骨草是天然食材,雜質也會比較多,難以清洗乾淨,所以要做雞骨草茯術老鴨湯,要提前兩個小時浸泡好雞骨草,浸泡好之後用清水衝洗乾淨即可,清洗乾淨後把它切成小段備用;茯苓相對雞骨草來說,清洗很簡單,不過它也要提前泡,水泡過的茯苓會有點發,在煲湯的時候就容易多了;另外,白朮,陳皮,無花果乾和老白鴨也需備好。首先將白鴨宰殺,去除羽毛及內臟,洗淨,斬大塊,放進沸水中稍焯,撈出衝洗乾淨血沫。然後,和洗淨的其他食材一齊置於砂鍋內,加入清水3000毫升,用武火煮沸後改用文火熬2小時,精鹽調味,即可飲用。

本湯食材中,雞骨草性味甘微苦涼,善於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茯苓性味甘淡平,功善利水滲溼、健脾寧心;白朮性味甘苦溫,長於健脾益氣、燥溼利水;無花果性味甘涼,功能清熱生津、健脾開胃;搭配利水消腫的老白鴨,既可健脾理氣、燥溼化痰,使湯補而不滯,又可去除鴨的腥味。

各位打工人,喝酒應酬後發生的口苦,多半是溼熱之邪蘊於肝膽、脾胃引起。此時,若有一碗熱騰騰的雞骨草茯術老鴨湯呈在面前,肝火保準下去一半,肝好腎好,才能身體好。

本文是靚媽愛美食的個人觀點,感謝大家的閱讀。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靚媽愛美食,讓我們一起開心聊美食的那些事。

相關焦點

  • 雞骨草茯苓豬橫利養肝祛溼湯
    雞骨草茯苓湯By 湯家藥膳養生館廣東最近的天氣,一天天,滴答滴答,每天每天,都感覺有溼氣在慢慢浸染著,從皮表,慢慢滲進皮膚和骨頭。是不是因為它太簡單了,簡單到每一個蒸飯燉湯館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簡單到每個廣東人每次肝火旺熱氣盛,溼氣升就必喝的一碗湯,所以就被小杭活生生的忽略了?人啊,不是那一刻就想不起它重要。雞骨草配合綠豆薏米雲苓,清肝火,去溼熱,通氣散瘀,配合蜜棗中和雞骨草的微苦,更添清潤之效。原料:雞骨草、綠豆、薏米、白茯苓、蜜棗、豬橫利、瘦肉、鹽。
  • 肺康有道|中醫帶你「肺康復」 之 藥食同源
    生活中很多常見的食物都被證實具有藥用價值,正所謂藥食同源,藥借食力,食助藥威,二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對於肺康復來講,合理運用這些藥食,不僅能夠補充營養,還可防病治病、保健強身、延年益壽。1、什麼樣的藥食有利於肺康復呢?
  • 藥食同源草的約會——與大國醫智庫張志強教授一席談
    而中醫中藥的理論與實踐,證明了是對的管用的,才會被傳承至今。傳統中醫理論的基礎是以王道思維指導的,王道思維就是以民生為主體,所以才有了「懸壺濟世」之說;霸道思維是為利的!記者:請問您是怎麼理解藥食同源的?目前藥食同源產業發展基礎如何?張志強教授:「藥食同源」是說中藥與食物是同時起源的。《淮南子·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 源遠流長的「藥食同源」
    原創:極炁生態圈公眾號「藥食同源」一說源遠流長。近代出土的甲骨文中,記載了一位夏末商初的傳奇人物伊尹,其生於伊水(今洛陽),封官為尹,故以伊尹之名流傳於世。菜之美者:崑崙之蕷;壽木之華;指姑之東,中容之國,有赤木、玄木之葉焉;餘瞀之南,南極之崖,有菜,其名曰嘉樹,其色若碧;陽華之芸;雲夢之芹;具區之菁;浸淵之草,名曰士英。
  • 中醫認為「養肝就是養命」!7個跡象提醒你:肝出問題了
    養肝等於養命肝病三分治七分養,但養肝必須掌握正確觀念。1、少動怒人在大怒時,氣機上逆而不順,會嚴重影響肝的功能。因此,要儘量保持精神愉快,也可通過轉移情緒來調節。5、多喝茶蒲公英+金銀花肝臟是將軍之官,也是影響眼睛健康的最重要的一個因素,推薦一杯茶,經常喝一杯,非常養肝,趕緊看看吧!
  • 《大咖說醫》第30期——藥食同源之銀杏
    三拗湯的藥,除了甘草有一點祛痰以外,祛痰不明顯,所以往往還要加上祛痰的藥物來使用。這個外感風寒的,咳喘痰多的時候,那麼這個白果,它有類似於杏仁的止咳平喘作用,還有杏仁沒有的明顯的祛痰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常常喜歡用這個鴨掌散,用它來代替三拗湯使用。還有中醫常用的定喘湯,也是白果和麻黃這些藥,用於外有風寒,內有肺熱,也是一種實證。
  • 雞骨草降火湯
    材料:幹雞骨草一小把約75g、綠豆30g、薏米30g、瘦肉150g、蜜棗半顆(約2人)。製作方法:把雞骨草剪成小段,洗淨稍浸泡;瘦肉洗淨切塊飛水,綠豆、薏米、蜜棗用水衝洗一下。所有材料放入湯煲,加入1500ml清水大火煮滾轉小火煲1~1.5小時,加入少量食鹽即可。
  • 既是食物又是中藥,藥食雖同源用錯了可有害
    文丨奚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院)既是食物 又是中藥如常見的山藥、薏苡仁、紅棗等這些藥食同源的食物/中藥人人都適合吃嗎?又有哪些注意事項呢?國家衛健委發布(2018)版藥食同源目錄,共有110種中藥列入目錄,它們既是中藥又是食材,之間沒有絕對的分界線。大眾熟知的山藥、蓮子、薏苡仁、枸杞子、菊花等均在目錄中,這些中藥無論作為藥物還是食物都是相對安全的。而人參、玫瑰花、當歸、西紅花等,雖然在藥食兩用的目錄中,但需要在限定使用人群和劑量內作為藥食兩用,換言之不能隨意食用。
  • 清熱保肝—— 雞骨草
    廣東盛產的雞骨草是一味很好的保肝藥,有「保肝的嶺南奇藥」之稱。而且價廉物美,廣東人常用其來煲湯養生或煲涼茶當飲料喝。雞骨草煲豬橫脷即是廣東民間有名的食療湯品。雞骨草因外形細長脆硬彎曲似雞骨而得名。其味甘、微苦、性涼,無毒,有利溼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
  • 「藥食同源」食材匯總之薏苡仁
    在管住嘴這塊呢,本小仙兒可以給大家提一些建議,傳統藥食同源的食材中,有一系列促進腸胃,促進消化的食物,日常做菜時加入這些食材,就能在不知不覺中幫助減肥瘦身。 今天呢,我們就說這麼一個食材——薏苡仁!
  • 食藥同源中草藥之-- 紫蘇
    【採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後採割,除去雜質,曬乾,或趁鮮切片,曬乾。【現代藥理研究】1.抗腫瘤作用2.大量的實驗研究表明,紫蘇提取物中主要成分如迷迭香酸、咖啡酸、紫蘇酮等均具有抑制癌細胞增殖、誘導癌細胞凋亡的作用。 2.止嘔作用:生薑和紫蘇葉組合物對化療引起的嘔吐不良反應及腫瘤都有明顯抑制效果。
  • 中醫建議:長期失眠的人,少碰「2菜」,常喝2湯,或可助眠養肝
    長期失眠的體現在反應遲鈍,身體各種功能下降,免疫力下降,從中醫的角度來看,失眠都是肝火旺導致的。一、中醫建議:長期失眠的人,少碰「2菜」,或可助眠養肝1、辛辣油膩菜經常失眠的人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否則失眠會加重,不利於養護肝臟,從中醫的角度來看,辛辣食物吃太多會
  • 成都天使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藥食同源踐行健康中國戰略
    本報記者/張慧健康是人類永恆的追求,成都天使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何利均積極踐行藥食同源理念,從維護全民健康出發,將中國傳統醫學知識與烹調經驗相結合,30年磨一劍,研發了一批科技含量高、適用性強、受眾面廣的天使草「自然療法」系列產品,以達到營養滋補和強身健體的目的。
  • 古詩詞裡的中藥材,藥食同源,源遠流長
    果爸小啟:中醫中藥的起源和我國的歷史文化一樣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中華民族是一個勤勞勇敢、聰明智慧的民族。我們的祖祖輩輩喜歡效法自然,天人合一,講究五行相生相剋,衍生了許許多多別具一格的藥食同源文化。一、青蒿《詩經·小雅》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呦呦鹿鳴,食野之蒿。」其意思是說,呦呦鳴叫的小鹿,以野外的青蒿草為食物。
  • 養肝等於養命!睡前一勺它,「排走」多年肝毒,護肝養顏
    中醫講「春養肝,夏養心「,肝作為人體的解毒、代謝器官:肝毒上臉,人長斑;肝毒不排,人發胖;肝毒淤積,人失眠……肝代謝不掉毒素,長斑、長痘、毛孔大,抹什麼都「回天乏術」,比同齡人更顯老!肝代謝不掉脂肪,遊泳圈、大象腿、大圓臉……肝毒淤積,肝鬱氣滯,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養肝就是養命!
  • 藥食同源 | 甘草
    這位民間醫生解析說,盛御醫因為沒有吃早飯就走進藥房,胃氣虛弱,無法抵禦藥氣的燻蒸,中了百藥之毒,所以昏厥。甘草善調和諸藥之性而解百藥之毒,所以讓他服用甘草水後就甦醒了。上述這個故事,足見甘草解毒之神效,但必須強調的是上述故事也是在中醫辨證論治原則指導之下用藥的,曾有報導,有人吃了大劑量的甘草,再進食豬肉後,脘腹暴脹而死。
  • 藥食同源——和胃理氣用代代花
    如肝,胃經。【功能主治】理氣寬胸,開胃止嘔。主要用於肝鬱氣滯所致胸悶不舒,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噁心嘔吐等證。【用法與用量】內服:1.5~2.5g;煎湯或泡茶。【原料】代代花,冰糖。  【製法與服法】冰糖打為碎屑後,與代代花同入茶杯中,沸水衝泡,加蓋悶5~10分鐘即可。每日1劑,可反覆衝泡。【功效】和胃理氣。
  • 【中醫中藥】藥食同源的天然香料
    迷迭香的嫩葉可直接用來涼拌,作燉菜、湯、肉的調味料。中醫藥認為,迷迭香性溫味辛,具有芳香健胃、鎮靜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各種頭痛、神經衰弱等。迷迭香還具有抗菌;調節血壓;平喘止咳;提神,增加記憶力等功效。此外,迷迭香精油是歐洲傳統香料。廣泛用於香水、浴液、化妝品、香皂和空氣清新劑。
  • 「藥食同源」食材(一)山藥
    制定月子餐遵循的原則是:科學配餐、平衡膳食、藥食同源、合理烹飪。月子餐講的藥食同源是什麼,小編將通過幾期文章詳細介紹一些適合孕產期調理的藥食兩用食材,讓大家多方面了解中醫藥膳。
  • 茶療|走過千年歲月的藥食同源
    俗話說調養身體健康最好以食代藥,作為中醫養生之道藥食同源早已深入人心,成為防病療疾的一種養生方式。這一期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何為藥食同源?早在唐代的《黃帝內經太素》中就有記載:「空腹食之為食物,患者食之為藥物」,反應出古代藥食同源的思想。《淮南子 · 修務訓》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可見神農時代藥與食不分,無毒可就,有毒則避。